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源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资源,石斛,气候变化,挥发油,生物碱,华南。
资源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郑维艳,曹坤芳[1](2019)在《中国柯属5种资源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最大墒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柯属(Lithocarpus) 5种资源植物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进行了定量预测,并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其分布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木姜叶柯(L. litseifolius (Hance)Chun.)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广泛分布,短尾柯(L. brevicaudatus (Skan) Hay.)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中东部区域;木姜叶柯在未来气候(2061-2080年) RCP2.6、RCP8.5两种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5.1%和3.0%,而短尾柯却分别增加了0.5%和1.5%。白柯(L. dealbatus (Hook. f. et Thoms. ex DC.) Rehd.)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烟斗柯(L. corneus (Lour.) Rehd.)主要分布在两广省份的南亚热带地区。白柯和烟斗柯在RCP2.6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12.1%和17.8%,在RCP8.5情景下分别减少了3.5%和15.9%,这两个种的适宜区面积减少较多。厚斗柯(L. elizabethae (Tutch.) Rehd.)主要分布于广西,在两种情景下适宜区面积分别增加了7.3%和6.3%。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布区存在差异,同属不同物种的未来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功芳,李道新,田风雷,刘益平[2](2019)在《湖北叁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叁峡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区内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78科861属2 202种(含种下单位),从经济开发角度评价可把资源植物分为商品性(已开发)、明显性(半开发)和潜在性(待开发)叁大类别。根据原料性质或用途将资源植物分为五大类,即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本文概述了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并对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谭如冰[3](2019)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农资中心)喜讯频传:蒋跃明研究员获2018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曾宋君研究员的两项成果:“大花蕙兰和兜兰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成果获得了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兜兰的杂交育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5-23)
邹东廷,王庆刚,罗奥,王志恒[4](2019)在《中国蔷薇科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资源植物保护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蔷薇科(Rosaceae)是在中国广泛分布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类群,但蔷薇科资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保护状况尚缺乏较系统的评估。该文旨在:1)整理中国蔷薇科资源植物名录,显示其物种多样性格局及热点地区,并探究这一格局的形成机制。2)评估中国蔷薇科资源植物的保护状况,为其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广泛收集整理《中国植物志》、省级植物志等资料中关于蔷薇科的记录,建立了中国蔷薇科物种名录(共914种),确定了物种的主要经济用途(包括食用植物、园林绿化植物、药用植物和水果种质资源),并建立了每种植物的高精度分布图。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蔷薇科全部物种及主要资源植物类别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冗余分析探讨了蔷薇科物种多样性格局与环境的关系。最后将物种分布与中国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迭加分析,评估了蔷薇科植物的保护现状。结果显示:1)四川盆地北部、东部和西部山区以及横断山区是中国蔷薇科植物的热点地区。2)蔷薇科植物多样性主要受水分因子影响。3)横断山区、云南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等地是保护薄弱物种集中的区域,而悬钩子属(Rubus)等类群的保护不足。(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传东,石磊,李海波,钟华富,张林[5](2019)在《佛顶山保护区森林山野菜资源植物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佛顶山保护区森林山野菜资源植物的专项调查研究,发现: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森林蔬菜资源丰富,有可食用的山野菜资源植物343种(含变种),其中真菌类35种、蕨类7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类296种;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归属于98个科,231属;在食用部位上划分为叶茎类、根茎类、花类、浆果类、干果类、子实体(全株)六大类,是目前我国已知山野菜资源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姜利琼[6](2018)在《云南迤阻山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迤阻山位于滇中高原偏向西南,本研究区域以绿汁江与元江为边界,东至依施河与亚尼河,南至俄德河。迤阻山的植被类型从季雨林到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都有分布,且具有多样的地理环境特征和较大的海拔落差,但前人对本区植物的调查和研究都较少。本研究通过不同季节的野外调查、标本的采集鉴定和文献查阅,形成了迤阻山的种子植物名录。共计种子植物141科576属993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9种,被子植物136科569属984种。基于本研究确定的该区域139科,561属,972种野生种子植物的区系分析表明:(1)综合科、属、种叁级水平的统计分析,迤阻山地区的现代植物区系主要是由热带亚洲成分、东亚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构成。从种一级的水平上看,热带种所占的比例远超过温带种所占的比例,并且热带种大部分是典型的热带亚洲分布或者泛热带分布的种类。另一方面,所占据比例较大的中国特有种大多为西南片区并且向南分布较远的热带种,由此可以看出,迤阻山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属于亚热带植物区系。(2)迤阻山区系过渡性特征明显,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区系结。许多过去一般认为只分布到云南南部或者西南部的一些种类,如海桑科的八宝树(Duabanga grandiflora)、山龙眼科的深绿山龙眼(Helicia nilagirica)、天料木科的斯里兰卡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大戟科的异序乌桕(Falconeria insignis)、卫矛科的滇南美登木(Maytenus austroyunnanensis)、紫葳科的西南猫尾木(Markhamia stipulata)、兰科的密花玉凤花(Habenaria furcifera)和白肋线柱兰(Zeuxine goodyeroides)、翅子藤科的风车果(Pristimera cambodiana)、鼠李科的海南翼核果(Ventilago inaequilateralis)、马钱科的度量草(Mitreola petiolata)等都在本区有分布,本研究揭示了这些类群的最北界分布,为热带成分沿深切河谷向高纬度地区嵌入分布提供了典型例证。(3)通过迤阻山种子植物的综合分析以及与邻近5个地区--小百草岭、西隆山、轿子雪山、无量山和苍山5的植物区系进行科属种相似性系数的比较,发现与小百草岭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具有比较相似的区系性质。(4)从迤阻山分布的3个东亚特有科,37个东亚特有属,以及170个东亚特有种来看,本研究区域的区系应该属于东亚植物区的一部分。本区在东亚植物区系区划中的地位是:东亚植物区(ⅢEast Asiatic Kingdom)---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ⅢE.Sino-Himalayan forest subkingdom)---云南高原地区(ⅢE13.Yunnan plateau region)---滇中高原亚地区(ⅢE13a.Central Yunnan plateau subregion)。本论文还对外来物种的种类分布及防控措施,以及珍稀濒危种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另外基于该区域资源植物调查整理,对其保护利用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6-01)
侯永平[7](2018)在《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及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良好,为野生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27科526属1 304种,包括蕨类植物16科27属58种,种子植物111科499属1 246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107科494属1 238种(双子叶植物93科399属1 040种,单子叶植物114科95属98种)。按照野生植物的资源属性,历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可以划分为7个类型:材用植物32科63属131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余同);药用植物97科374属711种;油脂植物47科107属147种;观赏植物79科263属599种;食用植物32科61属98种;有毒植物44科82属142种;蜜源植物58科133属173种。最后,提出了历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保护和管理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潘绒,黄京京,赵玉立,程鑫,李发壮[8](2018)在《资源植物玉叶金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资源植物玉叶金花叶中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玉叶金花叶中的挥发油,采用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以VC作为对照,以总还原力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玉叶金花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玉叶金花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个有效成分,占其总量的68.19%,其中包括极具研究和应用价值的N-甲基吡咯(37.37%)和叶绿醇(7.34%)。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玉叶金花挥发油的总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玉叶金花挥发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刘燕[9](2017)在《气候变化对干旱区资源植物开发模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艾比湖流域为例,研究干旱区资源植物的评估与开发,采用回归分析、累积距平法、MVC、监督分类、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运用气象数据、矢量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及统计类数据,利用MRT、ArcGIS、ENVI、Fragstats、SPSS、Excel等软件,对艾比湖流域的气候变化与资源植物的关系、景观格局的演变、资源植物开发的评估及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为:(1)近30年艾比湖流域正由暖干的气候特征向暖湿转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的平均值分别为8.807℃、116.2mm、6.942h、3.441m/s,变化倾向率分别为 0.316℃/10a、7.625mm/10a、-0.025h/10a、-0.407m·s-1/10a。(2)艾比湖流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南北两端高中间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取值范围为0.0125~0.9995。NDVI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呈显着的正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4、0.744、0.437,且分别通过了置信度99%、99%、95%的显着性检验(样本数为201); NDVI与降水量未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为0.081,且未能通过置信度95%的显着性检验(样本数为201)。(3)艾比湖流域的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草地不断转变为耕地,致使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少,但覆盖度仍最高,为优势景观;气候变化、人为作用导致了艾比湖大面积萎缩,致使水域面积减少;艾比湖流域的生境仍很脆弱,易遭受破坏、且难以恢复。(4)以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为目的,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资源植物开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基本气候、土壤环境、景观格局、资源价值4个方面对资源植物开发进行评估,评估指数为0.5081,属于适合开发范畴,对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5)构建了以节水灌溉模式、高产种植模式为主,以施肥病虫害防治、秸秆循环利用、资源精深加工为辅的资源植物综合循环利用的开发模式;气候变化对灌溉模式的影响强度为:常规灌溉 > 膜上灌溉 > 喷灌 > 微灌;气候变化改变了资源植物的播种时间,其对种植模式的影响强度为:常规裸地种植模式>地膜覆盖中种植模式。(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曾俊岚,赵凯辉,兰小中,廖志华[10](2016)在《藏药资源植物铃铛子托品烷类生物碱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品烷类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是一类主要来自于茄科植物的含氮小分子有机物,其中莨菪碱(hyoscyam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ne)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胆碱药物,可用于手术前麻醉、抗晕动症、戒毒脱瘾、治疗帕金森症、改善微循环、治疗有机农药中毒等。铃铛子(Anisodus luridus)产自我国西藏、云南高海拔地区,属于茄科山莨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该物种具有生物量大、生物碱含量高的特点。本研究采用HPLC测定了铃铛子各器官中托品烷类生物碱含量,发现各部位均表现为莨菪碱含量高于东莨菪碱含量,表明铃铛子属于莨菪碱型资源植物。莨菪碱最高的部位为子房(18.92563mg.g~(-1) DW),其次是种子(15.85058mg.g~(-1) DW)、主根(10.5159mg.g~(-1) DW),东莨菪碱最高的部位也是子房(3.14404 mg.g-1 DW),其次是花萼(2.09926 mg·g~(-1) DW)、花冠(1.75487mg.g~(-1) DW),茎中两种TAs含量均为最低。铃铛子中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都高于我国传统药源植物颠茄中的含量,因此铃铛子适合被作为新型TAs高产药源植物进行产业化种植。(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资源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北叁峡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区内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78科861属2 202种(含种下单位),从经济开发角度评价可把资源植物分为商品性(已开发)、明显性(半开发)和潜在性(待开发)叁大类别。根据原料性质或用途将资源植物分为五大类,即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本文概述了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并对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源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郑维艳,曹坤芳.中国柯属5种资源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植物科学学报.2019
[2].王功芳,李道新,田风雷,刘益平.湖北叁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与利用[J].湖北林业科技.2019
[3].谭如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力[N].中国科学报.2019
[4].邹东廷,王庆刚,罗奥,王志恒.中国蔷薇科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资源植物保护现状[J].植物生态学报.2019
[5].杨传东,石磊,李海波,钟华富,张林.佛顶山保护区森林山野菜资源植物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姜利琼.云南迤阻山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初步研究[D].云南大学.2018
[7].侯永平.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及保护[J].山西农业科学.2018
[8].潘绒,黄京京,赵玉立,程鑫,李发壮.资源植物玉叶金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
[9].刘燕.气候变化对干旱区资源植物开发模式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10].曾俊岚,赵凯辉,兰小中,廖志华.藏药资源植物铃铛子托品烷类生物碱含量测定[J].西藏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