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的阐释焦虑(论文文献综述)
龚刚[1](2022)在《从东方主义到后东方主义——以中国传奇的西方重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实现理论创新与中国话语建构是学界难题,后东方主义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作出阐释。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建构是一种叙事可能,然而,真理观与身份、视角之间的"悖论"以及从话语理论到话语霸权的"转变"使其陷入窘境。后东方主义力图从中拓立出另一种叙事可能;以代言政治衍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消费群体多元化的形成为主要特征的后东方主义叙事语境加深了好莱坞的叙事焦虑,为中国传奇重构提供了契机。中国人逐渐成为中国故事的主角,这一过程将伴随东方主义叙事的解构与后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开启。
黄绮莉[2](2020)在《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台湾教育哲学继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哲学,与大陆教育哲学一脉相承。但是由于两岸制度、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在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台湾教育哲学引介西方教育哲学理论,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指导一线教育工作,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为探究2000年以来台湾教育哲学的发展状态,本文以该时间段中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为切入点,使用文献计量学和访谈法对其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以下六部分:首先为引言。对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台湾教育哲学等研究和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对论文的内容和框架进行简述。第一部分为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在对核心概念教育哲学和学位论文进行界定后,以诠释学和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交代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对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年度数量趋势、地区分布、学校分布和作者系所分布等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第三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四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反思。首先对本文所归纳的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特征和所分析的原因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反思后,结合访谈内容尝试寻找可供未来研究进行完善的方向。
段力戈[3](2020)在《现代性焦虑下的逃逸“他乡” ——付秀莹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70”后作家付秀莹的作品在文学界脱颖而出,其清新隽秀的笔墨,形象饱满的人物,展现了当代人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面临生存困境选择逃离现实与逃离之后陷入精神困境的迷茫。在她的作品中“逃逸”始终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研究其作品中逃逸主题的呈现,能够更深层次理解这位被标榜为乡土作家的真实写作情感:对当下社会中焦虑不安的现代人面对困境纷纷选择逃离的理解,对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给人带来现实困境与精神困境的反思,通过作品的写实性寻求与读者内心最真实的相通。受现代性焦虑的影响,人们在面对虚荣、攀比、乏味、残酷、冷漠的现实时逃离是本能性选择。在付秀莹的作品中,逃逸的群体是受消费社会影响下逃离乡村的农民,亦或是身处都市深受现代性焦虑困扰的放荡者。逃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地域空间的逃离与精神的逃逸。地域逃离是远离原有的生存环境,摆脱束缚,追求欲望的满足,走出困扰的地域;精神逃逸则是灵魂的逃离,远离现实的焦虑,寻求片刻的安逸。但不论是空间逃离还是精神逃逸,不管是身处乡村对外面世界的憧憬,亦或是独在异乡回首故土的思念,逃逸本身就是逃逸者的选择,不断地逃离是他们永不停歇的目的。付秀莹通过一种微妙的讽刺手法阐述结果,在不断地逃离之后,当逃逸者想要回归时,最终会发现“回归”只能是一种向往,永远无法实现。追寻他乡之外的他乡,面临回不去的故乡,就是处于现代性焦虑下的人们生活的常态。研究付秀莹作品中这一逃逸主题,能够对当下社会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做出适当的解释,同时也能唤醒沉迷逃离的人,不断地逃离并不能离开残酷的现实,反而是奔赴更现实的现实,企图通过逃离摆脱现实的选择是没有结果的,想要寻求“回归”的期望最终只是美好愿景,难以实现,勇于面对才是正确的选择。
孙盼盼[4](2019)在《以关键词研究开创中国文论新局——李建中教授中华元典关键词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建中教授对中华元典关键词的研究,主要是从路径、义理和价值三个维度展开的:通过对元典关键词之词根性、坐标性、转义性的理论考察,以及对汉字批评之追根、问境、致用的批评实践,说明元典关键词肇始之初的创生路径;通过概括元典关键词的义理基础,涵泳无限丰富的"大观念",探索传统文化的"新释"与"激活",以修正中国文化的"阐释焦虑"与"路径错位";通过"后现代"对"前学科"的回返,元典关键词提供了关涉学科范畴的前沿思考,探索了由"方术"而返"道术"的阐释空间,揭示了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学术价值。
孙士聪[5](2018)在《“后批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中研究说明据说20世纪后期以来的文学批评遭受严重打击后业已沦为明日黄花,如今境遇日益不堪,以至在大学与博物馆都已丧失立足之地。这一说法多少有些危言耸听,说其多,乃是在于学界也对此断言尚多存疑,而批评在当今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依然具有确定无疑的公共性、介入性;说其少,则在于对当代美国艺术批评来说,某种后批评状况的说法确非空穴来风,即便在"批评的时代"是否已然落幕、"亚历山大港的灯塔"能否继
李信厚[6](2018)在《太极散手技理探究》文中指出太极散手,追究其历史溯源,其本质是一种高端搏击术。由于其技击理论、观念和技法为现代人所误解,这种格斗术看起来有点“脱离实际”。基于此,反思传统,改变思维,重新审视,建立新的太极搏击观则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介入研究法、历史方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太极散手技击原理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太极散手实战原理。研究结论如下:1.太极散手的概念界定为:两人互为对手,各自运用太极拳的技击原理和各种攻防的技战术,彼此粘连黏随,通过肌肤的触觉和视觉,判断对方的劲别、攻防方法及意图,综合运用踢、打、摔、拿、推等技术,在得机得势时,施以最有效的招法,在最短空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制胜对手的对抗运动。2.太极散手与散打在运动形式和内涵方面存在差异。太极散手与国外格斗术的区别在于:首先,哲学理念不同;其次,实战理念方面存在差异性。3.太极散手实战过程中,通过触觉结合听觉和视觉来判断对手劲力的变化情况,对对手的招法,进行详细审查,具体表现形式为“听劲。”对于“听劲”的把握,目的在于了解和把握敌情。在“听劲”的基础之上,具体操作则是通过“懂劲”来完成的。“懂劲”包含内和外包含两层内涵。内在指明确太极散手实战中阴阳变化之规律;外则是熟练掌握劲力运使和发放的规律与方法。太极散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技艺,站在哲学的视角,将太极散手技理可以抽象为“道”的层面。4.太极散手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盘架、招法、劲力、功力和实战等几个方面。“型”指的是“盘架”,劲力训练是太极散手训练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实战水平的重要手段。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粘黏劲训练”“听劲”训练、“接耗劲训练”和“综合劲力训练”等。“功力”指的是有效地发挥搏击技术的能力。“功力训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自身功力的运使和发放训练;其次,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谭婷[7](2017)在《《阿诗玛》音乐剧改编研究》文中提出撒尼民间文学经典《阿诗玛》自整理、出版以来,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以往对《阿诗玛》改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题材、人物形象等方面,对作品中如何呈现和阐释撒尼文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本文以音乐剧《阿诗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叙事学及文化研究等方法,探究音乐剧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当代语境下对撒尼民间文学作品《阿诗玛》的解读,及其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的多元文化语境中阐释撒尼文化。一部撒尼民间文学作品被搬上音乐剧舞台,如何呈现和阐释撒尼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发现音乐剧《阿诗玛》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重构了撒尼民间文学作品《阿诗玛》。本文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对该剧进行多方位的考察,联系撒尼人面临的现代化进程、全球化语境以及民族文化身份等方面对该剧进行解读。本文通过探讨音乐剧对《阿诗玛》的解读与阐释,为当代语境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提供新的思索。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阿诗玛》从文本搜集到影视舞台改编的过程,简述本论文的研究动态、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主要从传统叙事和现代改编两个角度来分析音乐剧《阿诗玛》,该剧在传统叙事的外壳下填充了新的时代内容,剧中通过消解阶级叙事、突出爱情主题来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第二章主要分析音乐剧《阿诗玛》中东西方元素混杂并存的现象,该剧以牺牲民族文化的立场为代价,试图通过添加西方人物形象、融入西方元素来迎合西方市场;第三章主要讨论音乐剧《阿诗玛》中撒尼人作为文化主体的缺席,剧中消解了民族叙事,撒尼文化主体处于失语状态。结语部分反思音乐剧《阿诗玛》改编的失败之处,并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的改编提出思索。本文指出,该剧的创作主体站在自身文化逻辑的立场对撒尼民间文学作品《阿诗玛》进行改编。虽然该剧运用了大量撒尼文化符号,但剧情与叙事比较单薄,难以支撑对撒尼文化的深入表述。该剧迎合主流文化、靠拢西方文化审美的做法也容易误导受众对撒尼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不利于撒尼文化的有效传播。
陈仲义[8](2016)在《接受主体“负”问题之“强制阐释”论》文中研究表明接受的高级阶段是阐释。阐释的负面问题一般有三类:漠视阐释、过剩阐释与"强制阐释"。有论者指出,强制阐释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和"根本性缺陷",但也应该看到,"强制阐释"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与可取性。台湾资深批评家白灵在诗歌阐释中对科学主义的引入,乔琦以符号学辨析诗歌的研究思路,多恩诗歌中的跨学科研究,都说明在阐释中,不必太在意所谓的"禁用""戒用""慎用",关键是阐释主体在所谓的"强制"中,运用得是否得当,同时不放弃最低限度的"自律性"。
齐钢[9](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指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王慧[10](2016)在《朱迪斯·巴特勒的文化政治批评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当下学界来说,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1956-)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性别研究、酷儿研究、社会伦理政治、文化批评等多个领域不可逾越的一个名字,其理论视野之广、涉入社会之深、现实关切之强,及学术影响之巨,使巴特勒成为一个颇具开放性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突破当前巴特勒研究的单一视角,运用话语理论、文本细读、跨学科等研究方法,将其看似不断转向的性别研究、身体研究、性研究,以及伦理与政治研究整合在文化政治批评的视域下进行系统研究,探究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体系形成的权力运行机制及衍变的内在逻辑理路,并以此为基础重估巴特勒的学术定位和理论价值,试图为巴特勒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主体理论:文化政治批评的哲学基础。巴特勒对主体的探讨恰逢西方主体观念衰落与转化的复杂格局,具体说,巴特勒对主体的探索始于黑格尔哲学,后来在当代法国理论特别是福柯话语理论的冲击下,对主体予以批判性阐释。在巴特勒的理论视域中,主体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复杂体系,巴特勒站在内部批判的立场,以-个更高的融合视点,兼容并包,尝试建构适合自己政治目标的主体理论体系。本章主要以《欲望的主体》、《权力的精神生活》、《说明自我》与《主体诸意义》四部论着为主,探寻巴特勒主体理论的发轫发展历程,追踪其不同时期对主体认识的动态轨迹。以上四部作品大多集中在哲学层面,几乎没有涉及到最为人们熟知、具有代表性的性、性别、身体等研究议题,所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学界至今仍很少有人问津。但从最近的学术动向看,这些着作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这些着述中所探讨的议题包括主体的生成塑形理论及权力运作机制、在当代理论语境中面临的深刻悖论、主体建构的排除性机制以及背后深藏的现实关切、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等问题。可以说,对主体的思考和论述始终贯穿着巴特勒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构成了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深层哲学基础与理论基石。所以要想深入理解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与背后的现实关切情怀,必须将主体理论作为其文化政治批评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性别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介入。巴特勒主体理论背后的现实关切促使她将主体的哲学沉思介入到社会领域中具体主体的当代命运。由主体的当代命运出发,巴特勒首先转向对性别主体的思考,成功地介入到女性主义与身份政治,将主体问题具体化为“性别主体”。通过从性别视角对主体理论的进一步阐发,巴特勒实现了对女性主义与身份的解构性颠覆,这也是其成名作《性别麻烦》得以生成的理论契机。对性别主体的关注是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成功介入,这构成了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开端。本章以《性别麻烦》及前后相关的论着为主,主要探讨了巴特勒性别政治批评形成的理论和现实生成语境,分别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以及话语实践等领域对性别话语进行的谱系学批评,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性别操演理论和戏仿的话语颠覆策略,以及引起的争议与巴特勒对争议的回应等问题。巴特勒持续不断地为性别制造麻烦,但是,巴特勒认为麻烦有时候并非一个负面的词汇,特别对性别政治来说,麻烦是避免不了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制造麻烦,而什么又是身处麻烦的最好方式。第三章,身体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延展。身体的物质性是巴特勒性别政治引发的最富有争议性的一个议题,这使得巴特勒将理论重心从性别政治转移到身体政治,探讨身体的物质性与性别的操演性之间的关联。身体议题并不是巴特勒的独创,但与法国女性主义的本质主义立场不同,站在福柯式生产性权力框架的政治立场,巴特勒不再讨论身体的实在本体论问题,转而讨论身体是如何被形塑的。她认为,身体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场域或表面,而是一个物质化的过程,是性别话语操演的动态化效果与场域,同时也揭示了在此过程中身体设置的物质界限、必然产生的排除,以及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与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加深了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的争议。另外,巴特勒也提出了诸多尚未解决的议题,这意味着身体政治将进入一个更具开放性的话语空间。本章在尝试厘清建构、解构、物质、物质性与物质化等概念的基础上,追溯了巴特勒关于物质性身体的古典理论与精神分析领域的两个谱系,进一步探讨了身体的反抗与政治意义以及身份主体的当代政治难题等问题。第四章,性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现实转向。在如今诸多“新性别”身份的冲击下,巴特勒敏锐地看到了性别理论的危机,她将性别政治放在一个更大范围的理论审视域,对性别操演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以对异性恋霸权的性别规范批判为基点,将关注点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转向现实生活与政治的实践层面,关注乱伦禁忌、新型亲属关系、性别跨越、双性、性别诊断和变性手术等各种现实问题,将批判矛头直接对准社会规范本身。提出女性主义运动应该和其他运动结盟,来反对包括性别规范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暴力,将批评置于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框架内,研究各种主体规范的相互交叉影响。这也是当今性别研究的整体走向。可见,新性别之“新”,不仅是形式之新,还指性别领域的不断铺展拓新与现实转向,而且从巴特勒的理论语境看,“新”还因为这些性别形式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现实规范的“承认”。巴特勒认为,性政治的探讨仍然是涵盖在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的。本章主要探究巴特勒对性别政治批评从哲学话语转向现实生活政治领域的横向铺展及相互交错状况,包括性别规范的双重性、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性别形式、消解性别的话语创造策略以及理论的社会转化问题。这虽然可能会有不被理解甚至会有被消解的危险,但正如巴特勒所说,有时候这种冒险是非常必要的。第五章,生命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归趋。巴特勒的文化政治批评自介入性别政治以来,不断偏离原有的研究领域而成为某种超越边界的运动,但是巴特勒肯定了这种理论偏离的必要性,认为关于边界本身的运动似乎才是研究的核心所在。究其原因,一来因为巴特勒自身不安分的性格,二来是巴特勒有意为之,她抵触主题的固化与身份的同一。其实巴特勒这种看似不断偏离转向的研究轨迹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在9.11事件的召唤下,巴特勒内心深处对人类生命一以贯之的现实情怀和终极关切终于凸显出来。以《脆弱不安的生命》、《说明自我》、《战争框架》、《褫夺:政治操演》、《犹太人欲求什么?关于异国民族主义和其他幽灵》、 《宗教在公共领域的权力》、 《殊途:犹太人和犹太复国主义的批判》等着作为主,巴特勒将文化政治批评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政治领域,关注更为广泛更为迫切的政治与伦理议题。这也可以看作是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对社会政治进行干涉和修补的一种尝试。本章主要探讨了巴特勒也以生命的名义对生命权力进行的重构,暴力、他者与责任问题,对他者政治的两个文本分析,以及他者视野的文化批评等问题。如同主体永不停息的流浪征途一样,巴特勒的文化政治批评仍在继续,这将会为人们带来持续的思想冲击。第六章,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中国化。西方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学界一直都热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强制阐释论”的提出在对西方文论反思与批判的同时,也为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的中国化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批判路径与探索思路。巴特勒理论的中国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但因为巴特勒理论本身有着很多争议,而且对于中国学界来说,巴特勒并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可以说,在中国对巴特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以及中国化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鉴于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理路,对于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中国化,我将主要在女性主义研究的视域中展开。中国的女性主义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独特与可取之处。所以,本章虽名为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中国化,但并非只是探讨巴特勒理论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单向影响,而是站在更高的理论双向旅行乃至循环往复的文化交流的视角,在梳理中国女性主义概况的基础上,思考并探讨其对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甚至西方文论的反向影响,发掘它们文化涵濡过程中的理论智慧,进而在跨国女性主义的理论背景下考察中国女性主义话语的有关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与走向进行思考与展望。
二、“设计”的阐释焦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计”的阐释焦虑(论文提纲范文)
(2)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 学术缘由 |
2. 个人缘由 |
(二)研究目的、问题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问题 |
3.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
2. 关于台湾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 |
3. 关于台湾教育哲学发展的研究 |
(四)论文内容和框架 |
1. 论文内容 |
2. 论文框架 一、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育哲学 |
2. 学位论文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三)研究设计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研究过程 二、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 |
(一)数量年度趋势变化分析 |
(二)地区分布情况:以经济发达区域为主 |
(三)学校分布情况: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主 |
(四)作者系所分布情况:以教育学系为主 三、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
(一)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二)研究主题的特征 |
1. 以个人取向为主 |
2. 以西方理论基础为主 |
3. 以联系实践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西方文化影响:西化、个人取向 |
2. 高等教育市场化:多元化 |
3. 台湾教育哲学本身的性质:实践性 四、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
(一)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二)研究方法的特征 |
1. 对方法的界定并不统一 |
2. 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 |
3. 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在量质之争中的坚持 |
2. 台湾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 |
3. 文化思潮的交互影响 五、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新意与不足 |
1. 研究新意 |
2. 研究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1. 澄清教育研究与台湾教育哲学之间的界限 |
2. 阐明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
(一)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目录 |
(二)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检索情况表(仅含有效数据) |
(三)访谈提纲 后记 |
(3)现代性焦虑下的逃逸“他乡” ——付秀莹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付秀莹小说研究现状 |
三 论文框架与主体内容 |
第一章 地域的逃离 |
第一节 逃离芳村的男人 |
第二节 逃离芳村的女人 |
章节小结 逃离始终在继续 |
第二章 逃离的现代性成因 |
第一节 金钱、权利、欲望的驱使 |
第二节 传统乡村伦理的消解 |
第三节 寻求新的身份认同 |
第三章 精神的逃逸 |
第一节 梦境的逃逸 |
第二节 放荡者的逃逸 |
章节小结:逃逸的选择 |
第四章 他乡之外的“他乡” |
第一节 回不去的芳村 |
第二节 接纳回归芳村的灵魂 |
第三节 “他乡”之外亦是“他乡” |
结语——逃逸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以关键词研究开创中国文论新局——李建中教授中华元典关键词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字以通词, 词以通道”:元典关键词的创生路径 |
二、“举其宏纲, 撮其机要”:元典关键词的义理基础 |
三、“回环不尽, 览意弥新”:元典关键词的前沿思考 |
(5)“后批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批评”问题式 |
二、“文学的马克思主义” |
三、文化转向与话语焦虑 |
(6)太极散手技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发展之殇 |
1.1.2 研究缘起 |
1.1.3 拳以合道 |
1.1.4 拳技误区 |
1.1.5 理论盲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依据阐释 |
1.5.1 中国传统哲学理论 |
1.5.2 符号学理论 |
1.5.3 生理学理论 |
1.6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技击理论研究层面 |
2.1.1 太极拳技击中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 |
2.2 太极拳技击实践方面的研究 |
2.2.1 太极拳技击方法方面的研究 |
2.2.2 “劲”力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考略 |
2.2.3 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 |
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走访调查法 |
3.2.3 归纳演绎法 |
3.2.4 历史方法 |
3.2.5 个案研究法 |
3.2.6 介入研究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厘清概念:散手、太极散手、国外格斗术之辩 |
4.1.1 “散打”“散手”之辩 |
4.1.2 太极散手之辩 |
4.1.3 散打与太极散手之辩 |
4.1.4 太极散手与国外格斗术之辩 |
4.1.5 小结 |
4.2 理通入道:太极散手实战原理探究 |
4.2.1 “指号学”理论和“形而上学”理论对太极散手技理建构的启示 |
4.2.2 审视之法:“听劲”解构 |
4.2.3 具体操作:“懂劲”解构 |
4.2.4 感应随通:太极散手实战技理中“道”之阐释 |
4.2.5 小结 |
4.3 炼体证道:实战技理对太极散手功夫修炼的启示 |
4.3.1 价值重构 |
4.3.2 理念创新 |
4.3.3 技术融合 |
4.3.4 实践致用 |
4.3.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太极”概念发展的历史透视 |
附录二 全球化视野下的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阿诗玛》音乐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阿诗玛》:从文本搜集到影视舞台 |
一、《阿诗玛》的搜集整理 |
二、从叙事诗到影视舞台改编 |
三、《阿诗玛》传承形态 |
第二节 《阿诗玛》的研究现状 |
一、《阿诗玛》研究着作和资料集成 |
二、《阿诗玛》研究的相关期刊论文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音乐剧《阿诗玛》解构传统叙事 |
第一节 叙事诗与以往改编中的《阿诗玛》 |
一、阶级主题凸显 |
二、人物形象善恶分明 |
三、爱情主题逐渐明确 |
第二节 音乐剧《阿诗玛》的创作概况 |
一、创作主体 |
二、主演 |
三、受众的限定 |
第三节 音乐剧《阿诗玛》解构经典叙事 |
一、阶级叙事的消解 |
二、人物形象复杂化 |
三、突出爱情主题 |
小结 |
第二章 音乐剧《阿诗玛》中的东西方元素 |
第一节 民间宗教与西方宗教的混声 |
一、撒尼山神与西方丘比特 |
二、撒尼创世神与西方耶和华 |
第二节 现实撒尼人多重身份的投射 |
一、留守者与外来者 |
二、全球化语境下音乐剧《阿诗玛》创作的悖谬 |
小结 |
第三章 音乐剧《阿诗玛》中撒尼文化主体的缺失 |
第一节 民族叙事的消解 |
一、民族主体指认的无效性 |
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更改 |
第二节 "他者"对撒尼文化的想象性再构 |
一、文化域内的意义呈现 |
二、文化的再生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接受主体“负”问题之“强制阐释”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制阐释之“必需” |
二、强制阐释之“可取” |
三、强制阐释之“错榫” |
四、强制阐释之“自律” |
(9)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
一、身体的呈现 |
二、规训与反叛 |
三、出走与闯入 |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一、台语VS国语 |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
二、家国的崩解 |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
(10)朱迪斯·巴特勒的文化政治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主体理论:文化政治批评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欲望主体:主体理论的哲学生成语境 |
第二节 主体的双重性:屈从与反抗 |
第三节 我是谁?——主体哲学的伦理反思 |
第四节 主体理论的意义及反思 |
第二章 性别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介入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生成语境 |
第二节 性别话语的谱系学批评 |
第三节 性别操演理论及反思 |
第四节 戏仿的颠覆策略及反思 |
第三章 身体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延展 |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的厘清 |
第二节 物质性身体的两个谱系学追溯 |
第三节 身体的反抗及政治意义 |
第四节 身份认同的政治难题 |
第四章 性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现实转向 |
第一节 社会规范的重新审视 |
第二节 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性别形式 |
第三节 消解的话语创造策略 |
第四节 理论的社会转化问题 |
第五章 生命政治:文化政治批评的归趋 |
第一节 生命权力的重构:也以生命的名义 |
第二节 暴力、他者与责任 |
第三节 他者政治的两个文本分析 |
第四节 他者视野的文化批评 |
第六章 巴特勒文化政治批评的中国化 |
第一节 文化政治批评视域中的中国女性主义概述 |
第二节 理论旅行中的巴特勒与中国女性主义 |
第三节 跨国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主义 |
余论对文化政治批评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设计”的阐释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东方主义到后东方主义——以中国传奇的西方重构为例[J]. 龚刚. 社会科学, 2022(01)
- [2]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D]. 黄绮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现代性焦虑下的逃逸“他乡” ——付秀莹小说研究[D]. 段力戈.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以关键词研究开创中国文论新局——李建中教授中华元典关键词研究述评[J]. 孙盼盼. 天中学刊, 2019(03)
- [5]“后批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 孙士聪. 文艺争鸣, 2018(07)
- [6]太极散手技理探究[D]. 李信厚.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7]《阿诗玛》音乐剧改编研究[D]. 谭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8]接受主体“负”问题之“强制阐释”论[J]. 陈仲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9]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10]朱迪斯·巴特勒的文化政治批评研究[D]. 王慧. 扬州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