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层交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四层,负载均衡,粒度,以太网,路由器,交换机,网络。
四层交换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赵新龙[1](2015)在《基于四层交换的工业实时同步交换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控制系统中通常存在着大量短帧结构的实时数据,当网络负载增加时,传统的端对端交换技术会产生明显的排队时延,使得传输效率低、带宽占用高。在四层交换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适于工业控制的实时同步交换技术,在非周期数据传输阶段,对交换机各端口通信任务的数量和执行时间分别进行优化与调度,在周期数据传输阶段,执行数据包的接收、拆分、重组、转发四个步骤,实现了数据包的同步接收和同步转发。提出的方法减少了数据包在交换机中的排队时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同步性,数据传输效率高,网络带宽占用小。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赵蕊[2](2015)在《四层多粒度光码交换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已超过10Tbit/s,但是由于“电子瓶颈”的限制,网络节点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光层数据传输能力严重不匹配,同时,随着各种业务的增长,需要承载信息的波长也越来越多,这就直接造成光节点中光交叉连接器所携带的端口数直线上升。为了增加网络节点处理速度,简化路由管理,减少端口资源消耗,本文研究了光纤、波带、波长、光码的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光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光线路交换,光突发交换,光分组交换等等,在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多粒度交换,并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其次,研究了四层多粒度光交换系统,并对整个交换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对于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除此之外,针对OCDMA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光地址码的选择、光编解码器的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为本系统选取了合适的光地址码和光编解码器,最终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了完整的OCDMA系统,并模仿多用户进行了仿真,成功地实现了编解码过程。最后,本文对四层多粒度光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模块——OCDM交换模块进行了性能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所选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给出了四层多粒度光交换系统的性能分析,包括与叁层多粒度交换系统端口资源消耗的对比分析和路由管理的对比分析等,并对加入波长转换器的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与没有加入波长转换器的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证实了有波长转换功能的交换系统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05-01)
王佩楷[3](2010)在《基于四层交换技术校园网负载均衡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校园网中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深入,校园的信息点越来越多,基于Web服务的访问量日益增大,服务器的负荷也越来越大。为了改善信息源在线服务的性能,要求对校园网信息服务器进行负荷分担,增强服务的可靠性。本文对当前四层交换技术、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校园网所存在的网络负载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10年07期)
郭晓丽,袁满,朱永国[4](2009)在《基于数据元的DRM四层数据共享与交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企业的各专业、各领域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它们之间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传统上采用点对点的互联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所提供的数据服务一般是通过应用系统来获取数据,导致应用系统与数据存储中心之间以及应用系统之间耦合程度高、数据冗余严重、无法满足用户灵活多变的数据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统一的四层数据框架抽象模型,该模型不仅采用了基于数据元的公共数据描述,而且给出了语义模型的构建规则、提出了基于服务的数据交换方式,从而通过一致的元数据描述、多角度的数据分类使不同用户从不同视角达到对数据理解的一致。(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期刊2009年04期)
吴洁,张守胜[5](2009)在《基于第四层交换技术的选课系统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校区大规模学生选课系统的突发高峰访问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缺陷,利用Juniper DX3680网络处理器强大的网络数据包处理功能,设计实现了一套具有第四层包交换能力的网络选课系统,大大加快了系统的选课处理速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09年10期)
曹利[6](2006)在《基于第四层交换的SLB技术及在CISCO4840G上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流量的迅猛增加使得服务器负载均衡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文章探讨了在第四层交换基础上实现负载均衡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CISCO4840G交换机配置SLB的基本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时代》期刊2006年03期)
吴瑜,郭建东,刘乃琦[7](2005)在《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第四层交换式负载分担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入分析基于第四层交换的负载分担技术基础上,利用Intel IXP2400网络处理器高度灵活的可编程性和强大的网络数据包处理功能,设计了一套具有第四层包交换能力的负载分担系统。该系统在二层交换模块上,添加第四层交换式负载分担模块,并应用了“一次处理,多次交换”的第四层交换技术思想,大大加快了系统处理速率。同时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技术优势,使得负载分担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5年09期)
张增宝,葛春红[8](2004)在《推开第四层交换之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百兆、千兆,甚至万兆局域网的逐渐普及,日益增长的海量信息,正迫使着人们对网络系统中的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的传输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业界不得不开始考虑第四层交换概念,以满足基于策略联网、高级QoS及其他服务改进的要求。巨大的市(本文来源于《金融电子化》期刊2004年12期)
凌仲权,丁振国[9](2003)在《基于第四层交换技术的负载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第四层交换技术的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如何使用第四层交换技术实现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本文来源于《中国数据通信》期刊2003年07期)
荣钰[10](2002)在《茶山:从四层交换开始的公司》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山网络对于中国的一些用户来说似乎是非常陌生的,其实它的产品已经通过OEM等多种方式服务中国客户了。无论是技术还是在股市上的表现,茶山网络都是韩国数一数二的公司。而当茶山网络(中国)首席执行官金雪松告诉记者,茶山是从四层交换机进入以太网交换机领域的时候,(本文来源于《网络世界》期刊2002-11-25)
四层交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已超过10Tbit/s,但是由于“电子瓶颈”的限制,网络节点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光层数据传输能力严重不匹配,同时,随着各种业务的增长,需要承载信息的波长也越来越多,这就直接造成光节点中光交叉连接器所携带的端口数直线上升。为了增加网络节点处理速度,简化路由管理,减少端口资源消耗,本文研究了光纤、波带、波长、光码的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光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光线路交换,光突发交换,光分组交换等等,在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多粒度交换,并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其次,研究了四层多粒度光交换系统,并对整个交换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对于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除此之外,针对OCDMA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光地址码的选择、光编解码器的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为本系统选取了合适的光地址码和光编解码器,最终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了完整的OCDMA系统,并模仿多用户进行了仿真,成功地实现了编解码过程。最后,本文对四层多粒度光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模块——OCDM交换模块进行了性能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所选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给出了四层多粒度光交换系统的性能分析,包括与叁层多粒度交换系统端口资源消耗的对比分析和路由管理的对比分析等,并对加入波长转换器的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与没有加入波长转换器的四层多粒度交换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证实了有波长转换功能的交换系统的优越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层交换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明,赵新龙.基于四层交换的工业实时同步交换技术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
[2].赵蕊.四层多粒度光码交换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
[3].王佩楷.基于四层交换技术校园网负载均衡应用研究[J].科技广场.2010
[4].郭晓丽,袁满,朱永国.基于数据元的DRM四层数据共享与交换模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
[5].吴洁,张守胜.基于第四层交换技术的选课系统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
[6].曹利.基于第四层交换的SLB技术及在CISCO4840G上的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6
[7].吴瑜,郭建东,刘乃琦.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第四层交换式负载分担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
[8].张增宝,葛春红.推开第四层交换之门[J].金融电子化.2004
[9].凌仲权,丁振国.基于第四层交换技术的负载均衡[J].中国数据通信.2003
[10].荣钰.茶山:从四层交换开始的公司[N].网络世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