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燕:UACC时代的管理理论研究与探索——“管理学在中国”2018年会(第11届)述评论文

朱小燕:UACC时代的管理理论研究与探索——“管理学在中国”2018年会(第11届)述评论文

摘要:“管理学在中国”2018年会(第11届)围绕“UACC时代的管理智慧”这一主题,立足当下中国管理实践的新情境,充分探讨了在充满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的UACC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结合大会报告、会议论文,以及现场交流情况对相关主要学术观点进行述评。

关键词: 管理学在中国; 管理理论创新; 管理新挑战; 反思与对话

当今社会,组织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模糊性(ambiguity)、复杂性(complexity)以及多变性(changeability)给中国当下的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UACC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管理实践亟需管理理论的创新。鉴于此,由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与战略管理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主办并承办,管理学报杂志社协办的“管理学在中国”2018年会议围绕“UACC时代的管理智慧”这一主题,从当前中国管理实践的新情境出发,对有关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和探索。

1 “管理学在中国”实践探索

本届“管理学在中国”年会实践探索环节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出发,邀请来自管理实践界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分享自身管理经历与体验,以此激发管理学界对中国当下管理实践的深刻思考。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亚柏科)副总经理蔡志评结合该公司19年的发展历程,就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重点分享了美亚柏科的发展模式:①培训带动销售;②依托高校,产学结合;③紧跟政策做大市场。与此同时,重点强调了美亚柏科的A+X创业计划,即面向员工和周边产业,鼓励内部创业,实行员工跟投机制,利用专业化优势,促进新业务的培育。

厦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王龙雏从国有资本监管、发展角度透视管理学问题,指出厦门市国有企业发展得益于以下4个原因:①混合所有制改造。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多方(如民企、外资)优势,放大国有资本作用,使国有企业可以借助非公经济优势来带动自身发展;②企业家精神(积极竞争、创业创新精神等)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③所在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④地域优势。最后,王龙雏还提出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途径:①打造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②实行员工股权激励计划;③坚持主业,保护企业家精神。

情感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非常关键,直接关乎表演者的声音和演唱效果等,赋予民族声乐作品饱满的内核,并给予受众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其进行艺术想象和创作等。民族声乐演唱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其对表演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和运用,还要全面深入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歌唱技巧、情感表达等,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使民族声乐演唱更具艺术内涵和价值,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

贵州上和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和筑)董事长申铁舟讲述了该公司把握机遇开拓建筑材料蓝海市场成功的历程和经验。目前,上和筑已发展成为磷石膏材料行业与产品的领跑者,并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广东超能集团董事长邵建梁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就企业生命周期和发展战略匹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了该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对应发展战略。

2 “管理学在中国”理论研究

报告人周长辉分享了为解决中国企业的战略成长实践与当代西方企业战略管理学中主导的理论视角间存在的悖论(即在制度缺失环境下,资源匮乏型企业难以对创新搜索进行投入,但又存在显见的"例外的案例")而构建的信心理论模型,并阐述了如何通过对所构建理论模型先后两次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为其合法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报告人最后指出,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信心能够减弱或者补偿因资源和制度约束所导致的消极影响,并能够直接驱动搜索意向。

报告人李卫东通过展示生活中个体精力充沛与疲软乏力时工作生活表现的差异,提出了动力场域的概念。他指出,动力场域状态可被直接体知到,并且影响、奠基,甚至以从源到流的方式决定着和发生着人们的肉体活动、五官活动、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该动力场域就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源和真相,而主流管理对动力场域有关现象解释无能。鉴于此,李卫东提出了离身知行模型与具身体行模型,尝试使用动力场域的概念从具身的角度去解释管理学现象。

根据和谐管理“人类活动是不确定和多元的(本体论),是有限干预下的演化(认识论),其演化过程充满了博弈(方法论)”的世界观,包括愿景和使命、和谐主题、和则、谐则,以及和谐耦合五大核心概念在内的理论框架,席酉民提出了应对UACC世界的“和谐心智”:①“动态演化的系统观”。指系统地、动态地看待事物及其环境和发展,捕捉有意义的变化、有价值的趋势,形成发展定位、基本的商业模式和长期目标,即愿景和使命。②“主题思维和整合的智慧”。UACC时代,拥有长期稳定的战略已经很奢侈,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阶段性核心任务或关键议题或子战略(和谐主题)的演化实现愿景和使命。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围绕愿景和使命的主题思维会确保路线和方向正确,围绕主题的整合能力会形成优势和竞争力。③“东西智慧融合和创新的能力”。在UACC世界,只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立体思维习惯,以及人文(和则)与科学(谐则)互动的分析能力才能帮助人们理解真谛、整合西方重制度、逻辑、科学的心智特点,以及东方擅长艺术及模糊和不确定性应对的优势,并根据未来世界趋势以融合和再造。④“多元共生动态平衡的造诣”。面对UACC,需要随时保持战略的清晰(愿景使命导向)、工作重心的聚焦(主题思维)、对趋势的洞见和对突变或转向的敏锐(和谐主题的调整和漂移)、生态系统的营造(根据和谐主题对和则与谐则体系的恰当运用),以及对上述几方面有机耦合的和谐生态的维护。⑤“突破现状、升级和谐的远见和魄力”。生态系统的和谐永远是相对的,随环境变化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升级,因此,孕育、保护和促进边缘或颠覆性创新的能力,适时促进生态系统不断升级即成为持续发展的最高智慧。之后,席酉民又对涌现时代的演化管理进行了概述:①涌现时代演化的领导与管理;②涌现时代组织的演化日益平台化和生态化;③涌现时代社会会进一步的网络化和生态化;④涌现时代生态化的系统结构引导生态红利(共生红利、共享红利、系统红利)的实现。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基础医学各个学科如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各学科都有广泛的联系,相互交叉与渗透。所以要透彻理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精髓,必须将这些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有机地贯穿到相应的原理和概念中去。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涉及生物化学课程中讲过的核酸分子重要的特性即:核酸的变性和复性。我们在讲授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之前会带着学生复习核酸分子变性和复性的概念,然后引出核酸分子杂交的概念,再进入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介绍。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又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跨越学科的界限相互联系在一起。

报告人赵向阳深入探讨了非理性在UACC时代的影响,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关于非理性的包括6个维度的分类框架:①维度1,事实、逻辑(客观)与情感、直觉(主观);②维度2,普适与特异;③维度3,能量强度(高、低),如抑郁和激情;④维度4,能否被当下社会道德所接受(道德是动态、暂时的和情境化的);⑤维度5,个人非理性与群体非理性;⑥维度6,激发非理性的环境因素。 此外,报告人还就非理性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几点研究猜想,并就如何善用或者防止滥用非理性分别从个体和群体两个维度提出了建议。

报告人刘文瑞基于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提出管理学中西会通不应该只着眼于中国元素,而应该着眼于中国智慧。从中国元素到掌握中国智慧,要掌握偏重于体验、感悟、直觉、默会的中国方法,以及懂得偏重于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主客合一、内外合一、知行合一的中国结构。在开放的环境下,还要掌握西方方法和西方结构,形成会通。对于中西会通的方向,刘文瑞提出了“排异反应→杂交优势→双螺旋结构”的学术路线。最后,他还指出,管理学中西学术会通应具有可交流性和通约项。

报告人吴超鹏基于金融视角对企业创新管理进行了深入探析,并通过对1 332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07~2015年的调研和数据收集,以及美国专利局数据样本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报告人吕力剖析了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式关系和圈子,指出了人情交换中“情”和“物”的交换采用一般市场中“货币”和“物”的交换形式的原因。此外,还就中国式关系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有关研究假设。

本届会议中,来自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名学者分享了自己对“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探索,共同探讨了UACC时代的管理智慧。

在节目中,林书豪不再是球场上的主角,导演却别有用心地剪了一段花絮“小惊喜”。录制中场休息,李易峰和郭艾伦拉着林书豪“斗球”。几个回合下来,3个人看似不相上下,直到导演一声“继续录制”,林书豪“漫不经心”往后一扔——高速旋转的篮球飞过大半个球场,划出漂亮的弧线,“哐当”入篮——全场欢呼。

报告人韩巍分享了题为“学术——朝向自我的旅程”的报告。以叙事方法简述了报告人自身近20年在不同组织情境中扮演的3种角色,即“实践者、教师、(非主流)研究者”。通过梳理、反思个人的论文发表记录,呈现了如何以学术探索构建一个诠释主义者的职业自我认同。在当下管理主义盛行的学院(大学)背景下,展现了一种自我选择的职业态度和自主行动的可能性。

报告人郭毅通过对我国革命历史的回顾和经验借鉴,首先,指出了管理学科学本土化的过程:①界定(性质),用本国文字语言或比喻加以适切说明;②泛指(空间),用国民所习见现象和固有经验加以说明;③应用(概化),可以对国民所熟悉现象、行为和概念进行解释。随后,他指出,管理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教化途径,教化的切入点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到再实践,且教化具有普适性。最后,郭毅就管理的实践观提出3点认识:①认识论在价值观上存在缺失;②价值观在认识论上的反映,只能来自所在地任何组织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文化环境;③管理学作为一种“改变人和组织的世界”的实践活动,其知识创造和传播必须根植于人和组织所生存的文化环境中。

在UACC时代,大量涌现的颠覆性技术正以一种令人恐慌的姿态席卷全球,冲击着人们已有的认知模式。报告人席酉民就和谐心智与涌现时代的演化管理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要适应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种种范式革命或重塑,需要一场心智模式的转型,即从大家原来熟悉的相对简单和稳定时代的“心智模式”转换到能在UACC环境下生存的新的心智模式。

4.3 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开发多元生态旅游产品 结合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公园旅游业发展要与其他产业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培育多条“旅游+X”产业链。引导跨行业投资旅游业,创新旅游业态。引导体育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业等企业集团投资旅游业,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如旅游农业、旅游文化业、旅游运动业、旅游交通业等,开发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丰富游客体验,培育新型旅游市场主体群(表4)。

LaserGas Ⅱ激光氧分析仪自2015年11月投用以来运行稳定,但在2016年10~11月期间仪表透光率持续走低,几乎每天需要调整一次透光率。起初怀疑是炉体变形导致发射端与接收端法兰孔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后经过多次处理,排除了炉体变形的原因。拆卸发射与接收端后发现通道内有积灰,炉壁开孔处存在大量结焦,导致透光率变低,清除后,仪表透光率提高到30%以上。

3 “管理学在中国”分论坛交流

日益复杂快变的环境使组织制度相关研究成为学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曾宪聚等从制度连续、制度创新与制度耦合3个维度剖析了制度融贯性问题,试图从理论上回应“破旧立新”的制度变革过程中因新旧制度更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胥思齐等基于权力视角,以面临高度内部复杂性的国内著名中外合办非公立高校XL大学为案例,采用建构式扎根单案例研究方法,从权力的意义感知、作用范围与运行框架3个方面,以及权力的来源、结构与配置3个维度,探索组织应对内部制度复杂性形成的权力关系及作用。

报告人王方华分享了题为“大道至简-管理学的大局观”的报告,指出管理学对人类的贡献其实是揭示了人类行为中间最本质的东西——即群体劳动所必需的分工、协作和效率。其次,王方华还认为,管理学可以依据对历史的观察和客观事物本身规律的研究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学者应走出象牙塔去体验,回到象牙塔来思考,这样会有助于管理学的发展。

3.1 组织制度与领导力

以下主要从组织制度与领导力,网络、平台与知识管理以及公司治理与体制构建3个方面对本届会议具有代表性的参会论文进行简述。

领导相关问题也是长久以来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吕力从交易成本视角阐述了关系、圈子与家长式领导的形成机制、变迁及其普适性。王磊等借鉴团队有效性研究的“IMOI”模型,基于角色理论构建了共享式领导的3种角色(协调关系角色、创新性角色和协调任务角色),通过团队内部环境作用于团队有效性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共享式领导与团队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团队内部环境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代江虹等基于对制度领导力相关研究的系统分析,阐述了制度领导力的定义,从领导者任务、权力来源、对组织产生影响的稳定性等方面对比了制度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并从制度领导者、制度工作、组织利益相关者反应机制和绩效、作用效果角度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从过程视角理解制度领导力研究。李瑞玲以非营利性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进行单案例研究。通过对相关质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制度领导理论视角出发,对个体领导力与制度领导力的耦合过程进行分析。李婵等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索了领导者意图在组织整个成长周期内对制度领导力构建的影响。

3.2 网络、平台与知识管理

随着互联时代来临,开放的网络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快速迭代的技术和更广阔的市场图景,也使得学术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平台架构。张敬博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企业内产品创新环节间的互动视角探索了平台组织的产品创新模式。王法涛等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多边特征构建了多边市场的收益模型,引入基础效用、交叉网络效应、广告收益、物流收益、金融收益等参数,拓展了已有的双边市场平台模式。

工匠精神是对心中目标的不懈追求,目标是方向,是动力。因为有目标才能不断努力,锲而不舍。因为有目标才知道未来的路如何走,才不至于迷茫。所以,目标是工匠精神之魂。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所学专业也在不断进步。培养新时代的工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专业发展方向,让专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要把握好专业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树立专业发展的目标。

UACC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来源,挖掘和整合存在于企业内外部知识以提高知识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陈奕龙等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引入知识基础、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3个变量,构建了一个三阶调节效应模型,利用2002~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利数据,探讨了知识基础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知识网络结构与合作网络结构对知识基础与个体知识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白景坤等基于开放视角,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为调查对象,探讨企业知识治理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谢一鸣等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讨论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究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以及以往绩效的调节作用。

3.3 公司治理与体制构建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周明远等以自2016年12月深陷现金流危机的乐视网为案例,分析其财务危机发生前后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差异,研究现金流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潘思谕等从管理学、政治学和中方企业视角,确定中国与东盟企业跨国合作政治风险定义、剖析其产生机理,运用网格化和模块化方法分解和识别政治风险,并提出防范方法和策略。

4 结语

“管理学在中国”年会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会议主题从“管理学在中国”的概念与研究意义[1],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2],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中国特色管理学的构建、中国学者原创的管理理论[3],管理学:百年回眸与世纪展望[4],到经济转型与管理创新[5],本土化理论研究与实践[6],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新挑战[7],新常态下的管理新挑战[8],新竞争环境下的管理理论创新[9],本土管理研究从争论到理论创新,再到现今的UACC时代的管理智慧,对中国情境下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本届会议上,不同理论视角、研究观点的碰撞和交流也使得学者们对UACC时代背景下的管理理论的构建和实践探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这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第1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评述[J].管理学报,2008,5(3):313-319,365.

[2] 曹振杰,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管理学报,2010,7(2):159-170.

[3] 孙继伟,於军.交叉路口的彷徨、兴奋与学术争鸣——第3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J].管理学报,2010,7(9):1 263-1 271,1 320.

[4] 苗莉.管理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第4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J].管理学报,2012,9(2):184-194,203.

[5] 张笑峰,曹春辉,王磊.经济转型与管理创新时期管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第5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J].管理学报,2012,9(12):1 761-1 771.

[6] 张晓娟,王磊.本土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回顾与展望——“管理学在中国”2013年会(第6届)述评[J].管理学报,2014,11(2):181-189.

[7] 张琳,王磊.网络环境下的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管理学在中国”2014年会(第7届)观点综述[J].管理学报,2014,11(12):1 762-1 765,1 774.

[8] 李鹏飞,王磊.新常态下的管理新挑战——“管理学在中国”2015年会(第8届)述评[J].管理学报,2016,13(1):33-39.

[9] 庞大龙,葛京,王磊.新竞争环境下的管理理论创新——“管理学在中国”2016年会(第9届)述评[J].管理学报,2017,14(6):806-813.

TheStudyandExplorationofManagementTheoryinUACCEra:Reviewon2018AnnualConferenceonManagementinChina(11th)

ZHU Xiaoyan WANG Lei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China)

Abstract: Themed on “Management Wisdom of UACC Era ” and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ese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2018 Annu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 China (11th) focused on the reflection and dialogue of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as well as fully explored and discussed how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the management the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UACC era, which is full of uncertainty, ambiguity, complexity and changeability. Based on the conference reports, on-spot discussions and papers, we made a review on the main viewpoints about the conference.

Keywords: management in China; management theory innovation; new challenges of management; reflection and dialogue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884x.2019.05.003

中图法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19)05-0652-04

收稿日期:2019-0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2147,71772152)

(编辑 郭恺)

通讯作者:王磊(1977~),男,山东嘉祥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 710049)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领导力理论、群体决策。E-mail:wanglei2008@mail.xjtu.edu.cn

标签:;  ;  ;  ;  ;  ;  ;  ;  ;  ;  

朱小燕:UACC时代的管理理论研究与探索——“管理学在中国”2018年会(第11届)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