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建情:略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时代意义论文

甘建情:略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时代意义论文

[摘 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阐述了辩证发展观、实践观、唯物辩证法、社会发展客观性、社会发展规律等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坚持这些原理,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要突出人民主体的立场,注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费论》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即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态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概论式著作”①。

《费论》是恩格斯写的一篇书评。1885年,丹麦哲学家卡·尼·施达克出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德国社会民主党《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请恩格斯写一篇评论文章,他就在1886年1月——2月初撰写了这部著作,发表在《新时代》1886年第4年卷第4、5期,1888年在斯图加特出版单行本。

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明了它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同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和本质区别,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领域中引起革命变革的实质和意义,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个多世纪以来,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一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改造世界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反复学习、领会和把握《费论》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恩格斯在《费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在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批判改造的基础上,阐述了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原理。

(1)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经济合理性,加强预算执行力度。首先,切实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必须做好预算编制前期的调查研究,保证预算编制所依据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同时预算编制内容要细化,确保编制的预算切实可行。另外,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编制的预算既合乎法规制度的要求又能满足科研需求。

3.房价的变动对物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地价亦能通过房价的传导机制影响物价。房地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房价的上涨会导致居民的消费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从而迫使工资水平提升,物价上涨;另一方面房价的上涨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促使商品价格上涨。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哲学所应当认识的真理,在黑格尔看来,不再是一堆现成的、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了;现在,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9页。

鉴定古建筑的年代,首先要进行“两查”:一、调查建筑物的现存结构情况;二、查找有关文字记录资料 [4]2。

(二)实践观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在《费论》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17页。这是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史的经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得出的科学结论。

AHEADTM将综合汽车胶粘剂、高性能弹性体、工程热塑性塑料、制动液/特种润滑剂、电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安全材料,为以下应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自然也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③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19页。

使用MATLAB软件对的政府与开发商、政府与购房者两个模型进行演化模拟仿真,通过对被动房建设推广中增量成本部分的仿真,体现预测的激励政策的作用效果,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为政府在被动房推广过程中采取的激励政策及其可能效果提供参考。

恩格斯阐述了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恩格斯指出:“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该病为一种排除性诊断。首先应排除各种原因所致的创伤、冻伤,这些均可导致局部瘀斑;其它的缺血性疾病也应当排除,如动脉栓塞导致的缺血、静脉血流出受损以及其它高凝状态所致的栓塞。华法林相关的紫趾综合征通常在华法林使用3~8周后发生,但开始治疗后的8h内就可能导致微循环栓塞[3];也有相关报道称,紫趾综合征在使用华法林1~10天后发生,在随后的2周进一步发展[2]。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在《费论》中精辟地表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④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0页。

恩格斯总结出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就会获得的一些结果:一是“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水远不会提出了”⑤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0页。;二是“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⑥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0页。;三是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对立,对立面不仅是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的,而且也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四是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⑦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0页。;五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⑧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0页。等。

(四)社会发展客观性的基本原理

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性?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前,许多思想家和思想派别都在研究,却没有找到正确答案。恩格斯指出,如同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样,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⑨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3页。

恩格斯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他指出,在自然界中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自觉的意图,有预期的目的。因此,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4页。

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在阶级社会必然表现为阶级和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指出:“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两者互为因果,这就是大工业所陷入的荒谬的矛盾,这个矛盾必然要求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使生产力摆脱桎梏。”④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7页。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探究和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呢?恩格斯指出,必须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即探究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动机。“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5页。

(五)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指出:“只有故意闭起眼睛的人才看不见,这三大阶级(指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引者注)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国和法国。引者注)的现代历史的动力。”③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6页。

恩格斯全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概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到了1931年,瑞士钟表行业才正式集体亮相MUBA;1973年,定名为第一届欧洲钟表珠宝展;1983年,更名为Basel;新世纪2003年,正式改为今天这个名字: Basel World, The Watch and Jewellery Show。2013年,启用了现在这座耗资4.3亿瑞士法郎的新展馆。

次要症状:(1)精神萎靡;(2)眼眶黯黑;(3)头晕耳鸣;(4)畏寒肢冷;(5)腰膝酸软;(6)夜尿频数;(7)口淡纳差;(8)大便不坚;(9)月经初潮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分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和经济解放的关系,说明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⑤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7页。“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⑥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第47页。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笔者从《费论》中读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一小部分。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许多著作中对哲学内容进行了阐释,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研读,反复学习,做到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二、《费论》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现实指导意义

恩格斯在《费论》中系统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部著作,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科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辩证发展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还是要靠实践出真知。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陷入盲目状态。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

由Simulink仿真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出原系统的阶跃响应并不理想,其响应的速度慢,而且超调量明显过大,因此要将此系统串联滞后—超前校正来改善其性能指标。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实践第一的观点,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通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能动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坚持社会发展客观性的原理,就要突出人民主体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观点,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说:“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①《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内部使用),第196页.

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伦理观时明确提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这实际上提出了重视物质利益的原则,也就是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诉求。尽管物质条件的丰富不一定能够给人带来幸福,但物质条件的匮乏一定是不幸福的。我们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为人们追求幸福创造条件。我们要抓住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三)坚持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就要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原则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科学理想,激励和鼓舞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现在,我们有些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保持应有的纯洁以至腐败堕落,说到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题。

实践表明,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努力学习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既要正确认识今天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更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既要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更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正确认识社会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就是说,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和趋势,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引领当今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因而要始终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勇往直前。

三、《费论》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通读《费论》,笔者的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恩格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时,不是列出条条框框,不是列举一堆概念理论、名词术语,而是将马克思和他在实践斗争中如何一步步丰富和完善哲学体系的内容和盘托出,这个体系,建立在对黑格尔哲学的借鉴、扬弃上,建立在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借鉴、扬弃上。他们的每一个观点,每一次新的发现,都有实践的基础,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走向反面。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完善社会各方面的法律规范,才能更快更好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全面推动“第三方评估”的立法进程势在必行,在法律层面上明确“第三方评估”主体双方的责任、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使得其合法性得到广泛承认,实际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与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保障第三方机构的合法权益,这样能大大增加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一旦明文规定,许多前述出现的失真报告和无效评估就可以得到有效规避,正式性的条款不仅能起到规范作用,使其有法可依,也能在后期出现问题时加以问责,做到有法必依。

(一)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当然要认真读书,特别要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但是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把书本上的分析论断同具体的历史条件割裂开来。既要从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学习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立足当代,研究历史变迁和条件变化,研究理论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而做出新的发展和突破。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抽象的理论,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条,而脱离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实际,是不辨方向和前途的事务主义。

(二)要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永远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马克思主义是永远发展、永不停顿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前进、不断延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要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形成并传到中国已经一个世纪了,但我们还是没有学通、学好、学全,更何况新事物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如何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也需要不断学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绝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我们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永远学习,才能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三)要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尊重实践,因为与时俱进就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实践决定理论,理论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停顿,永远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最尊重群众,因为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尊重群众同尊重历史是完全一致的,尊重历史同尊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是完全一致的,尊重历史同尊重规律与尊重群众主动创造历史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唯物主义和尊重辩证法、尊重客观规律和坚信群众的创造精神,都是统一的。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就是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四)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从事物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规律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理论,总是后来居上,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样,理论才能创新、才会发展、才有进步,世界才有希望。我们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也就是马克思早年曾经讲过的,要从批判旧世界当中发现新世界,要从建造新世界当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西藏广播电视台(电台)

新闻节目中心

新华社西藏分社藏东记者站

责任编辑:李 宏

标签:;  ;  ;  ;  ;  ;  ;  ;  ;  ;  ;  ;  ;  

甘建情:略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时代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