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医院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155610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外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运用骨端一端加压、EEL或EBIT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结果: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均获骨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l2/一l倍较适宜;术后1周内应每天在传感器的监测下将压力量调整至初始值;对单纯性骨不连仅需骨端一端加压即可;伴有患肢短缩的骨不连,骨缺损幅度小于骨原长度15%时,可安全采用EECL方法,骨缺损幅度为15-20%时,需在脉冲多谱勒血流测定仪监测下谨慎采用;若骨缺损幅度大于20%时则必须采用SBTL方法治疗。骨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牢稳固定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关键词:骨外固定技术;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骨不连与骨缺损一般情况情况下都是因为受到严重的创伤或者手术之后,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感染所造成,也就是因为在手术之后,将骨髓炎大块死骨全部摘除,但是之后又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因为患者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再加之感染,进行了多次手术之后,患者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致使其软组织条件越来越差,因此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传统的治疗方法均不适合应用在此,本文研究的是骨外固定技术来治疗这种严重的骨不连,其效果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本研究中共有112名患者参加,其中有85名是男性患者,有27名是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仅为4周,最大年龄已经67周岁,其中曾产生感染的患者有34名,而没有出现过感染的患者有78名。上述患者患病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已经132个月。每名患者在住院之前,都进行了手术,因为手术次数比较多,因此有些患者感染比较严重。这其中有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
2、方法
依据患者是否感染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如果没有感染,则选择使用避开贴骨瘢痕的位置,之后进行适当的修整,骨折端的位置既不需要将骨质起切除,也不需要凿通髓腔。如果患者的骨折端呈现出尖状,医生可以利用这种骨尖将其深入到髓腔中,如果患者的骨折端呈现出圆钝状态,医生可以将骨折端两边都修剪成梯形,也可以修剪成齿状,使之相互交错。
对于感染者,医生首先要清理伤口,进行清创,将其固定物拿出,将骨折处存在的所有的失活组织都清除干净,在进行多次清洗,之后还要对铺单进行消毒,总之让其感染程度降到最低在进行骨外固定技术治疗。
二、结果
结果:85例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均获骨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三、讨论
骨不连以及骨缺损都是常见的病症,患者患有该种病症之后,是否能够快速的痊愈,既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是否强健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患者骨折断端中的血循环是否通畅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受到上述两种因素影响外,与患者骨折固定是否牢固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的肢体软组织非常好,没有产生合并的情况,其骨缺损的情况并不严重,这种情况下的骨不连,只要使用普通的固定技术即可,在此基础上,还再使用去皮质术患者的即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是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不在此赘述。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骨不连的情况下,患者伴有严重的骨缺损,软组织条件不佳,有些患者甚至形成了死骨,这种情况下,医生难以用普通的方法来完成愈合工作。
如果骨不连与骨缺损情况比较复杂,现阶段医生多选择使用分期手术的方法,或者选择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来完成骨头修复工作,但是无论选择上述哪种方法,其对患者的产生的创伤都非常大,因为治疗的周期长,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因此成功治愈的案例极少。而如果选择使用骨外固定技术来治疗这种复杂的病症,不仅操作起来十分简单,而且治疗周期短,也不需要进行植骨手术,早期阶段,病人可以下床活动,也可以进行骨关节锻炼,病人身体上产生的疼痛比较小,治疗效果突出。
骨外固定技术,需要在骨折端的部位进行加压处理,以此来增加该处的摩擦力,进而降低该处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以此来保证骨折部位固定牢固。这期间会产生压应力,这种应力会产生一定的电压效应,这种效应会使负电位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经过研究表明,如果按照患者自身的体重的一半或者直接按照患者自身全部的体重来进行加压,其陈胜的负电位持续时间最大,甚至达到了5周。在治疗早期,使用加压外固定技术,找到相应的接触点比较困难,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接触点就会出现塌陷状态,骨折位置压力会逐渐的减弱,尤其是在手术24小时之后,这种减弱的趋势更为明显,其压力只达到了手术之前的60%左右,手术一个星期之后,需要对其进反复调压,一段时间之后,会恢复到原有的压力的70%,而且一般而言就稳定在这个状态,不会升高太高,也不会降很多。利用骨外加固器来进行加压,需要对骨折位置上X射线进行认真的观察,依据观察结果来进行确定加压量,以此保证骨折位置的加压量适当。可以选择使用钢针交叉穿放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使用行走负重的方式来增加对患者骨折位置的刺激。本文研究实验中,有7名患者属于颈骨不连,手术之后,大约两个月,通过X片发现患者的腓骨的部位基本上以及愈合,但是骨折端依然存在着一些的细小的间隙,并没有完全的愈合,因此需要在此位置上进行持续的加压,进行第二次手术之后,没有愈合的位置均已愈合。
骨折端血循环是否通畅,也影响着骨不连与骨缺损是否快速愈合,此外,骨潜力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的患者虽然骨折端均收到严重的创伤,而且经过多次手术,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初期骨折端血循环非常不利,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患者骨折端血循环逐渐恢复,通过X片显示,有89名患者骨折端血循环恢复比较好,因此在手术之时,要选择一种既不影响患者血循环,同时也比影响患者骨膜的手术方案十分重要。选择使用骨外固定器来进行手术,对患者的骨膜伤害最小,同时也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患者血循环的能力。
如果骨不连属于增生性类型,但是骨断处并没有形成死骨,在手术阶段,医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出现肢体短缩的情况,以此保证固定处稳定。而如果骨不连属于感染类型,需要对其进行外科清创,同时还需要引流,此外,还应该做好固定工作,以此防止其感染。因为该类型的患者经常出现充血或者水肿的情况,因此感染在所难免,甚至难以控制,但是如果骨折端局部得到了良好的固定,感染范围就会集中在一个范围之内,进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少卿,甄鑫刚,刘少辉.骨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0)
[2]李远景,丘宏伟,黄耀斌,刘国强,陈光磊.兔胫骨骨缺损原位骨延长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05)
[3]赵基栋,钱寒光,苗宗宁,祝建中.干细胞复合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修复骨缺损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01)
[4]金黎明,刘万顺,韩宝芹,魏长征,赵小菁,范圣第.骨缺损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