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论文和设计-刘聪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包括盾构隧道、底纵梁、底纵梁在盾构隧道两侧的侧导洞和中隔墙,底纵梁上设置有支撑板,底纵梁通过第一液压缸与支撑板连接,用于启动底纵梁升降并与侧导洞平齐。当盾构隧道的车站底纵梁与侧导洞之间存在空隙,需要延长侧导洞的横向长度时,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并且使得支撑板的高度与侧导洞的最低面平齐,延长了侧导洞的横向长度,给车辆会车及掉头提供足够的空间,车站施工比较灵活。本实用新型具有延长侧导洞横向长度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包括盾构隧道(1)、底纵梁(2)、底纵梁(2)在盾构隧道(1)两侧的侧导洞(3)和中隔墙(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纵梁(2)上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底纵梁(2)通过第一液压缸(6)与支撑板(5)连接,用于启动所述底纵梁(2)升降并与所述侧导洞(3)的最低端平齐。

设计方案

1.一种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包括盾构隧道(1)、底纵梁(2)、底纵梁(2)在盾构隧道(1)两侧的侧导洞(3)和中隔墙(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纵梁(2)上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底纵梁(2)通过第一液压缸(6)与支撑板(5)连接,用于启动所述底纵梁(2)升降并与所述侧导洞(3)的最低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靠近所述中隔墙(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中隔墙(4)抵接的滚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内穿设并朝向所述侧导洞(3)滑动的滑板(8),所述支撑板(5)下端垂直设置有竖杆(9),所述支撑板(5)沿所述滑板(8)滑动方向开设有开槽(10),所述竖杆(9)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通过连杆(12)穿过所述开槽(10)与所述滑板(8)连接,所述竖杆(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套筒(11)升降的气缸(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0)在所述支撑板(5)上向外并未开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8)在其靠近所述侧导洞(3)一端的下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与所述盾构隧道(1)抵接的尖端(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导洞(3)靠近滑板(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滑板(8)的卡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6)与所述滑板(8)抵接的一面设置有防撞垫(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

背景技术

在采用大直径盾构贯通区间和车站的单洞双线行车隧道后,一般需要利用车站端头的风井和风道作为车站结构扩挖的作业面。但是车站地面往往由于交通导改、管线拆改、施工占地等原因,很难及时提供风井和风道施工场地,导致扩挖车站作业没有施工通道,车站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同时车站扩挖作业若只是单纯利用风井和风道作为作业面,会存在扩挖作业面少、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4577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其包括大直径盾构隧道、侧导洞、车站底纵梁、中隔墙、顶纵梁、拱部初期支护结构、钻孔灌注桩、盾构隧道封顶块以及车站拱部二衬结构;其中,侧导洞设置在大直径盾构隧道的两侧;车站底纵梁、中隔墙和顶纵梁自下而上浇筑于大直径盾构隧道的中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盾构隧道的车站底纵梁与其两侧的侧导洞存在空隙,使得车辆只能从两侧的侧导洞通过,导致盾构隧道的车站底纵梁上方的空间未被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具有延长侧导洞横向长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包括盾构隧道、底纵梁、底纵梁在盾构隧道两侧的侧导洞和中隔墙,所述底纵梁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纵梁通过第一液压缸与支撑板连接,用于启动所述底纵梁升降并与所述侧导洞平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盾构隧道的车站底纵梁与侧导洞之间存在空隙,需要延长侧导洞的横向长度时,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并且使得支撑板的高度与侧导洞的最低面平齐,延长了侧导洞的横向长度,给车辆会车及掉头提供足够的空间,车站施工比较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中隔墙抵接的滚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滚轮,使得支撑板在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与中隔墙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支撑板与中隔墙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内穿设并朝向所述侧导洞滑动的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垂直设置有竖杆,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滑板滑动方向开设有开槽,所述竖杆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连杆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竖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套筒升降的气缸。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盾构隧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当支撑板上升与侧导洞的最低端平齐时,支撑板与侧导洞之间可能还会存在空隙,启动气缸,气缸推动套筒沿竖杆进行上升,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滑板从支撑板内向外滑动填补支撑板与侧导洞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槽在所述支撑板上向外并未开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板在支撑板内向外滑出后,通过连杆与滑板的转动连接处与开槽的抵接,防止滑板与支撑板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在其靠近所述侧导洞一端的下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液压缸,使得滑板向外滑出后,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得活塞杆的下端与盾构隧道的表面相抵接,使得第二液压缸给滑板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与所述盾构隧道抵接的尖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盾构隧道的横截面为圆形,通过设置有尖端并与盾构隧道相抵接,增加第二液压缸给滑板支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导洞靠近滑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滑板的卡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卡槽,使得滑板向侧导洞滑动的过程中,与卡槽相卡接,一是方便侧导洞与滑板的配合,二是减少滑板与侧导洞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与所述滑板抵接的一面设置有防撞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防撞垫,使得滑板在与卡槽相抵接的过程中,减少滑板的冲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并且使得支撑板的高度与侧导洞的最低面平齐,延长了侧导洞的横向长度,给车辆会车及掉头提供足够的空间,车站施工比较灵活;

二、启动气缸,气缸推动套筒沿竖杆进行上升,通过套筒通过连杆带动滑板从支撑板内向外滑动填补支撑板与侧导洞之间的空隙;

三、通过设置有第二液压缸,使得滑板向外滑出后,启动第二液压缸,使得活塞杆的下端与盾构隧道的表面相抵接,使得第二液压缸给滑板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未与侧导洞最低端平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与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与侧导洞最低端平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盾构隧道;2、底纵梁;3、侧导洞;4、中隔墙;5、支撑板;6、第一液压缸;7、滚轮;8、滑板;9、竖杆;10、开槽;11、套筒;12、连杆;13、气缸;14、第二液压缸;15、尖端;16、卡槽;17、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包括盾构隧道1、底纵梁2、底纵梁2在盾构隧道1两侧的侧导洞3和中隔墙4,中隔墙4堆砌在底纵梁2上支撑盾构隧道1并将侧导洞3分隔开。

结合图1和图2,底纵梁2上设置有支撑板5,底纵梁2通过第一液压缸6与支撑板5连接,第一液压缸6的底座安装在底纵梁2上,第一液压缸6的活塞杆与支撑板5螺栓连接,支撑板5靠近中隔墙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中隔墙4抵接的滚轮7,支撑板5内穿设并朝向侧导洞3滑动的滑板8。

如图4所示,支撑板5下端垂直焊接有竖杆9,支撑板5沿滑板8滑动方向开设有开槽10,开槽10在支撑板5上向外并未开通。竖杆9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套筒11,套筒11通过连杆12穿过开槽10与滑板8连接,竖杆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11升降的气缸13。

结合图1和图3,滑板8在其靠近侧导洞3一端的下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4,第二液压缸14的缸体安装在滑板8上,其活塞杆连接有与盾构隧道1抵接的尖端15。侧导洞3靠近滑板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滑板8的卡槽16,卡槽16与滑板8抵接的一面设置有防撞垫17。

如图5所示,支撑板5上升并与侧导洞3的最下端平齐,滑板8向外滑出并与侧导洞3相抵接,延长了侧导洞3的横向长度。

具体工作过程:当盾构隧道1的车站底纵梁2与侧导洞3之间存在空隙,需要延长侧导洞3的横向长度时,启动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5向上移动,并且使得支撑板5的高度与侧导洞3的最低端平齐。

再启动气缸13,气缸13推动套筒11沿竖杆9进行上升,套筒11通过连杆12带动滑板8从支撑板5内向外滑动,并与卡槽16相抵接,填补支撑板5与侧导洞3之间的空隙。再启动第二液压缸14,使得活塞杆的下端与盾构隧道1的表面相抵接,给滑板8提供支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5105.4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413906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E21D 9/01

专利分类号:E21D9/01;E21D9/06;E21D9/14;E21D11/00

范畴分类:25A;

申请人:四川荣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荣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大街84号1幢1单元5楼505号

发明人:刘聪

第一发明人:刘聪

当前权利人:四川荣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盾构隧道内形成扩挖车站结构的施工通道论文和设计-刘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