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掺杂论文_尹海亮,刘新亮,周同娜,赵健,蔺爱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掺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孔,石墨,材料,催化剂,电解液,正极,硫化物。

磷掺杂论文文献综述

尹海亮,刘新亮,周同娜,赵健,蔺爱国[1](2019)在《乙二醇对磷掺杂NiMo/Al_2O_3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合成法,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添加矿化剂、尿素和改变硅源,制备了不同骨架铝落位的ZSM-5分子筛。通过SEM、XRD、BET、XRF、MAS NMR、NH_3-TPD和Py-FTIR等表征手段对分子筛的形貌、织构、骨架铝落位和酸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考察了不同ZSM-5分子筛催化剂甲醇制芳烃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ZSM-5分子筛均具有结晶度高和形貌均一等特点,但在骨架铝落位和酸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椭球状ZSM-5分子筛的骨架铝主要分布于直通孔道或正弦孔道中,并表现出较多的酸性位。块状分子筛中骨架铝主要落位在孔道交叉处,且具有较低的强酸量。在甲醇制芳烃反应中,骨架铝主要位于直通或正弦孔道并表现出较多酸性位的椭球状ZSM-5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和芳烃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黄麟竣,曹鑫鑫,潘安强,陈婧,孔祥忠[2](2019)在《磷掺杂碳微球封装双金属磷化物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反应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过渡金属磷化物存在严重团聚和动力学迟缓等问题.本研究将双金属磷化物(Ni_2P/Zn P_4)嵌入到P掺杂的碳微球中,得到的纳米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电荷转移快和活性位点丰富等优势.结果表明,结构优化的Ni_2P/Zn P_4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比容量、循环稳定和倍率性能佳等.同时, Ni_2P/Zn P_4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其过电势为62 mV, Tafel斜率为53 m V dec~(-1),且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2期)

刘荔贞,李海红,冯锋,米智[3](2019)在《磷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金丝桃苷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五氧化二磷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自催化法快速制备了磷掺杂的碳量子点(P-CDs),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CDs的粒径在5.0~10.2 nm范围内,表面含有羟基、羧基和含磷官能团。基于金丝桃苷(HP)对P-CDs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HP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优化条件下,HP对P-CDs的荧光猝灭率(I_(F0)/I_F)与HP的浓度在0.22~55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 nmol/L。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药品复方木鸡颗粒中HP的检测,回收率为93.3%~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7%。(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彭小明,罗文栋,胡玉瑛,戴红玲,胡锋平[4](2019)在《磷掺杂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降解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叁聚氰胺、叁聚氰胺聚磷酸盐和SBA-15热共聚成功制备了磷掺杂的介孔石墨类氮化碳(P-mpg-C_3N_4),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透射电镜能谱(EDS)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方法对催化剂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元素成功地掺杂在氮化碳的结构上,呈均匀分布,相对于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其比表面积可达198.3m~2/g,并因此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而提高光催化活性.P-mpg-C_3N_4对亮丽春红5R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是g-C_3N_4的31.3倍,其光催化性能增强的机理是禁带宽度的减小,可见光吸收范围从440nm延伸到了460nm,其次,改性后的光催化剂能显着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有更多的活性点位以及活性物种能参与光催化反应过程.循环实验表明,经过5个循环降解后光催化性能仍保持在初始状态的91.67%,表明P-mpg-C_3N_4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赵挥,胡忠攀,朱运培,葛丽,袁忠勇[5](2019)在《磷掺杂的介孔碳材料作为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改性的碳材料由于其可控的理化性能、可设计的微纳结构以及优良的稳定性,在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转换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将杂原子例如N, P, B和S掺杂到碳材料的骨架结构可以显着改善其电催化活性,这是因为杂原子掺杂可以打破相邻碳原子的电中性,创造活性位点,从而有利于氧气分子的吸附和氧还原反应的进行.早期报道比较多的是氮掺杂的碳材料,后续的研究发现,与氮掺杂相比,磷掺杂能够更有效地对碳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改性,因为磷原子比氮原子具有更大的共价半径和更低的电负性,磷掺杂的碳材料也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活性.此外,氧还原反应活性极大地依赖于碳材料的结构性质诸如导电性,稳定性和活性位点的分散程度等.基于这种考虑,构建具有高比表面积以及发达孔隙率的多孔碳材料有利于对活性位点的充分利用,并改善催化反应过程的物质传输.但是制备磷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一般都比较复杂且危险,为此,本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有机-有机自组装的软模板法,以有机膦酸为磷源制备了磷掺杂的介孔碳材料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所得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磷掺杂率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然而,该催化剂的表观活性与商业Pt/C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且磷掺杂量对介孔碳材料结构和活性的影响也不甚清楚.基于此,本文采用有机膦酸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为磷源,酚醛树脂为碳源,并加入适量的铁物种制备得到了介观结构良好的碳材料,其中,制备过程中铁物种可以作为石墨化催化剂,增强材料的石墨化程度,随后的酸洗将其去除,所得碳材料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导电性能良好.此外,进一步探讨了磷的掺杂量对电催化活性的影响.XRD和TEM结果表明,适量磷掺杂所制备的催化剂(P-MC-4)具有有序的蠕虫状孔结构;EDS图谱表明,磷原子已经均匀的掺杂到碳材料的骨架结构中;N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适量的磷掺杂有利于改善碳材料的孔性,较高的磷掺杂量会导致碳材料较差的织构性质.Raman光谱结果表明,铁物种的引入增强了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并提高了导电性,而磷掺杂导致其缺陷位点增多,磷掺杂量越多,缺陷也就越多.我们进一步研究了P-MC-4的表面化学性质, XPS结果表明,磷掺杂量为0.47at%的HEDP可以作为一种极有潜力的磷源来合成磷掺杂的介孔碳材料,此外, HEDP的引入量决定了磷的掺杂量,也极大的影响了碳材料的催化活性.电催化反应测试表明, P-MC-4的氧还原活性与商业Pt/C是可比的,其遵循的是4电子的反应路径,而且其抗甲醇氧化能力和稳定性优于Pt/C.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1)磷掺杂提供了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磷能够改善碳材料的给电子能力,进而提高电催化活性;磷的掺杂量极大的影响了碳材料的结构性质并进一步影响催化活性,适量的磷掺杂能够显着提升碳材料的电催化活性;(2)加入铁物种作为石墨化试剂,能显着提高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从而增大其导电性,有利于催化反应中的电子传输;(3)相比微孔和大孔介孔结构更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和物质传输,而且P-MC-4具有相对有序的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也有助于催化反应中的介质传输.值得注意的是,最终得到的催化剂并不含有铁,所以该材料是一个无金属的催化活性良好的电催化剂,有望替代Pt/C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中.(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09期)

[6](2019)在《山西煤化所在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掺杂是调控炭材料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期,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团队在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前期工作中,该团队以无烟煤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合成了介孔炭材料。研究发现磷酸在活化造孔的同时,还具有同步掺磷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耿倩[7](2019)在《助力炭材料在储能、催化等领域应用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6月6日,记者从山西煤化所获悉,该所陈成猛团队在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以无烟煤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合成了介孔炭材料的同时,发现磷酸在活化造孔时还具有同步掺磷的作用,并以石墨烯为简化的研究模型,探究了炭材料表面磷物种(本文来源于《科学导报》期刊2019-06-11)

张璟[8](2019)在《磷掺杂氮化硼/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携带电子设备和电动交通工具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传统锂离子电池已不足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新一代二次电池的开发迫在眉睫。锂硫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2500whkg-1)和高理论比容量(1675mAh g-1)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其还具有成本低和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但硫的绝缘性质,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和溶解在电解质中的多硫化物造成的穿梭效应等问题制约了它的发展。针对锂硫电池的上述问题,本论文分别从隔膜和正极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石墨烯负载磷掺杂的氮化硼(BN-P@GO)夹层和介孔碳纳米片负载钴镍双金属颗粒(CoNi@MPC)免集流体正极,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简单的真空干燥和高温烧结制备了高导电少层数石墨烯负载的磷掺杂氮化硼,将其涂覆于商业隔膜作为锂硫电池复合隔膜,与商业碳负载硫的正极匹配进行测试。装有BN-P@GO隔膜的锂硫电池初始放电容量可高达1045.3 mAh g--,在1 C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保持在728.7 mAh g-1,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61%。即使3 C倍率下其容量仍然可以达到457.9 mAh g--。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来源于BN-P@GO夹层对于溶解在电解液中的多硫化物具有物理屏障和化学吸附的协同效应。此外,夹层还有助于缓解电池极化,加速氧化还原反应。(2)通过水热合成和高温烧结制备了介孔碳纳米片负载钴镍双金属颗粒,载硫后涂敷于商业隔膜作为免集流体的锂硫电池正极。电池测试表明CoNi双金属颗粒可以促进锂硫电池的动力学反应,提高硫的利用率。材料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硫的分布,介孔结构缓冲了硫在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得益于上述优点,电池在0.5 C循环400次后,容量仍然可以维持在592.6 mAh g-1,容量衰减率仅为0.08%。此外,免去铝箔作为集流体的设计,客观上降低了电极质量,增加了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9)

武嘉东[9](2019)在《氮/磷掺杂的碳负载磷化钴电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努力目标。由于这些能源存在空间与时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发展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成为目前支撑上述新型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氢能源,作为一种质量密度高、环境友好且来源广泛的能源转换和存储载体,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分别与氢能源开发与利用紧密相关的全解水和氢燃料电池技术逐渐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这两大技术主要涉及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氢氧化反应(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HOR)和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四个反应。然而,这些反应的实际发生都需要克服一定的反应能垒,从而导致高过电势和低能量效率。因此,需要高性能电催化剂促进上述反应的进行。迄今为止,尽管贵金属催化剂已显示出良好的HER、OER和ORR活性,但由于它们价格昂贵、储量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非贵金属材料,以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对象,研究多孔P掺杂碳材料负载磷化钴复合材料和N、P共掺杂碳负载磷化钴复合物用作HER、OER和ORR的催化剂。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简单环保的合成方法开发低成本、高效的电催化剂,这对于未来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碱性溶液中利用羟基乙叉二膦酸与Co(NO_3)_2反应形成钴膦酸盐配合物,再通过煅烧制备磷掺杂多孔碳上负载磷化钴的复合材料(Co-P@PC)。配合物中的含P配体充当原位磷化剂以及碳源,使煅烧时形成磷化钴并同时将P元素掺杂到碳材料中。Co-P@PC具有全pH析氢反应(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的过电势为72、85和76 mV)和碱性溶液中析氧反应(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为280 mV)的高活性和稳定性。由Co-P@PC电极组装的碱性电解池在1.60 V的电压下产生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Co-P@PC的优异活性和长期稳定性源于活性钴磷化物和P掺杂的多孔碳基质之间的协同效应。2.通过将上述合成的钴膦酸盐煅烧、酸洗、再二次煅烧的方法,合成N、P共掺杂的纳米碳负载磷化钴复合物(Co_2P@NPC),用作双功能OER/ORR电催化剂。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1 M KOH溶液中,Co_2P@NPC分别表现出与商业Pt/C和RuO_2催化剂相当的ORR和OER活性以及更好的稳定性。良好的OER活性主要来源于Co_2P,ORR活性主要来源于N、P双掺杂的碳,同时活性磷化钴与多孔的N,P掺杂碳之间的协同效应具有进一步提升相关反应活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10](2019)在《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研究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掺杂是调控炭材料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期,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团队在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前期工作中,该团队以无烟煤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合成了介孔炭材料。研究发现磷酸在活化造孔的同时,还具有同步掺磷的作用,其掺杂量达0.49wt%,这种磷杂多孔炭在应用于(本文来源于《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期刊2019年02期)

磷掺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反应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过渡金属磷化物存在严重团聚和动力学迟缓等问题.本研究将双金属磷化物(Ni_2P/Zn P_4)嵌入到P掺杂的碳微球中,得到的纳米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电荷转移快和活性位点丰富等优势.结果表明,结构优化的Ni_2P/Zn P_4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比容量、循环稳定和倍率性能佳等.同时, Ni_2P/Zn P_4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其过电势为62 mV, Tafel斜率为53 m V dec~(-1),且稳定性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掺杂论文参考文献

[1].尹海亮,刘新亮,周同娜,赵健,蔺爱国.乙二醇对磷掺杂NiMo/Al_2O_3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黄麟竣,曹鑫鑫,潘安强,陈婧,孔祥忠.磷掺杂碳微球封装双金属磷化物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3].刘荔贞,李海红,冯锋,米智.磷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金丝桃苷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9

[4].彭小明,罗文栋,胡玉瑛,戴红玲,胡锋平.磷掺杂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降解染料[J].中国环境科学.2019

[5].赵挥,胡忠攀,朱运培,葛丽,袁忠勇.磷掺杂的介孔碳材料作为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6]..山西煤化所在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9

[7].耿倩.助力炭材料在储能、催化等领域应用开发[N].科学导报.2019

[8].张璟.磷掺杂氮化硼/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9

[9].武嘉东.氮/磷掺杂的碳负载磷化钴电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10]..磷掺杂炭材料表面化学研究取得进展[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9

论文知识图

掺杂为8:1的器件光谱稳定性Figure3-...聚芴及一些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图一5-a)次表面硼掺杂,表面磷掺杂以...基于磷掺杂p型ZnO制备的ZnO基同...:混合溶剂清洗后与清洗前的PVK表面...磷光敏化荧光系统中的能量转移机理比...

标签:;  ;  ;  ;  ;  ;  ;  

磷掺杂论文_尹海亮,刘新亮,周同娜,赵健,蔺爱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