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构并联组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并联机构,位置正解,人工蜂群算法,差分进化算子
机构并联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彭斯洋,车林仙,杜力,洪俊坤[1](2019)在《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人工蜂群和牛顿组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智能优化算法与数值迭代方法有机组合,构造一种并联机构位置正解求解的通用算法——混合人工蜂群和Newton迭代(Hybri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nd Newton iteration,HABC-Newton)算法。将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融入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形成一种能快速收敛到问题近优解的混合人工蜂群(Hybrid ABC,HABC)算法,再以该近优解为初值,应用Newton-Шамарский迭代法求出高精度位置正解。以4自由度4-SPS-CU并联机构正运动学分析为例,阐述基于HABC-Newton算法的并联机构正运动学分析方法。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给出4-SPS-CU、3-RRR两种耦合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HABC-Newton算法能以较少计算开销求得并联机构的全部高精度位置正解。还比较了HABC-Newton、ABC、DE和粒子群算法求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性能,数值实验显示,HABC-Newton算法的精度、稳健性和计算效率高于对比算法。(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4期)
槐创锋,陈华,刘平安,舒迎将[2](2015)在《一种组合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种新型的可实现3-PUU机构和3-UPU机构的组合并联机构为对象,对该机构在可实现两种并联机构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机构自由度分析、运动学分析,得出机构的运动学正逆解以及雅克比矩阵,根据所求出的雅克比矩阵进一步对机构进行机构刚度分析,并用MATLAB软件求解刚度值,绘制出在给定的位姿时上下平台的相关结构参数对整体刚度值的影响曲线图,为此组合并联机构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理论分析的依据,对组合并联机构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5年21期)
槐创锋,刘平安,程贤福[3](2013)在《基于3UPU-3PUU型组合并联机构的主动振动抑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联机构的组成与串联机构不同,其支链运动副的顺序会发生改变,机构运动输出型式也会完全不同。利用部分支链重合及驱动运动副的锁死和放开,设计用于遥控操作精密手术及微创手术等医疗用途的新型组合并联机构,实现叁微动和叁平动运动输出以及机构操作过程的误差补偿和主动振动抑制控制。(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3年09期)
石奇端,马履中[4](2007)在《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簧阻尼减振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减振装置中采用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在原动件处辅以可控弹簧阻尼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减振问题,克服了橡胶容易老化的特点。以航行中船舶仪器及乘客需隔振为例,分析其隔振要求。进行了位置反解分析与实例验证,并用ADAMS软件对此装置主体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减振仿真分析,表明其减振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王晓方[5](2005)在《游梁式抽油机并联机构组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并联式机构组合原理,利用机构创新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对游梁式抽油机联机配对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并联机构的运动与动力分析,给出曲柄净扭矩曲线图,与异相型和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比较,联机配对抽油机基本消除了负扭矩,减少了抽油机曲柄轴净扭矩峰值,降低了电动机的容量,基本解决了游梁式抽油机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为抽油机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王晓方[6](2003)在《游梁式抽油机并联机构组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百余年的抽油机发展史中,抽油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20多来,先后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型的抽油机,增加了抽油机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改善了抽油机的性能,降低了抽油机的载荷与载荷变化范围,提高了抽油效率,减少了动力消耗,提高了抽油机的平衡效果,改善了抽油机的运动特性、动力特性与平衡特性。 在我国,石油装备总体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投入开发的油藏类型越来越复杂,投入开采的储层深度不断增加,泵挂深度也不断增大,加之部分老油田含水持续上升,对有杆抽油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既如何提高抽油机精确平衡效果,达到节能和提高抽油机运动平衡与使用寿命的目的;如何解决抽油机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在下冲程时,抽油杆柱依靠自重下落,能量出现倒流,电动机处于发电机运行状态等等,是抽油机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了对抽油机联机配对使用的新方法,并作了较祥尽的理论分析。通过建立该机构悬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和曲柄净扭矩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曲线图,与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和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机构悬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及无因次值ε、ν和a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反映出很好的运动特性。尤其从曲柄轴净扭矩曲线上看,基本消除了负扭矩,减少了抽油机曲柄轴净扭矩峰值,降低了电动机的容量,减小了抽油成本,均方根扭矩也明显下降,提高了电动机的负载率和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了抽油机的工作状况。 综上所述,抽油机的联机配对使用,是一种创新设计的新方案,是机构并联组合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而解决了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下冲程时电动机变成发电机的问题,实现了能量的正向传递,充分利用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在石油工业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03-06-19)
马履中,尹小琴,谢俊,杨启志,朱曾[7](2003)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辅以稀土永磁及浮动弹性阻尼系统 ,组合成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的减振问题 以救护车用担架支架叁维隔振装置为例分析其隔振要求 ,采用叁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介绍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的结果与动态模拟及实验结果一致 ,说明其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要求多维减振的设备上(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吴鸣,杨家军,陈吉荣[8](2002)在《基于并联组合机构的知识库构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并联组合机构的机构运动方案推理方法,并对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库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2-08-01)
李盛海[9](1992)在《全液压并联式组合机构液动大钳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用全液压并联式组合机构设计液动大钳,该大钳是液压机构中的二杆系和四杆系的并联组合机构,可在最小外形尺寸下获得较大的力矩。同时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可得到不同的力矩。(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1992年07期)
机构并联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一种新型的可实现3-PUU机构和3-UPU机构的组合并联机构为对象,对该机构在可实现两种并联机构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机构自由度分析、运动学分析,得出机构的运动学正逆解以及雅克比矩阵,根据所求出的雅克比矩阵进一步对机构进行机构刚度分析,并用MATLAB软件求解刚度值,绘制出在给定的位姿时上下平台的相关结构参数对整体刚度值的影响曲线图,为此组合并联机构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理论分析的依据,对组合并联机构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构并联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平,彭斯洋,车林仙,杜力,洪俊坤.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人工蜂群和牛顿组合算法[J].机械传动.2019
[2].槐创锋,陈华,刘平安,舒迎将.一种组合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刚度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5
[3].槐创锋,刘平安,程贤福.基于3UPU-3PUU型组合并联机构的主动振动抑制控制[J].机床与液压.2013
[4].石奇端,马履中.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簧阻尼减振装置[J].农业机械学报.2007
[5].王晓方.游梁式抽油机并联机构组合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
[6].王晓方.游梁式抽油机并联机构组合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
[7].马履中,尹小琴,谢俊,杨启志,朱曾.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吴鸣,杨家军,陈吉荣.基于并联组合机构的知识库构建的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9].李盛海.全液压并联式组合机构液动大钳的设计[J].矿山机械.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