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社会工作本土化视角下双重关系困境的探讨论文

胡琼:社会工作本土化视角下双重关系困境的探讨论文

摘要:社会工作作为西方舶来品,必然面临着适应我国社会体系并发挥作用的问题,双重关系困境是在适应和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之一,在我国的人情社会中如何正确认识双重关系,并建立符合我国文化内涵的专业关系,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视角下,从实务经验出发,分析双重关系的风险与优势,为双重关系困境的探讨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本土化视角;双重关系;困境

一、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认识

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其知识体系和价值伦理都深深根植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在将社会工作引入我们的社会体系时,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乃至现实制度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的适应问题,也即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问题。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第一次出现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提法。在社会工作被引入中国后,我国学者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其中著名学者王思斌教授把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界定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在这一提法中,突出了进入我国社会体系和进入后发挥实质性作用两个方面内容,其实质是在探讨这一产生于西方文化体系下的专业如何促进我国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包括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和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三个部分内容,而在本文中笔者提到的关于双重关系困境的问题涉及到专业关系的认知,属于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本土化研究的内容。

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及双重关系的认识

专业关系的建立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前提,专业关系是指“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工作员与案主之间的态度表现与内心感受的动态交互反映关系,其目的在于协助案主与个人环境间做更适当的适应。”专业关系至少具有四个特征:目的性、时限性、兼容性和双向性。西方文化中的专业关系要求基于非个体化、程序化的制度信任,理性中立、普遍主义和专业关系的单向性,由此在进入中国文化体系时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其中最明显的表现特点是本土社工与案主出现专业关系与友谊关系交织的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之中,所谓的双重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除了专业上的关系还可能会有一些社会上的、生意上的、经济上的、宗教上的或者其他方面的角色关系。这一状况给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境,我国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如潘绥铭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建立应提倡“道义追求下的专业关系+工作关系+朋友”的模式,既符合了对专业性的要求,又适合了我国人情社会的具体情境。以已有研究为基础,笔者结合实务经历对双重关系进行反思。

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存在理念与方法制度落后等等问题,对于信息化的适应与利用率并不高,这导致高校无论是宏观体制机制建设还是微观管理细节方面都略显步履维艰,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化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为了迎合当前时代发展,高校必须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即要引进“互联网+”全新技术理念,结合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实现科学化配置,以“互联网+”理念下的各种技术手段作为关键开展管理工作,解决传统中所存在的校内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三、案例分析

笔者以自我认识、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为主题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了自我成长小组,小组活动是以实践课程的形式开展,小组组员为13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一新生,小组活动时间为大一学生刚入校的前十周,每周一次,小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此次小组中笔者深深地体验到了双重关系的伦理困境,小组活动中笔者是小组的带领者、支持者、指导者、辅导者,更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小组成员是小组参与者、被服务者、案主,更是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由此笔者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更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在小组过程中,建立小组协议、鼓励组员平等开放表达,引导组员剖析自己,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陈述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是作为教师的职责。在整个过程中笔者也一直在自省自己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形中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形中是教师,却往往出现的情形是两种角色交织在一起,无法准确分辨在某一时刻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样地小组组员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小组参与者与学生的角色交替出现,无法区分。

四、双重关系的风险与优势

从具体实务出发,笔者发现这样的双重关系困境并不仅仅是某个实务工作中独有的,而是基于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在进行本土化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共同问题。差序格局是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我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在这样的文化中专业关系与私人关系无法避免地会产生联结,导致界限模糊。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说: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必须与国际竞争,中文科技期刊必须要跟信息技术更好地结合,更好地把期刊内容传播,增加它的影响力,中国的科技期刊自己能有比较好的平台是有革命性意义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副总经理肖宏说:中国的社会科学有很大的成果,但是我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还比较小。实际上我们很多故事传不开,跟没有好的数字化平台有关系。网络首发平台是面向全世界的,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第一时间让论文呈现在世人面前,这种融合发展为我们的出版界找到了一条比较好的出路。

双重关系的出现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工作者是专业的助人者,有着自身的职业形象、职业道德和职业原则,专业关系的建立是其职业性的体现,双重关系的出现会使得社会大众及服务机构质疑工作者的专业性,影响职业形象;第二,双重关系的出现会影响社工对案主问题的判断及介入方案和技巧的选择,社工服务的客观性受到挑战;第三,双重关系的出现会影响到案主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及服务购买方对服务的评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损害案主利益的行为。

双重关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关于双重关系的探讨是对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定位问题的探究,正确界定并应对双重关系是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面临的必要内容;第二,社会工作是专业的为人提供服务的工作,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服务效果,双重关系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关系,便于服务开展;第三,双重关系的出现是在我国人情社会中必然出现的情形,符合我国文化体系的要求和我国的人际交往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玲.本土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研究——微观结构、关系特征和行动依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余佳伲.“人情社会”中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处理方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

[4]彭小兵,王雪燕.关注价值、重拾信任:再论社会工作本土化[J].云南社会科学,2018.

[5]迟宁宇.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中的伦理困境[J].现代交际,2017.

作者简介:胡琼(1991.09.05-),女,苗族,湖北省利川市人,西安思源学院,青少年社会工作,硕士,助教。

标签:;  ;  ;  ;  ;  ;  ;  ;  ;  ;  ;  

胡琼:社会工作本土化视角下双重关系困境的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