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孔、孟、荀社会福祉思想及其比较研究论文

王春华:孔、孟、荀社会福祉思想及其比较研究论文

摘 要:孔子的社会福祉思想主要有:“大同”理想,以德以礼、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重民、爱民、富民、教民的主张,有教无类,重视环保等。孟子的社会福祉思想主要有:“民贵”学说,主张“仁政必自经界始”,“舍生取义”,使“义”成为道德规范、政治规范及价值判断的尺度,使所有人在“义”面前平等等,养老育幼及教育环保等。荀子承认物欲的合理性,主张对民生福祉要加强管理,提出“制礼义以分之”,“名分使群”,养民、重民、爱民,政平民安,隆礼重法、天下为一。孔、孟、荀三者的社会福祉思想各有特点,为当今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社会福祉;大同;仁政;礼义;隆礼重法;比较研究

“福祉”一词,首见于《韩诗外传》卷三:“是以德泽洋乎海内,福祉归乎王公。”福祉即幸福。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把追求民生福祉放在各项工作的基点上,这个社会必然难以维持长久。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今后在民生方面必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承担的历史任务。为了提高广大干部搞好民生福祉的自觉性,开阔他们的思路,有必要考察和借鉴历史上若干思想家和政治家关于民生福祉的论述与社会实践经验。由于这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所以下面仅就孔子、孟子、荀子有关社会福祉思想方面的论述作出简析,以供参考。

一、孔、孟、荀的社会福祉思想

孔、孟、荀各有丰富的社会福祉思想,而且各有特点。

(一)孔子的社会福祉思想

1.社会理想。

追逐时尚潮流的人们都知道,表情包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在互联网时代,表情包几乎是世界通用语言,受到年轻人青睐并广泛使用。据有关人士介绍,某公司旗下的表情包总下载量已达14亿次,总发送量超过400亿次。

社会理想以及生活愿景是人类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如果有明确的理想、愿景,甚至是朦胧状态的理想、愿景也会使之具有前进的活力,并感到生活的希望。孔子提出了“大同”理想。他在《孔子家语·礼运》中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1]323《礼记·礼运》的文字与此略有不同:“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两处结合,可以看出孔子“大同”理想的全貌。这里涉及到民生福祉的基本方面:公平的社会制度,优良的生活环境,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壮有所用、弱有所扶。这是孔子社会福祉思想的核心,也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孔、孟、荀三者的社会理想对民生福祉的实现都是有利的。孔子的理想涉及到民生福祉的基本内涵。孟子的理想抓住了民生福祉的基点即经济问题,荀子的理想是要解决民众正在经受的战乱之苦。所以,三者理想的实现都有利于民生福祉的解决。

数字化也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敏捷协作的工作方法和数字通信技术发挥着核心作用。一方面,帮助企业员工更好的融入数字化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帮助企业高效分配人力资源。

要保持民众的社会福祉有稳定的水平,使民众有较强的幸福感,国家治理状况良好及由此而带来的民众生活环境安定,这是一个基本方面。孔子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孔子除在《家语·礼运》中提出“老有所终”的养老主张外,还反复论述了孝道问题。这实际上是养老问题的深化,兹不赘述。

宽猛相济的方略,孔子又称之为“刑政相参”的方略。他说:“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孔子家语·刑政》)

为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保证民众享受到应有的福祉,孔子特别重视减轻剥削的问题。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当时季氏为增加收入,决定按田亩征税,这必然使民众负担加重。于是派孔门弟子冉有去问孔子的意见,孔子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2]1668冉有亦因此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孔子曰:“非吾徒也。”孔子还说:“苛政猛于虎。”(《家语·正论解》)这些都表明了孔子是反对过分剥削民众的。

孔子还提出了“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严格社会规范,保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主张。如果人人能遵守应有的规范,不僭越,不弄权,尽职尽责,这对于保证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对于保证社会公众应有的福祉、权利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3.重民、爱民、富民、教民和“均”(协调)的思想。

孔子的社会福祉思想还表现在对“民”的态度上。民,当时又称为“庶人”“小人”。《孔子家语》记孔子在回答鲁哀公的问政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五仪解》)这就是说,广大老百姓如汪洋大海,既可载舟而行,也可掀起滔天大浪,把舟打翻。因此,对民的这种力量必须重视。

掉电检测电路如图9所示。这里使用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检测掉电信号,以便在掉电时能快速地响应该信号。外部12 V电源输入后经过一个二极管和大电容,再作为系统主电源,与掉电检测电路的电源分开。以便在掉电后,通过大电容放电,系统还可以再工作一段时间,保存数据并发送警告信息给控制主站。

孔子哲学的核心就是仁。孔子曾多次回答弟子“何为仁”的问题,都是以“爱人”作答。又,《孔子家语》记孔子回答哀公的话:“古之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大婚解》)有的学者认为“爱人”的人并不包括庶民在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孔子曾多次谈到“爱人”的几个层次,如《论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这说明“百姓”是在孔子提倡的“爱”的范围之内的。还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这里的“人”显然也包括“马伕”这位劳动者在内的。

重民,爱民是为民谋福祉的基础。如何为民谋福祉,孔子的方案是“安之”“富之”“教之”“均之”。

关于“安”,上面的“以安百姓”,还有“老者安之”(《论语·公冶长》),“不患寡而患不均”,“安无倾”,“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于汝安乎”(《论语·阳货》)等,总之就是社会安定,民众有安定环境;老百姓能心安。安定、安心,安而无忧,这是民生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

关于“富之”“教之”,《论语》“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子路》)这是孔子使民众富有并进行教育的主张,这表明孔子不仅关心民众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且关心民众精神生活的提高。无疑只有从物质与精神生活两方面着手,才能有力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关于“均之”,《论语》“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这里的“均”,就是协调、公正的意思。在物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为政者担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协调,因而造成不公正、不平衡。因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协调一致,贫穷的问题也就不突出了。这种协调、公正是保持群众福祉,增加他们幸福指数的主要措施。

4.教育和重视环保的思想。

孔子主张普及教育,反对封建领主时代或称奴隶制时代的“学在官府”即垄断文化学术的局面。他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何为“有教无类”?孔子解释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历史上对这一句话的诠释,主要有两类:一是释“束修”为十条干肉,即言孔子声言:凡给我一点好处(利益)的,我就对他进行教诲。二是释“束修”为束发修面,即言能够自己束发修面者,吾即教之。揆之以理,以孔子先义后利的人生主张,不可能属于第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孔子主张凡在年十五岁以上能自己束发洗脸自理生活者,即可入学受教。因而这是孔子学有所教的思想,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孔子反对不教而诛的行为,这也是关系到民众的权利。

关于环保提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即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射鸟时,反对射夜宿的鸟。这显然是一种环保生态平衡的意识。又,孔子曰:“……果实不时,不粥于市;五木不中伐,不粥于市;鸟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孔子家语·刑政》)这同样表现了环保与生态平衡意识。

孔子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和“以礼让为国”(《论语·里仁》)为治国的方略。这是他的“仁者爱人”思想的逻辑发展。孔子在治国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他曾在鲁国任大司寇之职,深知单纯的德、礼手段并不能把国家治理好,因而提出了“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在评论郑国施政状况时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民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正论解》)“宽”就是以德以礼治国,“猛”就是严格刑罚。无论是单纯的“宽”,还是单纯的“猛”,都会使国家失去常态,像郑国那样,“不忍猛而宽”,结果“郑国多掠盗”。(同上)所以,孔子的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是使国家正常运转的正确方略,是使群众有和平安定环境的保证。

(二)孟子的社会福祉思想

这两项措施虽然好,但并非完全之策,所以荀子又认为“兼足天下之道在名分”,即明确每个人的职务名分、重视社会分工,发展生产,而“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用今天的话来说,达到国富民富的目标,其责任在于当权者;应学习古人,使“事成功立,上下俱富”,使民众得到实际利益;同时为君者必须坚持忠信、调和、均辨的原则,遇事先正己后正人;还要处理好教化与诛罚的关系。“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富国》)国君不作“贪主”“愚主”,才能使国家富强,民众富足。

3.1 美景导出生态系统多样性 教师以一则尤溪全域旅游新闻,引出问题: 尤溪到底有哪些旅游资源呢?小组代表展示收集的有关尤溪美景的图片。进一步提出问题: 尤溪有哪些特色动植物资源呢?

1.民本思想所体现的社会福祉。

民本思想即民为邦本,孟子由“性善说”,发展为“民贵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235(《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孟子还提出了与民同乐的问题。孟子的这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的思想,是给予民众的一种政治福祉。使人民享受较高的政治福祉。

2.仁政思想所体现的社会福祉。

仁政思想首先是由孔子提出并予以践行的。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并集中发展为重视农民经济福祉的思想。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这里提出了赋税公平,长养万民,合理的经济制度,物资交流,全国一盘棋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思想,表现了荀子丰富的社会福祉思想。

孟子把这一问题的考察推进到井田制的具体劳动者——农民身上。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在谈到“西伯善养老者”(《孟子·尽心上》)时亦讲过类似的话。孟子还把这种井田制下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叫作“恒产”,认为只有让民众有“恒产”,民众才会有服从统治的“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提出让民众有“恒产”的思想,是自古以来治国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他提出的让农民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主张,真可谓一语中的,这不仅是解决农民福祉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整个农民问题的关键。

“仁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上》)“薄其税敛。 ”(《孟子·尽心上》)孟子主张应让农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在此基础上,让农民发家致富,即所谓“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在这里谈的是经济问题,这也是农民福祉的基础。只有经济问题解决了,农民的社会福祉问题才有保障。

3.教育、养老育幼及环保问题。

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而且认为对他人施行教育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他指出人生有三乐,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是人生的第三乐。又指出是否能接受教育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认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因而必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因而孟子重视对民众的教育,这是教育福祉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社会福祉思想,提出了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社会福祉思想,这种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福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所提倡的这种推己及人的养老育幼思想是与他的让民众有“恒产”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在这里提到的养老和孝道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使民众有一定的资产,如孟子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等,如果子女们无衣无食,何以养老。所以,养老不只是子女的孝心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环保方面,孟子亦有丰富的认识。孟子主张改善自然环境,反对恶化环境的不良行为。他指出:“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孟子·滕文公下》)后来,大禹治水,把洪水导引入海,又驱赶了蛇龙等,使生活环境改善,人们才能安居。在尧、舜、禹之后,居住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坏宫室以为汙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这体现了孟子重视改善环境和保持良好环境的思想。又,“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亦表现了同样的思想。

与此相联系的是孟子主张把正常的生产生活与环境的改善与建设联系起来。如他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孟子还提出环保措施及其好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这说明,提高环保意识,可以推动生产的发展。

4.舍生而取义,以义为共同规范的社会公平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义”的思想,在义利关系上,“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而孟子把“义”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把“义”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认为义与仁一样,都是人生最高的追求,是至高无上的,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理念。

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应尽量缩短通道内停留时间;手术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动作轻柔、准确,注意保护隐私,术中用恒温水毯做保暖工作,外露皮肤用毛巾包裹;关注监测仪显示指标水平,重视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以及皮肤颜色等指标,实施局麻时,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感受;术中严格按照六查十二对,清点手术器械、设备以及药品。

孟子曰:“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即一切人都必须遵义而行。

孟子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是说士无论穷达,都必须坚守“义”。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坚守“义”就是士人之路。

从形式上看,撞击极限方程主要分为两种:1)单层板结构的撞击极限方程是单一的解析函数表达式;2)各类有缓冲屏、填充层防护结构的撞击极限方程均为三段式,即按弹丸撞击速度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弹道区、破碎区、熔化/汽化区三个区域。双层板结构(Whipple防护结构)撞击极限方程是基础和原型。各类有缓冲屏及填充层防护结构的撞击极限方程均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对防护结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包括弹丸)、撞击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的。

孟子曰:“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君臣间怀利而忘义必亡。“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君臣间怀义而去利,必可兴旺发达而王天下。

以上说明孟子把“义”视同与“仁”一样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判断体系。义不仅是人人需要遵行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从政时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因而孟子的“义”与孔子的“仁”一样都列入价值判断体系的最高范畴。正由于此,在“义”面前,无论什么人,都是平等的,因而在这一领域中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公平,这是人们的共同福祉。

(三)荀子的社会福祉思想

1.承认人们物质欲望的合理性并重视这种欲望的满足。

荀子说:“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同‘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荀子·性恶》)“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人们“义利两有”的观点。

请10名具有一定品评经验的人员组成品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见表2)从色泽、风味、组织和口感4个方面对紫薯酥性饼干进行感官评定,取10名评判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各项指标的评分,以感官评分的高低来判定产品的优良。

既然物质需要是人正当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应该满足这种欲望。所以,荀子指出“先王”,主张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即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先王创立了礼,“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礼从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如何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一套规范。

荀子的这一社会福祉思想,抓住了福祉问题的基点。吃住是人们的第一件大事。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创造历史的活动。荀子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的。

2.“明分使群”,“以义制利”,“均遍而不偏”,使人各得其宜。

在社会福祉方面,荀子承认人们满足物质欲望的要求是合理的,应该实现的;但他又反对放纵这种欲望,认为应该以礼义制约人们的物欲,以道德规范制约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他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荀子·王制》)还认为天子富有,人人都想像天子一样富有,但物资缺乏,这就必然要争斗、发生混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荀子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仍借先王之嘴说出来,这就是:“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慤(穀)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的论述,如:“……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离居不相待则穷,群居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富国》)

金安区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且土壤养分状况与自然地力关系较深,是一个可以表征土壤肥力、耕地质量等级的物理指标,经专家组论证,地形部位与土壤养分状况是重要的自然因素,对耕地级别有着一定的影响,应作为备选因子添加进金安区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当中。

荀子的这些主张,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礼义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使人人有自己的名分,即各有自己所属的等级、职位、俸禄,做到各有其职,各得其利,虽群居而又各得其宜,故能保持和谐一致的局面。这是孔子“正名”思想的深入和细化。

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是对孔子“义以为上”“重义轻利”思想的发展,因为名分的划分,利益的分配,群体的维持等,都是在礼义指导和控制下进行的。同时,荀子一再强调:“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在荀子眼中,虽然人们“义利两有”,但“义”,总是重于或高于“利”的。

故荀子提出“隆礼”的主张。《荀子》一书中先后出现“隆礼”一词21次。如《君道》曰:“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儒效》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王霸》曰:“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除用“隆”字外,还有“修礼义”“明礼义”“积礼义”“由礼义”“统礼义”“制礼义”“属礼义”“求礼义”等说法,都是对礼义的重视,但其重视程度要稍差于“隆礼义”。“隆”就是使之处于最重视的地位。

e.g.If not for your help,we couldn't have finished the experiment successfully.

3.荀子主张爱民、养民、利民、富民、裕民,政平民安,让老百姓得利,让穷人有饭吃,表现了荀子的社会公平思想。

荀子继承孔子“爱民”、重民思想并进一步发展。他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生养人者人亲之……”(《荀子·君道》)“案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为是之日,而名声剸天下之美矣。”“殷之日,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安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以上所说的“爱民”“养人”“爱百姓”“养百姓”,正表现了荀子的社会福祉思想。

“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荀子·王制》)可见欲使君主安位,国家安定,就必须平政爱民,收孤寡,补贫穷,使庶人安政。这其中特别提到扶贫问题,这体现了荀子的社会公平思想。

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井田制是当时基本的农业经济制度,它的情形如何,不仅涉及到最广大的劳动者农民的收入,而且也涉及到国家的赋税、各级官吏的俸禄等各个方面,进而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稳定问题,所以,这是当时国家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而涉及到最广泛的社会福祉问题,孟子抓住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说明了他洞察力的深邃。

ZC30型真空热处理炉为冷壁内热式卧式双室真空炉。该设备有加热室、真空隔热闸门、气冷室、油淬装置、真空泵机组、水冷系统、液压系统、进料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有气淬和油淬两种方式,控制方式分为手动、自动和半自动,另有零位功能。

对百姓只停留在口头的关心爱护的层面,还是空洞而不实际的,真正起作用的是让老百姓富起来。

“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荀子·王制》)王者,即能够统一天下的君主,他们以富民为己任,而亡国之君是不顾民众的穷富死活的。

如何富民?荀子给出若干答案,如:“节用富民”,“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节用以礼”,即按照礼制的规定,实行节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用以礼”就会“余若丘山”,这样可减少民众负担,而使之富裕。“裕民以政”就是用政策法令减少民众负担,让民众富裕。荀子提出的方法是:“轻田野之赋,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荀子·富国》)

2.4.1 体位要求 术后植皮区的位置固定十分重要防止受压,故给予持续俯卧位,为防止压疮发生,采取双侧髋部垫海绵垫,躯干两侧轮流10°轻翻身,每2~3小时1次,避免大幅度活动。

孟子的社会福祉思想是孔子社会福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4.教育与环保方面。

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力争做到教育公平,这是社会福祉的重要内容之一。荀子重视社会教育,作《劝学》篇,提出“学不可以已”,即终生学习的思想,又认为“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认为人们的学习应追求最高目标,应与修身、践行相结合。另外,对学习目的、方法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即善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所以特别重视教育。

荀子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尊师重教,重师重礼。荀子还继承孔子反对不教而诛的思想,认为从政应与教化相结合。荀子在兰陵一带兴办私学,对儒学、法家文化传播有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优化,是社会成员的共同福祉,在这方面,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环境保护思想,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认识:“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荀子的这些环保思想都是很有价值的。

5.“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和“天下为一”的社会理想。

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民生最基本的福祉之一。荀子十分重视国家的治理,力求使国家长治久安,以给民众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并侧重礼的发展。荀子提出:“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故非礼,是无法也。”(《荀子·修身》)“国无礼则不正。 ”(《荀子·王霸》)

荀子在提出“慤(穀)禄多少厚薄之称”时,还使用了“天下莫不平均”(《荀子·王霸》),“均遍而不偏”(《荀子·君道》)和“施均”(《荀子·成相》)等词语,这里的“均”并不是平均,而是“协调”“相宜”之意。

荀子十分重视“法”的作用,如:“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荀子·王制》)“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荀子·非相》)他经常讲的就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句话先后见于《强国》《大略》《天论》篇中,还有“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至法”就是“完备法律”的意思。

既隆礼,又重法,这就抓住了治国中最重要的两翼。荀子之后二千多年的社会实践证明,隆礼重法是治国的正确方略。这一方略的实施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民生环境的安定,也就是保证了这一社会福祉的实现。

与“陆贾赋”不同,“荀卿赋”在文质选择上则更加重视“质”的重要性,即更加重视文章的内在内容,更加重视文章内容逻辑的清晰缜密。由于“荀卿赋”所属各家作品如今仅存荀卿一家之作,且其余各家均不甚著名,故在此主要通过对“荀卿赋十篇”相关内容的理解阐述此观点。

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时,同样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了解本文作者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学生会被激发起很高的学习兴趣,在课下的时间,通过课下阅读,了解该作者其他的作品,进而通过对比,发现该作者的写作风格,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或者让学生通过读书,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知识竞赛以及朗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高中语文知识学习能力。

孔子提出了“大同”理想,孟子提出了“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小康”理想(不是《礼记》的所谓“小康”,而是传统意义上的温饱型小康),荀子则受自己“隆一抑多”“执一行万”的哲学观念的指导,从战国纷争的局面出发,提出了“天下为一”的社会理想,即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理想,他的弟子李斯、韩非等积极推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这种统一天下的理想的实现,必然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社会福祉,它必定使民众脱离战国时期战争之苦而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二、孔、孟、荀的社会福祉思想比较研究

(一)社会理想、生活愿景方面的比较

孔、孟、荀都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与愿景,但具体内容不相同。孔子最早提出了“大同”理想,涉及到社会福祉的各个方面。孟子虽然也有“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的理想,但他又把“大同”理想具体化为农民的生活愿景,提出要使农民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恒产”,这也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可行方案,对后世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荀子的理想比之孔子更为现实与具体,他的理想就是:“执一行万”,“统礼义”,“一制度”,“天下为一”,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让人民脱离战争之苦。

2.以德以礼与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和减轻民众负担的思想。

(二)在仁政及治国总方略方面的比较

孔子从“仁者爱人”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仁政、德治,以礼让为国的施政方针,又提出“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下有道,重民爱民等一系列施政措施。孟子不仅继承了这一措施,而且又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孟子明确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使“民”成为国家之本,这是民在政治上的福祉。特别是孟子把“仁政”集中为解决农民福祉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恒产”方案,更成为此后一切政治家解决农民问题的滥觞。中国革命问题,基本上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而孟子在2300年前已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并作出初步方案,这不能不令人叹服。荀子比孔、孟更多地使用了“平政爱民”“政平而民安”“富民”“裕民”“裕民以政”等词语代替“仁政”一词,他明确指出:“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这表示荀子在君与民的关系上,较好地认识到了“民”的力量,去掉了士人们在君民关系上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味道。

孔、孟的“仁政”和荀子的“政平民安”都是各自治国总方略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孔子除提出为政以德、礼让为国之外,还提出了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以礼义治国,实行“仁政”,使天下“定于一”的方略。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隆一抑多”“天下为一”的治国方略。荀子常讲的就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里的“王”与“霸”都有统一天下的意思。三者比较,荀子的“隆礼重法”主张对后世影响最大。

(三)在养老、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比较

在养老、抚幼方面,孔、孟、荀都予以重视。孔子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荀子则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这里的共同点是,在养老问题上,都把养老与孝道结合起来了。

在教育方面,三人都重视教育,而以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影响最大,其社会作用也最大。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给教育者的鼓励也很大。而有关学习的理论,以荀子《劝学篇》叙述的比较全面系统。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改变人性本恶的问题。

在环保方面,三人都重视环保,其中孟子对环保的认识比较全面、系统。他主张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环境,同时主张把生产生活与改善环境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

(四)在礼与义的认识、使用方面的比较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必须以礼让治国。又以“义”属之君子,认为“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孔子可谓礼与义并重。孟子继承了孔子礼义并重的思想,但又把“义”推向了更高层次,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思想,使“义”成为道德规范、政治规范、价值判断的尺度,使人们在“义”面前处于平等地位,这是社会公平的一面。荀子则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思想,把“礼”的规范作用与社会福祉联系起来。他说的“礼者,养也”,使“礼”成为人们物质生活的规范和保证,这是对礼的作用在认识上的发展。荀子又提出“制礼义以分之”,就是用“礼”管理社会和民众,使人们在礼的规范下,各得其宜。荀子把“礼”与“义”结合为一个词,在《荀子》一书的32篇中有23篇提到了“礼义”一词,共使用116次之多。荀子又把“礼”与“法”对应使用,提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他经常用的就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有时又使用“隆礼至法”一词。这些都表现出了与孔、孟的不同,也是对孔子礼学的发展。

(五)不同的人性论导致了社会福祉方面的不同措施

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人性恶或人性善的问题,只是讲“性相近,习相远也”,因而在社会福祉方面,他重视善人为政的问题,认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论语·子路》)

孟子主张人性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既然所有人,就其本性而言都是善的,所以,他主张“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可以无差别地授给所有的农民。又主张在养老育幼的问题上,实行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而荀子却与此不同,他认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故必须强化管理教育。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4]313(《荀子·性恶》)这里是对人性恶的各种表现而言的,如果单纯的是社会福祉方面的恶,荀子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慤(穀)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这就是说,要按照礼义,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名分,体现出高低、贵贱、年长年幼、聪明愚笨、能力大小的不同,然后使之各有一定职业,各得合理安排,穀禄的多少都要公平合理。这里的“穀禄”也包括某些社会福祉。荀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对社会福祉等待遇要强化管理,区分为不同等级,做到合理公平,使人人各得其宜。这是荀子比之孔、孟的不同之处。

三、孔、孟、荀社会福祉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孔、孟、荀重视社会福祉的创造和建设,他们的福祉思想和践行,对今人不乏启示。

(一)理想

大同理想,也就是孔子的人生之梦,也是人类共同的人生之梦。今天,中国梦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但每一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构筑自己的人生之梦,这样可以激发前进的力量,增强人生的幸福感。

孟子的理想是“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的理想是“天下为一”,都是指实现全国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一点对于今人也有重要的启示。国家的统一,是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福祉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国家统一的理念,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的言论行动。

孔子的“大同”理想,还提出了有关民生福祉的具体内涵,这些问题与今天的民生福祉相衔接。如“天下为公”,这可与今天的“社会公平”问题衔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的“幼有所育”“老有所养”问题相衔接;“壮有所用”,这可与当今议论热烈的就业问题相衔接;还有“……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可与居住安全问题相衔接。总之,孔子的大同理想,其各项具体内涵皆可与今天的民生问题相衔接,因此研究孔子的“大同”理想,对于正确全面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深刻内涵,尽快解决好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孟子的“民本说”和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案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说。所谓“民为贵”就是说民(庶民、民众、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创造历史的基本力量。“社稷次之”,社稷即国家。国家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具有保护和提供场所、平台等条件的作用,虽然不能直接创造(故为“次之”),但是没有国家之政治意义上的保护、保卫作用和地理意义上的处所、平台作用,历史是难以创造出来的。“君为轻”,“君”作为创造历史的力量之一,虽然具有引导、组织,有时甚至是主导方向的作用,但总起来是不如“民”和“国家”的,故为“轻”。之所以说“君轻”,还因为君的地位并不稳定,朝为天子暮为囚徒,也有可能。这是孟子的认识。客观地讲,孟子由于处于春秋战国的纷乱时代,看到的大多是暴君污吏胡作非为,而没有看到能组织引导民之力量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君的重大作用,故产生了“君轻”之论。实际上“君”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孟子此论的启示在于,当今的人们必须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要正确引导人民创造历史,建设“小康”的积极性;同时必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上下左右,团结一致,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孟子所提出的“恒产”问题,对今人亦有重要启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历朝历代治国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世界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西方各国连续发生了工业革命,但中国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发生西方那样的工业革命,农民一直作为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身份存在。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直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孟子的使农民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恒产方案”,仍未失去其启示意义。如农民的养老问题,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提出的各种方案都要基于农民现有的土地想办法。据报道,目前我国有老年人口2.3亿多,其中56.4%为农村人口约1.3亿。近年来,有许多地方试行以土地换服务,也就是“以地养老”的办法。如宁夏平罗县、河北单城县、山东博兴县都施行了以老年人的宅基地及其流转换取养老服务的做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估计,今后应该会有更多的地区试行这种办法。这种办法再次证明孟子提出的让农民有一定的“恒产”的主张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基础或说是关键。

(三)荀子的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和“以一持万”“隆一抑多”的思想方法

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为后世所传承,这种方略对于保持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然,无论是“礼”,还是“法”,其具体内涵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身又有一定的连续性、继承性。所以,隆礼重法、礼法结合的方略仍值得今人借鉴与参考。

荀子倡导的“以一持万”“隆一抑多”的思想方法和“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是有重要启发意义的。

以一种思想,一种主义为主旨而把握其他众多的思想、主义、潮流,这是符合事物发展是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这一规律的。坚持“统一天下”(即国家的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主张,任何反对国家统一,搞分裂主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四)学习先贤重民爱民的思想,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任务

孔子哲学的核心是“仁”,而仁者爱人,由此发展为重民爱民思想,由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民生福祉思想,如“不独子其子,不独亲其亲”,“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等。孟子创立“民贵君轻”学说,把重民爱民为民谋福祉的思想推向了一个高峰,他还提出了具体的爱民方案——“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恒产方案。荀子重申孔子的“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的重民理论,提出了育民、养民、爱民,政平民安,以政裕民、富民等一系列为人民谋福祉的主张。

由此可以看出,重民爱民是孔、孟、荀社会福祉思想的主线。他们的社会福祉思想及践行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说的“需要”,自然包括许多种社会福祉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就首先必须提高各级为政者的重视人民、爱护人民、关心人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说这是他们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或任务,要完成这一前提条件和任务,应该学习一下历史,考察一下先贤们是如何重民爱民的,应该从先贤们的社会福祉思想中受到启发,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性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孔子家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孟子[M].王常则,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4]荀子[M].杨朝明,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ocial Welfare Thoughts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zi

WANG Chun-huaa,YU Lian-kaib
(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Yimeng Culture;b.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5,China)

Abstract:Confucius’ thoughts on social welfare mainly include:the ideal of “great harmony”;the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virtue,courtesy and generosity;the proposition of valuing the people,loving the people,enriching the people and educating the people;no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and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ncius’ thoughts on social welfare mainly include the doctrine that“the people are the most valuable”;the proposition that“benevolent government must start from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nd boundary”;“sacrificing one’s life for justice”,making “justice” the norm of moral,political and value judgment,making all people equal by “justice”;the ideas on supporting the old and raising the young and that on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Xunzi acknowledged the rationality of material desire,advocat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fare,and proposed to “lay down rites to govern the people” and “to differentiate people into social groups”.He also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eople and is aware of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tability.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rites and law which is key to the social harmony.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zi,each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provid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oday’s social welfare.

Key words:social welfare;great harmony;benevolent governance;rites and justice;weight on rites and law;compara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B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051(2019)05-0035-13

DOI:10.13950/j.cnki.jlu.2019.05.006

收稿日期:2019-08-02

作者简介:王春华(1969—),女,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于联凯(1943—),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曲筱鸥

标签:;  ;  ;  ;  ;  ;  ;  ;  ;  ;  ;  ;  ;  

王春华:孔、孟、荀社会福祉思想及其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