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主进步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进步党,民主,民进党,民族主义,省情,派系,贵州。
民主进步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郝沛然[1](2014)在《民主进步党之“台湾民族主义”话语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之核心为民进党之“台湾民族主义”话语。笔者将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总结其特征,分析它对台湾政治、社会、经济和两岸关系的影响,并试提出中国大陆应采取之对策。首先,笔者对前人就“台湾民族主义”之研究予以综述,这包括大陆学者对相关话题的研究,以及台湾人士乃至国外学者对“台湾民族主义”的关注。大陆学者对该话题的研究仍有较大的完善、深化空间,台湾学者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虽较丰富,但仍未对民进党之“台湾民族主义”话语作出评析。这是本文给予补充的地方,也是创新之处。其次,笔者回顾西方民族主义经典着作,对安德森等人的理论进行简要整理。他们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论述涉及地域、文化、心理认同、语言、共同记忆、自决等重要内涵,民进党以此为工具,提出从“公民投票”到“独立建国”等一系列诉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台湾民族主义”话语。接着,以史明、王育德、施正锋等人为代表,笔者简要介绍本土“台湾民族主义”的主要观点,他们认为,台湾人有共同的栖居地、历史进程、心理素质和语言,足以构成“台湾民族”,且应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些论述是民进党在成立后抛出“台湾民族主义”话语之直接源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民进党之发展历程分为叁阶段——政党成立到执政前、陈水扁八年执政期和失去政权后,就该党在每一阶段之“台湾民族主义”话语做出介评。1986年,该党建立后,抛出“住民自决”论,主张“独立建国”,要求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台湾前途。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以陈水扁及其施政团队为代表,他们在政治上追求台湾“独立”,在文化上推行“去中国化”,篡改教科书,在经济上“闭关锁国”,长期拒绝“叁通”;作为执政党,民进党不仅通过语言表述,还通过行动来实践它的“台湾民族主义”话语。2008年5月,民进党失去政权后,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了代表其主要政见的“十年政纲”,该党的“台湾民族主义”话语又有新发展。之后,笔者总结了民进党“台湾民族主义”话语的特点,即凸显“独立建国”的策略性,“台湾民族”的最终指向性,以攫取政治利益为导向的虚伪性,以及“台湾民族主义”话语前途之不确定性。此外,民进党之“台湾民族主义”话语亦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它不仅误导了台湾民众的统“独”倾向和国家认同,分裂了台湾社会,恶化了两岸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针对民进党的“台湾民族主义”话语,中国大陆一方面应努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民众交往、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以此强化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之认同,另一方面应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这是笔者提出的大陆因应之道。(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20)
赵国梁[2](2011)在《栗战书会见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伊力亚斯·卡曼加一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11月7日下午,省委书记栗战书在贵阳会见了以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伊力亚斯·卡曼加为团长的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一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参加会见。 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此行到我省主要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扶贫(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1-11-08)
赵国梁[3](2008)在《石宗源会见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恩塔巴一行》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0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在贵阳会见了以总书记、总统首席政治顾问恩塔巴为团长的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是4月5日抵达我国开始访问的,其间于4月8日至11日访问我省,主要是(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08-04-11)
樊家和[4](2008)在《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创立兴中会,经历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致力推翻满清政府,以至于先期的中国国民党创立了中华民国并居于执政地位,并在1946年制订「中华民国宪法」之前,当时国内的政党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后更名)、“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新政权成立,在中国的领土上,再一次的政党政权转换,由中国共产党合法掌握执政地位。现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体制执政下的八个参政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二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的体制下,国家还有希望地带领着人民迈向自由、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而中国国民党1950年,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进入动员戡乱时期,仅有跟随中国国民党到达台湾的中国青年党及中国民主社会党,叁个政党。直至1986年9月28日,仍处于戒严下的台湾地区,在130多位社会人士发起组织的「民主进步党」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宣布正式成立。1989年1月,台湾立法院修正「动员戡乱时期人民团体法」,增列「政治团体」一章,规定政党与政治团体之成立要件;自此,台湾人民可以依法组党,文录(2006年10月)为止,已向台湾地区内政部申请核(获)准备案之合法政党有120个,政治团体有41个。民进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高举着“清廉”、“民主”、“本土”的旗帜进行政治动员。但是二十年的党务发展历程展现出与民进党道德宣誓截然不同的结果。民进党的各个核心价值经常因派系的冲突、事务官职卡位元战及政治利益分配不均的种种因素而不断地流失,过程中不断出现相当大程度的异化。民进党的民主诉求也已经和民主的终极价值与关怀变得南辕北辙。民进党组党初期,其诉求主要是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改变“本省人”在整个权力分配体制中边缘化的局面,所以其民主诉求在当时尚具有普遍关怀的意涵。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局面就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大权在握的民进党并没有将“价值民主”向“实践民主”转化,即实践选举时的政见承诺,加强对“人民”的关照,却反而利用“民主”维护党的自主权力。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民间因陈水扁的贪腐问题而要求其下台的呼声甚高,但阿扁却坚持一定要做到底,并以“阿扁是台湾过半数人选出来的总统”作为挡箭牌。2000年以前,民进党鼓吹“政治清廉”最为卖力,只因持有未曾执政过的记述来对台湾选民与国民党大放厥辞,其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更是将“反黑金”作为竞选文宣的主打议题,极力突显“清廉改革”的形象以清新政党压制性的比较方式打击国民党传统老旧又腐败的刻板印象。但是在民进党上台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阿扁当局的“黑金化”程度比起国民党时期也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贪官污吏腐败的速度则远远超过了国民党。从近期爆出的弊案来看,所牵涉的金额颇令人触目惊心,显示民进党政府所谓的“清廉”诉求已经完全破产,其所蕴含的道德约束力在陈水扁及其一妻二秘叁师与家庭成员身上也已经荡然无存。民进党的另外两个核心价值“民主”和“本土”则纠结在一起,以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民进党一贯以“本土政党”自居,族群动员、乡里动员是其政治动员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达到胜选的目的,民进党割裂台湾社会划清两岸民族关系,扩大膨胀原本并不明显的族群隔阂,挑衅外省人、本省人族群仇恨,区隔客家人、原住民的族群诱发力,鼓噪工人、农人的抗争性,不停制造族群的对立与对抗。结果,本土化的价值被狭隘的族群意识所取代,成为打击异己的工具。民进党核心价值的流失在客观上对民进党形成了筛选机制,一批坚持基本价值的核心人物,如许信良、施明德、林义雄等先后退出民进党,从而凸显了民进党异己腐化的速度及民主价值远离了早期组党时的诉求宗旨。这一趋势又反向加速了民进党的核心价值流失。派系共治局面的形成是由民进党内的政治生态所凝定的。民进党刚组建时,仅是一个反国民党统治的约盟之众,内部各种政治观点交错杂陈,即使是同一政治思潮,也会导致不同路线的争执。另外,民进党内部的政治势力从党外时代发展而成为山头派系林立,需要一个能够缓冲矛盾的机制,派系共治结构由此产生,才能发挥一点一滴的段落式整合功能。民进党经过“本土性建构”之长期的、有差别的价值观念引导,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已经被刻意地筛选和过滤。同时,经过无数次选举的政治社会分化作用,岛内人民,特别是泛绿民众对若干政治问题已经造成不懂反省的刻板认知。于是在民进党与基本支持者之间形成了互相绑架的局面,进而形成了共犯结构。对泛绿阵营而言,陈水扁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执政者,而是本土政治的一个先驱领导者,也是已经超越了政治道德而必须维护的政治图腾。这种结构是影响民进党自身反省和内部政治生态调整的最大阻碍力量。然而,民主进步党能够在短短十四年间,运用民主选举制度,推翻了执政五十年的中国国民党,于2000年在多数民意的选票支持下,以及能在军、宪、警的政治中立体制下,和平转移台湾政权,取得执政地位,其成长过程与党内外的形成力量,是不容忽视,应该有足够理由以实现理性的研究态度,深入加以探讨。本文主体是以台湾民主进步党的草创期、在野期、执政期及重回到在野立命的可能性,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从党内派系、党外关系、社会动脉的关键性其它政党的冲击比较,再则从街头运动至竞选参政至地方政府执政进而成为执政党,分析该党的未来趋势及带动或影响到台湾的民主问题及国际地位的优劣环境,两岸的关系又是否因为该党的本土主张与台独意识而牵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假像共识。并以实际发生的政党政治题材作研究对象,追查真人真事、实质采访记录,取材于各党派以当代发生的实事求是的政局发展或变化加以探讨分析。(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3-01)
胡公展[5](1992)在《评析民主进步党》一文中研究指出“20年后把国民党赶下太平洋”,这是台湾的民主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成立伊始喊出的口号,曾被人们看作是梦呓。然而时至今日,民进党却已成为岛内能够掣肘国民党的第一大反对党。民进党成立不过5年,党员不足2万,与建党几近百年(1894年)、拥有250万党员的中国国民党相比,力量之悬殊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许多人对民进党不以为然。民进党的近期目标是对国民党进行政治制衡,远期目标则是取代国民党的执政地(本文来源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1992年02期)
一修[6](1992)在《台湾民主进步党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接到一些读者来信询问台湾的"民进党"是怎么回事?由于它与大陆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相仿,引起社会上有些人不必要的误解,为此本刊特编写此文以正视听。(本文来源于《民主》期刊1992年02期)
民主进步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11月7日下午,省委书记栗战书在贵阳会见了以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伊力亚斯·卡曼加为团长的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一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参加会见。 马拉维民主进步党代表团此行到我省主要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扶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主进步党论文参考文献
[1].郝沛然.民主进步党之“台湾民族主义”话语析论[D].南京大学.2014
[2].赵国梁.栗战书会见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伊力亚斯·卡曼加一行[N].贵州日报.2011
[3].赵国梁.石宗源会见马拉维民主进步党总书记恩塔巴一行[N].贵州日报.2008
[4].樊家和.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胡公展.评析民主进步党[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2
[6].一修.台湾民主进步党简介[J].民主.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