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墓竹简论文_马丽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睡虎地秦墓竹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竹简,云梦,汉语,制度,武安,秦律,系词。

睡虎地秦墓竹简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娜[1](2019)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同义词的修辞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同义词的修辞功能。其中,同义连用主要起表义明确、圆满,补足音节、和谐音律和整齐句式等作用;同义换用主要起避重和丰富语言的作用;同义对用既可避重、又可使句式整齐、音律和谐,给人以错综的美感。此外,本文还从同义词修辞入手,探讨了同义词修辞与汉语词义发展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9期)

陈妙闽[2](2019)在《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行文制度看秦朝的行政运作和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所见的行文制度已初具规模,在行文规则、行文时效、行文效力以及行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归纳和总结。在秦朝着力建设文书行政制度的背景下,无论从管理主体、管理层次、管理机制或是管理方式上看,其行文制度都影响着秦王朝实际的行政运作和效率。这种行文制度的呈现不仅反映出秦人公文意识的觉醒、对公文程式的探索,也体现了秦人对公文的法律化定位,这些都促使秦朝的行政效率得到显着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姚婉[3](2018)在《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朝秘书官吏选拔的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向世人展现了秦朝秘书官吏选拔的诸多方面。竹简中不仅反映了秦朝秘书官吏选拔的标准,包括叁个方面:一是品德要求;二是知识要求;叁是能力要求,更是体现了秦朝在秘书官吏选拔上的特点,也因为其秘书官吏选拔方式完备详尽,才使得秦朝"以吏为师"的政策得以顺利的进行,并且为巩固秦王朝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4期)

邹其昌,李青青[4](2018)在《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管窥秦代工匠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必须要建立在丰富的相关历史文献基础之上。必须将自然形态的文献经过有效的纵深梳理、甄别、考察与多维度研究转化为更能还原历史本真的文献,再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期重现人类的历史生活世界。秦朝以远,资料流散,加之秦国祚日短,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研究秦朝的工匠文化问题尤显举步维艰。所幸以《睡虎地秦墓竹简》~([1])(以下简称《云梦秦简》)为代表的一批秦简的相继出土,从而为研究秦朝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8年07期)

刘芳[5](2018)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新词新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共分为十个部分,记载的内容很丰富,关涉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秦时代的一个缩影,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它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秦的历史,以及秦时词汇发展和演变的特点。本文通过统计法等方法对其新词新义进行探究,一窥秦词汇的特点和社会概况。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有关国内外《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的研究情况和成就,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主要是对新词新义进行概念的界定,凡是战国后期到秦初出现的词和义我们此处都把它称为新词和新义。同时从内容和音节的角度对新词新义进行分类。内容方面涉及面广,音节方面以复音词为主。第叁章主要是从句法构词法的角度对新词的构造特点进行分析。新义的演变类型则主要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叁个角度进行探讨,其中新义的产生有很多源于词义的转移。第四章主要从语言的内外部原因探讨了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并把它们同与之毗邻的西汉新词新义进行了比较,发现其双音节词所占的比例最大。第五章主要是从增补词条,增加义项,书证提前和订正释义四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进行补正。(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8-05-28)

张润泽,孙继民[6](2017)在《《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所见赵国地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所见赵国城邑有7个,学者对其中几个地名的研究存在争议。笔者主要考证了兹氏、离石、阏与、长平、武安、邯郸、平阳等城邑的地望问题。特别是对阏与、长平、武安、邯郸、平阳等地的地名来源、地望问题,从古文字等角度进行了新的梳理。如,对阏与地望的考证,从钱币、兵器、竹简等古文字资料出发,认为阏与和乌苏是战国两个并列的地名,阏与地望在山西和顺西。以传世文献与文物考古新资料结合确定赵国武安在今武安市西南的固镇,并不在午汲古城。学者考证出平阳布出土最多在临汾地区,从而认为喜“从平阳军”的平阳在临汾南。笔者认为:小方足布多是战国晚期货币,“十五年,从平阳军”的平阳就是“桓攻赵,败赵将扈辄于平阳”的平阳,在今天河北临漳西南。(本文来源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期刊2017年00期)

梁凤荣[7](2017)在《《吕刑》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吕刑》是西周中期穆王命司寇吕侯所作的刑法典,它对六百年后商鞅变法修律具有相应影响,这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法律内容中得以证实。《吕刑》中的旧五刑制度、赎刑制度以及审判制度等均为《睡虎地秦墓竹简》所承继。考察其原因,应从立法技术的借鉴、政治因素的考虑、文化源头的辐射等方面予以诠释。(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刘冰清[8](2017)在《《睡虎地秦墓竹简》系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系词作为研究对象,穷尽式地考察了《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是”、“为”、“非”等典型系词(纯系词)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以及在睡简中的分布状况,遵从语言实际,寻找语法形式及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从而初步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系词研究的基本体系。论文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分述了叁方面内容。首先,论述《睡虎地秦墓竹简》系词研究的现状:目前学界在系词研究领域,共识与分歧并存,而对于共识部分,笔者存疑,并借助出土文献材料提出质疑,证实先秦已有系词“是”。其次,提出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将考古学领域的“二重证据法”运用于语法研究中,以古文字证文献,以文献反观古文字,更好地还原了语言事实。此外,本文的系词研究以形式与意义作为重要标准,辅以系词性这一参照标准,以期初步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系词研究体系。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系词“是”的来源、成因,寻求系词“是”的形式与语义的对应关系,从关联性中初步建构系词“是”的体系:“形式—语义”对应体系、“(系词)·殹”体系。此外,还论及睡简中较为特殊的“殹”字式判断句,探求“是”与“殹”的关系。第叁部分主要论述《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系词“为”的来源、成因以及系词性,探讨“为”字系词句中“为”逐步被“是”所取代的过程。又以词性为关联点,探求词形与词性、词性与词义的对应关系,从而初步建构睡简中系词“为”的体系:双层结构体系。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其他系词,如“非”、“即”等词的系词性及稳定性,纯粹系词(纯系词)的系词性较强,而不纯的“准系词”,系词性较弱,稳定性较强。部分疑为系词的词,系词性已十分明显,仅因其发展不成熟,故为不完全系词,不可归入系词词类中。第五部分为结语,分为结论与困境两部分。在结论部分,形成五点:第一,先秦时期已有系词“是”;第二,“殹”字式判断句与系词“是”存在关联性;第叁,出土文献系词研究的重要参考标准为系词性;第四,出土文献系词研究的体系建构立足于寻求形式与语义的对应关系;第五,古代汉语语法研究应当立足于语言事实本身,遵从语言实际,而非“削足适履”式地套用西方的语法理论框架。在困境部分,存在叁大难题:第一,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起初仅为零散、不成体系的,直至马建忠《马氏文通》的问世,方成有意识地、成体系的研究;第二,出土文献材料的语法研究忽略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单一地从语法形式或语法意义出发,难以架构一个符合语言实际的体系;第叁,由于出土文献材料的有限,制约了体系的建构,仅能初步建构一个语法体系或一个结构设想,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为例,仅止步于初步架构一个《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系词体系,并提出架构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4-01)

张莎丽[9](2017)在《《睡虎地秦墓竹简》述宾结构宾语的语义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出土文献,内容以法律和日书为主。自从其出土之后,一直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其的研究也涉及到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另外,由于其内容真实可靠,语言多使用短句,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睡虎地秦墓竹简》也是研究当时语言的一个极好的材料,因此关于其的语言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有语法方面的也有词汇方面的。本文主要涉及的是《睡简》的语法语义研究。通过对《睡简》中述宾结构进行梳理,对其中的宾语的语义类型进行概括,探求其在共时平面上的特点和历时系统中的变化。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和研究概况。另外由于前人对宾语的语义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同,因此笔者对本文采取的标准做了个交代。由于出土文献的特殊性,我们对语料的选择也给出了一个标准。其次,从句式上我们将《睡简》中的述宾结构划分为单宾语、双宾语和特殊句式,并逐个对其进行描写。第二章,主要是对《睡简》中单宾语的语义类型进行了分类描写。共分出了十七个类别。在这十七个类别中受事宾语是最常见的。而处置宾语和依靠宾语比较少见,另外,施事宾语中普通施事宾语(如“站人”)很少,而较多的是使动施事宾语,这也符合汉语史的发展规律。第叁章,讨论《睡简》中的双宾语结构。我们将其分为了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分别是给与类、夺取类、教示类双宾语,或者其中一个宾语是处所、数量或时间宾语。第四章,对其中的特殊句式进行讨论、分析,这些特殊句式有连谓句和兼语句,从这些例句看来,其结构及语义类型基本与现代汉语相同。最后,结语部分我们通过表格首先对《睡简》中述宾结构宾语的语义类型的基本面貌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其次,将其与前人研究过的其他材料进行对比,看看《睡简》中述宾结构宾语的语义类型和其他书中的有什么区别,以及产生这种区别的可能原因。另外,我们对双宾语结构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也进行了简单的描写。(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4-01)

刘冰清[10](2017)在《说“殹”——以《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秦律十八种》出现频次较高的"殹",在秦简中多释作"也"。本文论及"殹为也之证"的同时,追本溯源,探讨殹的本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2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所见的行文制度已初具规模,在行文规则、行文时效、行文效力以及行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归纳和总结。在秦朝着力建设文书行政制度的背景下,无论从管理主体、管理层次、管理机制或是管理方式上看,其行文制度都影响着秦王朝实际的行政运作和效率。这种行文制度的呈现不仅反映出秦人公文意识的觉醒、对公文程式的探索,也体现了秦人对公文的法律化定位,这些都促使秦朝的行政效率得到显着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睡虎地秦墓竹简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丽娜.《睡虎地秦墓竹简》同义词的修辞学阐释[J].文学教育(上).2019

[2].陈妙闽.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行文制度看秦朝的行政运作和效率[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

[3].姚婉.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朝秘书官吏选拔的标准[J].文教资料.2018

[4].邹其昌,李青青.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管窥秦代工匠文化[J].美术观察.2018

[5].刘芳.《睡虎地秦墓竹简》新词新义研究[D].吉首大学.2018

[6].张润泽,孙继民.《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所见赵国地名研究[J].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7

[7].梁凤荣.《吕刑》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8].刘冰清.《睡虎地秦墓竹简》系词研究[D].贵州大学.2017

[9].张莎丽.《睡虎地秦墓竹简》述宾结构宾语的语义类型[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10].刘冰清.说“殹”——以《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7

论文知识图

《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人...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人...石碑地喝石宫遗址出土具有秦代皇家性质...辽宁绥中石碑地“喝石宫”遗址对面之叁...辽宁绥中石碑地遗址发掘区域全景

标签:;  ;  ;  ;  ;  ;  ;  

睡虎地秦墓竹简论文_马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