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其中的轿厢扶手支架,包括:使用状态下与轿壁固定连接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腰孔,所述调节座通过贯通所述腰孔的连接件与所述轿壁连接且相对位置可调;用于穿设扶手杆的支撑筒;连接在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过渡座。其中的电梯轿厢为安装有该轿厢扶手支架的电梯轿厢。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扶手支架既能避免安装人员在井道中安装的危险,还可保证各轿壁拼接形成的扶手孔间距与扶手支架间距误差不影响扶手的安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状态下与轿壁固定连接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腰孔,所述调节座通过贯通所述腰孔的连接件与所述轿壁连接且相对位置可调;用于穿设扶手杆的支撑筒;连接在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过渡座。

设计方案

1.一种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状态下与轿壁固定连接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腰孔,所述调节座通过贯通所述腰孔的连接件与所述轿壁连接且相对位置可调;

用于穿设扶手杆的支撑筒;

连接在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过渡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调节座具有使用状态下与所在轿壁垂直的轴向,所述腰孔沿所述轴向贯通所述调节座,腰孔截面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所述轴向垂直;

所述调节座、所述过渡座和所述支撑筒沿所述轴向依次装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过渡座之间通过形状互补的台阶结构相互抵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过渡座之间的抵靠部位,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过渡座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向相垂直的装配孔,两者的装配孔相互对正并通过穿设于装配孔内的螺钉相互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调节座一侧的台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其中第一切面与所述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切面与所述轴向平行,所述腰孔位于第一切面上,且在所述第一切面处,所述腰孔设置为沉头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与所述轴向垂直布置;

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与所述过渡座相互抵靠,在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过渡座之间的抵靠部位,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设有圆孔,所述过渡座上设有连接孔,且该连接孔沿所述轴向贯通所述过渡座,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过渡座通过贯穿连接孔和圆孔的螺钉相互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过渡座一侧的台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三切面和第四切面,其中第三切面与所述第一切面相互抵靠,所述第四切面与所述第二切面相互抵靠,所述连接孔位于第三切面上,且在所述第三切面处,所述连接孔设置为沉头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壁两侧的防转螺母和螺钉,所述防转螺母贯穿轿壁并伸入腰孔,所述螺钉由远离轿壁一侧伸入腰孔,并贯穿防转螺母后锁紧。

9.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轿壁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所述轿厢扶手支架的支撑筒内穿设有扶手杆。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厢扶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内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轿厢内通常为了安全性会加设扶手。现有的轿厢扶手一般都由若干个支架组成,对应的轿厢却是由好几块轿壁组成,而档次较高的装潢轿壁或大批量生产的轿壁其背后一般不会焊接螺母,这样就使得在产生装扶手时,螺母需要在装好的轿厢的外侧的井道去锁紧。

通常井道空间非常有限,很难容纳人站立,且危险性高,扶手需要在轿内用几个螺丝去锁,实际装配困难较多;另外,扶手各支架之间的间距误差容易保证,但由好几块轿壁上的扶手孔拼接而成的扶手孔间距却很难保证,因为板厚和折弯处是否刨槽等及各材质延展系数等都会有误差,这将导致扶手各支架之间的间距与扶手孔间距难以协调,从而干涉正常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既能避免安装人员在井道中安装的危险,还可保证各轿壁拼接形成的扶手孔间距与扶手支架间距误差不影响扶手的安装。

一种轿厢扶手支架,包括:

使用状态下与轿壁固定连接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腰孔,所述调节座通过贯通所述腰孔的连接件与所述轿壁连接且相对位置可调;

用于穿设扶手杆的支撑筒;

连接在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支撑筒之间的过渡座。

调节座、支撑筒和过渡座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均指使用状态下存在的关系。在该轿厢扶手支架进行安装时,通过预留在轿壁上的定位孔,将调节座安装在轿壁上,使轿厢中带有一个或多个调节座,然后通过过渡座连接支撑筒,形成轿厢扶手支架,安装过程简单,且安装人员可在电梯轿厢内部安装调节座,避免安装人员在井道中安装的危险。

不仅如此,调节座上的腰孔支持调节座进行位置微调,可保证各轿壁拼接形成的扶手孔间距与扶手支架间距误差不影响扶手的安装。

作为优选,调节座具有使用状态下与所在轿壁垂直的轴向,所述腰孔沿所述轴向贯通所述调节座,腰孔截面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所述轴向垂直;

所述调节座、所述过渡座和所述支撑筒沿所述轴向依次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过渡座之间通过形状互补的台阶结构相互抵靠。

作为优选,在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过渡座之间的抵靠部位,所述调节座与所述过渡座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向相垂直的装配孔,两者的装配孔相互对正并通过穿设于装配孔内的螺钉相互固定。

作为优选,在调节座一侧的台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其中第一切面与所述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切面与所述轴向平行,所述腰孔位于第一切面上,且在所述第一切面处,所述腰孔设置为沉头孔。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筒的轴线与所述轴向垂直布置;

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与所述过渡座相互抵靠,在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过渡座之间的抵靠部位,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设有圆孔,所述过渡座上设有连接孔,且该连接孔沿所述轴向贯通所述过渡座,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过渡座通过贯穿连接孔和圆孔的螺钉相互固定。

作为优选,在过渡座一侧的台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三切面和第四切面,其中第三切面与所述第一切面相互抵靠,所述第四切面与所述第二切面相互抵靠,所述连接孔位于第三切面上,且在所述第三切面处,所述连接孔设置为沉头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壁两侧的防转螺母和螺钉,所述防转螺母贯穿轿壁并伸入腰孔,所述螺钉由远离轿壁一侧伸入腰孔,并贯穿防转螺母后锁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轿壁上连接有至少两个轿厢扶手支架,所述轿厢扶手支架的支撑筒内穿设有扶手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在该轿厢扶手支架进行安装时,通过预留在轿壁上的定位孔,将调节座安装在轿壁上,使轿厢中带有一个或多个调节座,然后通过过渡座连接支撑筒,形成轿厢扶手支架,安装过程简单,且安装人员可在电梯轿厢内部安装调节座,避免安装人员在井道中安装的危险。调节座上的腰孔支持调节座进行位置微调,可保证各轿壁拼接形成的扶手孔间距与扶手支架间距误差不影响扶手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扶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扶手支架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轿厢扶手支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座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截面图。

图中:1、支撑筒;2、过渡座;21、第四切面;22、第三切面;23、连接孔;24、第二装配孔;25、抵靠部位;26、螺母孔;3、调节座;31、第二切面;32、第一切面;33、腰孔;34、第一装配孔;4、防转螺母;5、螺钉;6、轿壁;7、拉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固定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使用状态下的一种轿厢扶手支架,该轿厢扶手支架包括调节座3、过渡座2和支撑筒1。调节座3在使用状态下与轿壁6固定连接,调节座3上设有腰孔,调节座3通过贯通腰孔的连接件与轿壁6连接且相对位置可调;支撑筒1用于穿设扶手杆;过渡座2连接在调节座3与支撑筒1之间。

支撑筒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作为扶手杆的连接节点,起到支撑扶手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扶手杆穿设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筒1中,形成连续性的轿厢扶手。当然在其他情况下,为了增加轿厢的特殊美观性,或受限于轿厢空间时,扶手杆也可单独固定于支撑筒1中,形成一段或多段轿厢扶手。且支撑筒1在满足用于穿设扶手杆的情况下,对支撑筒1的结构形态不作严格限制。

在该轿厢扶手支架进行安装时,通过预留在轿壁6上的安装孔,将调节座3安装在轿壁6上,使轿厢中带有一个或多个调节座3,然后通过过渡座2连接支撑筒1,形成轿厢扶手支架,安装过程简单,且安装人员可在电梯轿厢内部安装调节座3,避免安装人员在井道中安装的危险。

不仅如此,调节座3上的腰孔支持调节座3进行位置微调,可保证各轿壁拼接形成的扶手孔间距与扶手支架间距误差不影响扶手的安装。

如图2~3所示,为了保证扶手支架整体的稳定性,设置调节座3与轿壁6的表面贴靠连接,且设置调节座3在使用状态下具有与所述轿壁6垂直的轴向(如图3中虚线L1所指示的方向即为轴向)。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满足支撑筒1稳定安装的情况下,轴向也可以与轿壁呈任意角度。

本实施例中的轿厢扶手支架的主要部件调节座3、过渡座2和支撑筒1沿轴向依次装配。采用调节座3和过渡座2配合来间接固定支撑筒1和轿壁6,不仅便于螺钉的安装连接,还便于调节支撑筒1与轿壁6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座3与过渡座2之间通过形状互补的台阶结构相互抵靠。如图4所示,在调节座3一侧的台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一切面32和第二切面31,其中第一切面32与轴向垂直,第二切面31与轴向平行。

采用相互垂直的切面构成台阶结构,不仅便于工件加工,还便于调节座3与过渡座2之间的匹配。调节座3上的腰孔33位于第一切面32上,腰孔33沿轴向贯通调节座3,腰孔33截面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轴向垂直(图4中虚线X所示方向即为腰孔33截面的长度方向),为调节座3的水平位置微调奠定基础。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螺钉的安装影响调节座3和过渡座2之间的紧密装配,设置腰孔33在第一切面32处为沉头孔,即螺钉5可整体穿设于腰孔33中。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调节座3与轿壁6的连接件包括防转螺母4和螺钉5,且防转螺母4和螺钉5分别设置在轿壁6两侧。轿壁6上设有一定位孔,防转螺母4包括贯穿轿壁6并伸入腰孔33的扁丝轴,以及与扁丝轴连接并与轿壁6相抵的圆柱体头部。防转螺母4预先焊接在轿壁6的相应位置。螺钉5由远离轿壁6一侧伸入腰孔33,并贯穿防转螺母4后锁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还可以是螺钉5与防转结构,螺钉5依旧为贯穿腰孔33和轿壁6的定位孔进行固定,防转结构用于防止调节座2周向旋转,例如:设置在轿壁6上的定位凸起(定位凹槽),以及设置在调节座3上并与定位凸起(定位凹槽)相配合定位凹槽(定位凸起)。

相应的,如图5所示,在过渡座2一侧的台阶结构具有相互垂直相交的第三切面22和第四切面21,其中第三切面22与轴向垂直,第四切面21与轴向平行。当调节座3与过渡座2连接时,第一切面32与第三切面22相互贴靠,第二切面31与第四切面21相互贴靠,使两者之间形成无缝贴合。

过渡座2上设有用于与支撑筒1连接的连接孔23,且该连接孔23沿轴向贯通过渡座2。连接孔23位于第三切面22上,且在第三切面22处,连接孔23设置为沉头孔。

在过渡座2与支撑筒1连接时,支撑筒1的侧壁与过渡座2相互抵靠,在支撑筒1与过渡座2之间的抵靠部位,支撑筒1的侧壁上设有圆孔。支撑筒1与过渡座2通过贯穿连接孔23和圆孔的螺钉5相互固定。过渡座2与支撑筒1之间采用较大程度的抵靠方式,实现了两者的稳固连接,且降低了连接部位的应力集中现象。

在过渡座2与支撑筒1相互抵靠的抵靠部位25,过渡座2上设有与连接孔23相通的螺母孔26,拉铆螺母7的头部设置于该螺母孔26中,螺钉5通过拉铆螺母7与支撑筒1进行连接。使用拉铆螺母7进行配合连接主要为了扶手支架可进行快速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扶手杆的连接,设置支撑筒1的轴线为水平且与轴向垂直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筒1的轴线还可以是与水平面呈任意角度,以便形成具有高低变化或更具特性的轿厢扶手。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轿厢扶手支架的方便拆卸维护,在调节座3与所述过渡座2之间的抵靠部位,调节座3与过渡座2上分别设有与轴向相垂直的装配孔(图3中虚线L2所示方向即为装配孔的延伸方向),两者的装配孔相互对正并通过穿设于装配孔内的螺钉5相互固定。

本实施例中,位于调节座3上的装配孔为第一装配孔34,第一装配孔34未贯穿调节座3;而位于过渡座2上的装配孔为第二装配孔24,第二装配孔24贯穿过渡座。且在使用状态下,第一装配孔34位于第二装配孔24的上方,以便于使穿设于装配孔中的螺钉5隐藏在轿厢扶手支架的底部,提高整体美观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的轿壁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如前所述的轿厢扶手支架,轿厢扶手支架的支撑筒1内穿设有扶手杆,使轿厢内部形成扶手,以提高乘梯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轿厢扶手支架中各部件的位置关系以及设置方向均为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以及设置方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5453.3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721300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6B11/02

专利分类号:B66B11/02

范畴分类:申请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宏达路168号

发明人:王培森;谢照红;徐颖

第一发明人:王培森

当前权利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代理人:解明铠;刘静静

代理机构:33240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电梯轿厢及轿厢扶手支架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