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覃彪[1](2021)在《文化公共领域的重建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批判》文中提出
岳亚[2](2021)在《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文中认为在阿多诺所有的理论里,他很少提及艺术哲学及范畴这两个词语,本论文题目上既出现了“艺术哲学”,又出现了“范畴”,是阿多诺的一大“忌”。那么,引入这两个关键词的理由是什么呢?就艺术哲学来说,第一,从其思想的存在谈。阿多诺在所有研究中,艺术是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大量关于音乐的、文学的、电影的、戏剧的艺术批评与他的哲学观点交杂在一起,这成为可以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事实依据。第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以往德国古典的“艺术的美”的思想,他探讨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流行的、娱乐的现象,批判了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艺术生活,即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现代艺术的发展状况。阿多诺的艺术思想已经不再局限于美,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思考——否定与反思。因此,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是成立的。就范畴来说,范畴是一种哲学的逻辑思维集合、概念的结合,在阿多诺反对以概念化手段谈论哲学的时候,本文所谈的范畴,并不是要违背他的本意,而恰恰是把他的哲学观点与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评论的方式、再结合哲学思辨的手段把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研究清晰。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本体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认识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实践论范畴研究、结论。第一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从西方艺术的发展史开始,至20世纪初期,西方现代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引出阿多诺思考现代艺术的原因。阿多诺所研究的艺术哲学思想已经与古典的美的艺术,有了一段距离,思考他的现代艺术思想,必须要了解他的大众文化(后更改为文化工业)——这种以技术的、工业化的模式产生出来的文化。另外,还需要了解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对启蒙运动之后哲学思想的否定。第二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本质论。艺术本质论,以什么是艺术为逻辑起点,归纳出阿多诺的艺术自律与艺术唯名矛盾的思想、阿多诺艺术审美现代性的问题(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审美已经产生了距离)以及阿多诺所坚持的现代艺术非“商品性与拜物教性质”。但是,阿多诺所使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先排除什么不是艺术,再得出结论,什么是艺术——一种以性质归纳的艺术概念。由此可知,阿多诺所研究的艺术的本质,已经与西方古典艺术分道扬镳。但阿多诺也不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他又接纳了勋伯格、贝克特等人的现代艺术,所以,阿多诺的现代艺术核心观点不是美了,而是从否定辩证法衍生出来的思考、批判。第三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的艺术认识论。艺术是阿多诺在现代社会情境下的“心灵避难所”。阿多诺在艺术中寄托了他对“奥斯维辛”之后的所有愤怒和不安,同时对风云变幻的德国社会环境,作出否定、非同一性的哲学思考。最后,他认为,艺术是认识世界的最后的真理。第四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价值论。艺术是认识世界的渠道,那么,艺术究竟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方法去认识世界呢?本章摘取能够代表其艺术价值的两个关键词语:棱镜、中介,棱镜主要是阿多诺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思考艺术,中介是阿多诺通过社会学的方法来思考艺术,最后,阿多诺把艺术视为“拯救”自己的“真的”“美的”事物的集合。第五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实践论。阿多诺的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艺术批评方面,具体表现在阿多诺评价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这四大艺术类型上,并从这些艺术批评中,了解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结论:艺术是通往“谜语”世界的桥梁在阿多诺65年的人生中,他经历了生活由富裕到贫困,后又回到大学教授稳定生活状态的经历。在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关于音乐的、哲学的教育下,他把所有的思想寄托于艺术之中。他对欧洲古典艺术具有崇高感,同时也接纳了现代艺术(但他唯一没有接受的是大众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下的艺术生活)。艺术,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体悟世界的通道,亦是了解“谜语”般世界的桥梁。
燕碧天[3](2021)在《审美的肯定力量与批判锋芒 ——现代性视域中的阿多诺美学理论》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性与理性的关系,是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阿多诺的美学理论,内在于这一问题视域中,以审美理论对现代性问题作出崭新回应。阿多诺的美学理论既与审美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普遍理论路径相合,又以其充满批判和颠覆性的思想,改写了西方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格局。以审美否定性的批判力量和肯定性的解放价值,建构工具理性的批判向度,是阿多诺反思现代性的核心维度。阿多诺以艺术中非同一性的存留批判工具理性的同一性,指出:艺术分享理性并作为辩证的矛盾结合体内蕴着否定性维度。在此过程中,阿多诺以理性作为准则,批判工具理性、阐释审美的否定性和解放性,实际上形成工具理性和实质理性的双层结构。而其理论的矛盾性、理论实践性的缺失、理论规范性维度的欠缺等问题本质上与其试图回应的现代性问题紧密相关。阿多诺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与内蕴现代性的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对话。针对康德,他就无利害、崇高等在康德体系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进行再讨论;针对黑格尔,他则从主客体的中介关系、精神等方向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这些对话,不是正统哲学体系中的阐释,而是将理论资源放置在阿多诺所置身的时代做的重估与重构。这些对话,体现出阿多诺对哲学理论从理论功能到理论判断标准上的鲜明立场:激活理论以回应现实。因此,阿多诺理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与同时期审美理论的驳诘抗辩。与历史理论的对话和与时代理论的抗辩,构成阿多诺的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向度,二者不是各成体系,而是互为因果:在与本雅明的论争中,阿多诺就两人关于自律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不同看法,发表了对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深入思考,展现出艺术高雅与流行、自律与他律的自身辩证性。两者的文化选择分别构成了对当下社会问题的两种回答。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则与艺术真理性密切相关,面对试图回返到异质性历史中寻求出路的海德格尔,阿多诺全面论述了现代艺术的合法性,并明确指出了本体论在当下的退步实质。阿多诺论争中的核心理论观点紧扣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展示了现代性批判在及物性中与现实实践的本质联系。重构历史的动力源于现实的发展、新问题的出现;而回应现实问题的深度亦源于其对历史理论核心逻辑的洞察。从理论本身来看,阿多诺审美理论确实存在诸多重要的逻辑缺陷,审美乌托邦问题、接受维度的缺失和对现代艺术过重的理论偏好使其理论在实践性上有所欠缺;但从现实维度对其加以阐释,其逻辑矛盾和现代性批判本身的矛盾相合,亦具有深刻的现实根源。一方面,阿多诺是深刻的,他的理论正来自对这种现实根源的深刻体察;另一方面,正是他在自身立场上所作出的理论选择,使其理论只能退守到不断否定却无所规范、空有拒绝姿态却难以实践的审美乌托邦里。阿多诺的理论是审美和现代性问题史的哲学刻印。
魏兵[4](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谢静[5](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郑帅[6](2020)在《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伊格尔顿是继雷蒙德·威廉斯之后英国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有着世界影响。新千年后他在文化批判领域不断开拓,其哲学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新千年后伊格尔顿的研究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批判转为文化批判,出现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理论之后》(2003)和《文化的理念》(2000)为开始变化的主要标志,文化批判和神学、“形而上学”转向是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呈现于10余部着作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总体性分析和评价。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产生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资本主义国家不公正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而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和左派运动长期处于低谷。其理论来源主要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尼采哲学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详细考察了文化的多重涵义,分析了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和当代普遍文化与文化之争,阐述了文化与文明、自然、权力三组文化的基本关系。针对文化理论对政治的忽略和左派研究的缺失点,伊格尔顿提出“伦理—政治”宣言。以此为总纲,他在近20年里以近10部着作的辛勤探索,系统阐述了“异端四部曲”即恐怖、悲剧、邪恶、基督教四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异端四部曲”与资本主义制度严重缺陷的密切关系。伊格尔顿倡导以“身体唯物主义”和重塑人生的意义来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他揭示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虚假的共同文化,在艾略特和威廉斯关于共同文化思想的对比中阐明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建路径,即在平等团结的原则下,大众合作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其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和共同文化思想构建起“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主要在于开辟了一种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成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理论限度主要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本研究是对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哲学研究,有助于凸显新千年后伊格尔顿思想的主题和整体脉络,形成总体性把握,有助于改变伊格尔顿文化批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和哲学研究偏少的问题,丰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能够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凸显的文化矛盾,事实和价值的割裂,对破解邪恶、恐怖和虚无主义等现实热点难点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陈璐琪[7](2020)在《阿多诺“介入”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多诺的“介入”理论注重艺术的自律性与否定性,这是其与传统“介入”论最显着的区别。艺术“介入”不仅停留在现实批判的层面,而是探究审美救赎之路。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阿多诺的“介入”理论。首先是阿多诺“介入”理论的哲学基础。阿多诺认为传统的政治介入是以同一性的哲学为前提,同一的整体性概念压抑了事物的异质性与非同一性。这就为工具理性的全面压抑铺平了道路,而艺术“介入”正是以其对非同一性与异质的关注,与同一性哲学相抗衡。其次面对文学中大行其道的政治介入,文化工业的堕落与工具理性的压制,阿多诺认为艺术介入有其必要性。要以艺术的审美自律来肃清被工具理性支配的现实世界。这也是艺术介入提供给人们的救赎之路,当传统的政治经济救赎已不能满足人们内心需求,宗教救赎失去其心理基础时,审美救赎则从人的心灵出发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最后对阿多诺的“介入”理论进行总结与评价,其介入以审美自律为前提,为文学介入现实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式,对当时及后来的理论家影响深远。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其理论乌托邦的一面,更应当思考,当现实在他看来处于一片浑浊之中,肩负着介入、救赎使命的文学艺术能否独善其身?
凌羽乔[8](2020)在《超越“文化工业”:论阿多诺的电影媒介观念》文中指出电影媒介作为20世纪最为繁荣的大众媒介之一,不仅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同时也是文化工业理论的核心论述对象。“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作为文化工业理论提出者的阿多诺自然也备受关注。阿多诺采用了一种与当时电影评论家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审视电影:他并非拘泥于电影内容本身,而是不断思考与追问电影背后的权利操控关系、电影与观众和社会相互作用影响等问题。这样的理论视角超越了电影的内容分析进而转化为媒介研究,甚至可以说,阿多诺对于电影媒介的研究,开辟了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判的研究路径与范式。在《启蒙辩证法》中,电影媒介是文化工业的实践批判对象,在文本中,阿多诺对电影这一媒介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将电影称为“塞壬的歌声”、“元首的嚎叫”。因此,阿多诺所被呈现的电影媒介观念无疑是负面的、批判的、消极的。上述观点自然正确并且也代表了学者们长期以来对阿多诺电影媒介的看法。但纵观阿多诺的学术生涯,电影这一媒介并非仅仅是文化工业理论的注脚。从早年阿多诺与本雅明的“争论”,到流亡美国时期所进行的研究,再到重回德国时期,阿多诺对于电影媒介的研究从未停止,其电影媒介观念也绝非一句“文化工业”可一言蔽之。本文核心观点认为,阿多诺的电影媒介观念蕴含其媒介观念的精华,是超越“文化工业”的。这种超越并非是对于“文化工业”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否定中同时带着肯定,是一种辩证的媒介观念。鉴于此,本文试图对阿多诺的电影媒介观念进行一个系统的论述和研究。阿多诺并非简单的将电影媒介视为文化工业的产物,阿多诺电影媒介观念是阿多诺学术生涯和其理论体系的一个切面,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在二十世纪有自身的媒介特性,于此同时阿多诺对于电影媒介也有自身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在电影媒介尚未兴盛之时,阿多诺通过与本雅明的书信交流,启发了他思考关于电影媒介所使用的“复制”技术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美国流亡时期虽然在《启蒙辩证法》中批判电影媒介,但是并没有否定其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在同时期与艾斯勒合着的《为电影作曲》中阿多诺就开始频繁的讨论电影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重回德国后,阿多诺更是以“德国新电影”运动为参考,对于电影媒介如何成为“自律艺术”展开了更为系统的思考。
黄海林[9](2020)在《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中国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等,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等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阶段与实践经验,并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回答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二是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状况;三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如何借鉴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及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以公益性事业为基础,强调市场调节方式配置社会文化资源,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活动的行业总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思想,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理论思想阐明了文化实践与文化创造的动力来源及其终极目标,即文化来自社会劳动生产,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其终极理想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观、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发展观、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等指导思想,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认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特殊价值出发,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牢固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萌芽准备(1978~1991)、形成兴起(1992~2005)、调整深化(2006~2017)三个阶段,同时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的发展历程也非常重要。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源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经历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从历程演变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功能延伸的发展逻辑。从治理模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政治主导、政府直接办文化、政府直接办文化与间接办文化相结合、到政府监管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文化治理模式,逐渐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市场资源配置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文化发展形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公益事业型发展、经营产业型发展到事业型与产业型并举发展的格局。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创造也非常重要,整个历程演进有着内在逻辑。当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也遭遇了一些挫折,旧问题与新挑战并存。如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加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偏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文化政策法规滞后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新形势、新业态下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各省份之间公益性文化事业综合发展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缩小的趋势,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相似的趋势规律,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将走向良性发展与稳健增长。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格局日渐呈现出“东走强、西保持、中渐弱”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中国过去的文化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直接价值效益,也要重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投入,保证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对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性、经济性、意识形态性和创新扩散性等基本属性。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基础,以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有效供给与分配正义。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既需要基础建设,也需要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同时,集群创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价值效益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循环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辩证看待中国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意识形态性这一本质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工具、市场手段与社会力量来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产业。在新常态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围绕服务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中心点,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创造符合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揭示了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并坚决否定和批判文化工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但缺少对文化自我调节、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依赖关系、大众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系统批判。而英美文化学派并不认为文化消费者仅仅是一个同质化群体,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同时文化不再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而是兼具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文化产业的外延也扩展到了文化休闲、旅游遗产、网络娱乐、文化信息传输等新兴领域。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向,对中国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而从美英日韩等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其发展路径有重视文化产业强国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联动‖、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制、优化调整文化事业体制结构与管理激励机制等,这对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参考国外有益经验启示,来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并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辩证认识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观解释框架与改革路径,这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实现文化法治强国梦想、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文本分析不够系统深入,在实证研究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数据及方法上也有改进之处,对国外经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缺位等等,这有待于未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与探索。
施雪玲[10](2020)在《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以《启蒙辩证法》为文本依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现代化传媒手段的日益发展、文化市场的日益开放,大众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但中国的大众文化在蓬勃兴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文化建设,迁染民志,关乎兴衰,在当下环境,中国文化建设应走向何方?我们应当有更深层次的叩问和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完善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之下,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的大众文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因此,必须对其大众文化理论进行深刻地剖析与研究。本文以《启蒙辩证法》为文本依据研究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正文首先阐述阿多诺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语境和理论源泉,前者包括法西斯的极权统治和美国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后者主要分析马克思、本雅明、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理论对阿多诺的理论支撑。其次阐述了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分析启蒙源于神话又倒退为神话的基础上得出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态度,并进一步论述批判内容,主要包括对大众文化标准化、商品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批判。再次就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进行评析。主要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延续和其理论的局限性两部分,前者包括阿多诺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局限性则包括文化精英主义立场、忽视人的主体性、脱离实践等方面。最后文章基于上述研究论述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将其理论与我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相结合,以此探寻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出路。
二、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2)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艺术与哲学相关史简述 |
第二节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界定 |
一、阿多诺的艺术范围界定 |
二、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社会学归宿 |
第三节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立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本体论 |
第一节 艺术自律与艺术唯名论的矛盾 |
一、阿多诺艺术自律思想简论 |
二、阿多诺艺术唯名论思想的批判 |
三、个体的特殊性:自律与共相统一的艺术 |
第二节 阿多诺的艺术审美现代性问题 |
一、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艺术 |
二、阿多诺审美现代性的批判 |
三、个体的表达:审美与现代性的契合 |
第三节 阿多诺对商品性与“拜物教性”的批判 |
一、“文化工业”与“社会水泥”的关联 |
二、“文化工业”之艺术商品性和“拜物教性” |
三、虚伪的个体:“伪个人主义”的文化工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认识论 |
第一节 否定与“非同一性”的辩证 |
一、否定的辩证法与“非同一性” |
二、以“非同一性”思维认识艺术 |
三、否定即反思:艺术的责任 |
第二节 感性经验与客体观念的联系 |
一、艺术感性经验的批判 |
二、艺术先验性主体与权威性主体的批判 |
三、艺术客体相关问题思考 |
第三节 艺术的真理性 |
一、艺术不是意识形态 |
二、艺术真理观 |
三、艺术真理性内容的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价值论 |
第一节 “棱镜”之谜 |
一、何谓“棱镜” |
二、“棱镜”反射资本主义的强权文化 |
三、“棱镜”透视法西斯的极端民族主义 |
第二节 “中介”之思 |
一、何为“中介” |
二、中介:艺术与社会的联结 |
三、中介的效果:间离 |
第三节 艺术与拯救 |
一、“反犹主义”的困顿 |
二、“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
三、艺术是个体自我拯救的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实践论 |
第一节 音乐——世界本质的直接反应 |
一、贝多芬:西方古典哲学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 |
二、瓦格纳:暗藏的“反犹”动机 |
三、勋伯格:无调性的解放 |
第二节 文学——现代社会的符号 |
一、抒情诗:个人情绪的发泄宣泄 |
二、小说:意识流与现实主义的差别 |
第三节 戏剧——现代性的变异 |
一、莎士比亚:戏剧“乌托邦”的典范 |
二、歌德:不理解的权威 |
三、贝克特:现代社会的迷茫 |
第四节 电影——大众文化走向艺术 |
一、技术理性的批判 |
二、电影娱乐性的批判 |
三、自律的电影美学 |
本章小结 |
本文结论:艺术以“谜语”特质来认识世界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审美的肯定力量与批判锋芒 ——现代性视域中的阿多诺美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现代性”题解 |
(一) 理性信仰的建立 |
(二) 现代性理论 |
(三)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现代性批判 |
二、本文核心问题与研究思路 |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一章 审美的“肯定”与“否定”理论建构 |
一、否定:审美的批判作用 |
(一) 艺术的“理性”问题 |
(二) 艺术中的感性问题 |
二、肯定:审美的解放作用 |
(一) 审美的人学价值 |
(二) 审美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重塑 |
第二章 阿多诺审美理论对现代性美学的改写 |
一、康德,与工具理性批判问题 |
(一) 主体-艺术环节 |
(二) 艺术-实质理性环节 |
(三) 艺术-真理环节 |
二、黑格尔,与主体问题 |
(一) 主客体的中介关系 |
(二) 自然美问题 |
(三) 精神问题 |
第三章 阿多诺审美理论对现代性批判的驳诘 |
一、本雅明,与艺术对社会问题的参与 |
(一) 自律艺术问题 |
(二)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
二、海德格尔,与艺术的真理性 |
(一) 艺术的本质问题 |
(二) 真理与本体论问题 |
第四章 批评与辩护:从理论反思到现实阐释 |
一、阿多诺理论的逻辑缺陷 |
(一) 审美乌托邦问题 |
(二) 接受维度的缺失 |
(三) 现代艺术倾向 |
二、阿多诺理论逻辑的现实阐释 |
(一) 阿多诺逻辑矛盾的理论根源 |
(二) 阿多诺理论倾向的现实根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
一、发达工业社会 |
二、苏联社会 |
三、纳粹极权主义 |
四、肯定性的文化 |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
二、艺术与革命 |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 |
二、资本主义国家不公平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 |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
三、基督教神学 |
四、尼采哲学 |
五、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的多种涵义、张力冲突与基本关系 |
第一节 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张力冲突 |
一、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历史变迁 |
二、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与两类文化之争 |
第二节 文化与外界的三组基本关系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文化与自然 |
三、文化与权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伦理—政治”宣言与“异端四部曲”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衰与“伦理—政治”宣言 |
一、文化理论的兴衰 |
二、文化理论对政治的遗忘 |
三、“伦理—政治”宣言 |
第二节 恐怖:毁灭与创造的结合体 |
一、理性与欲望 |
二、律法与爱 |
三、恐怖与崇高 |
四、恐怖与绝对自由 |
五、自杀炸弹客致命的意志与两种虚无 |
第三节 悲剧的哲学复兴 |
一、悲剧与现代性 |
二、替罪羊的解体与新生 |
第四节 “邪恶”的类型、面向及根源 |
一、有无目的功用的两种邪恶 |
二、邪恶的“双重面向” |
三、“平庸的恶”与“体制性的恶” |
第五节 “上帝已死”与上帝代理者的失败 |
一、信仰与理性 |
二、启蒙理性情感想象的缺失 |
三、唯心主义“主体”企图成为“基础”的失败 |
四、浪漫主义想象的创造性与虚幻性 |
五、文化:马修·阿诺德的诗意化“基督教” |
六、“上帝已死”与上帝的隐匿存在 |
七、上帝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最终消亡和原教旨主义的勃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 |
第一节 新主体的身体建构:身体唯物主义 |
一、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
二、解放感官 |
三、两种蜕变方式——彼此的自我实现和超人的诞生 |
第二节 新主体的意义探寻:重塑人生的意义 |
一、王尔德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 |
二、在不同时代的色调对比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
三、幸福与爱——人生意义的归宿 |
第三节 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
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虚假的共同文化 |
二、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民主团结与合作共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评价 |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 |
一、开辟了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 |
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二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限度 |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 |
二、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三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积极汲取多种理论资源,以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紧密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
二、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三、着力破解邪恶、恐怖、虚无主义等重要现实文化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阿多诺“介入”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多诺“介入”论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传统哲学的同一性概念 |
第二节 阿多诺反“同一性”的现实缘由 |
一、奥斯维辛之后继续写诗是野蛮的 |
二、现实世界的物化 |
第三节 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思想 |
一、非同一性的涵义 |
二、非同一性的存在方式:经验的星丛 |
第二章 阿多诺“介入”论的背景 |
第一节 现实的丑恶 |
一、文化工业的堕落 |
二、工具理性的渗透 |
第二节 批判政治介入与唯名论 |
一、批判萨特与布莱希特的政治“介入” |
二、审美唯名论的反思 |
第三章 阿多诺的艺术“介入” |
第一节 艺术“介入”的前提:艺术自律 |
一、艺术自律的新阐释 |
二、艺术自律的依据:审美经验的确认 |
第二节 艺术“介入”的过程 |
一、艺术何以能介入现实 |
二、艺术如何介入现实 |
第三节 艺术“介入”的目的:审美救赎 |
一、传统的宗教救赎 |
二、介入”在于审美救赎 |
第四章 阿多诺“介入”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阿多诺“介入”理论的意义 |
第二节 阿多诺“介入”理论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超越“文化工业”:论阿多诺的电影媒介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一、被悬置的媒介: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批判理论 |
二、电影媒介——阿多诺的传播批判研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概述 |
第三节 总体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电影:在“自律艺术”和“复制技术”间的大众媒介 |
第一节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 |
第二节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与苏联国有电影 |
第三节 本雅明:电影的艺术政治化 |
第四节 阿多诺:作为自律艺术的电影媒介 |
小结 阿本之争时期阿多诺的电影媒介观念 |
第二章 “批判”与“建构”:作为“文化工业”的电影媒介 |
第一节 作为“文化工业”中心领域的电影媒介 |
第二节 反犹主义主导下的电影媒介批判研究 |
一、反犹主义核心议题的确立 |
二、好莱坞电影与法西斯主义的同构 |
第三节 积极研究:电影“眼耳矛盾”的解决 |
一、视觉与听觉的冲突:电影的“眼耳矛盾” |
二、电影“眼耳矛盾”的解决:“整体规划”、从“新”出发 |
小结 阿多诺美国时期电影媒介研究 |
第三章 “孩子的电影”:“文化工业”的解药 |
第一节 电影成为自律艺术的可能 |
第二节 殊途同归:阿多诺与德国新电影 |
第三节 “爸爸的电影”:好莱坞电影的父权制 |
第四节 “孩子的电影”:弑父——否定与反叛 |
一、主题内容的突破——“非官方模式” |
二、表达形式的突破——超越好莱坞模式 |
小结 从“爸爸的电影”到“孩子的电影”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0.2.1 文化 |
0.2.2 文化产业 |
0.2.3 文化产业发展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
0.3.2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研究 |
0.3.3 文化产业竞争融合发展研究 |
0.3.4 文化产业创新效率与政策规制研究 |
0.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0.3.6 国内外研究状况总结 |
0.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框架 |
0.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5.1 研究方法 |
0.5.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
1.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立论之基:现实人的劳动实践 |
1.1.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核心内容 |
1.2 列宁、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
1.2.1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1.2.2 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
1.3 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
1.3.1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 |
1.3.2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观 |
1.3.3 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建设观 |
1.3.4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观 |
1.3.5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
1.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
1.4.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批判理论 |
1.4.2 英国的文化学派理论 |
1.4.3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
第2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期(1949~1977)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文化发展格局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2.1.3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 |
2.2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准备期(1978~1991) |
2.2.1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83年:文化事业逐步恢复 |
2.2.2 1984 年至1991年:文化产业开放发展 |
2.3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兴起期(1992~2005) |
2.3.1 1992 年至1999年:文化产业逐步形成 |
2.3.2 2000 年至2005年:文化产业繁荣兴起 |
2.4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整深化期(2006~2017) |
2.4.1 2006 年至2012年:调整管理体制,探索新兴文化 |
2.4.2 2013 年至2017年:文化产业的全面深化与创新改革 |
第3章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特点 |
3.1.1 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 |
3.1.2 文化服务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
3.1.3 新形势、新业态下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
3.1.4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
3.1.5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
3.2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 |
3.2.2 公益性文化事业基建投资 |
3.2.3 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设施 |
3.2.4 公益性文化事业队伍建设 |
3.2.5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
3.3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
3.3.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3.3.3 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
4.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
4.1.1 文化性是中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 |
4.1.2 经济性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
4.1.3 意识形态性是中国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 |
4.1.4 创新扩散性是中国文化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抓手 |
4.2 以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
4.2.1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
4.2.2 主流意识形态与新闻出版业 |
4.2.3 主流意识形态与广播电视业 |
4.2.4 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业 |
4.3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辩证统一 |
4.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
4.3.2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3 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与价值效益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
4.4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
4.4.1 社会效益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内容的核心价值 |
4.4.2 文化消费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4.4.3 基于社会效益促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效率供给 |
第5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
5.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 |
5.1.1 塑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形态文化 |
5.1.2 务实党内建设文化领导权的认同基础 |
5.1.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作用 |
5.1.4 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发展关系 |
5.2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 |
5.2.1 健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法制 |
5.2.2 加快推进文化机构改革与文化治理职能转变 |
5.2.3 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行“分类指导” |
5.2.4 推动市场配置、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建设 |
5.3 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 |
5.3.1 优化财政保障均衡制度 |
5.3.2 强化落后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
5.3.3 健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竞争机制 |
5.3.4 完善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机制 |
5.4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
5.4.1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高层次文化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
5.4.2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保护激励机制 |
5.4.3 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与监管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阶段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以《启蒙辩证法》为文本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的产生 |
2.1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语境 |
2.1.1 纳粹德国的极权统治 |
2.1.2 美国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
2.2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形成的理论源泉 |
2.2.1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
2.2.2 本雅明的机械复古主义 |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思想 |
第3章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 启蒙的辩证法 |
3.1.1 启蒙源于神话 |
3.1.2 启蒙倒退为神话 |
3.1.3 启蒙倒退为神话的后果 |
3.2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3.2.1 大众文化的标准化 |
3.2.2 大众文化的商品性 |
3.2.3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
第4章 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的评析 |
4.1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延续 |
4.1.1 继承了马克思学说的批判精神 |
4.1.2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文化批判 |
4.1.3 发展了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
4.2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的局限性 |
4.2.1 过度否定工具理性的作用 |
4.2.2 过于否定大众的主体性 |
4.2.3 抽象的大众文化批判 |
4.2.4 未能从辩证发展的角度看待大众文化 |
第5章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反思 |
5.1 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立足实践 |
5.2 实现文化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
5.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 |
5.4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公共领域的重建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批判[D]. 覃彪. 广西大学, 2021
- [2]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D]. 岳亚.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12)
- [3]审美的肯定力量与批判锋芒 ——现代性视域中的阿多诺美学理论[D]. 燕碧天.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9)
- [4]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6]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D]. 郑帅.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阿多诺“介入”理论研究[D]. 陈璐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超越“文化工业”:论阿多诺的电影媒介观念[D]. 凌羽乔.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9]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D]. 黄海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10]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以《启蒙辩证法》为文本依据[D]. 施雪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