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论文和设计-曾旭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包括:安装平台;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竖直设于安装平台上;支架,支架竖直设于安装平台上;上压组件,上压组件包括依次固定的上托板、上弹性件和上压板,上托板与导向组件活动连接;下压组件,下压组件设于上压组件的下方,下压组件包括依次固定的下托板、下弹性件和下压板,下托板与导向组件固定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形成真空室;第一曝光机构,第一曝光机构设于上压组件的上方;第二曝光机构,第二曝光机构设于于下压组件的下方;真空泵,真空泵设于安装平台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上压组件下压过程中将零件压坏,也使得真空室内的空气抽的更加完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中部设有通槽;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通槽的外侧;支架,所述支架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导向组件的外侧;上压组件,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托板、上弹性件和上压板,所述上托板与所述导向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上托板的中部形成第一空腔,所述上弹性件与所述上托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周壁上,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弹性件的下侧固定连接;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下方,所述下压组件与所述上压组件相正对,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托板、下弹性件和下压板,所述下托板与所述导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中部形成第二空腔,所述下弹性件与所述下托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下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周壁上,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弹性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相正对,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真空室,所述真空室用于放置零件;第一曝光机构,所述第一曝光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曝光机构位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曝光机构与所述第一空腔相正对;第二曝光机构,所述第二曝光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曝光机构位于所述下压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穿过所述通槽,所述第二曝光机构与所述第二空腔相正对;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真空室内的空气。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中部设有通槽;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通槽的外侧;

支架,所述支架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导向组件的外侧;

上压组件,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托板、上弹性件和上压板,所述上托板与所述导向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上托板的中部形成第一空腔,所述上弹性件与所述上托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周壁上,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弹性件的下侧固定连接;

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下方,所述下压组件与所述上压组件相正对,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托板、下弹性件和下压板,所述下托板与所述导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中部形成第二空腔,所述下弹性件与所述下托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下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周壁上,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弹性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相正对,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真空室,所述真空室用于放置零件;

第一曝光机构,所述第一曝光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曝光机构位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曝光机构与所述第一空腔相正对;

第二曝光机构,所述第二曝光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曝光机构位于所述下压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穿过所述通槽,所述第二曝光机构与所述第二空腔相正对;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真空室内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由亚克力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柜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上压组件活动,所述电控柜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第一曝光机构和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组件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电控柜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所述安装平台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穿过所述通槽并伸入所述支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壳,所述安装平台、所述导向组件、所述支架、所述上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所述支座、所述真空泵、所述传感器、所述触摸屏、所述第一曝光机构和所述第二曝光机构均设于所述机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呈长方体形状设置,所述机壳上设有若干门扇,若干所述门扇分别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包括若干导向柱,若干所述导向柱分别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上压组件与若干所述导向柱活动连接,所述下压组件与若干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真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

背景技术

造真空设备中的上板与下板之间形成真空空间,通过真空泵抽取真空空间内的空气,使真空空间内的零件处于真空状态下,现有技术上,在抽真空的过程中,空气抽取不够完全,且上板下压过程中容易将零件压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造真空设备抽真空不够完全,且容易压坏零件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抽真空完全,且能够防止零件被压坏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中部设有通槽;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通槽的外侧;

支架,所述支架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导向组件的外侧;

上压组件,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上托板、上弹性件和上压板,所述上托板与所述导向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上托板的中部形成第一空腔,所述上弹性件与所述上托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周壁上,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弹性件的下侧固定连接;

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下方,所述下压组件与所述上压组件相正对,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托板、下弹性件和下压板,所述下托板与所述导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中部形成第二空腔,所述下弹性件与所述下托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下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周壁上,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弹性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相正对,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真空室,所述真空室用于放置零件;

第一曝光机构,所述第一曝光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曝光机构位于所述上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曝光机构与所述第一空腔相正对;

第二曝光机构,所述第二曝光机构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曝光机构位于所述下压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穿过所述通槽,所述第二曝光机构与所述第二空腔相正对;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真空室内的空气。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由亚克力材料制成。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还包括电控柜和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上压组件活动,所述电控柜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第一曝光机构和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电连接。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所述上压组件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电控柜电连接。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还包括支座,所述安装平台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曝光机构穿过所述通槽并伸入所述支座内。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还包括机壳,所述安装平台、所述导向组件、所述支架、所述上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所述支座、所述真空泵、所述传感器、所述触摸屏、所述第一曝光机构和所述第二曝光机构均设于所述机壳内。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所述机壳呈长方体形状设置,所述机壳上设有若干门扇,若干所述门扇分别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

上述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其中,导向组件包括若干导向柱,若干所述导向柱分别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上压组件与若干所述导向柱活动连接,所述下压组件与若干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上托板与上压板之间设置上弹性件,在下托板与下压板之间设置下弹性件,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能够防止上压组件下压过程中将零件压坏,而且在抽真空时,由于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的弹性,使得真空室内的空气抽的更加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中机壳内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的机壳内的立体图;

附图中:1、安装平台;2、导向组件;3、支架;4、上托板;5、上压板;6、第一空腔;7、下托板;8、下压板;9、真空室;10、第一曝光机构;11、第二曝光机构;12、触摸屏;13、支座;14、机壳;15、门扇;1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中机壳内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的机壳内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包括安装平台1,安装平台1的中部设有通槽。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导向组件2,导向组件2竖直设于安装平台1上,导向组件2位于通槽的外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支架3,支架3竖直设于安装平台1上,支架3位于导向组件2的外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上压组件,上压组件包括上托板4、上弹性件和上压板5,上托板4与导向组件2活动连接,上托板4的中部形成第一空腔6,上弹性件与上托板4的下侧固定连接,上弹性件位于第一空腔6的周壁上,上压板5与上弹性件的下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设于上压组件的下方,下压组件与上压组件相正对,下压组件包括下托板7、下弹性件和下压板8,下托板7与导向组件2固定连接,下托板7的中部形成第二空腔,下弹性件与下托板7的上侧固定连接,下弹性件位于第二空腔的周壁上,下压板8与下弹性件的上侧固定连接,上压板5与下压板8相正对,上压板5与下压板8之间形成真空室9,真空室9用于放置零件。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第一曝光机构10,第一曝光机构10设于支架3上,第一曝光机构10位于上压组件的上方,第一曝光机构10与第一空腔6相正对。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第二曝光机构11,第二曝光机构11设于支架3上,第二曝光机构11位于下压组件的下方,第二曝光机构11穿过通槽,第二曝光机构11与第二空腔相正对。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真空泵(图中未示出),真空泵设于安装平台1上,真空泵用于抽取真空室9内的空气。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压板5和下压板8均由亚克力材料制成。优选地,亚克力材质韧性好,在上压板5下压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电控柜(图中未示出)和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用于驱动上压组件活动,电控柜分别与电机、第一曝光机构10和第二曝光机构11电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压组件上设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与电机电连接。优选地,传感器用于检测上压板5下压的具体位置,能够进一步防止上压板5将零件压坏。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安装平台1上设有触摸屏12,触摸屏12与电控柜电连接。优选地,通过触摸屏12控制造真空设备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支座13,安装平台1设于支座13上,第二曝光机构11穿过通槽并伸入支座13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还包括:机壳14,安装平台1、导向组件2、支架3、上压组件、下压组件、支座13、真空泵、传感器、触摸屏12、第一曝光机构10和第二曝光机构11均设于机壳14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机壳14呈长方体形状设置,机壳14上设有若干门扇15,若干门扇15分别与机壳14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机壳14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1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导向组件2包括若干导向柱,若干导向柱分别竖直设于安装平台1上,上压组件与若干导向柱活动连接,下压组件与若干导向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上托板4与上压板5之间设置上弹性件,上弹性件能够防止上压组件下压过程中将零件压坏,而且在抽真空时,由于上弹性件的弹性,使得真空室内的空气能够更好地被抽出;在下托板7与下压板8之间设置下弹性件,增加了弹性距离,进一步防止了零件被压坏,以及抽真空更加完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1412.1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427400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65D 81/20

专利分类号:B65D81/20;F16F15/04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宁波东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东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城东工业园知新路21号

发明人:曾旭

第一发明人:曾旭

当前权利人:宁波东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俞涤炯

代理机构:31272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用于图像转移的造真空设备论文和设计-曾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