冻融作用论文_张鑫,崔烨

导读:本文包含了冻融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作用,损伤,性能,煤矸石,陶粒,水闸。

冻融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崔烨[1](2019)在《冻融循环及碳化作用下混凝土细观结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为了研究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对混凝土细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了Rapid Air 457型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对混凝土试样进行检测,具体包括评估混凝土抗冻性的内部含气量及气泡间距;为了连续观测混凝土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孔隙,选用精度较高的金相显微镜。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内部气孔结构越小,混凝土抵抗冻融的能力越强。随着冻融次数的不断增加,混凝土内部会逐渐形成较大的贯通裂缝,细观结构试验结果与宏观试验所观察到的结果相符,本试验具有说服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12期)

毛以雷,张亚楠,管友海,熊建程,马奎鑫[2](2019)在《冻融和盐蚀作用下高强灌浆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冻融循环和氯盐侵蚀共同作用对高强灌浆料的不利影响,分别对高强灌浆料进行了0次、50次、100次、150次、200次、250次和300次的快速冻融循环,测定了在不同循环次数下高强灌浆料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并分析了其损伤规律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强灌浆料的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下降率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冻融循环和氯盐侵蚀共同作用造成的损伤破坏比在水中的冻融循环损伤更加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氯离子对高强灌浆料冻融破坏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立群,穆柏林,孙婧,陈海洋,张静轩[3](2019)在《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硅灰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硅灰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对不同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分别进行冻融试验、碳化试验和冻融碳化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灰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高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虽然前者的抗碳化性能略低于后者,但经过冻融作用后前者表现出更好的抗碳化性能;强度等级越高,硅灰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越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姚皓铮,沈振中,马福恒,胡江[4](2019)在《考虑砂浆冻融作用的浆砌石水闸应力变形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浆砌石水闸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外界冻融作用,水泥砂浆易产生劣化效应,影响其应力变形特性和服役寿命。考虑到冻融作用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劣化效应,结合红旗渠分水闸工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拱圈及闸室结构精细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劣化程度下闸室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劣化程度的加重,该工程闸室在拱顶附近和交通桥墩处逐渐出现应力集中,应力和变形基本呈曲线变化,且变化速率越来越大。这些部位是闸室的薄弱部位,在结构设计和安全运行监测时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邱继生,王斌,关虓,熊光红,秦卿[5](2019)在《冻融作用下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劣化规律及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煤矸石陶粒掺量(0、20%、40%、60%)的混凝土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探究了冻融循环后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表面劣化、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以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建立了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模型,并对其在自然冻融环境下的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有所不同;随着煤矸石陶粒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呈现先下降后提高再下降的趋势;建立的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模型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当煤矸石陶粒掺量为40%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效果最佳,抗冻耐久性寿命最长。(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1期)

刘新喜,李盛南,徐泽沛,李玉,周炎明[6](2019)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炭质页岩蠕变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融循环作用下炭质页岩蠕变是高速公路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揭示冻融循环作用下炭质页岩的蠕变特性,将炭质页岩试样分别进行0次、5次、15次、25次冻融循环,在围压为4 MPa条件下,采用分级增量加载方式对试样进行叁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发现冻融作用下炭质页岩蠕变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轴向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应力水平和时间增加而增大;根据蠕变曲线特征,将蠕变曲线分为2个阶段,即稳定蠕变阶段和不稳定蠕变阶段;利用损伤定义及Lemaitre应变等效方程,建立稳定蠕变阶段的冻融损伤演化方程;基于损伤力学和概率统计理论,采用Von-misses屈服准则,建立不稳定蠕变阶段的冻融和蠕变耦合损伤方程;通过引入冻融和蠕变损伤变量对Burgers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建立冻融作用下的蠕变损伤模型。研究表明:岩石损伤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但损伤增加速率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冻融和蠕变耦合作用下,冻融作用使得岩石损伤累积,会加快岩石的蠕变破坏;分段建立的损伤方程能较好地揭示岩石损伤随冻融循环次数、应力水平和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改进的蠕变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度较好,且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研究成果能为炭质页岩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北星,钱兴,王凯[7](2019)在《酸雨-冻融耦合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性能劣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冻融循环对混凝土酸雨侵蚀的影响,对比了酸雨(4A)、先酸雨后冻融(3A-F)、先冻融后酸雨(F-3A)叁种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酸性化深度变化规律及其质量、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等性能的劣化规律,分析了冻融循环影响混凝土酸雨侵蚀的微观机理,量化了冻融循环对酸雨侵蚀下混凝土酸性化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A-F和F-3A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酸性化深度要远大于4A侵蚀,混凝土的质量、抗压强度与动弹性模量等性能的劣化也要比4A制度严重得多,说明冻融循环加速了酸雨对混凝土的侵蚀速率;冻融循环使混凝土内部出现连通裂纹,增大了H~+的迁移速率,从而加速酸雨侵蚀;引入冻融循环对混凝土酸性化的影响系数,发现冻融循环次数越多,冻融循环对混凝土酸雨酸性化的影响越大,3A-F和F-3A两种耦合侵蚀制度下冻融循环对于混凝土酸性化深度的影响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50和1.53。(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白银,叶小盛,刘海祥,吕乐乐,宁逢伟[8](2019)在《冻融循环与水流冲磨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寒冷地区与水流接触的混凝土,常常会受到冻融循环和水流冲磨的双重作用,二者耦合后的作用机理及损伤进程尚不明确。研究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和水流冲磨耦合作用下的损伤进程,从混凝土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出发进行混凝土损伤评价,详细分析了C40、C50、C55混凝土分别在单独冻融循环、单独水流冲磨以及冻融-冲磨耦合作用下的损伤进程。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表面剥落严重,且质量损失超过了单独冻融循环和单独冲磨作用下质量损失之和。同时,冻融-冲磨耦合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模下降较多,C40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低至52%,加快了混凝土的失效过程;冻融循环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疏松,进而促进了水流对混凝土的冲磨作用,使混凝土损伤加剧。(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雪冬,李世宇,孙延峰,叶果[9](2019)在《冻融循环作用对露天矿排土场土料土水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排土场土料的非饱和土水特征,选取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土料为对象,研究不同体积含水率状态下土料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基质吸力与宏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时,基质吸力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土水特征曲线可划分为敏感阶段、亚敏感阶段和不敏感阶段;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水特征曲线的曲率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规律,且基质吸力对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冻融循环作用破坏土颗粒的均匀程度,且初次冻融循环影响最为显着;Van-Genuchten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料土水的特征曲线。因此,矿山排土过程中应重视冻融循环作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5期)

谷凯丽,徐伟,朱珍华[10](2019)在《掺粉煤灰建筑混凝土在冻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碳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复杂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对掺0、10%、20%以及30%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基准碳化、冻融-碳化、干湿-碳化和冻融-干湿-碳化耦合损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动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相同环境和循环次数下,20%粉煤灰掺量时的动弹性模量最大;干湿循环对粉煤灰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大于冻融循环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减弱,掺量越大,碳化深度越大;粉煤灰掺量和龄期一定时,冻融-干湿-碳化深度>冻融-碳化深度>干湿-碳化深度>基准碳化深度,冻融损伤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大于干湿作用;基于研究成果,建立起考虑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粉煤灰的碳化深度,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冻融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冻融循环和氯盐侵蚀共同作用对高强灌浆料的不利影响,分别对高强灌浆料进行了0次、50次、100次、150次、200次、250次和300次的快速冻融循环,测定了在不同循环次数下高强灌浆料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并分析了其损伤规律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强灌浆料的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下降率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冻融循环和氯盐侵蚀共同作用造成的损伤破坏比在水中的冻融循环损伤更加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氯离子对高强灌浆料冻融破坏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冻融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张鑫,崔烨.冻融循环及碳化作用下混凝土细观结构试验研究[J].四川建材.2019

[2].毛以雷,张亚楠,管友海,熊建程,马奎鑫.冻融和盐蚀作用下高强灌浆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3].张立群,穆柏林,孙婧,陈海洋,张静轩.冻融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硅灰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

[4].姚皓铮,沈振中,马福恒,胡江.考虑砂浆冻融作用的浆砌石水闸应力变形特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5].邱继生,王斌,关虓,熊光红,秦卿.冻融作用下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劣化规律及寿命预测[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6].刘新喜,李盛南,徐泽沛,李玉,周炎明.冻融循环作用下炭质页岩蠕变模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9

[7].李北星,钱兴,王凯.酸雨-冻融耦合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性能劣化规律[J].硅酸盐通报.2019

[8].白银,叶小盛,刘海祥,吕乐乐,宁逢伟.冻融循环与水流冲磨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进程[J].水利水电快报.2019

[9].王雪冬,李世宇,孙延峰,叶果.冻融循环作用对露天矿排土场土料土水特征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10].谷凯丽,徐伟,朱珍华.掺粉煤灰建筑混凝土在冻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碳化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

论文知识图

组复合盐溶液中X-Ⅲ组引气混凝土样品...美姑河右岸基岩崩塌堵塞道路(2)滑...研究区地貌图不同阶段90度坡面形貌变化研究区年平均降雨量分布图(1998-20...组盐溶液中Ⅴ组粉煤灰混凝土样品的S...

标签:;  ;  ;  ;  ;  ;  ;  

冻融作用论文_张鑫,崔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