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攻击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
可攻击区论文文献综述
葛鲁亲,孙旺,南英[1](2019)在《对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快速高精度拟合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作战过程中对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实时在线计算和解算精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GA-BP)神经网络对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拟合方法。该方法能够全局优化选取可攻击点的最优权值和阈值,并进行快速、高精度的可攻击区拟合。仿真结果表明, GA-BP算法可用于射后动态可攻击区拟合,具有解算速度快、拟合精度高、稳定可靠等特点,在导弹攻防对抗、多弹协同拦截等作战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9年05期)
苗涛,杨毅,南英[2](2018)在《导弹动态可攻击区实时在线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对空导弹在真实空战环境中射后动态攻击区实时在线计算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实时在线高精度拟合方法。该神经网络可用于对空导弹各种飞行总体状态下的射后动态可攻击区实时在线高精度拟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求得的拟合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与实际计算结果误差很小,在实际的导弹攻防对抗、群体导弹拦截一体化等工程应用中,能够实时在线地计算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对现代国防技术有较大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8年02期)
张安柯,孔繁峨,贺建良[3](2016)在《目标强机动对中远程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标机动对导弹效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典型的目标强机动类型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并基于某型中远程空空导弹数学模型(气动模型、运动模型、导引率模型等),利用改进的二分法仿真计算了目标强机动下的导弹攻击区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发射条件下目标强机动对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表明:目标强机动能够有效缩小导弹迎头攻击距离,并且能够规避在导弹最大可攻击区和不可逃逸区之间发射的导弹。(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吴胜亮,南英[4](2013)在《空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取群体飞行器攻防对抗中空空导弹发射后动态可攻击空域的信息,提出了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概念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基于某空空导弹数学模型(包括气动特性、推进系统及3-D比例导引律等),应用可攻击区的快速模拟算法,计算了一些典型情况的空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数值仿真表明,射后动态可攻击区与发射时刻动态可攻击区的边界不同,并且射后动态可攻击区不一定位于发射时刻动态可攻击区之内。(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周灿辉,周德云,聂志强,何鹏[5](2012)在《中程空空导弹可攻击区解算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空空导弹初始发射距离叁维预估模型,提出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解算的新算法。该算法将空空导弹初始发射距离预估模型与黄金分割法相结合,用导弹初始发射距离预估值构成黄金分割法的初始搜索区间,进行攻击区边界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精度,降低了边界搜索循环次数,具有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2年07期)
吴胜亮,南英,黄国强,华鹏,李鑫[6](2012)在《随机风场与升阻比误差对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敏感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随机风场和升阻比误差对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敏感度,基于某空空导弹模型与叁维比例制导律以及随机风场模型等,通过大规模系统的导弹与目标对抗飞行轨迹仿真,迭代出了该空空导弹在各种(随机干扰)条件下的叁维可攻击区.数值飞行仿真表明,随机风场和升阻比误差改变了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的形状和大小,这表明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对这些随机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当计算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时,必须考虑随机风场和升阻比误差,这具有明显的实际工程设计与空战应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李强,夏群利,崔莹莹,温求遒[7](2012)在《空地制导炸弹可攻击区的快速解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局部精确搜索的解算方法。该方法将传统机载射表与模型解算相结合,进行局部精确搜索,满足对动目标的打击和解算快速性的要求。与传统的攻击区解算方法相比,在保证解算精度的条件下,能够对攻击区进行在线搜索并明显减少解算时间。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黄国强,南英,陆宇平[8](2011)在《空空导弹擦肩发射全向叁维可攻击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推力矢量控制的程序转弯(最小半径)和叁维空间比例导引的复合制导方法,实现了空空导弹的擦肩发射时攻击后半球目标,完成全向攻击的能力.基于空空导弹的动力学方程与制导律的数学模型,通过大规模系统的6自由度飞行轨迹仿真计算迭代出了空空导弹的3维可攻击区,分析了影响可攻击区形状与大小的主要因素.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全向攻击复合制导方法可以实现导弹擦肩发射,并能全向攻击在不同空域作各种不同速度机动飞行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黄国强,南英,陈芳,武虎子[9](2008)在《风场中无动力滑翔弹可攻击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无动力滑翔弹气动力特性与动力学模型、中/末制导律与控制系统的飞行仿真模型,以及风场模型等,在一定的释放条件下,通过不同风场(即不同风向与风速的组合),计算了大量的可攻击区。利用VC++与Matlab飞行仿真软件,较为直观地比较了无风与不同风场中的无动力滑翔弹可攻击区及相应的六自由度(6DOF)飞行轨迹。大量的数据表明风场改变了无动力滑翔弹的可攻击区的形状及大小。因此,风场是影响无动力滑翔弹命中率与可攻击区的重要因素。当计算无动力滑翔弹的可攻击区时,随机风场必须考虑,这在实战中很有参考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08年04期)
杜昌平,周德云,江爱伟[10](2006)在《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快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快速算法。该算法将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快速积分计算和可攻击区多项式拟合相结合,用可攻击区多项式拟合结果作为积分计算的初始值,进行可攻击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积分计算的速度和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精度。文中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重点型号火控系统空空导弹可攻击区计算中。(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可攻击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满足对空导弹在真实空战环境中射后动态攻击区实时在线计算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实时在线高精度拟合方法。该神经网络可用于对空导弹各种飞行总体状态下的射后动态可攻击区实时在线高精度拟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求得的拟合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与实际计算结果误差很小,在实际的导弹攻防对抗、群体导弹拦截一体化等工程应用中,能够实时在线地计算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对现代国防技术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攻击区论文参考文献
[1].葛鲁亲,孙旺,南英.对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快速高精度拟合方法研究[J].航空兵器.2019
[2].苗涛,杨毅,南英.导弹动态可攻击区实时在线算法研究[J].飞行力学.2018
[3].张安柯,孔繁峨,贺建良.目标强机动对中远程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影响[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
[4].吴胜亮,南英.空空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计算[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
[5].周灿辉,周德云,聂志强,何鹏.中程空空导弹可攻击区解算的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
[6].吴胜亮,南英,黄国强,华鹏,李鑫.随机风场与升阻比误差对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敏感度研究[J].弹道学报.2012
[7].李强,夏群利,崔莹莹,温求遒.空地制导炸弹可攻击区的快速解算方法[J].兵工学报.2012
[8].黄国强,南英,陆宇平.空空导弹擦肩发射全向叁维可攻击区计算[J].弹道学报.2011
[9].黄国强,南英,陈芳,武虎子.风场中无动力滑翔弹可攻击区研究[J].飞行力学.2008
[10].杜昌平,周德云,江爱伟.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快速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