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带真菌论文-聂秀美,赵桂琴,兰晓君,柴继宽,刘欢

种带真菌论文-聂秀美,赵桂琴,兰晓君,柴继宽,刘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带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燕麦,产地,种带真菌,带菌种类

种带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聂秀美,赵桂琴,兰晓君,柴继宽,刘欢[1](2019)在《产地对燕麦种带真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产地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带真菌的影响,为生产中燕麦的引种和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来自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镇和河北省张北县张北镇的相同燕麦品种进行种带真菌的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甘肃华家岭的燕麦种子带菌率为13%~100%,河北张北为7%~90%。从供试燕麦种子中共鉴定出种带真菌13属30种,优势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sp.)和青霉菌(Penicilliumsp.),其中葱链格孢(Alternaria porri,分离率8.05%)、芦竹节菱孢(Arthrinium arundinis,分离率4.02%)和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分离率4.02%)等7种真菌仅在甘肃华家岭的种样中检出;赤曲霉(Aspergillus ruber,分离率11.11%)、链格孢菌(Alternaria slovaca,分离率6.06%)和橘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分离率3.97%)等7种仅存在于河北张北的种样中。未经表面消毒处理的带菌率为85%~100%,消毒处理后为7%~19%。葱链格孢、赤曲霉和昏暗色串孢(Torula caligans)等12种仅在未消毒种子中检出;而节菱孢菌(Arthrinium rasikravindrae,分离率15.79%)和藜生链格孢(Alternaria chenopodiicola,分离率5.26%)仅在消毒种子中检出。综上,产地对燕麦种子样本的带菌率、带菌种类和分离率影响很大,种子是否经表面消毒,对真菌的检出情况也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晨轩,南志标[2](2019)在《我国牧草种带真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带真菌会严重影响牧草种子质量,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种带真菌常见的分离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其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整理了国内科研工作者几十年来关于牧草种带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等相关研究。目前在12种牧草种子上共分离出50个种带真菌属;种带病原真菌致病性主要体现在降低种子发芽率、抑制幼苗生长及降低幼苗生物量等方面;并从环境条件、贮藏时间、种子不同部位等方面总结了影响种带真菌的不同条件;为有效防治种带真菌总结了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并介绍了其不同的防治效果;同时针对研究种带真菌的下一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永雯[3](2019)在《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带真菌及其盐胁迫条件下抗病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作为品质优良的禾本科牧草之一,因其具有较好抗逆能力,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本研究以野大麦内生真菌(Epichlo?bromicola)共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带真菌分离培养、盐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对野大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所获结果如下:1.明确了野大麦种带真菌种类及带菌率。通过对种子消毒与未消毒处理后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种子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野大麦种子在表面消毒处理后的分离率显着低于未消毒处理后的分离率(P<0.05)。其中消毒后的E+种子种带真菌的总分离率低于未消毒的E+种子种带真菌的总分离率,低了15.5%(P<0.05);消毒后的E-种子种带真菌的总分离率低于未消毒的E-种子种带真菌的总分离率,低了16%(P<0.05)。消毒与未消毒后的E+与E-种子种带真菌的总分离率差异不显着(P>0.05)。在未消毒的E+与E-种群中总共分离到4属10种真菌,其中E+分离到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芸苔链格孢菌(A.brassicae)、侵染链格孢(A.infectoria)、细极链格孢菌(A.tenuissima)和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E-分离到细交链孢菌(A.alternata)、芸苔链格孢菌(A.brassicae)、苹果链格孢菌(A.mali)、细极链格孢菌(A.tenuissima)、橄榄色盾壳霉(Coniothyrium aleuritis)和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在消毒的E+与E-种群中分离出总共4属8种真菌,其中E+分离到芸苔链格孢菌(A.brassicae)、密实链格孢菌(A.compacta)、细极链格孢菌(A.tenuissima)、根腐离蠕孢(B.sorokiniana)和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E-分离到细交链孢菌(A.alternata)、芸苔链格孢菌(A.brassicae)、密实链格孢菌(A.compacta)、侵染链格孢(A.infectoria)、茄链格孢(A.solani)、细极链格孢菌(A.tenuissima)、根腐离蠕孢(B.sorokiniana)、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壳二孢菌(Peyronellaea pinodella)。2.明确了13种种带真菌对野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内生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对野大麦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带真菌对野大麦种子及幼苗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E+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均显着高于E-种子(P<0.05);E+种子的幼苗生物量均显着高于E-种子(P<0.05)。其中细交链孢菌(A.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sorokiniana)和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对野大麦种子萌发与种苗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是致病菌。3.发现了内生真菌可提高盐胁迫条件野大麦的抗病性。通过室内盐胁迫条件下接种上述细交链孢菌、根腐离蠕孢和燕麦镰刀菌3种病原真菌对野大麦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病原真菌侵染野大麦后,野大麦的株高及分蘖数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E+野大麦的株高及分蘖数均高于E-野大麦的株高及分蘖数(P<0.05);野大麦丙二酮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两者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E+野大麦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E-野大麦(P<0.05),而E+野大麦的脯氨酸含量均高于E-野大麦(P<0.05);野大麦的叶绿素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E+野大麦叶绿素含量高于E-野大麦(P<0.05);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E+野大麦组织中叁种酶的含量均高于E-野大麦(P<0.05)。此外,接种病原真菌的野大麦在盐胁迫条件下全植株C、P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而全N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性不显着(P>0.05);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野大麦植株组织内麦角生物碱含量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且不同病原真菌和不同NaCl浓度二者互作对野大麦组织内麦角生物碱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高晨轩[4](2018)在《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带真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穗披碱草是我国青藏高原重要的优质牧草,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种带真菌是该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以采自垂穗披碱草主要分布区甘肃省和青海省的11个采样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明确了垂穗披碱草种带真菌区系及采样地种带真菌的多样性特征,并通过接种试验确定了主要种带真菌对种子及幼苗的致病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1个采样地点的垂穗披碱草种子进行种带真菌的分离,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ITS序列分析共鉴定出17属23种真菌。分别为:菌核生枝顶霉(Acremonium sclerotigenum)、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卷顶毛壳菌(Chaetomium murorum)、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德氏霉(Drechslera erythrospila)、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叁线镰孢(Fusarium tricinctum)、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茎点霉(Phoma bellidis)、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圆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2.垂穗披碱草种子的带菌率和种带真菌的多样性因采集地而异。分析表明,镰孢属和链格孢属为垂穗披碱草种带真菌的优势属,相对分离率大于10%,且在各采样点均检出。离蠕孢属、曲霉属、毛壳属等属是常见属,相对分离率介于5%至10%之间。其它属为稀有属,相对分离率小于5%。多样性分析表明,在11个采样点中甘肃省卓尼县种带真菌的香农指数和Chao1指数均最高,分别为2.872和22.625;青海省天峻县种带真菌的香农指数和Chao1指数均最低,分别为2.198和10.400。均匀度分析表明各采样地间菌群分布的均匀程度不一,除甘肃省临潭县的种样(均匀度指数为0.889)之外其余采样点种带真菌均匀度指数均大于0.900,其中以青海省海晏县种带真菌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达到0.965。冗余分析表明,不同的环境因子中,海拔高度对垂穗披碱草种带真菌群落构成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均气温。垂穗披碱草种带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共解释了本研究样本54.8%的变异,说明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影响了垂穗披碱草种带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3.垂穗披碱草种子的带菌率与种子的发芽率之间呈显着(P<0.05)负相关关系,R~2值为0.5817。分离率大于1%的15种供试真菌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种子发芽并影响幼苗的生长。其中,尖镰孢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P<0.05),较未接种对照相比,其发芽率降低了58.3%,发芽势降低了70.1%。其次为多主枝孢、燕麦镰孢、粉红单端孢,使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了39.6%,32.8%,28.6%。根腐离蠕孢、德氏霉、燕麦镰孢和尖镰孢使幼苗苗长分别降低了44.7%、48.9%、46.4%和45.8%。根腐离蠕孢、燕麦镰孢和尖镰孢使幼苗根长分别降低了61.9%,61.0%和58.0%。锐顶镰孢、燕麦镰孢、尖镰孢和根腐离蠕孢对幼苗的干重影响最为显着(P<0.05),接种之后幼苗干重分别降低了50.0%,57.1%,51.8%和53.6%。(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雷娅红[5](2017)在《进境多年生黑麦草和白叁叶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每年需进口大量草坪草和牧草种子,而草种携带的部分病原真菌对种子发芽、种苗活力具有一定负作用,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因此,对其进行快速检测鉴定以及系统研究极其重要。本研究比较了3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一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份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5份白叁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携带真菌的多样性,并将其与传统分离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重要植物病原真菌镰刀菌(Fusarium spp.)进行快速检测鉴定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TAB法、尿素法和试剂盒法3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比较分析各方法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尿素法提取的基因组OD260/280值接近于1.80,蛋白质抽提效果较好,含杂质较少,浓度最高达到886.5 ng·μL-1,电泳检测结果条带明亮单一、无拖尾现象,完成过程步骤少、耗时短,优于其他2种方法。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份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和5份白叁叶(T.repens)种子携带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真菌差异较大,主要携带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真菌群落的98.3%以上;其中丹麦多年生黑麦草(DH)、美国多年生黑麦草(MH)、加拿大多年生黑麦草(JH)、新西兰多年生黑麦草(XH)分别鉴定了69、40、75、41个属,主要为Davidiella、麦角菌属(Claviceps)和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等;澳大利亚白叁叶(AB)、丹麦白叁叶(DB)、美国白叁叶(MB)、阿根廷白叁叶(TB)、新西兰白叁叶(XB)分别鉴定了52、47、44、65、50个属,主要为Davidiell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3.利用传统的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标记对进境草种携带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9份样品共检测出9属19种89个菌株,只分离到了少量的优势菌群,AB主要携带Stemphylium vesicarium(57.2%),DB、XB和MH主要携带A.infectoria(100%,100%,94.7%),MB主要携带Cladosporium tenuissimum(71.4%),TB和JH主要携带A.alternata(45.5%,66.7%),DH主要携带Aspergillus fumigatus(66.7%),XH主要携带Epicoccum nigrum(100%)。传统分离鉴定结果中AB、TB和JH携带真菌种类较多,与高通量测序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一致。4.选取ITS(内转录间隔区)、EF-1α(翻译延伸因子)、mt SSU(核糖体小亚基)和β-tubulin(β-微管蛋白)四个候选基因对镰刀菌属11个种进行扩增,筛选适合于镰刀菌属鉴定的DNA条形码。结果表明,EF-1α基因扩增与测序成功率高于mt SSU和β-tubulin,为98.2%,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重迭部分较少,系统发育树中相同种聚集在同一分支,不同种划分在不同分支,鉴别能力较好。因此,EF-1α基因较其他候选基因,更适宜作为镰刀菌属DNA条形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雷娅红,况卫刚,郑春生,汪万春,李春杰[6](2016)在《进境草种种带真菌的检测与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皿测定法对我国北京口岸2014年进境草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携带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ITS4和ITS5引物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BLAST比对,对种带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从5个国家的7个进境草种批次中共检测出13属21种48株真菌,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茎点霉属(Phoma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基于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能够将所有分离到的真菌鉴定到属,但是在种水平上鉴定有限,不能将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细交链孢(A.alternata)和乔木链格孢(A.arborescens)很好地区分开。本研究明确了5个来样量较大国家的草种带菌情况,ITS基因能够运用于口岸草种携带真菌的初步检测鉴定。(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陈焘,南志标[7](2015)在《不同储存年限老芒麦种子种带真菌检测及致病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来自青海的5个不同收获年份的老芒麦种样进行了系统的种带真菌研究;测定了12种分离率大于1%的种带真菌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样发芽率为56%~80%,S2发芽率最高,达到80%,显着高于S1和S5(P<0.05);种样带菌率为24%~38%,随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S5带菌率最高,达到38%,显着高于其他种样(P<0.05);共鉴定出老芒麦种带真菌15属17种,真菌分离率为0.25%~8.75%,其中青霉和曲霉是老芒麦最常见的种带真菌,在5个种样上均被分离得到;燕麦镰孢、串珠镰孢、镰孢菌1、离蠕孢和德氏霉5种真菌是老芒麦最主要的致病真菌,均显着地降低了老芒麦种子的萌发、抑制了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幼苗的生物量(P<0.05);细交链孢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但是显着地降低了幼苗的长度和干物质产量(P<0.05)。皮思霉、离蠕孢、曲霉3种真菌显着延长了老芒麦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而燕麦镰孢则显着地缩短了种子平均发芽时间(P<0.05)。(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芦光新,李希来,田丰,张静,魏卫东[8](2010)在《中华羊茅丸粒化处理后种带真菌的初步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牧草种子丸粒化技术,试验采用平皿测定法对中华羊茅丸粒化处理后种带真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华羊茅丸粒化处理后种子外部带真菌的带菌量为34 400 cfu/g,裸种子外部带真菌的带菌量为26 600 cfu/g;丸粒化处理后种子外部带真菌的种类主要是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镰刀菌属(Fusarium)、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和附球菌属(Epicoccum Link),同时还检出了曲霉属(Aspergillus)、毛霉属(Mucor)、丝核菌属(Rhizoctonia)、腐霉属(Pythium)等真菌。无论是中华羊茅丸粒化处理后的种子还是裸种子,种子内部带真菌的种类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和根霉属(Rhizopus);与裸种子内部带真菌相比较,丸粒化处理后种子内部带真菌的种类变化不大,但丸粒化处理后种子内部带真菌的带菌率有所增加,而且种子内部带真菌的分离频率也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15期)

芦光新,李希来,童玉兰[9](2010)在《几种处理方法对中华羊茅种带真菌、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质量是保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前提。有研究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真菌等因素会降低发芽率,导致种子劣变,种子带菌与种子的发芽关系密切。近年来,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叁江源区适宜栽培草种扩繁及种子加工技术课题组率先提出了小粒牧草种子丸粒(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13期)

陈林[10](2010)在《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种带真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是优良的多年生豆科牧草,有“牧草皇后”的美称。在我国西部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病害是限制红豆草生产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种子是携带病原真菌的重要器官。本文以3个不同品种10个产地的红豆草为材料,在分离鉴定种带真菌的基础上,采用孢子悬浮液种子接种法和水琼脂培养基法,研究了种带真菌对红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分离鉴定出红豆草种带真菌20属25种。其中,茎点霉(Phoma sp.)、木霉(Trichoderma sp.)、指轮枝孢(Stachylidium sp.)、.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和棘壳孢(Pyrenochaeta sp.)5种在国内红豆草上首次分离出,其他常见的有: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e)、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p.)、黑曲霉(Aspergilus niger.)、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德斯霉(Drechslera sp.)、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uniana)、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茎点霉(Phoma sp.)、红豆草壳二孢(Ascochyta onobrychidis)、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sp)、弯孢(Curvularia sp.)、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指轮枝孢属(Stachylidium sp.)、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镰孢属(Fusarium spp.)。2、从荚皮、种皮、子叶和胚中分别分离出16种、11种、6种和4种种带真菌。表面消毒处理的带菌率显着低于未消毒处理。3、种子带菌率和种子的发芽率呈显着负相关。种子的发芽率和产地的湿润度呈显着正相关,和产地的海拔呈显着负相关。去掉荚皮的处理可以提高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4.16种种带真菌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红豆草种子的品质,降低种子的活力指数,影响幼苗生长的健康状况,其中腐皮镰孢、尖镰孢和串珠镰孢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最为明显(p<0.05),尖镰孢、串珠镰孢、腐皮镰孢和多主枝孢对幼苗的地上生长影响最明显,尖镰孢、腐皮镰孢和根腐离蠕孢对幼苗的根的生长影响最为明显,尖镰孢、腐皮镰孢、根腐离蠕孢、轮枝孢和红豆草壳二孢对生物量降低最明显。在所有供试的真菌中,尖镰孢、腐皮镰孢、串珠镰孢对苗和根的致病性都是最大的。其次对苗的致病性比较明显的是红豆草壳二孢和多主枝孢,对根的致病性比较明显的是轮枝孢。(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0-04-01)

种带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种带真菌会严重影响牧草种子质量,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种带真菌常见的分离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其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整理了国内科研工作者几十年来关于牧草种带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等相关研究。目前在12种牧草种子上共分离出50个种带真菌属;种带病原真菌致病性主要体现在降低种子发芽率、抑制幼苗生长及降低幼苗生物量等方面;并从环境条件、贮藏时间、种子不同部位等方面总结了影响种带真菌的不同条件;为有效防治种带真菌总结了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并介绍了其不同的防治效果;同时针对研究种带真菌的下一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带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聂秀美,赵桂琴,兰晓君,柴继宽,刘欢.产地对燕麦种带真菌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9

[2].高晨轩,南志标.我国牧草种带真菌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9

[3].张永雯.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带真菌及其盐胁迫条件下抗病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

[4].高晨轩.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种带真菌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

[5].雷娅红.进境多年生黑麦草和白叁叶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7

[6].雷娅红,况卫刚,郑春生,汪万春,李春杰.进境草种种带真菌的检测与初步鉴定[J].草业科学.2016

[7].陈焘,南志标.不同储存年限老芒麦种子种带真菌检测及致病性测定[J].草业学报.2015

[8].芦光新,李希来,田丰,张静,魏卫东.中华羊茅丸粒化处理后种带真菌的初步检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

[9].芦光新,李希来,童玉兰.几种处理方法对中华羊茅种带真菌、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

[10].陈林.红豆草(OnobrychisviciaefoliaScop)种带真菌研究[D].兰州大学.2010

标签:;  ;  ;  ;  

种带真菌论文-聂秀美,赵桂琴,兰晓君,柴继宽,刘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