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课程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课程,文化,自觉,结构,主体性,范式,政治理论。
课程文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艳[1](2019)在《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对课程文化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的选择不仅影响到学生文化价值的形成,也影响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下文将在分析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地方课程文化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3期)
丁昭[2](2019)在《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问题及实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课程学研究中课程文化自觉是一个热点,课程文化自觉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课程文化,在课程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不断超越的理性态度。它包括逻辑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目标。在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问题和挑战,即外部控制与主体需求的矛盾、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的对立以及文化惯性的阻滞。课程文化在当代出现了"迷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是扎根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就是要打开胸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外国文化。处理好这些问题和挑战,课程文化才能走向自觉。(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33期)
路海萍[3](2019)在《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问题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教育课程文化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和课程活动形态表现的文化样式,是在课程运行系统中动态产生、发展和体现的。就目前实践来看,存在着工具主义色彩浓厚,导致学生职业品性养成不足;产教文化融合有限,导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深度不够等问题。为此,从确立以人为本,凸显传承与创新,尊重多元文化的课程价值取向;确立以技术哲学为基础,注重情感、态度、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文化;形成以理解、合作、民主、体验等为特征的课程实施文化;增强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自觉的课程理性督导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建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29期)
王冬梅[4](2019)在《推行魅力教育,积淀课程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魅力教育"是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也是一种实践探索,一个实操过程。通过建构魅力教育,北京实验学校广大教师不断转变课程理念和行为方式,致力于梳理、重构、优化学校课程,建构了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魅力课程体系,表现出重基础、有特色、动态性、开放式等课程特征,逐渐积淀了学校魅力课程文化,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多元成长,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27期)
陈彩霞[5](2019)在《以文化心 心化成师——让青年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文化中浸润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幼教教师的成长是关系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影响着幼儿园的师资质量和办园品质。泰兴市育红幼儿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伴随着课改的节奏一起前行,青年幼教教师在课程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70期)
刘辉[6](2019)在《翰墨正心 立字立人——南京市南化第叁小学“童心书韵”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市南化第叁小学是南京市首家"全国写字实验学校",中国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书法教育示范校。学校为传承办学传统,呼应课改节拍,丰富正心教育,突破办学瓶颈,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建构了"童心书韵"课程文化。其目标在于服务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发展,书写童心,追求适性。其结构包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环境课程。其内容优化了物质环境,开发了"童心书韵",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创新了管理制度。(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69期)
徐乐乐[7](2019)在《课程文化的内涵、范式及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文化是课程主体在某种文化环境下采用某种文化取向选择特定的文化组织、实施、评价课程,并在组织、实施和评价课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根据形式逻辑的规则,可以把课程文化分为课程物质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课程精神文化又包含课程理念文化、课程行为文化和课程制度文化。技术取向、过程取向和批判取向的课程文化范式都有可取之处,在选择文化范式时应该批判地吸收。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课程文化冲突的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理解课程文化冲突。(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赵振威[8](2019)在《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与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头绪纷繁复杂,并与县域高中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办学的封闭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因此,对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体系进行整合,才能实现纲举目张和课程文化的有效建设。一、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可以命名为"四维语文":依托四维前提,突出四维着力,建构四维课堂,致力四维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期刊2019年09期)
陈丽霞[9](2019)在《指向课程文化自觉的教科研视角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是教师,其课程文化自觉既关乎课程改革的推进,也体现课程改革的成效。以课题研究、项目建设、评课众享、课程研发、培训展示为教育科研视角,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也是以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4期)
张立学[10](2019)在《大学文化视域下课程文化育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而是形成于一定的文化情境之下,是在特定文化情境中受到熏陶、濡染与涵化的结果。课程作为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传播大学文化特别是大学精神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充分挖掘课程的大学文化育人元素,切实发挥好课程体系所承载的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7期)
课程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课程学研究中课程文化自觉是一个热点,课程文化自觉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课程文化,在课程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不断超越的理性态度。它包括逻辑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目标。在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问题和挑战,即外部控制与主体需求的矛盾、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的对立以及文化惯性的阻滞。课程文化在当代出现了"迷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是扎根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就是要打开胸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外国文化。处理好这些问题和挑战,课程文化才能走向自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程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选择[J].科技风.2019
[2].丁昭.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问题及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
[3].路海萍.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问题与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
[4].王冬梅.推行魅力教育,积淀课程文化[J].基础教育论坛.2019
[5].陈彩霞.以文化心心化成师——让青年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文化中浸润成长[J].江苏教育.2019
[6].刘辉.翰墨正心立字立人——南京市南化第叁小学“童心书韵”特色课程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2019
[7].徐乐乐.课程文化的内涵、范式及冲突[J].教育导刊.2019
[8].赵振威.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与整合[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
[9].陈丽霞.指向课程文化自觉的教科研视角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
[10].张立学.大学文化视域下课程文化育人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