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调节技术论文_吴金波,张煌,郭睿文,李维嘉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调节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压,升沉,叶片,观测器,元件,惯量,装置。

二次调节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吴金波,张煌,郭睿文,李维嘉[1](2019)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主动升沉补偿教学实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主动升沉补偿实验平台,设计为轮机工程专业配套的在线波浪预报实验,钢丝绳动态伸长量状态观测实验以及主动升沉补偿综合实验。此叁实验涉及了前馈控制,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等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包含了Matlab编程、仿真、实操验证以及数据处理等环节。实验具有学科前沿性,在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巫东来[2](2019)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船用起重机过浪溅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上吊装作业中,货物由空气入水的过程被称为过浪溅区。在浪溅区内,货物所受的水动力在波浪的影响下产生急遽的变化,水动力的冲击会损坏货物中的关键部件,同时也会引发钢丝绳张力波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钢丝绳断裂。为了保证吊装作业的安全,本文引入阻抗控制思想,为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船用起重机设计了过浪溅区控制算法,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船用起重机的系统组成。建立了起重机系统、起重机母船和波浪运动的数学模型。对货物入水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过浪溅区控制器的设计需求。随后,采用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设计了二次单元的转角控制器。利用自适应反步法设计强鲁棒控制器以保证系统在外界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下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控制器与辨识算法分离。同时,引入命令滤波技术解决了传统反步法设计中存在的“复杂度爆炸”问题。随后,利用低通滤波从二次单元原始模型中获取新的参数化模型,设计鲁棒辨识算法在宽松的激励条件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稳定性由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证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取得较高跟踪精度的同时实现了对二次单元的参数地精确估计。最后,设计阻抗控制器以保证货物入水的安全。控制器采用级联结构。在设计外环时,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货物难以测量的位置和速度进行估计,利用估计值构建阻抗控制器以实现货物的轨迹跟踪和阻抗调节。阻抗控制外环生成了二次单元转角的指令信号,为了保证了二次单元跟踪性能,采用前述的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内环。本文提出的阻抗控制策略在货物入水初期减少了水动力的波动,在货物完全入水后实现了对参考信号地精确跟踪,将其与力位平行控制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19)

张波[3](2018)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一次调节与惯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能源构成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正在逐步由集中式发电向分布式发电转变,大量的分布式电源通过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接入电网,由于其缺乏传统同步发电机具有的转动惯量和系统阻尼,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虚拟同步机技术使得分布式电源或可控负荷在模拟同步发电机转动惯量的同时还具备了参与系统一次调频、调压的能力,从而实现对系统稳定运行的自主维护,对解决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频率、电压稳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新型太阳电池、组件和系统部件技术”的课题“光伏微电网核心设备与控制系统研制及示范应用”(2015AA050603)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网系统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E2015502046),以分布式发电系统一次调节和惯量控制为核心问题开展研究,重点研究了计及源端动态特性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不同控制形式的分布式电源同步调节特性及其惯量匹配原则,然后建立了虚拟同步机多机并列系统的高精度小信号模型并进行了虚拟同步机核心控制参数的稳定性分析,最后搭建了基于dSPACE实时仿真系统的虚拟同步机半实物实验平台对相关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面临的稳定性问题,以及系统一次调节和惯性支撑能力对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运行的影响,对虚拟同步机基本思想、技术沿革、典型应用、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了虚拟同步机目前仍需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相关技术发展趋势。(2)提出了光伏运行工作点跟踪方向可变的变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该方法在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不足时能够保持MPPT的控制特性以实现对系统的最大功率支撑,而在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过剩时能够自适应调节光伏输出以维持系统功率稳定;进而提出了基于变功率点跟踪控制的光伏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了虚拟同步机源端分布式能源随机性和波动性对虚拟同步机输出特性的影响,克服了基于传统MPPT控制的虚拟同步机在光伏输出功率过剩时容易造成系统功率失衡、直流母线电压崩溃的技术缺陷。(3)建立了传统下垂控制DG逆变器与虚拟同步机相统一的数学模型,分别实现了下垂控制方程与转子运动方程、下垂控制系数与惯性时间常数在物理意义上的统一;研究了分布式发电系统在遭受负荷扰动或源端出力扰动后系统频率和功率动态调节过程的物理本质,指出了系统受到小干扰后维持稳定运行本质上取决于转子角加速度和转子相对角速度是否同时为零;提出了两台SG并联系统、两台VSG并联系统、下垂控制DG逆变器与VSG并联系统叁种典型分布式电源并联结构的扰动功率分配规律和相应的核心控制参数配置原则;针对分布式电源多机并列系统频率和功率暂态同步性和一致性问题,提出了分布式发电系统多机并列运行惯量匹配方法。(4)提出了包含控制系统中所有中间控制环节状态变量的VSG单机以及VSG多机并列系统的小信号精确模型建立方法,该模型以基于虚拟阻抗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VSG控制策略为对象,实现了对主电路参数、下垂控制参数、虚拟惯量参数、双闭环PI调节器参数、线路阻抗参数、虚拟阻抗参数等VSG核心参数进行准确的系统特征根轨迹分析及灵敏度分析,为VSG单机及VSG多机并列系统稳定性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VSG相关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基本设计原则和稳定性判据。(5)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基于dSPACE实时仿真系统的VSG半实物实验平台,分别针对VSG单机独立运行和VSG双机并联两种工况,在不同特性负荷扰动、并离网切换情况下实验分析了虚拟同步机一次调频、一次调压、转动惯量、功率解耦、负荷功率分配等特性,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6-01)

卢青松[4](2018)在《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在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升降机由于承载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且易于集中控制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起重运输等一系列工程机械中,然而液压升降机本身存在着能耗高、功率低等问题,因此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到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效果比较显着。液压升降机在工作过程中,启动与制动过程比较频繁。每周期上升,机构都需要获得较大的动能和势能;每周期下降,除了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外,还因装置需要限速的原因,使元件承受着很大的阻力和压力的作用,且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和势能以80%的形式转换成热能[1]。除此之外,升降机在升降过程中,油液发热,且油液泄流量大,大量的泄流量导致其工作平稳性下降。基于国内外对液压升降机的节能研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案,其中基于蓄能器能量回收型的传统液压升降机的节能效果稍微比较明显,能量回收率比较高,且操作方面,易于控制,但仍存有一些弊端。依靠蓄能器进行能量回收的液压升降机在系统启动工作时,蓄能器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由此更深地导致系统的流量脉动变大,进而造成更严重的节流损失。本文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到液压升降系统中,对液压升降装置的能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二次调节技术是对液压系统中的元件进行二次改变,不仅克服了节流损失,还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文章针对液压升降系统的的节能问题做了以下研究。(1)对传统型液压升降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传统型液压升降机的构造,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型液压升降机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等特点,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能源浪费和油液损失上较为严重,基于此提出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到液压升降系统中进行节能研究,以此为目的展开了课题的探讨与研究。(2)分析了液压二次调节技术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并说明了液压二次调节技术是如何对液压升降机的升降装置进行控制和改善。(3)通过比较传统的基于蓄能器能量回收型液压升降机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机这两种方案中的液压升降系统原理图,结合公式计算与系统分析,可以知道基于蓄能器回收型液压升降机存在着很大的流量脉动和节流损失,然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机弥补了这些缺点,故得出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分别对传统的液压升降系统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升降系统通过对元件的二次改变,使系统能够有很好的节能效果。(4)分别对基于蓄能器回收型液压升降机和基于二次调节技术液压升降机的升降装置中的重要元件进行了参数设定和基于AMEsim软件的建模仿真与分析。(5)基于二次调节技术液压升降机中的蓄能器的预充压力和容积都对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在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特性都有影响,但最终会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数值。(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蔡衍[5](2017)在《基于定量反馈理论的电动静液作动器和二次调节系统的鲁棒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面临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的严峻挑战,高效节能的液压控制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节能效果和控制性能均比较突出的有电动静液作动器(EHA)和二次调节系统等。如何在保证系统节能高效的情况下,提高控制性能,改善控制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各项先进的控制技术在实施和工业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如系统和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未知非线性以及控制方案的复杂度等。因此,亟需对电动静液作动器和二次调节系统的鲁棒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高其在面对复杂环境时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降低控制方案的复杂度,使其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定量反馈理论(QFT)是用于设备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的情况下,设计低频宽鲁棒控制器以获取期望输出的一种频域设计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基于Nichols图的,设计者能够通过可视化地调整开环频率响应曲线使其定量地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从而洞见各种性能的折中,降低控制方案的复杂度,有效地避免过设计。鉴于上述研究背景及定量反馈理论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电动静液作动器和二次调节系统,应用定量反馈理论,展开具体研究如下:(1)面向具有高精度和高重复性要求的应用场合,考虑液压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未知非线性(泄漏和摩擦),提出了一套应用于EHA的采用泄漏和摩擦补偿的鲁棒高精度位置控制方案。针对由负载变动或模型不准确引起的参数不确定性,应用定量反馈理论进行鲁棒控制器设计,可视化地满足了预设的鲁棒裕度、灵敏度抑制和跟踪性能等指标,避免了过设计。进一步根据实验数据获取了系统的内泄漏模型,建立了相应的补偿方案。由于未在控制器中引入积分环节,从而避免了极限环,并提高了执行器的响应速度。最后,基于LuGre摩擦力模型对执行器中的摩擦力进行了辨识,通过在回路中引入观测器进行了补偿。实际的摩擦力变动及负载波动均被视为外部干扰,且在QFT控制器设计阶段进行了抑制。基于EHA实验台,对采用泄漏和摩擦补偿的鲁棒位置综合控制方案进行验证,系统的瞬态和稳态位置跟踪性能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面向远程的、危险的或是其它不可靠近的场合,结合远程在线和高效节能的优点,作者首次针对基于EHA的远程控制机械手展开研究。考虑到操作者手臂、主动机械手和环境动特性准确建模的困难,针对应用于EHA远程机械手的双向控制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QFT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采用定量反馈理论,将操作者手臂、主动机械手以及环境中的参数不确定性描述在设备样本中,用于定量计算设计边界,设计过程中稳定性和透明度之间的折中被可视化。应用该定量分析方法,针对四种典型的双向控制方案,即力控制(FR)、位置误差(PE)、共用柔性控制(SCC)以及无源力反馈(FRP)方案,在仿真环境下调定了双向控制器的参数,并通过EHA远程机械手与软、硬环境的接触实验进行了性能验证和评估。此外,作者还进一步将此前设计的鲁棒位置控制器应用于从动机械手回路,从而改善了双向远程控制的位置跟踪精度。(3)面向惯性负载大并且周期性工作的液压挖掘机回转系统,作者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的定量反馈理论(MIMOQFT)在二次调节静液驱动中的应用。考虑负载波动、粘性摩擦和液压油体积弹性模量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来自环境的输出端干扰,根据设定的鲁棒稳定裕度、灵敏度抑制和跟踪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两输入两输出的QFT对角控制方案。采用Simulink和SimHydraulics两种系统模型对该控制方案针对参数不确定性、未知干扰和非线性摩擦进行仿真评估,压力和速度通道均显示了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整个设计分析过程是可视化的,因而降低了该两输入两输出系统控制方案的复杂度,提高了二次调节静液驱动技术的可应用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7-07-01)

林安明[6](2017)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抽油机节能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抽油机是把石油从地层提升到地面的重要的机械设备,节能一直是抽油机发展的方向,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抽油机在节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随着近年来油田井下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抽油机工作过程中受到的载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给抽油机节能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某油田的二次调节抽油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抽油机的发展历史及工作原理;设计了二次调节抽油机液压系统,对其进行静态计算,确定各个元件的主要参数,并分析了其主要组成部分;其次对抽油机的负载特性进行研究,对抽油机在上冲程和下冲程中受到的静载荷、动载荷和摩擦载荷分别进行理论计算,并对载荷进行实验的研究,结合理论与实验的数据,得出现阶段抽油机的负载模型;再次对抽油机进行动态分析,在AMESim对抽油机进行建模,分析其速度、位移、流量等数据,并分析其节能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系统中各个参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以140kN的悬点载荷为例介绍了参数调节的过程,并建立了GUI窗口,可以快捷方便得到参数调节的结果;最后针对现阶段负载具有波动会影响电机功率稳定的情况,建立了一种控制方法,并利用不同的负载波动形式进行验证,通过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因负载波动引起的功率波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卫鹏斌,张宏,郭凯,史健伟,马孟琪[7](2016)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挖掘机回转系统节能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传统液压挖掘机在一次工作循环中,回转过程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25%~40%,其中回转动能很大一部分都通过溢流阀损失,最终以热能的形式而散发掉。为此,该文基于二次调节技术构建液压挖掘机回转系统,利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并根据液压挖掘机回转90度的典型工况,进行挖掘机回转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节能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总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可达到η=62.4%,在相同的工况下比普通液压挖掘机节能24.7%。与此同时,该文应用该仿真模型,对影响能量回收效率的因素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动惯量的增大或系统压力提高,能量回收效率η及节能效率η_s均增大;而随着蓄能器容积的增大,能量回收效率η几乎不变,节能效率η_s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6年10期)

王向周,马希榕,郑戍华[8](2016)在《二次调节海浪升沉补偿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海浪升沉运动给海上补给作业船只带来安全隐患,研究解决基于二次元件的卷扬机系统的海浪升沉补偿问题.给出了补偿原理和补给作业方式,建立了二次调节海浪升沉补偿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二次元件转速的负载反馈自适应控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海面作业船只海浪补偿需求,保障其运输作业的安全、高效.(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臧发业[9](2016)在《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系统新型能量转换储存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具有能量回收和重新利用的功能,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次调节系统在恒压网络工作时,压力基本恒定,蓄能器的压力变化范围较小,能量的回收、转换储存和重新利用受到了限制。所以,研究人员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让二次调节系统在非恒压网络中工作,从而增大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另一个是在液压系统中采用液压变压器对工作压力进行无级调节。本文针对恒压网络中压力变化小,限制了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等问题,在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基础上,提出了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研究了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主要对叶片式二次元件与液压变压器的结构、参数、性能,新型蓄释能装置的结构方案与主要技术参数,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及非恒压网络中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了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与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异同,基于流量耦联的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适用于单个负载或并联相同工况的多个负载工况,而基于压力耦联的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则更适合于并联多个不同工况负载。研究了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节能原理和节能特点。本文对单、双作用叶片式二次元件与液压变压器的结构、参数、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变量控制方法和变量机构方案,并设计了单、双作用叶片式二次元件与液压变压器的几种变量装置,研制了单、双作用叶片式二次元件,并对其转速转矩特性和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针对非恒压网络中静液传动系统能量回收与再利用受负载变化影响大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能量蓄存与释放的控制方法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研究了蓄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了新型蓄释能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蓄能回路构成,每个蓄能回路都是可控的。分析了蓄释能装置的储能总容积、最高与最低压力,及各蓄能控制回路的压力分配等。本文针对叶片式二次元件与液压变压器不同负载工况下,可控性受外界干扰影响较大及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时滞、时变、非线性等不确定因素,根据实时控制的要求,设计了两种控制器:一种是基于Hamiltonian泛函法的H∞控制器,用于公交客车并联式二次调节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与挖掘机挖斗二次调节举升装置性能的仿真研究;另一种是充分利用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和专家控制算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复合智能控制算法,用于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静液传动系统智能协调控制的要求,复合智能控制是通过设置控制系统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的阈值及其变化率的阈值,并与反馈控制信号的误差及其变化量进行比较,发出不同的指令信号,对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基于Hamiltonian泛函法的构建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Hamiltonian形式,设计了基于Hamiltonian泛函法的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H∞控制器。通过Hamiltonian泛函法,系统的动态特性明显得到了改善,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系统无超调,响应速度快,静态误差小。本文将上述研究的关键技术应用到公交客车中,设计开发了公交客车并联式二次调节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研究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系统主要元件及参数匹配;建立了传动系统各元件的数学建模及系统的开环模型、闭环模型;对公交客车并联式二次调节混合动力性能进行了转速控制、扭矩控制、功率控制的性能仿真分析。探索了公交客车制动能量回收、转换储存和再利用规律。扭矩控制惯性能回收效率最大,制动时间最短;转速控制惯性能回收效率次之,制动时间次之;功率控制惯性能回收效率最小,制动时间最长。还将上述研究的关键技术应用到挖掘机中,设计了挖掘机挖斗二次调节液压举升装置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过程,探讨了其节能机理,建立了液压举升装置举升和下降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二次调节液压举升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性能实验平台上,对公交客车并联式二次调节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转速控制、扭矩控制、功率控制性能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还在长江牌CJ6920G4C10H客车底盘的基础上,研制了并联式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样车,并进行了实车实验,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油耗和节油率。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非恒压网络中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节能特性,探索了能量回收、转换储存与再利用规律,初步建立起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为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叶片式二次元件、液压变压器及其产业化,和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3-30)

杨存智,李富柱,常彦伟[10](2016)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绞车系统分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由限压式变量泵供油、蓄能器储能、电液比例伺服阀控变量液压马达的液压绞车容积调速系统。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液压绞车比例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具有很好的速度跟踪特性、较高的速度控制精度以及较好的系统工作稳定性,同时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6年04期)

二次调节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海上吊装作业中,货物由空气入水的过程被称为过浪溅区。在浪溅区内,货物所受的水动力在波浪的影响下产生急遽的变化,水动力的冲击会损坏货物中的关键部件,同时也会引发钢丝绳张力波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钢丝绳断裂。为了保证吊装作业的安全,本文引入阻抗控制思想,为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船用起重机设计了过浪溅区控制算法,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船用起重机的系统组成。建立了起重机系统、起重机母船和波浪运动的数学模型。对货物入水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过浪溅区控制器的设计需求。随后,采用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设计了二次单元的转角控制器。利用自适应反步法设计强鲁棒控制器以保证系统在外界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下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控制器与辨识算法分离。同时,引入命令滤波技术解决了传统反步法设计中存在的“复杂度爆炸”问题。随后,利用低通滤波从二次单元原始模型中获取新的参数化模型,设计鲁棒辨识算法在宽松的激励条件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稳定性由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证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取得较高跟踪精度的同时实现了对二次单元的参数地精确估计。最后,设计阻抗控制器以保证货物入水的安全。控制器采用级联结构。在设计外环时,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货物难以测量的位置和速度进行估计,利用估计值构建阻抗控制器以实现货物的轨迹跟踪和阻抗调节。阻抗控制外环生成了二次单元转角的指令信号,为了保证了二次单元跟踪性能,采用前述的间接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内环。本文提出的阻抗控制策略在货物入水初期减少了水动力的波动,在货物完全入水后实现了对参考信号地精确跟踪,将其与力位平行控制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调节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吴金波,张煌,郭睿文,李维嘉.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主动升沉补偿教学实验设计[J].大学教育.2019

[2].巫东来.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船用起重机过浪溅区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3].张波.分布式发电系统一次调节与惯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4].卢青松.二次调节技术应用在液压升降装置上的节能分析[D].南华大学.2018

[5].蔡衍.基于定量反馈理论的电动静液作动器和二次调节系统的鲁棒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7

[6].林安明.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抽油机节能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7

[7].卫鹏斌,张宏,郭凯,史健伟,马孟琪.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挖掘机回转系统节能仿真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

[8].王向周,马希榕,郑戍华.二次调节海浪升沉补偿控制技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

[9].臧发业.非恒压网络二次调节系统新型能量转换储存关键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

[10].杨存智,李富柱,常彦伟.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液压绞车系统分析及性能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6

论文知识图

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独立悬架工...二次调节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二次调节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基于二次调节技术采煤机截割部加...一10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挖掘机回...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盾构EPB系统...

标签:;  ;  ;  ;  ;  ;  ;  

二次调节技术论文_吴金波,张煌,郭睿文,李维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