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X·10-1G螺旋榨油机压榨油菜籽生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祖述冲[1](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于丛丛[2](2019)在《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亚麻籽饼粕是亚麻籽加工制油的主要副产物,目前存在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而酚类化合物是亚麻籽中极为重要的一类有益微量成分,不仅赋予了亚麻籽油脂在亚麻籽的良好稳定性,同时具备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本文采用典型制油工艺制取亚麻籽油、以获得相应的亚麻籽饼粕,研究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同时将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添加到亚麻籽油中,以研究评估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在油相体系中的抗氧化性能。本文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优化了亚麻籽饼粕中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定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和HPLC参数,其中前处理过程包括超声波辅助萃取和碱水解过程。超声波辅助萃取前处理条件如下:以无水甲醇为萃取溶剂,料液比1:20(m:v),超声时间2 h,超声温度35℃,超声功率800 W,超声萃取3次;碱水解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加碱量,最优加碱量为0.3 mol/L NaOH溶液/亚麻籽饼粕的体积质量=3:1。优化后的高效液相条件为:柱温30℃;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流动相A为98%超纯水(超纯水:乙酸=98:2,V:V),流动相B为甲醇,洗脱时间为0~80 min,洗脱梯度为85%A~15%A,超声波辅助萃取、碱水解前处理结合HPLC检测SDG方法快捷方便、安全准确。其次,研究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比较了浸出、冷榨、100~180℃不同温度预处理热榨亚麻籽饼粕的总酚含量、黄酮含量和SDG含量。结果表明总酚含量、黄酮含量、SDG含量随制油温度不同呈现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其中总酚含量、黄酮含量随制油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160℃预处理热榨亚麻籽饼粕中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最大,分别为20.67 mg GAE/g亚麻籽饼粕、30.96 mg QE/g亚麻籽饼粕;SDG含量则随制油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80℃预处理热榨亚麻籽饼粕的SDG含量最高(20.48 mg QE/g亚麻籽饼粕),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与制油工艺的温度密切相关。再次,通过三种自由基清除方法对不同工艺制得的亚麻籽饼粕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表明,随制油温度的升高,酚类化合物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先升高后降低,其中以160℃预处理热榨饼粕的酚类化合物最强;不同制油温度下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最大(900.89~1504.13μmol TE),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范围为123.52~154.84μmol TE,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范围为76.12~107.69μmol TE。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DG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最强;黄酮含量与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最强;总酚含量与三种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均为最弱。最后,烘箱加速氧化实验评估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饼粕的酚类化合物在油相体系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提取物在热榨亚麻籽油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或促氧化作用,且这取决于添加比例,添加比例合适时均呈现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反之呈现促氧化作用。其中典型的120℃预处理热榨饼粕提取物的最佳添加比例为10%wt,在该添加量下加速氧化5天后,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分别仅为12.51mmol/kg、14.38和63.47,远低于对照组。为保证有效的抗氧化作用,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饼粕提取物的添加比例按如下原则添加: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SDG含量分别计,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的添加比例控制在1.0~1.5 mg GEA/g热榨亚麻籽油、1.3~2.0 mg QE/g热榨亚麻籽油、1.3~2.0 mg/g热榨亚麻籽油。
史嘉辰[3](2019)在《低温压榨菜籽饼的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油脂需求量的增加,低温压榨菜籽油的产量逐年上升。由于菜籽饼中仍残留10%以上的油脂及丰富的VE、菜籽多酚等有益伴随物,如何提高菜籽饼的综合利用率成为油脂加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亚临界流体萃取作为一种低温制油技术,具有高效、保质、节能的优点。然而,采用单一亚临界溶剂难以实现对菜籽饼中油脂与有益伴随物的协同萃取,同时关于亚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能量变化规律也缺乏理论研究。为此,本文以低温压榨菜籽饼为试材,构建不同的亚临界混合溶剂体系,对比研究油脂及有益伴随物在其中的迁移规律;并基于热泵原理对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亚临界丙烷,二甲醚,丙烷-乙醇夹带剂溶剂(1%,3%,5%)以及丙烷-二甲醚混合溶剂(1:1,3:1,5:1,v/v)萃取菜籽饼,以油脂及有益伴随物提取率为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溶媒萃取所得菜籽油的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亚临界萃取溶剂对饼中油脂提取率均在90%以上,所得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丙烷-二甲醚混合溶剂(5:1,v/v)萃取可显着提高菜籽油中VE含量至207.95 mg/100g,丙烷-3%乙醇夹带剂溶剂萃取可显着提高菜籽油中多酚含量至50.36 mg/100g;丙烷-二甲醚5:1混合溶剂萃取所得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分别为3.44 mg/g、2.00 mmol/kg,显着低于单一亚临界溶剂萃取所得菜籽油。由此可见,不同亚临界溶剂萃取所得菜籽油提取率和脂肪酸组成相似,而混合溶剂有利于提高菜籽油中有益伴随物含量、增强油脂氧化稳定性。(2)分别采用亚临界丙烷、二甲醚单一溶剂以及丙烷-二甲醚混合溶剂(5:1,v/v)萃取低温压榨菜籽饼,对比分析菜籽油及有益伴随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规律。结果表明,增大压力有利于提高油脂及有益伴随物的提取率;菜籽饼中油脂及有益伴随物提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且初始阶段增长速率较快;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油脂及有益伴随物的亚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焓变、熵变为正值,不同温度下吉布斯自由能变为负值;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菜籽油在丙烷、二甲醚和丙烷-二甲醚混合溶剂中的萃取活化能分别为10.87,20.13和8.75 kJ/(mol·K),均小于菜籽多酚和VE在相同溶剂中的萃取活化能。菜籽油、菜籽多酚和VE在混合溶剂萃取过程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3.57×10-125.11×10-12,3.08×10-124.95×10-12和2.85×10-124.91×10-12 m2/s,均大于同温条件下在丙烷、二甲醚单一溶剂体系中的有效扩散系数。由此可见,萃取压力对油脂及有益伴随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量影响占主导地位,采用Baümler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油脂及有益伴随物的萃取动力学,油脂及有益伴随物的萃取过程为吸热、熵增过程,可自发进行;在本试验采用的溶剂中,菜籽油均为最易被萃取的组分,而丙烷-二甲醚混合溶剂有利于油脂及有益伴随物的协同萃取。(3)基于热泵原理对亚临界流体萃取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并以班处理量为20 t菜籽饼的亚临界丁烷萃取为例,验算生产过程中萃取系统的实际能耗。结果表明,萃取系统中的脱溶设备相当于压缩式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冷却设备相当于热泵系统中的冷凝器,萃取溶剂相当于热泵系统的工质,经汽化、压缩、冷凝后完成一次热力学循环,并向外释放一定能量;参照二阶舍项维里方程,采用虚拟路径计算获得丙烷、丁烷和二甲醚溶剂的压缩焓变分别为53.99、47.97和51.48 kJ/kg;参照Carruth模型计算得到各溶剂蒸发焓变分别为322.57、351.89和394.45 kJ/kg,进而确定各溶剂热泵系统性能系数理论值分别为6.97、8.33和8.66。在班处理量20 t菜籽饼,料液比1:1(w/v),逆流萃取4次的条件下,理论计算所得溶剂冷凝所需换热面积为27.6 m2,系统能耗为378 kW·h;实际生产中冷凝器换热面积为36.0 m2,系统能耗为450 kW·h,菜籽饼的亚临界丁烷萃取能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相近。由此可见,亚临界流体萃取系统的溶媒循环过程与热泵系统工质的压缩、冷凝过程一致,参照热泵理论分析计算亚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能量传递方法可行。
邓秋萍[4](2017)在《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葵花籽是草本植物向日葵的果实,含有丰富的油脂,尤其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较大,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本文以葵花籽为试验的原材料,先采用水剂法,然后再采用盐溶液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通过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以期为葵花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值9、料液比1:10 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 h,提取率平均值为18.59%,实际提油率为35.64%。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钠浓度1.6mol/L,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提取率为37.65%,实际提油率为72.18%。通过验证试验,证实该工艺具有稳定的可靠性。水剂法、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和索氏提取得到的葵花籽油通过GC分析结果表明,其脂肪酸组成较为接近,表明水剂法、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过程没有对其脂肪酸组成造成破坏。通过对葵花籽油理化指标分析表明,试验所得葵花籽油透明澄清,呈淡黄色,具有独特清香味,其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均符合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率虽然低于索氏提取法,但是高于水剂法,而且与两者相比具有耗时短,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因此,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张林枫[5](2017)在《糖泥物料特性研究及糖泥螺旋挤压机械结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在化石能源日益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的今天,开发和利用生物质等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了一种未来趋势。我国的甘蔗种植面积广阔,而糖泥是甘蔗制糖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之一,储量非常丰富,当糖泥作为某种产品的生产原料时,必须经过压榨脱水来减少糖泥的含水率。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脱水能耗和效率的问题,因此对糖泥性质、脱水理论的研究和设备结构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致力于研究糖泥的脱水性质,解决糖泥脱水能耗与效率的问题,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对糖泥挤压脱水的螺旋结构进行改进设计。首先较为全面地研究了物料的过滤压榨理论,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以及三种基本的过滤形式,为后续的过滤试验做好理论准备。以糖泥为试验原料,利用自行设计加工的活塞式脱水装置进行压缩脱水试验,由试验记录的时间与滤液量,结合一维压榨脱水理论,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糖泥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滤液密度、粘度等,通过计算得到糖泥的恒压过滤比阻和压缩性系数。对影响糖泥脱水率的问题进行了单因素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变力加载方式下的糖泥总脱水率高于恒力作用下的脱水率;在本试验的压力范围内,压力一定时,糖泥脱水率随着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质量一定时,压力增大,糖泥脱水率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况,而质量超过600g时,脱水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通过过滤压榨理论将部分影响因素与脱水率的关系以数学模型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螺旋压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特点做了重点研究,计算出各螺旋叶片上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切向力。利用Workbench软件对螺旋脱水结构进行静力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发现该螺旋结构强度符合要求;通过参数建模的方法对螺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较为合适的孔径大小和叶片厚度;为尽可能地避免螺旋结构在工作时发生共振的情况,对优化后的螺旋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
龙婷[6](2017)在《油茶籽的预处理和压榨提油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茶油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茶油产品日益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消费者的欢迎,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油茶籽产量逐年增加,因而油茶籽的加工技术也越来越重要。论文对新鲜油茶果进行采后堆沤研究,并以油茶籽为对象,对其进行热泵干燥和微波热处理,探讨油茶籽的热泵干燥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热泵干燥模型;优化油茶籽微波热处理的工艺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与焙炒、烘烤、湿蒸三种热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古法、螺旋和液压三种压榨方式制取茶油,探讨不同压榨工艺对茶油和油茶籽粕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新技术在油茶籽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改进油茶籽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油茶果的采后堆沤研究研究了新鲜油茶果在恒温恒湿堆沤和自然堆沤过程中油茶籽仁的主要成分和茶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沤有利于油茶籽内粗脂肪的积累,恒温恒湿和自然条件下分别堆沤5 d和7 d后油茶籽中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分别增加了6.86%和5.98%;两种条件下总糖含量均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蛋白质基本维持在15%?17%,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在0.50?0.78 mg/g和0.38?0.80 mmol/kg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粗脂肪仅与总糖含量存在显着负相关性,糖类物质的消耗为油脂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2)油茶籽的干燥工艺及模型研究相较于自然、热风、真空、冷冻四种干燥方法,热泵干燥时间最短,能较好的保留茶油中的营养功能成分,故采用热泵技术干燥油茶籽,研究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油茶籽的热泵干燥特性,采用9个常用的干燥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油茶籽热泵干燥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油茶籽的热泵干燥以降速阶段为主,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越大,干燥时间越短;油茶籽热泵干燥所需的活化能为32.0 kJ/mol;常用的9种干燥数学模型中Midilli模型的拟合度最高,所得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97%;而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校验、测试过程中,模型拟合度均达0.999以上,仿真结果与实验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7%,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准确的预测油茶籽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3)油茶籽的微波热处理工艺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对油茶籽进行热处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微波热处理的适宜条件,然后将此条件下油茶籽的出油率和茶油的品质与焙炒、烘烤和湿蒸三种热处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油茶籽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密度、微波处理时间对油茶籽粕的残油率、茶油的理化指标和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微波热处理条件为:原料水分含量11%?13%,微波功率密度3?5 W/g,微波处理时间4?6 min时,出油率高,茶油品质好,营养功能成分含量丰富。四种热处理方法能显着提高油茶籽的出油率、茶油的感官品质、茶油中黄酮、多酚、植物甾醇等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和茶油的贮藏稳定性,增加茶油中的挥发性组分,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仍符合油茶籽原油国标。四种热处理的效果以微波最好,焙炒、烘烤、湿蒸的作用相对较小。(4)油茶籽压榨方式的对比研究采用古法、螺旋、液压三种压榨方式制取茶油,分析不同压榨方式对残油率、茶油品质、油茶籽粕的其主要成分及其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压榨法的残油率最低,为5.77%,液压压榨的最高,为10.88%;压榨方式能显着影响茶油的感官品质、特征指标、理化指标、营养功能成分以及贮藏稳定性,对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三种压榨方式以古法压榨所得茶油的感官和理化品质最优,营养价值最高,贮藏稳定性最好。压榨方式对油茶籽粕中的蛋白质、总糖、还原糖、茶皂素、多酚、黄酮含量有一定影响,均以古法压榨的油茶籽粕中最高,且其所含蛋白的功能特性较之另外两种方法更好。综合考虑,古法压榨是一种较优的油茶籽加工方法。
李汶罡[7](2016)在《牡丹种子油的提取与高值化产品加工技术及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牡丹香味独特、花色各异,而且具备许多生物活性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而且可以药用,具有较很高的经济价值,而科研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牡丹花中的有效成分及挥发油进行检测及评价。目前对于牡丹籽油的研究在国内外却鲜有报道,而牡丹籽油作为目前为止研究较少的部位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研究显示牡丹籽的出油率在25%-38%之间,同样利用GC-MS检测技术检测显示牡丹籽油共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则仅占14%左右,而不饱和脂肪酸则以亚油酸含量22.19%、油酸27.140%、亚麻酸36%为主,是一种健康理想的日常食用油。我国卫生部已于2011年3月22日批准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这为牡丹种子油的资源化利用开启了新的篇章。介于牡丹籽油的以上优势我们如何能更好的利用牡丹籽油,本文为牡丹籽油的提取、保存、纯化和进一步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能够确保牡丹籽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得到良好的保存和最大限度的利用。1.本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了下一步实验的条件范围:以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作为提取溶剂,牡丹籽粉碎至粒径为20目进行微波提取实验。主要影响因素范围设定为提取温度70-100℃、提取时间2-l0mmin、乙醇在混合溶剂中比例8-20%、提取固液比0.14-0.5g/mlL。为了更详细的探索微波提取牡丹籽油过程中各参数对得率和能耗的影响规律,采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设计响应面优化实验。通过实验获最终优化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0.33g/mL、提取时间2.86min、提取温度81.41℃、乙醇加入比为20.00%,理论最佳提取率为34.06%。3次平行实验得到的实际平均提取率为33.98%,与理论值相差0.08%。重复性好。将索氏提取、溶剂提取、超临界提取与微波提取牡丹籽油采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提取方式所得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基本相同,而微波提取能耗最小、提取时间最短、所需操作相对简单,微波提取所得牡丹籽油的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值结果相对较低,酸价与其他方法提取的牡丹籽油几乎无差异。2.在各种抗氧化剂加入量都为0.02%条件下,几种抗氧化剂对于牡丹籽油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为:TBHQ>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提取物>VE。TBHQ作为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而在天然抗氧化剂中迷迭香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最优。在不同抗氧化剂对于牡丹籽油中丙二醛产生的影响中影响效果仍然是:TBHQ>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提取物>VE空白对照组的丙二醛值从0.41mg/kg升至5.25mg/kg而TBHQ和迷迭香提取物实验组丙二醛分别增加到1.39mg/kg和2.14mg/kg,远低于对照组。牡丹籽油贮藏实验证实温度、光照、空气均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其中不同温度对于牡丹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而光照对于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仅次于温度,空气对于牡丹籽油的贮藏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故为延长牡丹籽油的贮藏时间保证其营养价值应该在密封避光低温的环境下运输与贮藏。3.通过单因素法优化获得β-环糊精包合牡丹籽油制备牡丹籽油固化粉的最佳条件如下:包合温度50℃、亚麻酸与β-环糊精摩尔数比为1:2、包合时间为2.5h、乙醇加入量为牡丹籽油用量的4.5倍(w/w),最优固化所得牡丹籽油包合率为69.93%,含油率为26.74%。将最佳制备条件实验重复3次平均得率为68.54%,最终证明该条件重复性良好。对牡丹籽油包合物进行了理化性质的表征。通过最优条件制备得到固体化牡丹籽油包合物,在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图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检测时较好的体现了包合物具有β环糊精的优势特征,其中中包括:固体化结构、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拥有的与β环糊精相似的化学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主要体现了牡丹籽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和β-环糊精的晶体结构特征,虽然包合物的晶体构特征完全改变了,但是包合物仍然是稳定的固态晶体结构。通过生物利用度实验证明:牡丹籽油固体化粉末的生物利用度较牡丹籽油提高了 9%,药物最大浓度高。4.利用环糊精包合法与溶剂提取法对牡丹籽油中α-亚麻酸进行了纯化。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优化实验的因素范围后经过Design Expert 8.0软件采用Box-Behnken模型对纯化过程进行了系统优化。最终优化所得β-环糊精包合最佳纯化条件为:包合温度56.5℃、包合时间3.75h、FAEE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0.31、乙醇用量为FAEE的3.2倍,GC结果证实纯化后的α-亚麻酸纯度可达76.04%。FTIR显示β-环糊精包合FAEE没有造成β-环糊精的化学结构改变,红外光谱中也并没有体现出FAEE的特征吸收峰,由此可知FAEE与β-环糊精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超分子结构,物主要体现了β 环糊精的特征结构。
白歌[8](2015)在《混合溶剂提取亚临界花生粕中蛋白及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文中认为花生饼粕是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受目前技术所限,我国花生饼粕利用率低。为推动花生饼粕资源的综合加工与花生蛋白深加工的发展,本研究以亚临界制油后的花生饼粕为原料,研究混合溶剂法提取花生蛋白工艺,找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比较该方法获得花生蛋白与传统碱溶酸沉提取花生蛋白在功能性与结构方面的差异;探索利用混合溶剂法提取的花生蛋白酶解制备ACE抑制肽,分析条件影响,并对花生ACE抑制肽进行纯化与结构鉴定。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现有的制油工艺中,存在高温、高压处理,花生蛋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限制花生蛋白的提取和后续利用。因此,亚临界萃取制油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碱溶酸沉法虽然能制得蛋白纯度高的产品,但是会对蛋白带来破坏而且污染环境。因此以亚临界花生粕为原料进行混合溶剂提取蛋白,以蛋白质的纯度为指标进行两水平四因素、单因素和混料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溶剂的最佳配比为:正己烷:乙醇:水=0.25:0.49:0.2,液料比16:1,温度为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一次醇洗的蛋白纯度为62.62%(干基),提取率97.05%。比较多次醇洗工艺,本实验优化得出的一次醇洗工艺有着节约成本,简化工艺的优点,适宜工业化推广。亚临界花生粕混合溶剂提取的蛋白(PPEW)、未加工花生蛋白(NPP)和高温花生饼粕提取蛋白(HTPP)在功能性上比较结果为:PPEW有着较强的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性。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PEW与NPP的亚基组成与分布无明显差异,HTPP与前两种蛋白的组成有明显差异,高温造成高分子量70 kDa亚基降解,低分子量亚基组分增加,15 kDa以下没有明显的亚基条带,这会影响它们的性质以及应用范围。三者的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PPEW的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最高29.15%,HTPP的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最低。其中PPEW和NPP中的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比HTPP中的含量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PEW与NPP在酰胺Ⅲ带的吸收峰在1241 cm-1,而HTPP在酰胺Ⅲ带的吸收峰在1235 cm-1。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由于原料来源不同,获得的花生蛋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功能性和营养特性。亚临界饼粕提取花生蛋白的结构破坏程度低,营养价值高且功能性好,更适宜用作食品原料。以PPEW为底物,从多种蛋白酶中选择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PPEW制备ACE抑制肽,最佳工艺条件:pH为9.3、酶解温度50℃、时间为150 min、加酶量为3000 u/g蛋白、底物浓度4%,获得的短肽得率77.89%、水解度17.87%和ACE抑制率76.26%。SDS-PAGE电泳分析酶解过程发现: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高分子花生蛋白亚基减少,15 kDa以下亚基增加,这表明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产生了低分子量的酶解产物。从75 min后,30 kDa以上亚基消失,花生蛋白基本水解成多肽。分析短肽得率、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延长酶解时间虽然会增大水解度,但是过度水解会导致短肽得率和ACE抑制率的降低。采用30 kDa、10 kDa、5 kDa三级超滤将酶解液进行分离和浓缩。三级超滤的结果表明,10 kDa的透过液的半抑制浓度(IC50)最低为1.32 mg/ml。采用葡聚糖G-15对其10 kDa的透过液进行脱盐和分组,结果表明:脱盐率达到了94.50%,花生多肽的回收率为78.23%。分离的四个峰中峰4的IC50最小为0.634 mg/ml,说明峰4的ACE抑制活性的效果最好。将峰4的组分进行LC-MS检测出主要的分子量为1193.5、1512.6、1530、1608.9、1777.6。
蒋宏伟[9](2014)在《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油(Camellia Oil)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油茶(CamelliaolejfferaAbel.)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本研究全面深入的分析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制约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充分利用国内茶油主产省份发展茶油的经验,提出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策略。为福建省尤溪有机茶油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优势:(1)自然资源、环境优势;(2)区位交通优势;(3)人力资源优势;(4)历史条件优势;(5)具有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6)各级政府高度重视。2、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存在的问题:(1)油茶林经营管理粗放,油茶单产低;(2)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科技投入欠缺;(3)茶油经营规模小,产品商品化水平低;(4)消费者对茶油认识不够,市场推广难;(5)有机食品市场尚待规范,市场扩大受阻。3、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产业的对策:(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2)加强茶油资源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3)坚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原则;(4)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5)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6)强化资金筹措,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7)加强有机茶油技术体系建设;(8)建立有机茶油生产加工的HACCP体系;(9)建立有机茶油产品可追溯系统。4、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发展壮大表明,发展有机茶油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十分有利的。
张朝阳[10](2014)在《酶法辅助水代法生产芝麻香油的研究及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芝麻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有很悠久的栽培历史。芝麻油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很多种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小磨香油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小磨香油的生产多采用水代法,水代法是我国传统的制油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天然绿色、设备简单等诸多优点,但水代法的提油率较低,麻渣中的残油较高,麻渣水分含量较高,这些缺点制约着水代法的规模化生产。随着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酶制剂应用到油料生产过程中也越来越广泛。酶可以水解纤维素、蛋白质等分子,破坏细胞结构,增加水分子对油料细胞的渗透,利于油料中油脂分子的提取,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芝麻的提油率,降低麻渣中的残油率。本文在传统水代法的工艺流程中加入酶解工序,采用酶法来辅助水代法生产芝麻香油,以芝麻提油率和麻渣中的残油率为综合考察指标,研究不同酶种对芝麻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对芝麻油的提取影响较小,而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芝麻提油影响较大,这四种酶的影响大小依次是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该四种酶进行复配,研究四种酶的组合作用,得到的最佳加酶量为:纤维素酶200U/g,碱性蛋白酶2000U/g,木瓜蛋白酶3500U/g,中性蛋白酶3000U/g。在传统水代法中加入酶制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提油率,降低麻渣中的残油率。根据前面研究得到的最佳加酶组合和加酶量,以提油率和残油率为考察指标,对酶法辅助水代法中酶解工序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研究不同pH、温度和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pH6.0,温度50℃,时间3.0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的提油率可达89.55%,残油率为6.73%。所得的芝麻香油酸价为1.36mgKOH/g,过氧化值为0.89mmol/kg,皂化值为188.9mg/g,碘值为102.18,色泽为Y23.0R11.8,水分挥发物含量为0.25%。与传统水代法相比,酶法辅助水代法所得芝麻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较高,颜色较深。通过气相色谱对所得芝麻香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可知,酶法辅助水代法芝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主要由油酸和亚油酸组成,其含量分别为39.72%和43.50%。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和亚麻酸为主,其含量分别为9.46%,5.81%,0.55%和0.32%。此外,由于生产中芝麻经过高温炒籽,所得芝麻油中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产生,其中反油酸占0.12%,反亚油酸占0.20%。最后,根据研究得到的酶法辅助水代法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对酶法辅助水代法生产芝麻香油进行工艺设计。在200℃下炒籽15-20min,磨浆后分两次加入80%的开水进行兑浆搅油,然后在最佳条件下对其进一步酶解,再用三相离心机将油脂和湿麻渣分离开来。根据设计计算,选择合适的设备,设计生产车间并完成相关图纸的绘制。
二、ZX·10-1G螺旋榨油机压榨油菜籽生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X·10-1G螺旋榨油机压榨油菜籽生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
1.3.2 红松籽油概述 |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
1.5.1 喷雾干燥法 |
1.5.2 物理吸附法 |
1.5.3 复合凝聚法 |
1.5.4 乳液聚合法 |
1.5.5 分子包埋法 |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1.6.1 低温结晶法 |
1.6.2 分子蒸馏法 |
1.6.3 精馏分离法 |
1.6.4 吸附分离法 |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6.6 脂肪酶浓缩法 |
1.6.7 尿素络合法 |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7.1 解决的问题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红松籽的采集 |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
5.3.3 Fe~(2+)还原能力 |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5.4.3 Fe~(2+)还原力分析 |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6.6 本章小结 |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
7.3.3 PLA含量测定 |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PLA标准曲线 |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亚麻籽饼粕简介 |
1.1.1 亚麻籽饼粕概述 |
1.1.2 亚麻籽饼粕研究开发现状 |
1.2 亚麻籽饼粕酚类抗氧化活性物质 |
1.2.1 酚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多酚化合物 |
1.3 亚麻籽简介 |
1.3.1 亚麻籽概述 |
1.3.2 亚麻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3 亚麻木酚素及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 |
1.4 油料粕来源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
1.4.1 亚麻籽饼粕来源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1.4.2 其他油料粕来源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1.5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5.1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1.5.2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6 立题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亚麻籽饼粕的制取 |
2.2.2 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2.2.3 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4 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在亚麻籽油体系中抗氧化性能的评估 |
2.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超声波辅助萃取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定量检测亚麻籽饼粕SDG |
3.1.1 超声辅助萃取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3.1.2 碱解过程中加碱量的选择 |
3.1.3 高效液相法检测条件的确立 |
3.1.4 液相分析方法的评价 |
3.2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2.1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
3.2.2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中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3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中SDG含量的影响 |
3.3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3.1 不同制油工艺下亚麻籽饼粕的酚类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3.3.2 亚麻籽粕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与其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4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在亚麻籽油体系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1 含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亚麻籽油的氧化劣变 |
3.4.2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抑制亚麻籽油初级氧化的影响 |
3.4.3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抑制亚麻籽油次级氧化的影响 |
3.4.4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抑制亚麻籽油综合氧化的影响 |
3.4.5 不同制油工艺制得的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的最适添加比例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低温压榨菜籽饼的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菜籽油及其制取技术概况 |
1.2 菜籽低温制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菜籽原料预处理 |
1.2.2 菜籽油低温压榨 |
1.2.3 菜籽饼综合利用 |
1.3 亚临界流体萃取在低温制油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
1.3.1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发展 |
1.3.2 亚临界流体萃取理论研究 |
1.3.3 亚临界流体萃取节能评价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亚临界流体萃取对低温压榨菜籽饼中油脂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菜籽饼成分分析 |
2.3.2 菜籽油样品制备 |
2.3.3 菜籽油品质分析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低温压榨菜籽饼基本组成 |
2.4.2 不同粉碎细度对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2.4.3 不同萃取溶剂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临界流体萃取低温压榨菜籽饼中油脂及有益伴随物的溶解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菜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 |
3.3.2 菜籽油有益伴随物含量测定 |
3.3.3 萃取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
3.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菜籽油及其有益伴随物的提取率 |
3.4.2 菜籽油萃取动力学与热力学 |
3.4.3 VE萃取动力学与热力学 |
3.4.4 菜籽多酚萃取动力学与热力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热泵原理的油脂亚临界流体萃取节能技术分析 |
4.1 引言 |
4.2 亚临界流体萃取系统能量传递的定性分析 |
4.2.1 热泵系统基本组成及节能原理 |
4.2.2 亚临界流体萃取热泵系统溶剂循环过程 |
4.3 亚临界流体萃取系统能量传递的定量分析 |
4.3.1 萃取系统的工艺参数 |
4.3.2 萃取溶剂的热力学参数 |
4.3.3 萃取过程的溶剂焓变 |
4.3.4 萃取系统的性能系数 |
4.4 低温压榨菜籽饼亚临界流体萃取过程能耗的理论计算 |
4.4.1 生产方案及物料衡算 |
4.4.2 能量计算及换热器设计 |
4.4.3 萃取系统能耗分析 |
4.5 低温压榨菜籽饼亚临界流体萃取过程能耗的试验验证 |
4.5.1 试验与方法 |
4.5.2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工作成果 |
(4)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葵花籽油的概述 |
1.1.1 葵花籽的营养价值 |
1.1.2 葵花籽油的作用 |
1.1.3 葵花籽油的应用 |
1.2 国内外葵花籽油提取技术现状 |
1.2.1 压榨法 |
1.2.2 溶剂浸出法 |
1.2.3 水酶法 |
1.2.4 超临界溶剂萃取法 |
1.3 水溶剂法提油工艺 |
1.3.1 水剂法提油工艺研究进展 |
1.3.2 水剂法提油工艺原理及特点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试验研究目标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葵花籽油的提取方法 |
2.3.2 葵花籽油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
2.3.3 葵花籽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索氏提取法测定葵花籽油中游离油含量 |
3.2 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2.2 正交试验结果 |
3.3 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正交试验结果 |
3.4 不同方法提取的葵花籽油比较 |
3.4.1 脂肪酸组成比较 |
3.4.2 理化指标比较 |
3.4.3 提取率比较 |
4 讨论 |
4.1 关于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 |
4.2 关于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糖泥物料特性研究及糖泥螺旋挤压机械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糖泥的种类 |
1.2.1 糖泥的研究与利用 |
1.2.2 糖泥脱水的意义 |
1.3 螺旋压榨机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过滤与压榨理论 |
2.1 过滤理论简介 |
2.1.1 过滤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2.2 压榨理论简介 |
2.2.1 压榨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2.3 过滤的基本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糖泥脱水试验装置设计及糖泥脱水参数测定 |
3.1 试验装置的总体设计 |
3.1.1 糖泥压缩区的设计分析 |
3.1.2 压力加载区的设计分析 |
3.1.3 滤液收集及测量方法 |
3.2 过滤介质的选择 |
3.3 糖泥脱水基本参数 |
3.3.1 滤液密度 |
3.3.2 滤液粘度 |
3.3.3 糖泥初始含水率 |
3.3.4 糖泥滤饼湿干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泥脱水试验与结果分析 |
4.1 糖泥在不同质量和压力下的脱水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压缩时间与滤液量的关系 |
4.1.3 糖泥平均过滤比阻 |
4.1.4 糖泥压缩性系数 |
4.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2.1 糖泥过滤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
4.2.2 糖泥脱水率与质量、压力的关系 |
4.2.3 糖泥脱水率与加载方式的关系 |
4.2.4 糖泥压缩密度与质量、压力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旋脱水结构的改进设计与优化 |
5.1 目前主要脱水设备 |
5.2 螺旋压榨机的结构和原理 |
5.2.1 螺旋压榨机的特点 |
5.3 螺旋脱水结构参数改进设计 |
5.3.1 螺旋叶片形状与螺旋升角 |
5.3.2 压缩比与脱水率 |
5.4 螺旋脱水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4.1 螺旋结构受力分析 |
5.4.2 螺旋结构静力分析 |
5.4.3 螺旋结构优化设计 |
5.4.4 螺旋结构模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油茶籽的预处理和压榨提油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茶油概述 |
1.2 油茶籽的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2.1 油茶果采后堆沤研究 |
1.2.2 油茶籽干燥工艺研究 |
1.2.3 油茶籽热处理工艺研究 |
1.2.3.1 蒸炒处理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1.2.3.2 烘烤处理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1.2.3.3 微波处理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1.2.4 油茶籽的制油工艺研究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油茶果的采后堆沤研究 |
2.4.2 油茶籽的干燥工艺及模型研究 |
2.4.2.1 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
2.4.2.2 油茶籽热泵干燥的工艺设计 |
2.4.2.3 油茶籽热泵干燥数学模型的选择 |
2.4.2.4 干燥数学模型评价指标 |
2.4.2.5 BP神经网络的建立 |
2.4.3 油茶籽的微波热处理工艺研究 |
2.4.3.1 单因素试验 |
2.4.3.2 优化试验 |
2.4.3.3 最佳热处理方法的探究 |
2.4.4 油茶籽压榨方式的对比研究 |
2.5 分析测定方法 |
2.5.1 热泵干燥相关指标的测定 |
2.5.1.1 干基水分含量 |
2.5.1.2 水分比MR |
2.5.1.3 干燥速率 |
2.5.1.4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
2.5.1.5 活化能 |
2.5.2 油茶籽中主要指标的测定 |
2.5.2.1 水分的测定 |
2.5.2.2 粗脂肪的测定 |
2.5.2.3 蛋白质测定 |
2.5.2.4 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
2.5.2.5 多酚的测定 |
2.5.2.6 黄酮的测定 |
2.5.2.7 茶皂素的测定 |
2.5.3 油脂中主要指标的测定 |
2.5.3.1 油脂的感官评价 |
2.5.3.2 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
2.5.3.3 过氧化值的测定 |
2.5.3.4 酸价的测定 |
2.5.3.5 碘值的测定 |
2.5.3.6 皂化值的测定 |
2.5.3.7 不皂化物的测定 |
2.5.3.8 蜡质的测定 |
2.5.3.9 磷脂的测定 |
2.5.3.10 p-茴香胺值和总过氧化值的测定 |
2.5.3.11 折光指数的测定 |
2.5.3.12 色泽的测定 |
2.5.3.13 透明度的测定 |
2.5.3.14 冷冻试验 |
2.5.3.15 多酚的测定 |
2.5.3.16 黄酮的测定 |
2.5.3.17 植物甾醇的测定 |
2.5.3.18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2.5.3.19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5.3.20 挥发性组分的测定 |
2.5.3.21 维生素E的测定 |
2.5.4 蛋白质功能特性的测定 |
2.5.4.1 吸水性 |
2.5.4.2 吸油性 |
2.5.4.3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
2.5.4.4 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 |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2.6.1 数据处理软件 |
2.6.2 统计分析方法 |
2.6.2.1 方差分析 |
2.6.2.2 相关性分析 |
2.6.2.3 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
2.6.2.4 定量描述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茶果的采后堆沤研究 |
3.1.1 堆沤处理对油茶籽仁成分的影响 |
3.1.1.1 堆沤处理对油茶籽仁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3.1.1.2 堆沤处理对油茶籽仁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1.1.3 堆沤处理对油茶籽仁中总糖含量的影响 |
3.1.2 堆沤处理对茶油品质的影响 |
3.1.3 各成分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4 小结 |
3.2 油茶籽的干燥工艺及模型研究 |
3.2.1 不同干燥方法对干燥时间的影响 |
3.2.2 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油品质的影响 |
3.2.3 油茶籽的热泵干燥特性 |
3.2.3.1 油茶籽热泵干燥动力学曲线 |
3.2.3.2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的确定 |
3.2.4 油茶籽热泵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4.1 模型的拟合和选择 |
3.2.4.2 Midilli模型求解 |
3.2.4.3 Midilli模型的验证 |
3.2.5 油茶籽热泵干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2.6 小结 |
3.3 油茶籽的微波热处理工艺研究 |
3.3.1 油茶籽水分含量的确定 |
3.3.1.1 油茶籽水分含量对残油率的影响 |
3.3.1.2 油茶籽水分含量对茶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3.1.3 油茶籽水分含量对茶油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2 微波功率密度的确定 |
3.3.2.1 微波功率密度对残油率的影响 |
3.3.2.2 微波功率密度对茶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3.2.3 微波功率密度对茶油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3 微波时间的确定 |
3.3.3.1 微波时间对残油率的影响 |
3.3.3.2 微波时间对茶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3.3.3 微波时间对茶油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 |
3.3.4 微波热处理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4.1 以残油率为优化目标时的最佳条件 |
3.3.4.2 以磷脂含量为优化目标时的最佳条件 |
3.3.4.3 以甾醇含量为优化目标时的最佳条件 |
3.3.4.4 最佳条件的确定 |
3.3.5 不同热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
3.3.5.1 热处理方法对油茶籽出油率的影响 |
3.3.5.2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3.5.3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3.5.4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营养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 |
3.3.5.5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3.5.6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3.5.7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3.3.6 小结 |
3.4 油茶籽压榨方式的对比研究 |
3.4.1 压榨方式对茶油品质的影响 |
3.4.1.1 压榨方式对茶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4.1.2 压榨方式对茶油特征参数的影响 |
3.4.1.3 压榨方式对茶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4.1.4 压榨方式对茶油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 |
3.4.1.5 压榨方式对茶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2 压榨方式对茶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3.4.2.1 压榨方式对茶油酸价的影响 |
3.4.2.2 压榨方式对茶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3.4.2.3 压榨方式对茶油p-茴香胺值的影响 |
3.4.2.4 压榨方式对茶油总氧化值的影响 |
3.4.3 压榨方式对油茶籽粕品质的影响研究 |
3.4.3.1 压榨方式对油茶籽粕残油率的影响 |
3.4.3.2 压榨方式对油茶籽粕成分的影响 |
3.4.3.3 压榨方式对油茶籽粕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3.4.4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堆沤过程中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变化规律的探讨 |
4.1.2 热泵干燥条件的探讨 |
4.1.3 热处理方法对茶油品质的影响探讨 |
4.2 结论 |
5 创新与展望 |
5.1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7)牡丹种子油的提取与高值化产品加工技术及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植物油研究概况 |
1.1.1 植物油生产消费概况 |
1.1.2 主要食用油植物原料组成研究 |
1.1.3 α-亚麻酸的市场需求现状 |
1.1.4 α-亚麻酸含量较高的几种植物油 |
1.2 油用牡丹研究概况 |
1.2.1 牡丹栽培应用现状 |
1.2.2 牡丹主要成分与功能 |
1.3 牡丹籽油提取加工工艺研究 |
1.3.1 机械压榨法 |
1.3.2 水酶法 |
1.3.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3.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
1.3.5 微波萃取技术 |
1.4 牡丹籽油固体化研究 |
1.4.1 牡丹籽油固体化机理 |
1.4.2 牡丹籽油固体化研究现状 |
1.5 α-亚麻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1.5.1 冷冻低温结晶法 |
1.5.2 尿素包合纯化法 |
1.5.3 银离子络合萃取纯化法和硅胶柱层析纯化法 |
1.5.4 分子蒸馏法 |
1.5.5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5.6 脂肪酶浓缩法 |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 牡丹籽油微波提取工艺及表征 |
2.1 牡丹籽油微波提取工艺概述 |
2.3 实验方法 |
2.3.2 微波提取牡丹籽油工艺 |
2.3.3 牡丹籽油传统萃取方法 |
2.3.4 牡丹籽油理化性质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微波提取牡丹籽油优化 |
2.4.2 牡丹籽油理化指标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牡丹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
3.1 植物油主要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概述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的检测方法 |
3.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于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3.3 牡丹籽油贮藏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于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3.4.2 温度对于牡丹籽油中过氧化值的影响情况 |
3.4.3 光照对于牡丹籽油中过氧化值的影响情况 |
3.4.4 空气对于牡丹籽油中过氧化值的影响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 牡丹籽油固化工艺优化及其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牡丹籽油固体化及工艺 |
4.3.2 优化实验 |
4.3.3 固体化牡丹籽油表征 |
4.3.4 固体化牡丹籽油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优化 |
4.4.2 固体化牡丹籽油表征 |
4.4.3 固体化牡丹籽油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5 牡丹籽油中α-亚麻酸纯化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牡丹籽油混合脂肪酸的制备 |
5.3.2 牡丹籽油混合脂肪酸乙酯化 |
5.3.3 牡丹籽油a-亚麻酸纯化 |
5.3.4 单因素优化 |
5.3.5 响应面优化 |
5.3.6 牡丹籽油纯化α-亚麻酸检测 |
5.3.7 β-环糊精包合FAEE样品的红外光谱检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α-亚麻酸纯化单因素优化 |
5.4.2 Box-Behnke实验优化法 |
5.4.3 高纯度α-亚麻酸气相色谱检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混合溶剂提取亚临界花生粕中蛋白及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花生资源 |
1.2 花生制油方法及现状 |
1.2.1 亚临界萃取制油工艺 |
1.3 花生粕的利用状况 |
1.4 花生蛋白的种类及现状 |
1.4.1 花生蛋白粉 |
1.4.2 花生浓缩蛋白 |
1.4.3 花生分离蛋白 |
1.5 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 |
1.5.1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电泳分析 |
1.5.2 红外光谱法分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1.5.3 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
1.6 功能性肽的制备 |
1.6.1 功能性肽的酶解法 |
1.6.2 功能性肽的合成法 |
1.6.3 功能性肽的活性及意义 |
1.6.4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与高血压 |
1.6.4.1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
1.6.4.2 测定ACE抑制肽的抑制活性的方法 |
1.7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溶剂提取亚临界花生饼粕中蛋白及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4.1 混合有机溶剂提取制备花生蛋白 |
2.2.4.2 花生饼粕成分测定方法 |
2.2.4.3 吸水性的测定 |
2.2.4.4 吸油性的测定 |
2.2.4.5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2.2.4.6 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的测定 |
2.2.4.7 不同的花生蛋白做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
2.2.4.8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2.4.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不同的花生蛋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提取条件对花生蛋白提取的影响 |
2.3.2 液料比单因素试验 |
2.3.3 正己烷组分单因素实验对花生蛋白的影响 |
2.3.4 提取液组成对花生蛋白提取的影响 |
2.3.5 第二次混合溶剂提取蛋白的实验 |
2.3.6 不同蛋白的功能性的比较 |
2.3.7 SDS-PAGE电泳分析 |
2.3.8 氨基酸含量分析 |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洗花生蛋白制备ACE抑制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2.4.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3.2.4.2 短肽得率测定 |
3.2.4.3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
3.2.4.4 ACE抑制活性测定 |
3.2.4.5 以短肽得率、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的筛选酶试验 |
3.2.4.6 以短肽得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的酶解单因素试验 |
3.2.4.7 以短肽得率、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的酶解响应面试验 |
3.2.4.8 醇洗花生蛋白的酶解产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3.3.1.1 L-酪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1.2 五种蛋白酶的活力测定 |
3.3.2 筛选酶试验结果 |
3.3.3 酶解单因素试验 |
3.3.4 时间单因素对酶解的多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 |
3.3.5 加酶量单因素对酶解的多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 |
3.3.6 pH单因素对酶解的多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 |
3.3.7 温度单因素对酶解的多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 |
3.3.8 底物浓度单因素对酶解的多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 |
3.3.9 酶解的响应面试验 |
3.3.10 酶解条件对多肽得率的影响 |
3.3.11 酶解条件对水解度的影响 |
3.3.12 酶解条件对ACE抑制率的影响 |
3.3.13 短肽得率、水解度和ACE抑制率的关系 |
3.3.14 醇洗花生蛋白的酶解产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花生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分离与纯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制备花生蛋白的酶解液 |
4.2.3.2 花生蛋白的酶解液的处理 |
4.2.3.3 三级超滤对花生酶解液进行分离 |
4.2.3.4 超滤设备和膜稳定性及重复使用试验 |
4.2.3.5 葡聚糖G-15凝胶柱层析后组分分析 |
4.2.3.6 ACE抑制率和IC50值的测定 |
4.2.3.7 多肽含量测定方法 |
4.2.3.8 脱盐率的测定 |
4.2.3.9 花生多肽回收率的测定 |
4.2.3.10 ACE抑制肽的分子量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三级超滤对花生蛋白酶解液的超滤效果 |
4.3.2 对不同的超滤截留液和透过液进行ACE抑制率的检测结果 |
4.3.3 葡聚糖G-15凝胶层析后组分分析 |
4.3.4 花生ACE抑制肽的分子量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中国食用植物油发展现状 |
1.2 茶油 |
2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目标 |
3 国内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
3.1 国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
3.2 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
4 中国茶油的发展现状 |
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5.1 研究方法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省尤溪茶油产业发展现状 |
1 福建省尤溪县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 |
1.1 油茶种植规模与分布 |
1.2 品种结构情况 |
1.3 产期结构情况 |
1.4 新植油茶情况 |
2 福建省尤溪县茶油加工企业 |
第三章 福建省尤溪有机茶油产业发展分析 |
1 普通茶油产业与有机茶油产业的差异 |
2 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优势 |
2.1 自然资源、环境优势 |
2.2 区位交通优势 |
2.3 人力资源优势 |
2.4 历史条件优势 |
2.5 具有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 |
2.6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
3 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存在的问题 |
3.1 油茶林经营管理粗放,油茶单产低 |
3.2 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科技投入欠缺 |
3.3 茶油经营规模小,产品商品化水平低 |
3.4 消费者对油茶认识不够,市场推广难 |
3.5 有机食品市场尚待规范,市场扩大受阻 |
第四章 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产业的对策 |
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
2 加强油茶资源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3 坚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原则 |
4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5 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
6 强化资金筹措,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 |
7 加强有机茶油发展的技术体系建设 |
7.1 有机油茶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
7.2 有机油茶品种选择及栽植 |
7.3 有机油茶幼林抚育管理 |
7.4 有机油茶树病虫害预防 |
7.5 有机油茶果采收、处理 |
7.6 有机茶油的加工与贮藏 |
8 建立有机茶油生产加工的HACCP体系 |
8.1 有机茶油生产工艺流程 |
8.2 潜在危害分析 |
8.3 确定关键控制点 |
8.4 确定各关键控制点(CCP)的关键限值(CL) |
8.5 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制度 |
8.6 建立纠偏措施 |
9 建立有机茶油产品可追溯系统 |
9.1 有机油茶基地管理 |
9.2 茶籽油制取、精炼追溯 |
9.3 批次代码设定 |
第五章 实例分析(以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为例) |
1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概况 |
2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成功的主要做法 |
2.1 科学决策,坚持走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道路 |
2.2 科学规划,建设有机油茶基地 |
2.3 统一思想,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
2.4 加工技术设备先进 |
2.5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研发专利技术 |
2.6 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有机茶油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
附件2 有机茶油加工的HACCP计划表 |
附件3 沈郎有机油茶基地管理制度 |
附件4 沈郎有机油茶基地原料溯源管理制度 |
附件5 沈郎有机油茶可追溯性测试报告 |
附件6 沈郎有机茶籽油加工工艺流程图 |
附件7 沈郎车间总平面布局图 |
附件8 沈郎压榨车间平面布局图 |
附件9 沈郎精炼车间平面布局图 |
附件10 沈郎灌装车间平面布局图 |
附件11 沈郎有机成品茶籽油质量指标 |
附件12 沈郎有机茶籽油检验计划 |
附件13 沈郎有机油茶林基地图片 |
附件14 沈郎有机山茶籽油认证证书 |
附件15 沈郎有机山茶籽油产品图片 |
附件16 沈郎有机山茶籽油项目获奖照片 |
附件17 沈郎有机产品再认证调查表(野生植物采集和初加工) |
附件18 沈郎有机产品再认证调查表(有机产品加工) |
附件19 沈郎COFCC内部监督检查报告 |
致谢 |
(10)酶法辅助水代法生产芝麻香油的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芝麻制油工艺研究现状 |
1.1.1 水代法 |
1.1.2 压榨法 |
1.1.3 浸出法 |
1.1.4 其他方法 |
1.2 酶法辅助水代法制取芝麻香油应用前景和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2 酶法辅助水代法中酶种类及酶用量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分析方法 |
2.3.2 酶法辅助水代法制油工艺 |
2.3.3 单因素试验 |
2.3.4 正交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料芝麻基本成分测定 |
2.4.2 单因素试验 |
2.4.3 正交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酶法辅助水代法中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组分的测定 |
3.3.2 芝麻香油的提取流程 |
3.3.3 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
3.3.4 芝麻香油的指标测定与分析 |
3.3.5 计算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酶解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3.4.2 酶解工艺的正交试验 |
3.4.3 芝麻香油理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
3.4.4 芝麻香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 5t/d芝麻石磨香油生产工艺设计 |
4.1 前言 |
4.2 设计依据 |
4.2.1 原料指标 |
4.2.2 产品指标 |
4.2.3 生产工艺条件 |
4.3 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
4.3.1 工艺流程 |
4.3.2 工艺说明 |
4.4 工艺设计计算 |
4.4.1 物料平衡计算 |
4.4.2 热量平衡计算 |
4.4.3 设备选型与计算 |
4.5 设备清单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ZX·10-1G螺旋榨油机压榨油菜籽生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2]制油工艺对亚麻籽饼粕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 于丛丛. 江南大学, 2019(12)
- [3]低温压榨菜籽饼的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究[D]. 史嘉辰. 江苏大学, 2019(02)
- [4]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征分析[D]. 邓秋萍.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5)
- [5]糖泥物料特性研究及糖泥螺旋挤压机械结构优化[D]. 张林枫.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6]油茶籽的预处理和压榨提油工艺研究[D]. 龙婷.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牡丹种子油的提取与高值化产品加工技术及原理研究[D]. 李汶罡.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8]混合溶剂提取亚临界花生粕中蛋白及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D]. 白歌. 河南工业大学, 2015(05)
- [9]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策略[D]. 蒋宏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酶法辅助水代法生产芝麻香油的研究及设计[D]. 张朝阳. 河南工业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