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兵(大庆市龙南医院儿科黑龙江大庆163453)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25-01
【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喜炎平滴注,对照组加利巴韦林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关键词】秋季腹泻轮状病毒喜炎平病毒唑疗效
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6月龄至3岁的小儿,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虽然本病有一定自限性,但其重症可出现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我们应用喜炎平治疗秋季腹泻例,临床获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第7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秋季腹泻的诊断标准[1],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住院患儿100例,年龄3个月至3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病程少于3天,均有排稀水蛋花样便,每日腹泻数10次左右,呕吐28例,脱水41例,发热28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呕吐30例,脱水36例,发热2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同时给予静脉补液、纠酸等治疗。治疗组予喜炎平注射液,剂量5-10mg/kg.d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疗程3天。
1.3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显效:治疗24~72h后大便次数减少至不多于3次/d,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正常,大便性状正常;有效:治疗48~72h后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大便性状未恢复正常,次数稍多,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用药72h后大便次数仍大于3次/d,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
2结果
两组病例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58%。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附表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小儿腹泻病最常见的类型,若治疗不及时或有严重的并发症。可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甚至可造成死亡。此病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而轮状病毒入侵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或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肠液内渗透压增高,加之微绒毛的破坏造成载体减少,致上皮细胞转运功能出现障碍,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丧失。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患儿会出现脱水、肺炎及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喜炎平为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通过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阻断DNA的复制,以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通过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病毒、细菌的吞噬能力,从而促进感染恢复。又因其药物不良反应小,不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能促使肠道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缩短疗程;通过不同的机制,提高疗效,是较好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0.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
[3]陶珊珩.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