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盆地论文-孙松领,张正刚,荣光来,石亚军,侯栗丽

中生代盆地论文-孙松领,张正刚,荣光来,石亚军,侯栗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生代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中生代,左行走滑,右行走滑

中生代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孙松领,张正刚,荣光来,石亚军,侯栗丽[1](2019)在《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盆地形成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金断裂带是中国西北地区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型转换断裂,在不同时代受区域应力作用的影响,断裂运动的方向不同,断裂带两侧也相应的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中生界盆地和地面露头分布的研究,应用大量学者对阿尔金断裂带走滑作用研究的认识,结合与右行离散平移断裂有关的构造组合模型,开展了阿尔金断裂带两侧中生界盆地演化过程、盆地类型、沉积环境以及阿尔金断裂带与周缘盆地演化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尔金断裂带两侧中生界盆地露头和盆地形态、岩相之间的契合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新生代以来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左行走滑距离在350 km左右;泥饼右行走滑实验模型和阿尔金中段中生代原型盆地之间,在成盆环境和盆地类型上,均具有良好的构造契合关系;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复位以后的中生代原型盆地分布研究,对认识现今中生界盆地类型及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付建晔[2](2016)在《大巴山—龙门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晚古生代-中生代大巴山-龙门山盆地(川西北盆地)进行系统研究,选取出露条件好、具代表性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开展了野外观测(包括3条采样剖面和4个采样点)并进行详细地砂岩碎屑组成统计及其锆石U-Pb年龄谱研究,共获得64个砂岩碎屑颗粒统计结果和锆石U-Pb有效样品数据1891个。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与周边地体特征年龄谱对比,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川西北盆地主要物源区二迭纪是扬子板块;晚叁迭世有来自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的物源加入;晚叁迭世龙门山有限隆升,松潘甘孜和川西北盆地物源区相同;侏罗纪龙门山大规模隆升,川西北盆地主要物源区为扬子克拉通、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2、在早二迭世梁山组(P1l)之后,晚叁迭世马鞍塘组(T3m)之前,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已经发生碰撞,根据地层时代,以及锆石最年轻年龄最大沉积时限限定在275-225Ma之间。3、直到晚叁迭世须家河组3段(T3x3)川西北盆地与松潘甘孜仍是统一的盆地,龙门山隆升有限;直到侏罗纪,川西北盆地与松潘甘孜物源不同,此时龙门山大规模隆升。(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张丕建,刘殿浩,李国华,丁正江,李勇[3](2015)在《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是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突破的地区之一,已陆续探明了牟平金庄、宋家沟、乳山蓬家夼、西涝口、海阳郭城、平度大庄子、栖霞西林、笏山、福山杜家崖等中-大型金矿床。按照其产出特征,可分为蓬家夼式盆缘滑脱拆离带蚀变杂岩型金矿与宋家沟式盆内裂隙密集带蚀变砾岩型金矿二种类型。盆缘区金矿的同位素年龄为128.49~115 Ma,与胶东其它地区金矿年龄一致,成矿物质来源均具有壳、幔混合源特点。通过对该区成矿规律的研究分析,指出了5处重要成矿远景区,预示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肖瑞卿[4](2015)在《广西十万大山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剖十万大山盆地,对钦州盆地进行了路线控制并做了对比研究。十万大山盆地接受了从上叁迭统至白垩系的较为完整的以陆相碎屑岩堆积为主、底部夹浅海-泄湖相碎屑岩的盆地沉积,主要为洪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相;钦州盆地接受了下-上侏罗统陆相碎屑岩-红层沉积,主要为河流相、湖泊相和河流叁角洲相。在横切十万大山盆地和钦州盆地的东西向路线上,测得71个指示古水流方向的方位,表明平垌组一段古水流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反映了一个海进过程。平垌组二段出现典型陆相红层堆积,反映了海退过程,自此十万大山盆地完全进入陆相沉积环境。并且对十万大山盆地和钦州盆地进行了构造原型恢复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张丕建,刘殿浩,李国华,丁正江,李勇[5](2015)在《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大(超大)型金矿的摇篮》一文中研究指出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是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突破的地区之一,已陆续探明了乳山蓬家夼、西涝口、牟平金庄、宋家沟、海阳郭城、平度大庄子、栖霞西林、笏山、福山杜家崖等中—大(超大)型金矿床。这些金矿床与胶西北蚀变岩型金矿具有同时、同源的特点,但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空间、不同的围岩条件,构成了一组与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构造活动有成生联系的热液矿床。其成岩、成矿时代介于127.6~105 Ma;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源特点,岩浆活动造成围岩中的活化流体及岩浆分离溶出的新生流体萃取花岗岩内部和围岩中的金元素,是重要的成矿因素;金矿床赋存于盆缘断裂系统中,伸展拆离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伴随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大规模侵入岩(隐伏)侵位产生的热隆-伸展构造,形成了盆地边缘独特的蚀变杂岩型金矿。矿床特征与胶西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具有可比性,预示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5年04期)

渠洪杰,康艳丽,崔建军[6](2014)在《扬子北缘黄陵地区晚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北缘黄陵地区古构造应力场于晚中生代经历发生了重大转变,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叁迭纪碰撞造山之后陆内构造变形的体现。由黄陵背斜周缘晚中生代盆地充填记录所反映出这一变革的起始时间为中侏罗世晚期。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盆地内沉积了以桐竹园组为代表的河流—湖泊相岩层,由沉积碎屑成分和古水流统计所得出的物源区为北部的秦岭地区,黄陵背斜上部可能也接受了碎屑沉积;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沉积中心发生了改变,表现为仅仅在黄陵背斜西侧的秭归盆地内有所保存,沉积环境以曲流河到辫状河流和叁角洲为主,物源区则局限于黄陵背斜;早白垩世初期,周坪盆地和宜昌盆地为沉积中心,近缘冲积扇和辫状河流体系占据主体,物源区依然为黄陵地区,两盆地在黄陵背斜南缘可能相连,黄陵背斜上部的原下侏罗统被剥蚀;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远安盆地逐渐发育,盆地西缘为冲积扇—辫状河流体系,中、东部则以曲流河—湖泊沉积环境为主体,并间有干旱沙漠环境。原型盆地再造结果显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盆地展布具有近东西向特点,古地貌总体呈现出北部为山脉、南部为盆地的格局;中侏罗世晚期以来,盆地呈近南北向,黄陵背斜逐渐形成山脉,盆地位于其东西两侧。两期盆地沉积特征反映了扬子北缘古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向转变为近东西向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唐春花,陈辉明,宛胜,张福神,张旭[7](2014)在《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构造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通过研究中生代的构造分层、盆地演化、火山活动构造环境等,分析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认为研究区中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由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向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方向的转变和由挤压-拉张-挤压-拉张的构造环境变化;构造体制环境从晚侏罗世开始,到早白垩世早期基本完成转换过程。伴随构造环境的转变,研究区内形成了中生代不同类型的盆地。(本文来源于《资源调查与环境》期刊2014年03期)

王丽娜,马文坡[8](2013)在《桓仁中生代盆地及其周边有色金属成矿条件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桓仁中生代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和区域岩浆岩等进行了系统的叙述,阐明了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和区域岩浆岩与有色金属的成矿关系,并对桓仁中生代盆地及其周边有色金属成矿条件做了初步分析,该地区属于有色金属成矿的有利区带。(本文来源于《有色矿冶》期刊2013年06期)

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9](2013)在《中国北方中生代盆地与陆相沉积—生态古地理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北方中生代盆地、陆相沉积-生态古地理与构造环境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早中叁迭世(1)、晚叁迭世-早中侏罗世(2)、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3)、早白垩世中晚期(4)和晚白垩世(5),各演化阶段间为显着的区域挤压-变形构造事件间隔。阶段1(早中叁迭世),华北北缘的兴蒙造山带在叁迭纪早中期处于后造山构造背景,挤压和隆升作用依然强烈,是南邻华北克拉通上鄂尔多斯-华北盆地主要物源供给区。阶段2(晚叁迭世-早中侏罗世时期),伸展作用不断增强并扩展,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北缘发育晚叁迭世基性火山岩或碱性岩体。华北东北部普遍发育早中侏罗世中基性火山岩充填的断陷盆地,其余为中小型含煤岩系断陷盆地群。早中侏罗世末期,燕山运动伴随强烈逆冲、褶皱运动,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发生北东向隆起,鄂尔多斯-华北统一盆地被分割,中国北方沉积-古地理呈现东、西差异性演化,它们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与鄂霍茨克洋关闭与造山运动有关。阶段3初期(中晚侏罗世时期),燕山-阴山地区以断陷盆地为特征,燕山发育巨厚中性火山岩-紫色粗碎屑岩岩石序列,阴山为断陷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为坳陷盆地,皆以巨厚沉积岩堆积为主。黑龙江东部为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华北早中生代各盆地物源主要来自兴蒙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和合肥盆地部分物源则与北秦岭造山带有关。阶段3末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华北北部和东北为鄂霍茨克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火山-岩浆以及盆地发育的动力学机制与板内地幔软流圈上涌相关。燕山至大兴安岭西部发育巨型北东向裂谷系盆地,在巨厚的裂谷粗碎屑岩基础上,发育区域性的燕山-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华北东部、东北地区和华北大部地区则为高地。阶段4(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时期),华北西部和北部银根-额济纳旗以及东部二连裂谷盆地群充填河流-冲积物夹中偏碱性火山岩。郯庐断裂带强烈走滑和引张并控制着两侧盆地的发育,沂沭断裂带发育拉分-走滑盆地,恐龙动物群等十分发育。东北地区普遍发育中小型断陷盆地群,充填中基性火山岩和河流-湖泊相沉积物,松辽盆地为大型湖泊坳陷盆地,东北叁江为海陆交互相断陷(裂谷)盆地群。阶段5(晚白垩世时期),松辽盆地和叁江断陷(裂谷)盆地群进一步扩展,晚中生代以来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不断向东南移动。华北、东北地区盆地和古地理发育受控滨太平洋走滑(转换)大陆边缘构造演化。晚中生代时期,中国北方存在庞大的、以恐龙为代表的陆生生物群,以带羽毛恐龙、早期鸟类、哺乳类、昆虫以及被子植物等陆生动植物等为特征的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与和早白垩世中晚期热河生物群是该时期陆生动植物群的典型代表。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与东北亚韩国、日本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同样古大地构造和古地理、古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9-14)

钟清,方慧,李晓昌,袁永真,刘畅往[10](2013)在《松辽盆地外围中生代盆地的岩石物性——以突泉盆地和乌兰盖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采集突泉盆地、乌兰盖盆地的地层岩石物性标本,测试了密度、磁化率、剩磁及电阻率。研究发现,由于含油气盆地勘探目标层往往含泥质、炭质成分较多,采用常规的物性标本测试方法很难获得这类地层岩石真实的物性参数,特别是电性参数。通过井旁测井模型与岩心及测井曲线对比,证明井旁测深技术是一种获取地层电性参数的有效方法。结合前人物性研究资料与本次工作结果,系统地整理了突泉盆地、乌兰盖盆地地层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了主要地层-物性柱,分析了盆地的地层岩石物性特征,为在该地区开展非震地球物理测量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3年08期)

中生代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对晚古生代-中生代大巴山-龙门山盆地(川西北盆地)进行系统研究,选取出露条件好、具代表性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开展了野外观测(包括3条采样剖面和4个采样点)并进行详细地砂岩碎屑组成统计及其锆石U-Pb年龄谱研究,共获得64个砂岩碎屑颗粒统计结果和锆石U-Pb有效样品数据1891个。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与周边地体特征年龄谱对比,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川西北盆地主要物源区二迭纪是扬子板块;晚叁迭世有来自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的物源加入;晚叁迭世龙门山有限隆升,松潘甘孜和川西北盆地物源区相同;侏罗纪龙门山大规模隆升,川西北盆地主要物源区为扬子克拉通、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2、在早二迭世梁山组(P1l)之后,晚叁迭世马鞍塘组(T3m)之前,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已经发生碰撞,根据地层时代,以及锆石最年轻年龄最大沉积时限限定在275-225Ma之间。3、直到晚叁迭世须家河组3段(T3x3)川西北盆地与松潘甘孜仍是统一的盆地,龙门山隆升有限;直到侏罗纪,川西北盆地与松潘甘孜物源不同,此时龙门山大规模隆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生代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孙松领,张正刚,荣光来,石亚军,侯栗丽.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盆地形成及演化[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付建晔.大巴山—龙门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3].张丕建,刘殿浩,李国华,丁正江,李勇.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5

[4].肖瑞卿.广西十万大山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原型[J].四川地质学报.2015

[5].张丕建,刘殿浩,李国华,丁正江,李勇.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大(超大)型金矿的摇篮[J].山东国土资源.2015

[6].渠洪杰,康艳丽,崔建军.扬子北缘黄陵地区晚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2014

[7].唐春花,陈辉明,宛胜,张福神,张旭.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构造环境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4

[8].王丽娜,马文坡.桓仁中生代盆地及其周边有色金属成矿条件初步分析[J].有色矿冶.2013

[9].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中国北方中生代盆地与陆相沉积—生态古地理演化[C].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论文集.2013

[10].钟清,方慧,李晓昌,袁永真,刘畅往.松辽盆地外围中生代盆地的岩石物性——以突泉盆地和乌兰盖盆地为例[J].地质通报.2013

标签:;  ;  ;  ;  

中生代盆地论文-孙松领,张正刚,荣光来,石亚军,侯栗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