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林翰
(瑞安市湖岭中心小学,浙江温州325213)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新课标的理念,很多教师是一知半解甚至扭曲,为了追求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似乎变得简单了。教师们常以模糊、空泛的问题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殊不知这样的提问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不断反思,觉得我们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设计与处理上更应该细化,不仅关注文本的细节,就是钻研文本,深入到每个细节;更要关注教学细节,如细小的教学语言、环节,文本的词句、训练点等,这是动态生成的细节,需要教师及时去捕捉。抓细节处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一、深入文本细节,挖掘深层情感
1.挖掘“空白”。在钻研教材时要努力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每个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不同,面对文本的空白,他们的感受体验也是不同,学生的个性也随之表现出来,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这样的课堂是灵动、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的交流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便是师生依托文本,结合自身体验,不断寻求空白、填充空白、创造空白,并为学生留下空白。
2.留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是最不起眼,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但是它能帮助人们表现自己的情感。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强调除了要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内涵之外,也不能放过标点符号。课堂上留意并捕捉“标点符号”,会给教学带来许多精彩。
在教学《地震中的的父与子》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父亲为了救孩子艰辛及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教学“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谈谈你的感受。在反馈时,学生更多的感受是父亲的辛苦、疲惫,他们的体验还是浅层次的。于是笔者又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这时才注意到标点符号的变化,读的时候感叹的语气自然出来,发自内心的体验也一下子喷涌而出。
二、品读点亮细节,促成精彩感悟
文本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我们要解读文本,就要从准确理解每一处词句入手,去还原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笔者对句子“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的朗读进行指导。
师:看来青年作画真的已经到了痴迷、忘我的境界了。谁也能忘我地来读一读?
第一个学生的朗读强调了“越来越多、赞叹、议论”。师:为什么要这样读?(有的学生说:“那位青年画鱼画得太活灵活现。”有的说:“青年把鱼画得很生动,像真的鱼游到了纸上。”)
第二个学生的朗读故意突出“融为一体”且语速较快。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融为一体’应该读轻点慢点,因为青年画得太投入,他满脑子是鱼,已分不清自己和鱼。”又有学生补充:“他画鱼已到了忘我的境界,读得慢一些才更能显示出“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教师又进行了总结:看来我们要把课文读得有感情,读得有韵味,必须要先读懂课文,仔细推敲课文的语言文字。朗读细节处理要巧妙,过分注重技巧的朗读没有内在情感,我们需要在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学生评价朗读,在评价中就慢慢丰盈了“融为一体”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感悟。
三、捕捉教学细节,感受灵动体验
课堂上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多倾听而不是打断学生的思路,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到位、更深入。教师要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聆听,善于捕捉教学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抓住它们等于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奔波”一词,别出心裁地出示“李政道博士一天的行程安排:花莲慈济医院—花莲机场—台北机场—香港机场—上海机场—杭州—凌晨到达杭州医院”,然后顺势提问:“这是怎样的一天?”让学生体会到李博士为了挽救海峡彼岸年轻的生命,一刻都不曾停歇的辛苦。正当学生为李博士的“奔波”动情之时,一个学生小声地嘀咕:“为什么不直接从台北飞往杭州?”于是,预设的教学过程就在这一“细节”调整了,使教学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前进。老师听到后及时补充介绍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政治背景,引导学生带着内心的震撼和感动去品读“奔波”。
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深入文本细节,细节处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需要学生细细品味。其次更要关注教学细节,善于捕捉教学细节,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学生变得乐学、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