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婚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婚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婚姻,土家族,达斡尔族,秀山,赋性,习惯法,观念。

婚姻变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石磊[1](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生活史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调查数据,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为:中国的教育同类婚程度呈现N型变化趋势。具体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教育同类婚程度迅速提升;从5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的教育同类婚程度出现下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80年代中期后,教育同类婚程度急剧上升。就微观的教育婚配模式而言,长距离跨教育层级婚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后较少,而在"文革"时期相对较多。由"上山下乡"运动所导致的政治干预婚配模式,即初高中层级与小学及以下层级的婚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3个阶段较为显着,且在"文革"时期达到顶峰,而在改革开放中期和深化期则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董海礁[2](2019)在《中日女性婚姻观变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社交范围日益扩大,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也随之降低,其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比较中日两国女性婚姻观的变迁,探讨当代中日女性对待家庭、社会和自我的不同定位。(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娜仁其木格[3](2019)在《简论达斡尔族婚姻观念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婚姻观念也产生了影响。达斡尔族婚姻观念变迁在政策保障、个人意识提高的驱动下,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封闭转向开放,这些婚姻观念的变化体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靖枫,杨艳琴,黄惠珍,廖晓翠,支愧云[4](2019)在《婚姻变迁趋势下流动女性离婚抉择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转型背景下,家庭结构、功能不断变化,我国离婚率持续攀升,流动人口尤其突出。而离婚纠纷中,73.40%的案件原告为女性。本研究针对农村户籍城市工作、经历初婚离婚的流动女性,探讨其离婚抉择过程,不仅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新时代婚姻变迁与家庭功能的新特点,也能提升社区工作人员调解婚姻家庭问题的针对性。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选取故事脉络较清晰的四位32-37岁的离异流动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NVivo10.0分析程序对访谈录音进行文本分析,使用叁角测量法、参与者检验和反馈法对研究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流动女性的离婚抉择过程有潜伏期、混乱期和整合期叁阶段。潜伏期中,婚姻危机表现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混乱期中,夫妻互动内隐化与社会支持缺位加剧婚姻解体;整合期中,流动离异女性存在着重生的可能性,并伴有婚恋观代际传递的风险。流动女性离婚过程的体验主要是:离婚抉择前的冷淡与察觉;离婚抉择时的纠结与舍离;离婚抉择后的低谷与重生。结论:流动女性在离婚过程中面临诸多认知与情绪冲突,对女性自身的幸福和子女抚养带来多重负面影响。需要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如针对流动女性开展个性化服务,针对家庭提供系统性服务,搭建社区支持性平台,以提升流动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高玉春[5](2019)在《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标准:社会变迁中稳定、相容、互惠的婚姻期待》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高等教育青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择偶标准映照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本文对2008、2017年某网络征婚平台的征婚广告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的身体特征偏好相对一致、稳定,即男性更在意对方的外貌,女性更在意对方的身高;自致性资源(如教育背景)同质匹配是普遍期望,但先赋性资源(如家庭背景)日益成为婚配的重要界限,如果未来两类资源双重加持的婚配成为主流,阶层内婚姻的巩固可能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尽管受高等教育青年追求的婚姻带有互惠性质,但根本上他们期望稳定和相容的感情。(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陈扬意,李强,雷宇[6](2019)在《要不要孩子已成为两代人间重大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其中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只有4.4‰。一线城市结婚率持续走低的背后,反映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年轻人爱情、婚姻观念的转变。刚刚过去的这(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9-20)

庄秋菊[7](2019)在《中央苏区民众婚姻关系变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苏区时期,各级苏维埃政府先后颁布的婚姻政策对民众婚姻关系做出了明确规范。随着新婚姻政策的颁布与贯彻,中央苏区民众婚姻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有了明显改善,这不仅说明了该时期民众婚姻生活的转变和思想观念的解放,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为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增添力量。(本文来源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宇,黄建生[8](2019)在《哈尼族婚姻关系维系方式变迁——以子雄下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婚姻关系的维系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民族婚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子雄下寨哈尼族人稳定的婚姻关系主要与他们婚姻关系维系方式的不断变迁有关。从"婚姻成本""空间限制"到"婚姻模拟"维系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当地哈尼族人为适应婚姻形式而做出的改变,间接地促进了当地婚姻关系的稳定。(本文来源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琳[9](2019)在《土家族婚姻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婚姻文化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学者们研究土家族的重点学术方向。本文以民族学研究为基础,广泛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角度,通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个案分析,采用田野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土家族婚姻及其婚姻文化的变迁做较全面的阐述。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由叁章组成。第一章以人类原始社会发展背景的角度出发,将习俗和史籍神话相结合,对土家族血缘和骨种两种传统婚姻文化作简要阐述。第二章以秀山土家族地区田野调查为基础,分别从婚嫁观念、形态、婚姻礼俗等方面,具体展现土家族现代婚姻文化的变迁,并通过对区域性婚姻文化的阐述,分析其变迁的趋势和特征。第叁章基于田野走访的情况和相关史籍资料的考证,分别从环境、法律和文化叁方面作总结,简要概述推动土家族婚姻变迁的驱动力,以及其变迁背后所体现的现代民族文化特征。婚姻不仅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婚姻文化的研究,就是对该民族社会生活发展和历史文化进程的深层解读。婚姻的变迁与发展已成为民族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婚姻文化不仅是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人文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内涵,婚姻文化变迁也是该民族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社会生活的阶段性展现。因此,土家族婚姻变迁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整个婚姻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对土家族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还为不同背景下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更多考察方向。(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6-30)

陈秀平,夏贤喆[10](2019)在《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制约着土家族人民婚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法与习惯法的互补过程中,当代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发生了系列变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由于当代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从观念到内容都有所变化,建议培养专门法律人才、促进国家法与习惯法的融合、注意保持民族特色等,进一步完善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以增强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可执行性。(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9年03期)

婚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社交范围日益扩大,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也随之降低,其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在此研究背景下,比较中日两国女性婚姻观的变迁,探讨当代中日女性对待家庭、社会和自我的不同定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婚姻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石磊.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婚姻匹配的变迁[J].人口研究.2019

[2].董海礁.中日女性婚姻观变迁的比较研究[J].文化学刊.2019

[3].娜仁其木格.简论达斡尔族婚姻观念变迁[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

[4].张靖枫,杨艳琴,黄惠珍,廖晓翠,支愧云.婚姻变迁趋势下流动女性离婚抉择过程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高玉春.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标准:社会变迁中稳定、相容、互惠的婚姻期待[J].中国青年研究.2019

[6].陈扬意,李强,雷宇.要不要孩子已成为两代人间重大分歧[N].中国青年报.2019

[7].庄秋菊.中央苏区民众婚姻关系变迁探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8].张宇,黄建生.哈尼族婚姻关系维系方式变迁——以子雄下寨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9].李琳.土家族婚姻文化变迁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19

[10].陈秀平,夏贤喆.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变迁研究——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9

标签:;  ;  ;  ;  ;  ;  ;  

婚姻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