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当前电力企业后备干部能力的思考

对提升当前电力企业后备干部能力的思考

1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2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基本方式,也是为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业绩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和训练活动。新形势下,培养一支素质高、数量足、结构合理、年轻优秀、能够有所担当的后备干部队伍,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供电企业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各类培训的创新实践,分析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实践的具体措施,并进行相关总结。

关键词:电力企业;后备干部;能力;思考

前言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电网的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也将发生重大变革,这些都对公司员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公司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必须主动适应电网及公司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对培养后备干部的认识

(1)基层是后备干部历练的“大课堂”。企业后备干部只有直接在基层生产一线处理急难任务、直接与职工群众打交道、直接应对各种复杂矛盾和突发事件,才能学到书本上无法得到的实践知识,有效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统筹协调的能力[1]。

(2)基层是后备干部德才的“试金石”。供电企业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能有效地磨砺年轻后备干部的思想品质,锤炼人的品行毅力。只有通过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艰巨的工作任务,才能看出其能不能与基层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能不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能不能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也只有经过基层一线的实践洗礼,才能鉴别出是否是“真金”。

(3)基层是后备干部转变作风的“大熔炉”。基层企业后备干部的作风影响着形象,必须针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解决。因此,要在与职工群众的促膝交心中不断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待问题求真务实,不落实不放手,不解决不放手,不整改不放手;对待群众满怀真情,近距离了解群众的感情和需求,积极答疑释惑,扶贫帮困。

二、要有用人之长,发现、培养人才的能力

人才离不开培养,也要有锻炼的舞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既要考虑当前方方面面的事情,也要有意识的培养、锻炼身边的骨干,向上级组织输送德才兼备的同志,我们愿意看到一批年轻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也有义务做他们的“护花使者”,通过给机会、压担子、搭平台让他们把积累的经验和满腔的热血用到企业发展大局中去。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还有可能较长,在此期间有的人进步慢一些,有的人甚至会反弹出现一些失误或错误,这种情况下,绝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要帮着分析问题,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我们关心是真诚的,事情往往都会朝好的方面发展。

三、在后备干部的任用上要解决好“备与用”的问题

当前,在基层后备干部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备而不用”与“用而不备”的现象。当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正规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他们的整体素质较高,成长也较快,超越了备用干部的能力[2]。二是备用干部的培养方向与使用干部的需求存在差异,在实际使用时从非备用干部中进行了选取。三是备用干部的出口较窄,长期处于备而不用的状态,缺乏竞争,导致自身能力不能满足选拔时岗位的需要。解决好“备与用”的问题,可以激活后备干部队伍,最大限度的发挥干部人力资源的优势。

四、创新工作思路

这种理念上的创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起企业与员工间双向的互动关系,而不仅仅是企业至员工的单向途径。这就需要创新培训工作的思路,摒弃传统的企业培训模式,构建有利于员工成长的“大培训体系”。所谓“大培训体系”,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培训体系的范畴:拓展培训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人力资源部门一家管理”拓展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生产部门及单位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这种改变的核心就在于培训与管理、培训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密切,其结果是调动所有单位、部门参与到培训体系中,不但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还能使学习效果更为显著。拓展培训的内容从单一的“专业培训”、“技能培训”拓展为“综合素质培训”。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依据其自身的学习、工作背景,为其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注重培养其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锻炼。这种改变从根本上摆脱了“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干什么”的培训理念,员工不但可以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能通过广泛获取其他专业知识来提高综合素质,为员工更好、更快的成长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

五、要有较强的号召力

是否有号召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人格魅力、经济杠杆。三个方面相互相承、缺一不可。我个人理解,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更多的是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职工、征服职工。职工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主动想办法解决;职工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我们送去鼓励;职工因犯错误想不通的时候,我们做好耐心的解释;个别职工因为误会、误解产生心结的时候,我们找其谈心。要做到心里永远装着下属,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职工后顾之忧解决了,加之按制度用好经济的刺激作用和我们自身具备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职工队伍可以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六、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养质量

一是立足分类、分层培养。应根据培养目标不同,确定不同的选拔条件,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教育,并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后备干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培训是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后备干部的培养,要从培训开始抓好抓实。在培训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思想素质、领导素质的培养,把后备干部打造成思想过硬、技术精湛、能力全面的人才队伍。三是多渠道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培养后备干部的一个基本途径[3]。在培养后备干部方面可以采取硬压担子的办法,越是有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向艰苦地方“压”,引导后备干部树立良好作风,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干事,在现实风浪中经受考验,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

总结

“以员工成长为核心”的大培训体系作为电力集体企业创新员工教育培训的有力手段,给企业成长带来了活力,使我中心及所属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潜力进一步发挥,为管理和经营带来了更多的效益,企业业务迈上新台阶,企业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升,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电力集体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玉峰,田景奇.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推进电力企业人才建设[J].企业管理,2016,(S2):114-115.

[2]杨腾栋.浅谈智能电网建设为电力企业领导干部提出的能力新要求哲学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255-256.

[3]杨怡,李永成.在电力企业后备干部中开展课题研究式培训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6,(05):14-16.

第一作者简介:

高赫远身份证号码:13013219841224xxxx

第二作者简介:

孙勇强身份证号码:13300119800120xxxx

标签:;  ;  ;  

对提升当前电力企业后备干部能力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