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诚: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论文

季诚: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论文

【摘 要】针对五年制高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有“教”为“学”服务的理念,将“教学设计”转变为“学习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做好学习的准备;建立有安全感、有合作讨论、有问题解决的课堂;明确教学目标的方向性;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表达相匹配;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学习设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明确提出,要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制高职要解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要求与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学困生较多之间的矛盾,这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尤其是教学设计与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学生入学年龄平均为16 岁,入学成绩在中考成绩总分的60%以上,自主学习和自控能力较弱,[1]表现为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如何立足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是每一位任教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对项目区内荒地等进行整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形成人工湿地,使项目具有生态、水质改善、环境、经济等多种效益。在项目实施后,对改善郊区生态环境及浊漳河河道水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如何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

要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不在状态的状况,就要解决“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课堂少互动,学生少活力、少参与,教学内容似乎与学生无关”的问题。如何解决?侧重点是研究学生的独立思考、意义建构和如何学习。[2]双向互动的授课方式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学生发展为重点。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目标、策略和评价。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做好学习的准备

兴趣是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和行为动力,激趣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最重要的是在导入新课环节。无论选择何种导入方法,都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常见的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直观导入(展示图片、实物、模型、标本等)、案例导入、音乐导入、激情导入等。导入新课时切不可为导而导,如播放视频呈现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也不能喧宾夺主,如音乐、故事比教学内容还要吸引人等,就不能起到“教”服务于“学”的作用。

(二)建立学生有安全感、有合作讨论、有问题解决的课堂

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有三个指标:一是学生有安全感,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愿意打开自己的心门,敢于说出自己的不懂,敢于提出问题,不用担心受到嘲笑。二是有合作、有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质疑,促进思考,同伴互助。三是有问题解决,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产生对关键概念的深入理解,实现对元认知、个性化表达的拓展和学习迁移。

(三)学习目标为教学明确方向

教师要从“教书匠”向“学习者”转变,潜心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让“教”尽可能贴近“学”;研究教学内容及要求,让“教”引领学生的“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方式、手段,更要研究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发展,研究如何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发现、归纳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予以指导,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2.教学策略与学习内容相匹配。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定要与学习内容匹配。教师只有掌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在教学策略中,重点是选用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策略,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中的有效沟通,调动学生多感官地参与教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悟思合一的互动课堂。

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中,知识和技能行为是可观察和测量的显性能力,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是难以观察和度量的隐性能力,但后者对学生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二者要并重。

(四)教学策略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桥梁

教学设计转向学习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见图1)。如据此设计的“急性胰腺护理”这一课(见下页表1),“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相对应,学生探索新知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师的形象、情感、语言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变化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感悟,从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着眼点是学生的行为。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与学生的需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联系。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如何实现?一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关注具体学习内容,初步确定学习目标;二是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习方式,再次审视学习目标;三是基于核心素养,关注学习目的,最终确立学习目标。

3.立足于“学”的教学设计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学习目标可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划分,也可以按基本素养、核心素养二维目标来划分。无论如何分类,目标都不是单一和孤立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堂安排学习活动的依据。学习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能力水平,以及可利用的教学时间与设备条件等实际情况。在描述学习目标时,要将比较模糊的动词如“熟悉、了解”等转换为可测量的行为动词,如“写出、复述”等。

以护理专业“认知护理”的内容为例,教师在分析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根据“护理学导论”的课程标准,分析分解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目标:1.说出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2.说出科学护理学诞生的标志及表彰南丁格尔事迹的重大事件。3.说出不同年代护理发展的要点及护理学发展的三个过程,比较其异同。4.初步分析现代护理发展与医学模式演变、健康定义演变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护理性质、医护关系、护理方式、护理对象和护理场所的变化,能够列表说明。5.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南丁格尔的故事。6.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护士会、中华护理学会会徽的观察和内涵讨论,激发学生对护理岗位的职业憧憬,让学生为学习护理专业而自豪,并产生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而努力学习的信念。由此可见,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说出”“初步分析”“讲述”“观察和讨论”“列表说明”等都是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如果写成“理解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和“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的情怀”就显得空洞无物,把目标当作标签来贴,还把目标的主语定位于教师而非学生。

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课堂活动方案设计者。师生自由组成协作小组或团队,每个协作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课堂探究问题开展讨论,协作小组成员开展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设计和角色扮演等协作模式,积极参与到具有特定的语言项目中。同时,老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积极参与探究问题讨论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课堂活动任务中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

目前,小麦品牌和品种都非常多样化,不同小麦对于种植条件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农户在种植小麦之前应当了解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地貌等,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最佳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应保证小麦种子的纯度。

图1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框架

1.研究学生、弄懂学生是教学的起点。

(五)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

学习评价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后的状况与学习目标相比较的过程就是学习评价。按目的、作用和时间来区分,学习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学习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对学习背景及学生各方面情况做出评价,并据此进行学习设计。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发现学习方法、计划和学习进程的问题,及时反馈,通过调控促进学习不断改善。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是在相对完整的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结论性评价。

《13海塘调查资料》中划设了长期的圈围规划方案线,方案线距离省际分界线300m左右,总体圈围规划完成时间尚早。因此,建议积极探索北堡、北四滧等中北部水闸先行外移改建的可行性研究,两侧支堤向北延伸,配套做好相关河道疏浚,先行发挥外移水闸排水作用,再逐步促淤造地。

教学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使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在理论学习方面,要逐步达到“我知道了”—“我悟到了”—“我运用到了”,在技能学习方面,要逐步达到“我会做了”—“我熟练了”—“人技合一”。

二、进行学习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设计有四字诀:“瘦、透、漏、皱。”“瘦”,即教学内容少而精,紧扣核心知识的人人过关,一课有一得,得得有联系。“透”,即教师吃透课程标准、教材、专业知识、学生,讲深讲透,生动表达,巧用方法,给学生明确的指向性。“漏”,即课堂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和思维空间,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比大概为8∶2,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含量。“皱”,即课堂要有起承转合,有情趣,有悬念,有波澜;学生学习有兴奋点,有认知冲突,有新的生成。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学会观察倾听学生,知学生想知,解学生之忧,少一些“告知式”的讲解,多一些学习经验的分享,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体验。教师要让学习“活起来”,将枯燥的技能训练变成有意义的实践,层层铺设“脚手架”(比如问题的具体化、提供示范),让学生敢说(主动参与)、有话说(能够完成)、会说(有思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和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设计”。

情况 1 设d(v)=3,显然f3(v)≤1。且ch(v)=3-4=-1,由引理1.2知v至少有一个6+-邻点。

表1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学习设计框架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设计学案 分发任务 1.学案导航 明确任务 学案导航 预习新知2.制作微课 分享链接 2.查阅资料 观看微课 微课助学 合作互学3.技能指导 安排见习 3.技能训练 临床见习 体验职业 产生同理4.学习检测 分析数据 4.互动共享 课前测试 资源共享 平台检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案导学知识获取 课前自学情景演绎布置任务 案例导入 创境激趣 观看视频 分析任务 一条主线 贯穿始终知晓疾病揭开面纱 学习反馈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任务一智能伙伴实践操作 任务二综合模拟技能应用 任务三1.引导分享 启发思考 1.自学反馈 分享案例 巩固已知 明确概念直观演示 动态查找2.展示目标 提供资源 2.明确目标 熟悉资源 自主运用 解决问题1.展示模型 引导探究 1.分析案例 追根溯源 突破难点 动态生成 化难为易2.提供动画 引导小结 2.分析机理 攻克难点 三维动画 激趣释疑3.检测所学 纠错解惑 3.答题反馈 纠正错误 随堂检测 攻克难点1.布置任务 护理评估 1.护理评估 同步观摩 智能机器 学习伙伴实践体验 锻炼能力2.虚拟助手 辅助教学 2.观摩组补充 协同纠错 智能纠错 生生改错3.答疑解惑 提炼要点 3.归纳小结 知识内化 自主归纳 我思我悟1.布置任务 护理实施 1.分组讨论 实施护理 突出重点 合作探究 仿真演练实践操作 实时评价 纠正错误2.设置案例 引导点评 2.小组展示 模拟训练 理实一体 完善技能 锻炼能力3.启发思考 完善护理 3.健康宣教 整体护理 走进临床 内化所学反馈评价提交成果课堂小结提交成果1.归纳小结 汇总评价 1.小结所学 畅谈收获 回顾所学 收获成长 反思不足2.提交成果 拓展训练 2.成果展示 拓展提高 拓展训练 学以致用寓教于乐 贴近临床

【参考文献】

[1]季诚,沈建新,庄一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38-39.

[2]罗强.从“为教学设计学习”到“为学习设计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2):88-8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4-0020-04

【作者简介】季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江苏南通,226010)护理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人文护理。

标签:;  ;  ;  ;  ;  ;  

季诚: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