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4-057-02
【摘要】通过观察艾灸疗法治疗关节积液的疗效,得出结论:隔姜灸治疗膝关节积液疗效显著。
膝关节为人体负重和活动量最大的关节,结构复杂,膝关节的活动和稳定主要靠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滑囊等结构,易受急、慢性损伤和风寒湿邪的侵袭。膝关节积液是膝关节外伤、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及各种膝关节感染重要的局部临床表现,是一类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隔姜灸的方法治疗膝关节积液患者一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5岁,2009年4月以“肝炎后肝硬化、Ⅱ型糖尿病、右膝关节炎并积液”住院。患者有肝炎病史20余年,8年前诊为“肝硬化”,糖尿病史2年,半年前发现右膝关节肿大、疼痛,行走困难。在外院诊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积液”,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关节炎关节积液,疗效欠佳。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异常,此时医生建议局部封闭或手术治疗,患者暂不接受,为求保肝治疗,遂入住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患者入院时肝功异常,血糖高,右膝关节肿大,跛行,针对该患者的病情,除给予保肝、降血糖治疗护理外,对其膝关节进行隔姜灸。
2治疗方法
选择保肝、利湿、滋阴穴位,日灸一次,每次3—4穴,每穴3—5壮,对膝关节内侧(脾经)、外侧(胃经)、后侧(膀胱经),循环施灸。
2.1穴位选择(1)内侧以足太阴脾经为主: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阴谷(肾经)。(2)外侧以足阳明胃经为主:足三里、外膝眼、梁丘、阳陵泉(胆经)。(3)后侧取足太阳膀胱经:委中、委阳、合阳、承筋、承山。
2.2施灸方法
2.2.1施灸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告知患者施灸的目的与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2.2嘱患者取平卧位,肢体自然放松,消除其紧张情绪。暴露右膝关节,注意保暖,适当遮挡。
2.2.3切0.3—0.5cm厚的鲜姜片用针在中间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其上置花生米大的艾炷灸之,每次取穴位3-4个,灸3-5壮,对膝关节内侧、外侧、后侧循环施灸,日灸一次,3天环灸膝关节一周,6天为一疗程。
2.2.4施灸毕,立即将艾炷放置小口瓶内,熄灭艾火。
2.2.5灸后除去所用药物,以纱布轻按灸穴处,并擦拭干净,勿使局部受凉。协助着衣,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2.2.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3施护要点
3.1施灸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和局部皮肤变化情况,耐心询问患者感受及不适症状改善情况。
3.2严防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和烧毁衣物,艾炷必须捻紧。
3.3防止晕灸,对初次施灸或体弱患者,艾炷宜先小后大,壮数宜先少后多,逐渐加量,不可突然刺激量过大。
3.4注意灸后静心调养,进行合理的休息与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糖尿病饮食,注意低盐饮食。
4治疗结果
治疗3天后,关节肿大见轻,周长由1.25尺减至1.18尺,患者自述疼痛、跛行减轻。继续治疗至10次,关节肿大明显好转,周长1.10尺,跛行消失,但走路缓慢。患者自述不疼了,能够一步一个台阶上楼梯了。治疗至15次,关节肿大完全消退,周长至1.05尺,行走自如。为了巩固疗效,共为其灸治21次。四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关节周长1.07尺。
5讨论
灸法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熨烫,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处置方法[1]。隔姜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姜片或姜泥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取艾叶用作灸料,其味苦,性辛温,入脾、肝、肾经,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阳通经、振奋气血、回阳救逆等作用。生姜温辛无毒,入肺、脾、胃经,能散寒发表,消水化食,调和肠胃,开宣肺气。
所取穴位三阴交健脾胃、益肝肾;地机使胰岛素分泌功能亢进,可降血糖;阴陵泉健脾利湿;血海散风祛湿;阴谷滋肾清热,利尿,止膝关节疼。足三里健脾利湿、扶正培元;外膝眼活络通经、散寒止疼;梁丘活络通经;阳陵泉为筋会,活络祛湿,疏利肝胆。委中、委阳、合阳、承筋、承山可通利三焦、舒筋活络、强健腰膝。
现代医学认为,关节积液是关节骨质和软组织的退变,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渗出引起的疼痛、肿胀、伸屈受限。在祖国医学属“痹证”范畴,多由“湿气下注”所致。祖国医学认为,膝关节受损后,局部气滞血瘀,湿浊痹阻于膝关节,治则当利湿除痹、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隔姜灸作用于膝周穴位,具有除湿通痹、益胃健脾、利水渗湿、舒利关节、活血祛痛、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
目前,国内膝关节积液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的报道颇多,穿刺、置管、积液治疗为多数作者所采用,效果报道不一,但复发率高,且有关节感染之虑。手术治疗又增加损伤,患者痛苦大,关节功能恢复较慢,花费昂贵。本办法治法简单方便,无痛苦,疗效迅速显著,经济实用,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奇文.中国灸法大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