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免疫分型论文_索美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血病免疫分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血病,免疫,细胞,表型,流式,淋巴细胞,学分。

白血病免疫分型论文文献综述

索美芳[1](2019)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患者的免疫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患者的免疫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入本院治疗的41例AML-M4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免疫分型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并利用免疫分型科学评估预后情况。结果 41例患者的髓系抗原表达率是100%,以CD13与CD33的表达率最高,为85%以上;HLA-DR、CD38与CD34的表达率为65%~81%;CD64与CD117的表达率为55%~79%;单个抗原的表达率<20%。经化疗的39例患者中,杂合表达的预后良好性为40.00%,单一表达的预后良好性为75.00%(P<0.05)。结论 AML-M4的免疫分型呈单一表达的预后性优于杂合表达,可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8期)

徐翀[2](2019)在《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测质量控制指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开展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测项目的实验室日益增多,但尚未建立相关质量控制规范。本指南参考CLSI H43-A2~([1])及相关标准和指南~([2-7)],制定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规则,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样本运送人员、检测人员和检测报告审核人员提供可操作的实施细则。1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及运送,由医师、护士和样本(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赵莉,高吉照,李艳,郭雷,卢立慧[3](2019)在《5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与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和融合基因在儿童AL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新发ALL患儿66例,除外未完成VDLP诱导即放弃治疗或转外院就诊者16例,50例纳入研究范围,其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 4(0. 5~3)岁。采用FCM检测ALL细胞免疫表型,染色体R带核型分析,RT-PCR法检测43种ALL融合基因和33种Ph-like ALL相关融合基因,FISH检测MLL、BCR-ABL,TCF3-PBX1(E2A-PBX1),ETV6-RUNX1(TEL-AML1),MLPA法检测IKZF1缺失突变。结果 B-ALL 48例,T-ALL 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38例,无核分裂相2例,异常10例。融合基因阳性15例:ETV6-RUNX15例,TCF3-PBX13例,BCR-ABL3例,MLL-AF4 2例,其它MLLr 2例。IKZF1缺失突变1例。死亡9例,其中无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异常6例(B-ALL 4例,T-ALL 2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异常2例[t (9; 22)(q34;q11)/BCR-ABL和t(4;11)(q21;q23)/MLL-AF4],染色体核型异常1例[46,XY,t(3;3)(q11;q28),del(4)(q21)]。结论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检测对儿童ALL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陈瑛,陈海娟,王萍[4](2019)在《62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的特点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特点、诊断价值及其预后意义,为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对我院收治的62例初发AL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二者诊断相符率。结合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预后分析,之后分组观察患者治疗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检查未能明确分型诊断,经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检测后确定。2例骨髓细胞形态与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不符,结合细胞遗传学特点,予以修正诊断。AML及ALL均存在跨系表达抗原,AML常见的跨系抗原表达为CD56、CD7、CD19。ALL常见跨系抗原表达为CD13、CD15、CD33。部分分子遗传学异常可对应有异常抗原表达,AML中CD7表达常伴有FLT3/ITD突变。AML伴t(8;21)(q22;q22)/AML1-ETO阳性患者中,60%左右表达CD19。在疗效观察中发现伴有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或分子遗传学标志的老年性急性髄系白血病患者(年龄≥70岁)中,非化疗组总生存期(OS)与化疗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检测可以提高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的准确性,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可有效地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8期)

薛光玉[5](2019)在《免疫分型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分型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46例为慢性组,另选择同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46例为急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录并比较两组骨髓标本免疫表型特点。结果慢性组HLA-DR减弱、CD14拖尾、CD15减弱、CD2、CD56异常表达均多于急性组,同时慢性组存在2种及以上抗原表达异常率高于急性组(P均<0.05)。慢性组患者幼稚细胞比例低于急性组(P<0.05),成熟单核细胞比例高于急性组(P<0.05)。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能获得单核细胞异常抗原的表达信息,急性患者的CD14拖尾的单核细胞比例较低,可作为急、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汪梅花,赵康[6](2018)在《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分析对于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30~72岁,平均(47.5±7.3)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56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4例;AML患者FAB分型M0 4例、M_1 3例,M_2 18例、M_3 9例、M_4 5例、M_4EO 5例、M_5 7例、M_6 1例、M_7 4例,ALL患者FAB分型L_1型15例、L_2型8例,L_3型1例。采用四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表面标识分子的表达。结果以CD45/SSC设门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CD45表达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成熟粒细胞<原幼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细胞颗粒表达从低到高依次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原幼细胞<单核细胞<成熟粒细胞。AML患者中,M_1高表达CD13,M_2高表达CD13、CD56,M_3高表达CD10、CD20,M_5高表达CD13、CD56,AML患者总体高表达CD13、CD56、CD10;ALL患者中,L_2型高表达CD19,L_1型表达高CD10、CD19、CD13,ALL患者总体高表达CD10、CD19、CD13。首次化疗后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率为83.75%,有13例患者未达到完全缓解,其中3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免疫标记、6例为CD7阳性。治疗后随访过程中,28例患者死亡,包括AML患者19例,ALL患者9例,其中因交叉感染死亡11例,伴CD7高表达6例。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8年11期)

赵雪飞,王洪岩,赵旭,程焕臣,李蔚[7](2018)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和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的ALL患者30例,按照FAB标准分类,27例为B系ALL,3例为T系ALL。分析AL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并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BCR-ABL,AML1-ETO,PML-RARα等)和ALL基因突变(IKZF1,TP53,PAX5,JAK1,JAK2,CRLF2,PHF6,NOTCH1,FBXW7,PTEN)的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30例ALL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4岁,中位年龄11.5岁。30例ALL中B-ALL发病率(90.00%)明显高于T-ALL(10.00%)。27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CD22、CD10和CD34等。CD19和CD22是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例T-ALL主要表达cCD3、CD7、CD10和cTDT等,CD7和cCD3是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0例AL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发现,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6、MLL-AF4和SIL-TAL融合基因阳性各1例,ALL相关基因突变的NGS检测结果表明,3例B-ALL患者发生TP53突变,1例B-ALL患者发生TET2 I1762V突变;3例患者(2例T-ALL,1例B-ALL)发现NOTCH1基因突变。1个疗程后成人B-ALL的治疗效果(28.57%)明显差于儿童B-ALL(95.00%),截止至2017年7月10日儿童B-ALL的生存率明显优于成人B-ALL,其差异都具有显着性意义。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陈敬潮,师江龙,张苏伟[8](2018)在《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CD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探讨AML和ALL中CD抗原的表达规律,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累积分子机制研究材料。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CD45/SSC设门,应用13种单克隆抗体对CD45弱表达的细胞群进行免疫分型,测定多种CD分子的表达率,并通过χ~2检验比较不同的高表达CD分子的相关性。结果 44例AML患者中表达且高表达CD33(79.6%),CD38(70.5%),CD117(52.3%),cyt-MPO(50.0%);16例B-ALL患者中CD10(75.0%),CD19(81.25%)以及CD22(81.25%)阳性表达率较高;比较AML患者高表达CD抗原,结果显示CD33/CD38、CD33/cyt-MPO的抗原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CD分子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上表达有差异性,或将为靶向治疗和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用的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16期)

翟冬芝,田亚宁,白英英,崔胜楠,李宏[9](2018)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细胞染色形态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术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形态学与免疫学对其分型研究的价值。方法对收集到的5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标本分别采用细胞染色形态学观察以及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技术的方法,分析比较两者的结果。结果 58例病例中,无法根据形态学表现进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亚型分型者高达46例;经流式细胞仪检测,58例急性白血病中有一例无法确定为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还是骨髓异常综合征,其余57例结合临床及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基因检测等综合判断结果为M0型11例,M2型4例,M3型6例,M4型8例,M5型11例,M6型9例,M7型3例,其中M2型中有2例更详细的分为了AML-M2b,其余5例只能排除其为非淋系白血病,具体分型无法知晓。从确诊分型率等来看,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方法明显优于形态学分型,前者达到了84.2%,而后者仅为19.2%。将形态学分型的确定结果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分型相符率为26.2%,另外有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采用塑料冷包埋免疫组化技术处理后,镜下观察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之骨髓活组织图像。研究样本中M5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BA形态学分型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存在显着差异,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单纯形态学分型对具有典型表现的病例有较好辨别性;而当其分型诊断非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结果则较差。(2)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方法应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型检测中,明显优于单纯形态学分型,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3)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方法在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中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提供参考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45期)

王雯娟,赵娟,贺鹏程,王晓宁[10](2018)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的特点以及两者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5名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及骨髓免疫分型资料,观察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形态和免疫分型特点及两者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骨髓中均有典型的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免疫分型中分化抗原表达与原疾病病理类型相吻合,T细胞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主要表达CD7、CD3、CD2、CD5、CD11b、CD34及HLA-DR,其中CD7最为敏感,其阳性率为69.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细胞主要表达CD19、CD20、CD22、CD79a、skappa及早期抗原HLA-DR等,其中CD19阳性率最高为89.5%。35例患者中28例骨髓涂片中淋巴瘤细胞比例与骨髓免疫分型中淋巴瘤细胞比例吻合,7例骨髓涂片的淋巴瘤细胞比例与免疫分型中淋巴瘤细胞比例相差1.5倍以上。结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涂片结合免疫分型在判断淋巴瘤细胞是否骨髓侵犯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减少漏诊率,有利于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白血病免疫分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开展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测项目的实验室日益增多,但尚未建立相关质量控制规范。本指南参考CLSI H43-A2~([1])及相关标准和指南~([2-7)],制定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规则,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样本运送人员、检测人员和检测报告审核人员提供可操作的实施细则。1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及运送,由医师、护士和样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血病免疫分型论文参考文献

[1].索美芳.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患者的免疫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徐翀.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测质量控制指南[J].检验医学.2019

[3].赵莉,高吉照,李艳,郭雷,卢立慧.5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与预后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9

[4].陈瑛,陈海娟,王萍.62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的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

[5].薛光玉.免疫分型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19

[6].汪梅花,赵康.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18

[7].赵雪飞,王洪岩,赵旭,程焕臣,李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和基因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

[8].陈敬潮,师江龙,张苏伟.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8

[9].翟冬芝,田亚宁,白英英,崔胜楠,李宏.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相关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0].王雯娟,赵娟,贺鹏程,王晓宁.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白血病免疫分型CD7/CD34散点图CD45/SSC散点图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芯片抗体点...同一患者骨髓标本中白血病细胞群在FS...1例叁染色法分析的T-ALL散点图及二维表...

标签:;  ;  ;  ;  ;  ;  ;  

白血病免疫分型论文_索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