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间隙论文_孙显鹤,廖民传,袁俊健,胡上茂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气间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间隙,空气,过电压,先导,雷电,杆塔,电压。

空气间隙论文文献综述

孙显鹤,廖民传,袁俊健,胡上茂[1](2019)在《正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4m棒-板空气间隙先导发展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正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4 m棒-板空气间隙放电试验,获得了正负极性先导发展过程的高速影像。基于高速图片,统计分析了正负极性先导的轴向速度与先导位置的关系,以及正负极性先导分支数量和先导分支角度的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正极性先导轴向速度与电压幅值正相关,而负极性先导轴向速度与电压关系并不明显;正负极性先导轴向速度均随着与电极端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而且正极性先导轴向速度在距离电极端部1. 2 m内趋于稳定; 2分支在先导分支中占91. 8%,少数情况观测到3分支和4分支;正极性和负极性先导分支角度均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分别为44. 9°和45. 3°。(本文来源于《南方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黄道春,卢威,姚涛,夏军,全万霖[2](2019)在《植被火条件下导线-板短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植被燃烧火焰条件下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及其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植被燃烧条件下45cm导线-板短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试验,分析植被火焰中电荷产生的过程,研究不同植被火焰条件下间隙的泄漏电流特性和导线-板间隙的放电特性,对比植被不同燃烧强度时间隙泄漏电流特性。结果表明,在12kV的正极性直流电压下,杉树枝火焰间隙泄漏电流峰值为27mA,秸秆火焰间隙仅为8.3mA;杉树枝火焰下间隙的击穿电压约为秸秆火焰条件下的44%,间隙泄漏电流与击穿电压具有负相关关系;火焰条件下间隙泄漏电流存在明显的极性效应,正极性电压下泄漏电流大于负极性;间隙中植被燃烧强度增大时,间隙击穿电压显着下降,击穿前间隙中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泄漏电流。(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张晓琴,方书博,李牧,叶春勇,赵恒亮[3](2019)在《35 kV复合材料杆塔接地引下线空气间隙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5 kV电力复合材料杆塔主要采用塔身引下线接地,其电气绝缘主要体现在相导线与接地引下线之间的空气间隙对系统过电压的耐受能力,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塔身与引下线间空气间隙对系统过电压绝缘配合水平,开展了35 kV复合材料塔头复合方管横担相导线对引下线雷电及操作冲击过电压放电试验,获得了不同间隙距离的50%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和雷电过电压值,绘制了空气间隙距离随放电电压变化曲线,确定了35 kV配网系统最大过电压下复合杆塔接地引下线对塔身的空气间隙值为35 cm。(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9年04期)

张重远,毕腾,耿江海,刘云鹏,李泳霖[4](2019)在《荷电沙尘对棒-板短空气间隙工频击穿电压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真实风沙环境下带电沙尘对输电线路外绝缘特性的影响,基于固体颗粒荷电理论设计了一套沙尘荷电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风沙模拟装置、沙尘荷电装置以及棒-板间隙放电装置,可模拟真实的风沙环境。应用该系统研究了棒-板短空气间隙在风沙环境下荷电沙尘对间隙工频击穿电压的影响,对风速、风沙荷电、荷电极性等因素对棒-板空气间隙工频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风的作用会使棒-板间隙的击穿电压增大;沙尘以及沙尘荷电对棒-板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与间隙距离有关。(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马义刚,刘磊,王卫,刘世增,郭纯海[5](2019)在《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5m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5 m棒-板间隙的放电试验,同步测量获得了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图像。根据放电不同阶段的电流特性,辨识了初始电流放电、二次流注放电和先导放电过程,并研究了电压幅值和电极形状对上述放电阶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流注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与电压幅值和电极曲率半径均正相关,其抑制作用使得流注起始时延的平均值近似为常数;二次流注的平均速度为700~1 060 cm/μs,其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逐渐增大,而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先导发展的平均速度为29~111 cm/μs,随电压幅值的增加线性增大,而随电极曲率半径增大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南方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卢霁明,龚小燕[6](2019)在《±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具有送电容量大、输送距离长、线损低、可靠性高、投资收益高等优点,目前我国存在多条规划及建设中的±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空气间隙的选择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输电线路塔头各种空气间隙的确定是塔头尺寸及结构设计的基础,风偏后导线对杆塔的最小空气间隙,应分别满足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的要求,合理选取各工况下的空气间隙,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工程投资的节省都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力勘测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王学宗,邱志斌,阮江军,金颀,黄道春[7](2019)在《操作冲击下特高压酒杯塔边相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获取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是高电压工程领域长期追求的目标,开展放电电压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数据驱动的思想,以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和1 000 k 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为训练样本,通过电场计算获取了间隙的空间电场分布;然后从高压端金具到塔身的最短路径上提取电场特征量作为输入量用以表征间隙结构,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了杆塔空气间隙标准操作冲击放电电压预测模型;最后对1 000kV酒杯塔边相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进行了预测。与放电特性试验结果对比表明:4~8 m长间隙放电电压预测值的最大误差在10%以内,平均绝对误差为3.66%,并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以多种杆塔结构空气间隙放电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机器学习手段预测得到了另外一种杆塔间隙的放电电压,为获取输变电工程间隙的放电电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志劲,韦冬洪,蒋兴良,舒立春,洪敏[8](2019)在《低气压下开关柜空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气为绝缘介质的开关柜,其电气安全距离受海拔、电极形状等影响明显,但低气压下开关柜空气间隙的选择目前尚无相关标准可供参考。为此以40.5 kV开关柜内存在的4种空气间隙和典型棒–板间隙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气候实验室展开了低气压下空气间隙正极性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并分析了电极形状、气压p、相对湿度h、间隙距离对其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关柜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与棒–板差别较大,不同间隙类型放电特性差异明显;低气压下空气间隙雷电冲击电压U50与零海拔、标准大气压p0下冲击电压U50,0满足U50=U50,0(p/p0+ch)n关系,其气压影响特征指数n和湿度附加影响指数c与电极形状有关;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在不同湿度下有一定分散性,且间隙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400mm)之间不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开关柜电气安全距离的选择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杨杰[9](2019)在《高海拔真型塔绝缘子和空气间隙闪络特性及电场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击是架空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空气间隙和绝缘子雷击闪络特性是进行输电线路精确防雷计算和设计的基础。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会受杆塔影响,因此针对真型塔中绝缘子开展闪络特性研究更符合实际线路运行情况。此外,在线路运行中,海拔条件对绝缘子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论文在高海拔地区开展了雷电冲击下真型塔绝缘子、单只绝缘子和空气间隙的闪络特性及其差异的系统性试验研究,并开展了电场仿真验证。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论文首先设计了绝缘子和空气间隙闪络试验平台及图像观测回路,在海拔为2100 m的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搭建了真型塔绝缘子、单只绝缘子和棒-板空气间隙闪络试验平台,分别开展了高海拔短尾波冲击下220 kV真型酒杯塔中2.2 m复合绝缘子的闪络特性试验、标准雷电波冲击下1 m级别棒-板间隙和复合绝缘子闪络试验,试验中重点记录和观测了U_(50%)、伏秒特性和放电图像试验数据。采用了ns级曝光的EMICCD拍摄绝缘子及间隙雷击放电过程中的放电图像,更加清晰的揭示放电物理过程及规律。对比分析了棒-板间隙、单只绝缘子、真型塔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在放电参数和放电图像方面差异。最后基于试验所用绝缘子和杆塔实际参数,建立了叁维仿真模型,并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分析了各条件下空气间隙和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初步解释了闪络特性差异原因。(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8)

王成江,涂鸣麟,方洋洋,沈书林,李亚莎[10](2019)在《初始种子电子团对短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注放电过程中初始种子电子团的形成数量及位置具有随机性,为揭示初始种子电子团对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建立流体动力学-化学反应混合模型,数值仿真大气压下棒-板间隙为5 mm的流注放电过程。模型包括电子、正负离子连续性方程、电子平均能量方程和电场的泊松方程以及23种粒子间化学反应。分别在模型中对密度峰值和分布位置预设置3个不同数值,研究初始种子电子团密度峰值和分布位置对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种子电子团密度峰值的增加只会加速流注的形成,不会影响流注的时空变化规律;而分布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流注的时空发展特性,初始位置与棒电极的距离越远,形成的流注到达板电极的时间愈短。(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01期)

空气间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植被燃烧火焰条件下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及其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植被燃烧条件下45cm导线-板短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试验,分析植被火焰中电荷产生的过程,研究不同植被火焰条件下间隙的泄漏电流特性和导线-板间隙的放电特性,对比植被不同燃烧强度时间隙泄漏电流特性。结果表明,在12kV的正极性直流电压下,杉树枝火焰间隙泄漏电流峰值为27mA,秸秆火焰间隙仅为8.3mA;杉树枝火焰下间隙的击穿电压约为秸秆火焰条件下的44%,间隙泄漏电流与击穿电压具有负相关关系;火焰条件下间隙泄漏电流存在明显的极性效应,正极性电压下泄漏电流大于负极性;间隙中植被燃烧强度增大时,间隙击穿电压显着下降,击穿前间隙中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泄漏电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气间隙论文参考文献

[1].孙显鹤,廖民传,袁俊健,胡上茂.正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4m棒-板空气间隙先导发展特性试验[J].南方电网技术.2019

[2].黄道春,卢威,姚涛,夏军,全万霖.植被火条件下导线-板短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张晓琴,方书博,李牧,叶春勇,赵恒亮.35kV复合材料杆塔接地引下线空气间隙选择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9

[4].张重远,毕腾,耿江海,刘云鹏,李泳霖.荷电沙尘对棒-板短空气间隙工频击穿电压影响的试验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马义刚,刘磊,王卫,刘世增,郭纯海.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5m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试验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9

[6].卢霁明,龚小燕.±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设计[J].电力勘测设计.2019

[7].王学宗,邱志斌,阮江军,金颀,黄道春.操作冲击下特高压酒杯塔边相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J].高电压技术.2019

[8].张志劲,韦冬洪,蒋兴良,舒立春,洪敏.低气压下开关柜空气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9

[9].杨杰.高海拔真型塔绝缘子和空气间隙闪络特性及电场分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王成江,涂鸣麟,方洋洋,沈书林,李亚莎.初始种子电子团对短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J].绝缘材料.2019

论文知识图

水冷定子机座高密度永磁电机热仿真区...不同气压下沿着轴线的电子密度、电子...不同空气槽波导宽度时,过渡波导连接...空气间隙距d=11nm,MP对TE、T...不同工作电压下避雷线和导线的表面电...雷击输电线路模拟试验拍摄图

标签:;  ;  ;  ;  ;  ;  ;  

空气间隙论文_孙显鹤,廖民传,袁俊健,胡上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