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伟(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儿科432100)
【摘要】目的:研究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94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思密达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92%、对照组73.91%)、症状改善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
【关键词】小儿腹泻双歧三联活菌片思密达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31-02
小儿腹泻是医院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人群,且常见于夏秋季节,对婴幼儿人群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4月对48例小儿腹泻患者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其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94例小儿腹泻患者,将94例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5-57个月,平均(14.51±3.51)个月。对照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4-56个月,平均(14.20±3.61)个月。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治疗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即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由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950032),温水送服,≤3岁者,每日2片;3-6岁者,每日2-3片;>6岁者,每日3片。应用思密达(由天津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温水送服,≤3岁者,每日1-2袋;3-6岁者,每日2-3袋;>6岁者,每日3袋。对照组给予单纯思密达治疗,其药物生产厂家、剂量、使用方法等与治疗组思密达相同,两种均持续用药3d。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大便频率明显减少,经常规化验,显示大便性状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大部分改善;有效:大便频率有所减少,经常规化验,显示大便性状已有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大便频率未有减少,经常规化验,显示大便未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实施χ2与t检验,应用软件为SPSS17.0,均值选择(x-±s)表示,当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9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23,P<0.05)。
2.2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组发热改善时间、大便改善时间及腹泻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x-±s)
组别例数发热改善时间大便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
治疗组481.40±0.161.73±0.142.50±0.18
对照组462.71±0.202.91±0.254.25±0.33
t值-13.521113.688014.4726
P值-<0.05<0.05<0.05
3.讨论
小儿腹泻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属于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对婴幼儿机体影响大,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的现象,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
在小儿腹泻治疗中,双歧三联活菌片与思密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阮祥森等[1]人认为,双歧三联活菌片对婴幼儿机体内的致病菌具备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杀菌效果明显,同时其可以促进肠黏膜防御系统的形成,对防御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婴幼儿的肠蠕动逐渐恢复正常,增强肠道功能,有效改善腹泻、大便异常等多种症状。代银珍等[2]人认为,思密达具有双层结构,其可以有效抑制婴幼儿消化道系统中存在的多种细菌及病毒,改善肠道功能,使肠道逐渐恢复正常的分泌功能。乔小平等[3]人认为,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单独使用,疗效不高,作用不明显,对此可选择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双歧三联活菌片与思密达联合使用,可达到互补互进的作用,大大提升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治疗组行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思密达治疗,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其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证实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治疗中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思密达,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高,症状改善时间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阮祥森.双岐三联活菌片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05):115-116.
[2]代银珍.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101.
[3]乔小平,张青春.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6(2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