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斌:越南《论语》学概说论文

周远斌:越南《论语》学概说论文

摘 要:据历史推断,越南应是接受《论语》最早的域外国家。在公元十世纪独立后的八个朝代,吴、丁、前黎、胡四朝享国短促,儒学没有建树,其他四个朝代均推尊儒学,从中央到地方成立国子监、太学、府学、书院等发展普及儒学教育,颁行四书五经,科举取士,后黎朝、阮朝已有不少关于《论语》的研究著述,而且著述形式多样。儒学在越南的两千多年中,与其文化融合并发展,形成了颇具思辨性、实践性的异国学术特点。从《论语愚按》可以管窥越南《论语》学的思辨、实践品格及建树。

关键词:越南《论语》学;《论语》选本;范阮攸;《论语愚按》思辨与实践 1

一、越南《论语》学兴衰及特质

据历史推断,越南应是接受《论语》最早的域外国家。公元前206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其“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节人心”,《论语》等儒学经典随之传入并得到传播。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岭南设九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即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经汉魏六朝的教化,该地区儒学之风大盛,唐朝的姜公辅、姜公复、廖有方均登进士第,中原名儒名士褚遂良、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阎朝隐、刘禹锡等都曾流寓此地。公元939年吴权建立吴朝,宣布独立,后经丁朝(968-980)、前黎朝(980-1009)、李朝(1009-1225)、陈朝(1225-1400)、胡朝(1400-1407)、后黎朝(1428-1789)、阮朝(1802-1885)七个朝代,除吴、丁、前黎、胡四朝享国短促,儒学没有建树外,其他四个朝代均推尊儒学,从中央到地方成立国子监、太学、府学、书院等发展普及儒学教育,颁行四书五经,科举取士,后黎朝、阮朝已有不少关于《论语》的研究著述。184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法国为消除越南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思想文化,打压儒学,用拉丁化文字代替汉字和汉喃文,儒学从此衰落,但关于《论语》的著述间出。越南所存汉文、汉喃文《论语》学著作目录下表:

随越南现代儒学研究的兴起,《论语》又重新进入研究的视野。研究著作有阮显黎《论语注译》(2002)、阮显黎《孔子与论语》(2003)、范文快《孔夫子与论语》(2004)等。也有学位论文把《论语》或孔子的思想作为专题进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如阮氏兰明(2012)《孔子的“礼”范畴与其对现代越南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罗氏秋商(2012)《孔孟儒教的修身问题》、屈氏和(2014)《〈论语〉中所蕴含的孔子道德思想》等;学士学位论文如阮文赏(2002)《孔子〈论语〉中的“礼”与其对现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研究》、范氏翠娇(2012)《孔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等。此外,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

据现有资料,越南从后黎朝开始出现有关《论语》的研究著作。从现存著作数量看,越南的《论语》学文献资料少于韩国和日本。越南《论语》学著作形式多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论文选,不但选本多,而且每个选本所选论文数量甚大,如邓辉编《论语文选》,取材于《论语》的经义文集,用为科举参考,288篇;《论语制义》,廷试经义文集,编者不详,151篇;《论语习义》,经义文集,以《论语》中若干字句为题,如“伯夷叔齐何仁也”“周有八士”“爱人”“行之以中”“举贤才”等,编者不详,228篇;《论语精义》,取材于《论语》的试场经义文集,编者不详,161篇;《论孟策段》,取材于《论语》《孟子》《中庸》等的策文集,编者不详,184篇。类似的选本还有不少,不再举述。除了论文选,还有诸多不同形式的著述,如裴辉碧《论语摘要》,对《论语》进行摘要和注译;范阮攸《论语愚按》,有注释,有评论;《论语正文小对》,取材于《论语》的四言对联集,共一百四十四副,编者不详;嗣德编撰《圣制论语释义歌》,二十篇有注音、释义,另还有六八体演喃;黎文敔《论语节要》,按“道学”“训道”“处世”“应对”“问答”“议论”“品评”等目对《论语》摘要,黎文敔另还有《论语评》,等等。可以看出,越南的《论语》学有自己的特点,文献资料也甚是丰富。

由于许多时候法庭口译员是各方唯一的信息来源,译员对文化问题的解释显得十分必要。下面是一个具体的调解例子。

越南所存汉文、汉喃文《论语》学著作目录

序号 著作名称 出处 著(编)者 序号 著作名称 出处 著(编)者1 论语节要 四书节要 裴辉碧 2 论语愚按 未入文集 范立斋3 论语文选 四书文选 邓辉4 嗣德圣制论语释义歌 未入文集 嗣德5 论语菁华幼学 未入文集 膺脭 6 论语评 《大学晰义》附录 黎文敔7 论语节要 未入文集 黎文敔 8 论语制义 未入文集 编者不详9 论语习义 未入文集 编者不详 10 论语精义 未入文集 编者不详11 论语策段 论孟策段 编者不详 12 论语名言录 帝王宝鉴 陈维抵13 语句读 小学句读 陈选 14 论语随笔 方亭随笔录 阮文超15 论语文选 经传制艺 编者不详 16 论语文选 场文 编者不详17 论语诗赋策文 诗赋集 编者不详 18 论语策文 策文新式 编者不详19 论语文选 精义别裁 编者不详 20 论语文选 论体新选 编者不详21 论语策文 策文合採 编者不详 22 论语文选 仙兴官义 编者不详23 论语文选 论说集 编者不详 24 论语文选 时文纂要全集 编者不详25 论语约解 四书约解 黎贵惇 26 论语引解 四书引解 张达焯27 论语大全引解 四书大全引解 张达焯 28 论语人物备考 四书人物备考 著者不详29 论语体注 四书体注 著者不详 30 论语演歌 经传演歌 著者不详

二、范阮攸《论语愚按》的思辨性与实践性

儒学在越南的两千多年中,与其文化融合并发展,形成了具有思辨性、实践性的越南儒学。在越南《论语》学著作中,范阮攸《论语愚按》颇具有代表性。

摩擦惯性式压电驱动器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4],摩擦惯性式压电驱动器一般由摩擦块(结构本体)、压电块和惯性块组成,运动时,压电块先缓慢收缩,然后快速伸长实现位移,摩擦块与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使摩擦块能够保持位置。

他不再考虑什么恶魔的种子,而是将思想重新集中在了女子的身上。他想起来,黑袍人的原话是“举起你的天葬刀,插入她的心脏”,并未明确表示这个“她”是活人还是死人。

《论语》的重新编辑,唐代就已出现。唐代诗人王勃 “编次《论语》,各以群分;穷源造极,为之古训”,名《次论语》。宋代王安石《论语通类》、纪亶《论语摘科辨解》、黄锾《论语类观》、李舜臣《家塾编次论语》、陈琰《编次论语》、明代周是修《论语类编》、清林起峰的《论语类编》等,均是《论语》重编之作。《论语》重编也发生在日本、韩国,如(日)谷铁臣的《论语类编心解》(1891)、(日)松田东的《论语类编》(1898)等。

范阮攸(1739-1786或1787),越南黎朝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东阁大学士等职。《论语愚按》19卷,范阮攸未按原有章节次序,而是按内容分类编次,全书四部分,分别为《圣篇》《学篇》《仕篇》《政篇》。又篇下分类,类下设章,《圣篇》有《学问》《威仪》《居处服食》《应事范物》《处变》《取人》《说圣》《仪圣》八类,105章;《学篇》有《致知》《力行》《孝悌》《交际》四类,202章;《仁篇》有《上仕》《中仕》《下仕》三类,45章;《政篇》有《正己》《观人》《礼乐》《临民》四类,141章。每章“附己见而不为训释”。范在《自序》中说:“《论语》四百八十二章,内六章重出,此书去其重出,但加《乡党篇》内十五节,及从《集注》内二章别为四章,为四百九十三章。”范在《自序》中自问自答,对自己的重编作了正名:“或曰:‘《论语》,圣人所记,壹部二十篇,子取而改篇定类,能不为时论所罪与?”范自答曰:“章虽以类散出,逐章必肩注篇名,示不没旧。……以圣人盛德格言列于前,以门人所言所记列于后。有统属,有法度。学者就篇求类,就类求章,就章求意,一览瞭然,不谓之有功而谓之有罪,可乎?”

范阮攸在《自序》中言,《论语愚按》是“困而学圣人之道”而作:“戊戌三十九年,入翰院备数添差,以狂戆怀恐惧。一夕忽思《论语》,取读之,至‘四十五十无闻’句,恍然如梦方觉,徘徊如有所失。累日,既而奋然曰:‘昔鲁许斋年四十,始悟平生授受孟浪,一弃其旧。从小学入,卒为明道君子。以吾视鲁斋求道时,尚少一岁。由今至老之年,更有许多工夫,独不可弩力向前,以自托于困知之后耶?’于是决意废举子学,朝夕以《论语》自随。先熟读正文,次读熟《集注》,次熟读诸儒说。逐章玩味,不舍昼夜。积七八月,渐渐开豁,遂深嗜而力求焉。……唯恐知之不至,行之不力,上悖至教,以违先意。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此读《论语》大法也。”东川居士怀德甫《论语愚按序》:“今观石洞以过人之才,为为己之学,其于是书,固已默而识之。由是而笃行实践,以驯进乎大成,其至盖未可量也。”

范阮攸没有把《学篇》放在开篇,而是把《圣篇》放在书之首,以表明其希贤希圣的上达追求,这是其理想境界,也是其人生努力修为的目标。范氏认为,只有怀着学做圣人的心志去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一个人。孔子从十五有志于学至七十不逾矩的成圣历程,是一个“积累勉学”的过程。从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可体认到,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重在提升体认水平、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从而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然、自由之境界。仕是学的实践,仕而学是通过学继续提升为仕之境界。主张仕应志于上,“有志于上,犹得其中,苟志于中,不免于下,又况所志既下,其何以行臣义合仁道,俯仰于天地间哉”。执政临民,要正己,要知人善任,要重礼乐教化,另外还要做到为政以德、以理使民、博施广济、恭敬事业、节用富民等。

三、范阮攸《论语》发明举隅

而谈到是什么原因让他迅速发展起来,刘经理说道:“这还要感谢鲁西厂家呢!我刚开始种植西红柿的时候,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特别是在2012年,自己购进一批化肥,说是进口的,包装袋全是英文字样,但是施用下去以后,颗粒长时间不融化,造成西红柿无法吸收养分,当年严重减产,损失惨重!从那以后我便非常重视肥料品质,2014年看到鲁西在央视打广告,相信是一家靠谱的企业,便拨打了400客服电话,开始施用鲁西硝硫基肥料。从2014年到今年,我的西红柿产量和品质都特别高,这其中鲁西肥料是可功不可没的!”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句在《论语·子罕》已出现过,只是前两句换了顺序:“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对这三句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疏曰:“此章谈人性分不同也,云智者不惑者,智以照了为用,故于事无疑惑忧患也。仁人常救济为务,不尝侵物,故不忧物之见侵患也。”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解曰:“无疑故不惑,无累故不忧,无馁故不惧。知所以致知也,勇所以力行也,知则仁矣,仁则勇矣,三者只一事。”皇、钱两人的解释颇费思量,但没有把关键处说透。范阮攸《论语愚按》按曰:“圣人辞愈谦而意独至,学者可不知自勉哉?大抵未至于仁必为物役,未至于知必为物欺,未至于勇必为物折。尽斯三者,非圣不能。”仁、智、勇、忧、惑、惧皆从心出,虽然范氏没有言心,其实心作为与物相对的一面而存在其中。物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说心所系者皆为物。心为物役则忧,心为物欺则惑,心为物折则馁,之所以会为物所役所欺所折,乃因未至于仁、智、勇之境界。有忧则仁未至,故努力于仁;有惑则智未至,故努力于智;有惧则勇未至,故努力于勇。范阮攸的解释说出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句之真谛。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这一章的深义,众说纷纭。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解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曰惟天知己。”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疏曰:“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宋陈祥道《论语全解》解曰:“孔子言莫己知也,继之以不怨天不尤人,盖曰莫我知者岂天与人使之然哉。天道远而难知,故曰怨;人道迩而可指其掌,故曰尤。下学而上达,则始于穷理,终于知命,始于仁义,终于天道,如此则与天同矣,故曰知我者其天乎。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亦迂哉。孔子不怨不尤,与反之人者异;下学上达,与失之己者异。”少说者未尽意,多说者亦未尽意。范阮攸《论语愚按》按曰:“‘不怨天,不尤人’,天道之偏覆也。‘下学而上达’,天德之健运也。圣人无以异于人处,即圣人与天为一处。此意高第尚未喻,况夫人哉?然反覆中间十一字,学者要不出此。苟求知之切,俯仰戚戚,欲速成而渐进,此等人难乎其有闻矣。”圣人颂赞尧的“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其实,天德也是圣人所追求的。如范氏所说,“不怨天,不尤人”是学天之遍覆,“下学而上达”是学天之自强不息,一般而言我们的圣与常人无异,但又与常人有异,异在“与天为一处”。范氏可谓知圣人者。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当矫形棒预弯弧度为28°时,钛合金棒矫形后胸椎后凸为12°,胸腰段为3°,腰椎前凸为38°;钴铬合金棒矫形后胸椎后凸为25°,胸腰段为3°,腰椎前凸为38°(图3),说明钴铬合金棒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图4),但使用钴铬合金棒时,椎弓根螺钉拔出应力显著增加(图5)。当钛合金棒预弯弧度为40°时,胸椎后凸恢复到27°,显著优于预弯弧度为28°时,同时螺钉拔出应力显著增加(图6 ~ 8)。

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引孙绰云:“燕居无事,故云心内夷和外舒畅者也。”孙绰就字义作了简短的解释,没有向深处阐发。宋陈祥道《论语全解》解曰:“人之情,矜慎于行礼之际,其不失礼也易;优游于无事之际,其不失礼也难。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非夫盛徳之至,孰与此哉!申申言肆而不曲,夭夭言不以老壮自居。于子之燕居,纵言肆,犹至于礼而不屈也;居不容,不以老壮自居也。肆而不屈则直,不以老壮自居则和,所谓‘居不容’、‘燕居告温温’、‘知夭夭’之谓也。《礼记》有言‘仲尼燕居’,有言‘孔子闲居’,盖退朝曰燕居,燕曰闲。”从这一大段文字可见陈祥道诠解之用力,可惜的是没有围绕重点来说。范阮攸《论语愚按》按曰:“此想见圣人全体,随时呈露,可得形容者如此,所谓‘致中和’,即其一端也。学者诚能深沉玩味,从敬字下工夫,涵养既熟,睟盎生焉。圣固不易及也,其不为君子乎?”“致中和”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段话是对中庸的解释,中庸即中和,其乃天道,故圣人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圣人天人合一之呈露,阮氏的诠释切中肯綮。阮氏所用“睟盎”一词是“睟面盎背”之简缩。睟面盎背,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睟面盎背,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这是《论语》中非常有深意的一章。扬雄《法 言·问神》:“或问:‘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与?’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虽然《论语》及诸经并没有像扬雄说的那样“不可使易知”,但该章之深意,想说明白也不易。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解曰:“以道为度,故不任意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也。无可无不可。故无固行也。述古而不自作,处群萃而不自异,唯道是从,故不自有其身也。”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引:“云子絶四者,绝者无也,明孔子圣人无此下四事,故云绝四也。不云无而曰绝者,据世人以言之也,四事世人未能绝,而孔子绝之,故云绝也。”宋陈祥道《论语全解》解曰:“圣人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以诚而已,毋意也。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而已,毋必也。可以止则止,可以仕则仕,趣时而已,毋固也。视人如我,视我如人,非特克己而已,毋我也。庄子曰‘于羊弃意,圣人不必,至人无己’,此之谓也。虽然毋意也有所谓意,《易》曰立象以尽意是也;毋必也有所谓必,名之必可言是也;毋固也有所谓固,君子固穷是也;毋我也有所谓我,以我为隐乎是也。……毋者,禁止之辞也,孔子之于四者非无也,特止而不为尔。”范阮攸《论语愚按》按曰:“我与人对,有我是有人,有人是有我。才著一边,便分两样。盖我之为我,每从意起。意者,人欲也。意则必,必则固,固则我。一成乎为我,则不复知有人矣。唯圣人之心,如天地之于万物,太虚浑然,一真自如,以我应人,不系人我,都自无意中来。然无意又当自诚人,故《大学》曰‘诚意’,此正学者下工夫处。”诸解角度不同,故各有价值。范文澜先生说庄子之学从孔学来,非常有见地,从范氏的诠释我们能看到庄子与圣人思想境界上的关联。

范阮攸“推寻圣训,潜思默契,体于躬,应于事物,以求所以为己”(《论语愚按 自序》),所以其对《论语》章句的理解多有独至处。下面举述几例: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该章不难理解,重点在引申义之阐发上。梁皇侃《论语集义疏》引江煕云:“言文王之道为后代之轨,己未得述,上天之明,必不使没也。”江氏简单解说,未作引申。宋程颢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乎。是有所受命之语,若孔子谓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丧乃我丧,未丧乃我未丧,我自做着天里,圣贤之言,气象自别。”(朱熹《论语精义》)程氏从该章看到的是圣贤气象。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圣人之勇,能无惧,如畏于三军,孟施舍之勇能无惧而畏于三军。圣人于内能无惧,于外不能无畏,圣人无惧而畏,如孟施舍同,其所以无惧,与孟施舍异。若孟子不动心,与告子同,其所以不动心与告子异。老子曰‘人之所畏,不敢不畏’,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文王至于孔子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①陈氏从该章看到的是圣人的无惧与有畏。范阮攸《论语愚按》按曰:“圣人既生,道在圣人。圣人之身,斯文所恃以在也。由文王至于孔子,斯文之在孔子,必矣。有可必之理于天,匡人虽暴,安能以夺天理哉?‘其如予何’四字,圣人秪以天理断耳。天理未亡,圣人自存,夫谁得而害之?推此义,君子亦自修而已矣。无妄之灾,何可惧也。”范氏能一隅三隅反,从圣人在匡的无畏,看到的是君子自修亦无惧于无妄之灾。教育重在导志,显然,范氏的阐发更能教人向上了。

本研究存在回顾性研究常见缺陷,另外其样本量较小,今后需纳入更多的病例,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所总结的TIO致病肿瘤68Ga-DOTA-TATE PET/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TIO致病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未来研究中可以纳入99mTc-HYNIC-TOC SPECT显像结果阳性的TIO患者,分析68Ga-DOTA-TATE PET/CT对这部分TIO患者致病肿瘤的检出率及其图像特征,进一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各自的优势。

四、结语

从《论语愚按》可以管窥越南儒学的思辨、实践品格,在其思辨、实践精神下,越南《论语》学亦颇有建树。日本学者中田祝夫曾言:“海水与淡水的差别,只不过表现在百分之二点四的盐分的有无上,但这少量的盐分的差别,造成了海水与淡水的差别,不久便导致了海水生物与淡水生物的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说是无限大的,但这种质的大差别是由很小部分的盐分的小的差别引起的”(转自潘钧,2013:4)。虽然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效应不能与海水淡水的差异效应划等号,但中田的话语对于我们研究越南等国的《论语》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 孟施舍之能及孟子、告子的不动心均从《孟子·公孙丑上》来。

参考文献:

[1] 谷鐡臣.1891.論語類編心解[M].京都:文石堂.

[2] 松田東編.井口栄治校.1898.論語類編[M].東京:吉川半七.

[3] 范氏翠娇.2012.孔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D].芹苴:芹苴大学.

[4] 范文快.2004.孔夫子与论语[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

[5] 罗氏秋商.2012.孔孟儒教的修身问题[D].胡志明市:人文与社会科技大学.

[6] 潘钧.2013.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

[7] 屈氏和.2014.《论语》中所蕴含的孔子道德思想[D].胡志明市:人文与社会科技大学.

[8] 阮氏兰明.2012.孔子的“礼”范畴与其对现代越南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D].河内:河内大学.

[9] 阮文赏.2002.孔子《论语》中的“礼”与其对现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研究[D].河内:河内大学.

[10] 阮显黎.2002.论语注译[M].河内:文学出版社.

[11] 阮显黎.2003.孔子与论语[M].河内:文学出版社.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Vietnam

Abstract: It is evident in history that Vietnam should be the first country to have the knowledge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abroad. Among the eight dynasties established after the independence in the 10th century AD, Ngo, Đinh, Pre-Loei and Hõ didn’t make any contribution to the Confucian study as for their short ruling, while the other four all esteemed and advocated the Confucianism, which represented by establishing hierarchic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rom central to local to develop and popularize Confucian education. The latter four governments issued Confucian classics,and implement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post-Loei and Nguyen Dynasty, there appeared many studies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various forms.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in Vietnam, fusing with the local culture, Confucianism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formed the exotic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ing to speculation and practice. Taking the work of The Analysis and Comment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an example will help to have a glimpse on the speculative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 and attainment of the study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Vietnam.

Key Words: studies on The Analects in Vietnam; selections of The Analects; Fan Ruanyou; The Analysis and Comment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specul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48(2019)03-0003-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16ZDA1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远斌,男,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化与文学。

标签:;  ;  ;  ;  ;  ;  ;  ;  

周远斌:越南《论语》学概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