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地砖辅助找平器论文和设计-邓啟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包括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沿着螺杆轴向伸出的两条并排在一起的金属针,两条金属针在距离螺杆端面相同长度的位置处朝不同方向弯曲,各自形成一条横杠,由此构成两条金属针各自的“L”形端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金属针的端头不是整体成型的“T”形,而是弯曲而成的“L”形,因此很容易用具有良好刚性与韧性的金属丝弯曲而成,使得制成的金属针具有良好的柔韧度,不容易疲劳断裂,而且也容易制得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针,避免锋利的棱边伤及砖体边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只需极低的制造成本就能显著提高墙地砖辅助找平器的耐用性,使这类工具能够得到更好的普及应用。

主设计要求

1.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包括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螺杆,其特征是: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沿着螺杆轴向伸出的两条并排在一起的金属针,两条金属针在距离螺杆端面相同长度的位置处朝不同方向弯曲,各自形成一条横杠,由此构成两条金属针各自的“L”形端头。

设计方案

1.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包括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螺杆,其特征是: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沿着螺杆轴向伸出的两条并排在一起的金属针,两条金属针在距离螺杆端面相同长度的位置处朝不同方向弯曲,各自形成一条横杠,由此构成两条金属针各自的“L”形端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其特征是:所述两条金属针的“L”形端头不在同一个几何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其特征是:所述两条金属针由一条金属丝弯曲而成,该金属丝的位于所述两条金属针之间的部位埋嵌在所述螺杆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其特征是:所述两条金属针的横截面是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母的朝向所述金属针一侧的端面具有凹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其特征是:所述两条金属针由弹簧钢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铺设墙砖或地砖用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帮助工人铺平墙砖或地砖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有一种专门帮助工人铺平墙砖或地砖的工具。这种工具的主要结构包括一条可插入砖缝的金属针,金属针的端头整体成型有一条小横杠,整个端头呈“T”形。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金属针的“T”形头需要频繁地在砖缝内插拔,而且每次将“T”形头插入砖缝后都需要拧动金属针使小横杠转动约90度,从砖缝内拔出“T”形头之前还需要再次拧动金属针使小横杠转回至原角度。

上述这种工具的缺陷是金属针的“T”形头很容易疲劳断裂。因为金属针和小横杠的粗细受到砖缝宽度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很粗,而且“T”形头是整体成型的,所以一般只适宜用金属薄板冲压而成,结果导致所制成的金属针及“T”形头没有韧性,容易疲劳乃至断裂。而如果采用其他工艺或者韧性较高的材料来制造这种整体成型的“T”形头金属针,将会显著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用金属薄板冲压而成的金属针的横截面是矩形的,具有较锋利的棱边。拧动金属针的时候,锋利的棱边很容易伤及墙地砖(尤其是瓷砖)的边缘,导致墙地砖出现崩边,影响墙地砖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上述工具的耐用性,提供一种更耐用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包括螺母以及与螺母连接的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沿着螺杆轴向伸出的两条并排在一起的金属针,两条金属针在距离螺杆端面相同长度的位置处朝不同方向弯曲,各自形成一条横杠,由此构成两条金属针各自的“L”形端头。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两条金属针的“L”形端头不在同一个几何平面上。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两条金属针由一条金属丝弯曲而成,该金属丝的位于所述两条金属针之间的部位埋嵌在所述螺杆内部。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两条金属针的横截面是圆形。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螺母的朝向所述金属针一侧的端面具有凹坑。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两条金属针由弹簧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金属针的端头不是整体成型的“T”形,而是弯曲而成的“L”形,因此很容易用具有良好刚性与韧性的金属丝弯曲而成,例如用弹簧钢制成的金属丝弯曲而成,使得制成的金属针具有良好的柔韧度,不容易疲劳断裂,而且也容易制得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针,避免锋利的棱边伤及砖体边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只需极低的制造成本就能显著提高墙地砖辅助找平器的耐用性,使这类工具能够得到更好的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M-M剖视图;

图3是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4是两条金属针在螺杆上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图4的N-N剖视图;

图6是两条金属针由一条金属丝弯曲而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参见图1、图2,墙地砖辅助找平器包括螺母1以及与螺母1连接的螺杆2,螺杆2的一端固定有沿着螺杆2的轴向伸出的两条并排在一起的金属针3、4。两条金属针3、4的粗细相同。两条金属针3、4在距离螺杆2端面相同长度的位置处朝相反方向各自弯曲90度,各自形成一条横杠3a、4a,由此构成两条金属针3、4各自的“L”形端头。螺杆2和螺母1可用塑料制成。为方便于人手旋转螺母1和抓紧螺杆2,螺母1和螺杆2分别整体成型有把手5、6。两条金属针3、4最好用弹簧钢制成,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该墙地砖辅助找平器的使用方法是,将砖体铺到地上后,先将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顺着两块砖体之间的砖缝插入砖缝中,直至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的横杠3a、4a低于砖体的底面。然后拧动螺杆2,由螺杆2带动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的横杠3a、4a围绕螺杆2的轴线转动约90度,接着如图3所示拧紧螺母1,将两块砖体7、8同时夹在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的横杠3a、4a与螺母1之间,于是,两块砖体7、8的边缘在砖缝处的高低位置平齐,实现找平。最后,松开螺母1,拧动螺杆2,由螺杆2带动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的横杠3a、4a围绕螺杆2的轴线再次转动约90度,至此便可将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从砖缝中抽出。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两条金属针3、4的“L”形端头并非位于同一个几何平面,而是分别位于两个几何平面。如图1、图2所示,左边的“L”形端头位于图2虚线A-B表示的几何平面上,右边的“L”形端头位于图2虚线C-D表示的几何平面上。如此,当两条金属针3、4如图3所示夹在砖缝中时,两条金属针3、4可以弯曲以至于在砖缝中前后重叠,从而使得砖缝的宽度可以达到仅有一条金属针的直径大小。当然,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两条金属针3、4在自然状态下就是前后重叠的,而不是只有夹在砖缝中时才弯曲至前后重叠。图4中的金属针4遮挡在金属针3的前方。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参见图6,两条金属针3、4由一条金属丝弯曲而成,该金属丝的位于两条金属针3、4之间的部位,也就是图6中虚线框圈住的部位,埋嵌在图1所示螺杆2的内部。如此不但有利于用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加工出两条金属针3、4,而且两条金属针3、4可以更牢固地固定在螺杆2上。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两条金属针3、4的横截面是圆形。这样可避免两条金属针3、4的锋利的棱边伤及砖体的边缘。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参见图1,螺母1的朝向金属针一侧的端面具有凹坑9。当螺母1如图3所示压在砖体7、8的表面时,砖体表面上的砂砾可以藏到凹坑9内,从而减少旋转螺母时因为刮擦砂砾而对砖体表面造成的损伤。凹坑9可以设置多个,沿着螺母1的圆周方向均匀环布在螺母1的端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地砖,除了瓷砖、瓷片外,也包括用石材、木材等各种材料制成的用于铺墙或铺地的板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墙地砖辅助找平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887.8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85557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4F 21/18

专利分类号:E04F21/18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邓啟兵

第一申请人:邓啟兵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榴苑路五街1座801

发明人:邓啟兵

第一发明人:邓啟兵

当前权利人:邓啟兵

代理人:冯勐

代理机构:44206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CN2018214790184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墙地砖辅助找平器论文和设计-邓啟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