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际芝(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镇中心卫生院237221)
【摘要】目的对4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我科室于2012全年发生的47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主要从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产妇心理、体位、血容补充与吸氧护理以及积极预防感染等几方面给予进行护理。结果47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发生。结论患者尽快恢复良好心理状态与血容,维持各组织、脏器的功能状态,以配合医师对症止血等,均为确保产后出血可得以成功救治关键护理因素。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产科救护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08-01
产妇在分娩后24h内出现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的情况下定义为产后出血,属于分娩晚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科室于2012年全年间共发生有产后出血47例,现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室于2012全年共接收分娩产妇200例,发生产后出血47例,发生率为2.3%。此47例患者年龄19~41岁,平均(27.2±3.6)岁;包括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1例与26例;分娩方式为:正常分娩29例,剖宫产11例,胎头吸引助产4例,产钳助产3例;出血量500~1800ml,平均(1014±187)ml;出血诱因:子宫收缩乏力38例,软产道损伤5例,胎盘因素4例。
1.2护理方法
确诊产后出血后,我们均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抽血送检,并积极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查找出血原因与对症止血相关护理工作,在以上基础上,相关护理人员还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本组患者精心护理。
1.2.1密切观察病情进展
严密观察子宫的收缩情况与宫底高度,准确收集并记录出血量,尽可能早地发现休克症状并医生向报告,行心电监护,仔细观察产妇包括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留置尿管以观察尿量,抽血做交叉配血,做好各种检查的准备,正确掌握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速发生肺水肿。另外一旦观察到患者有出现宫缩乏力等症状,均立即对其子宫实施按摩,同时采用缩宫素静滴等[2]。
1.2.2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的产妇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的心理,这些负面情绪能不同程度引发产妇体内激素的分泌发生改变,继而导致其生理技能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大大增加发生产后宫缩减弱的几率,并诱发出血风险升高。基于此,我们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均时刻秉持着细心、热心、耐心的三心护理理念,耐心为患者阐释病因病情,并向其潜移默化传递正面信息,以最大程度减轻其心理负担,在精神因素减少的情况下可较好避免发生宫缩乏力致出血的事件。
1.2.3体位、血容补充与吸氧护理
通常情况下均将患者取平卧位体位以帮助静脉回流,确保脏器供血尽量少受影响,积极为患者保暖,尽量不要随意对其实施搬动;产后出血可引发严重的血容不足,针对此情况,我们均尽快为其建立两条或以上的静脉通道,为快速为患者补充血浆做好准备,期间同时为患者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而对表现有面色苍白或脉搏细速等休克先兆的情况下,应先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其4-6L/min的高流量吸氧,以加快器官功能的恢复并消弱休克症状[3]。
1.2.4积极预防感染
发生产后出血后,可导致产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有贫血以及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的合并症状,此段时间如遇某些侵袭性操作,其发生的感染率非常高,因此在遵医嘱为其选用抗生素,并密切关注其体温与恶露的变化情况,在尽量避免感染发生的同时也尽量做到早期发现已有的感染征象,另外,我们还尽量为其合理配备膳食以帮助其补充营养纠正贫血,在机体免疫力增强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
2结果
本组47例产后出血患者在止血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接受以上精心护理,未发生1例患者死亡,且全组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讨论
发生产后出血后若得不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患者有较高几率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时甚至导致生命受到威胁。因此,为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人员应该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生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及时给予预防或者治疗处理。我们通过对本组47例产后出血患者给予以上护理后获得了满意临床效果,作为一名主管护师我有如下体会:对于产后出血而言,防范于未然比出血后再进行处理更为安全和重要。若产后出现出血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安慰患者不要紧张,尽量让其保持安静且协助其调整体位,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同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另外积极配合医生查找病因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龚小玲.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79-180.
[2]兰静,韩秀玲,葛利意,等.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7):115.
[3]杨晓杰.4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2):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