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视频编码论文-李莉,秦亚萍

小波视频编码论文-李莉,秦亚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波视频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描述视频编码,双树小波变换,分层编码

小波视频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秦亚萍[1](2016)在《基于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将3D DDWT(Discrete Dual Tree Wavelet Transform)视频编码技术成功地运用到多描述编码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基本层和增强层共同决定每个描述的信息.两个描述的公共信息(基本层)利用带运动补偿叁维视频小波编码器的输出产生.两个描述的增强层信息则是由将原始的图像帧与基本层重建的图像帧之差送入3D DDWT编码器而产生的四棵小波树两两组合产生).所提出的方案充分利用运动补偿叁维小波变换和3D DDWT之间的优势互补,对DDWT产生的小波树间的相关性和丰富的方向选择性充分利用,同时还克服了它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信息的缺失,具有良好的编码效果.该算法为双树小波变换在多描述编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开封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陈真真,卿粼波,何小海,汪芸[2](2016)在《基于非均匀量化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图视频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布式多视点加深度格式(DMVD)的视频编码中深度图视频解码质量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子带层及子带系数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视频非均匀量化方案,通过给边缘分配更多比特来提升深度图的边缘质量。结合深度图经小波变换后系数分布特性,对第N层的低频小波系数采用均匀量化方案,对其他层高频小波系数采用非均匀量化方案。针对高频系数的非均匀量化,对处于"0"左右的高频系数采用较大的量化步长,随着高频系数幅度值的增大,量化步长逐渐减小,量化逐渐精细,从而提升深度图中的边缘细节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边缘较多且变化较明显的"Dancer"和"Poznan Hall2"深度序列,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二者的边缘信息质量从而提高其率失真(R-D)性能,最高可达1.2 d B;而对于边缘区域较小且较为模糊的"Newspaper"和"Balloons"深度序列,系统的R-D性能也能被提升0.3 d B左右。(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严明[3](2016)在《基于小波变换在自然场景视频编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场景视频的纹理编码是视频压缩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在分析了国际视频编码标准MPEG-4中对自然场景这一类视频图像所采用的编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小波技术的多层分解特性实现对单视频对象自然场景视频图像静态纹理的有效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它可以获得较高的压缩比。(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王相海,付明哲,宋传鸣[4](2015)在《叁维小波八叉体分裂视频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基于3D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编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文中在对视频3D小波变换的统计特性及时间高频帧零树编码的无效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时间高频帧的"零体块"模型和基于八叉体分裂的3D小波视频编码算法.该算法分别处理经过3D小波变换的时间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分别对采用多级数集合分裂编码的"零树"结构和基于八叉体分裂的"零体块"结构进行编码.由于文中算法以"零体块"结构组织待编码系数,减少用于编码"孤独零"的同步信息.同时在编码过程中,只有当某个系数为重要系数时才对其编码,避免对不重要系数的反复扫描.实验表明,对于多种类型的标准测试视频序列,文中算法具有较高的重构质量.(本文来源于《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期刊2015年08期)

张卓良[5](2014)在《小波变换在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构网络给传统视频编码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传统视频编码码流不具有灵活的码率调节或仅有有限的码率调节功能,难以满足异构网复杂多变的情况,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动态图像专家组提出了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用于解决异构网中带宽变化、终端不同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可伸缩性视频编码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小波变换因未能带来与其复杂度匹配的性能,而没有被国际标准所采纳。但是因为它具有多分辨率特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实现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理想工具,关于它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其中有从生成信号/子带角度提出的STP(Spatio-Temporal subbands Prediction)工具方案作为基于小波变换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框架,以及用于实现运动补偿时域滤波的杠铃提升机制,都为解决运动补偿中分数像素精度映射和多对多映射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杠铃提升方案,给出了一种改进的杠铃函数和两种临近像素方案,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权重分配方案,以对该杠铃提升机制加以实现,并将其应用于基于小波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器。在具体的实现中;为了兼顾编码效率和杠铃提升的性能,采用了宏块级别的加权系数方案和帧级别的临近像素方案,实现了较好的压缩性能和可伸缩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3-01)

金雪松[6](2013)在《基于离散小波的多视角视频编码系统码率分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频服务和视频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视角视频因为具有丰富的场景信息,多视角视频比单视角视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而多视角视频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多视角视频高效传输的瓶颈。在视频通信中,为了在有限的信道带宽上传输视频,需要首先对原始视频信号进行有效的压缩。码率分配是视频压缩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码率分配的目标是在压缩后视频质量和编码产生的码率之间达到适合实际应用需求的平衡点。在实际编码系统中,码率分配需要考虑解码后视频的客观质量、主观质量、实际码率及特定应用需求的因素。合理有效的码率分配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在有限的信道带宽下高效传输视频信息。基于小波变换视频编码器是当前视频通信中重要的编码方式,该编码器发展成基于小波变换多视角视频编码器。编码器利用编码过程中生成的率失真信息并在子带之间优化分配码率。此分配方法造成解码视频有较大的波动,使得视频帧之间产生明显的质量差异,为观看者带来不悦。针对现有分配方法的不足,相继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改进的算法。在本文中,考虑多视角视频编码器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多视角视频编码器率失真模型、码率分配方法与码率分配调整方法等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多视角视频经过小波分解后,子带系数率失真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维高斯分布的率失真估计算法,该算法在着重分析了小波子带系数的统计特性之后,建立了系数的相关性模型,可以高斯分布描述系数与其上下文环境概率分布。对角化该概率模型协方差矩阵,达到去相关目的,计算子带系数率失真模型,该率失真模型作为码率优化分配的技术基础。基于小波变换视频编码器利用小波变换去除时间帧及视角之间的相关性,重建帧失真直接由子带失真决定。论文在分析了视频帧之间小波分解和合成方式的基础上,讨论了运动估计后奇数帧和偶数帧中像素的分类情况和各种类型像素的误差传递方式,结合各类像素所占比例,计算获得子带失真对重建帧失真权重,形成最终基于小波变换视频编码器误差传递模型。针对多视角视频解码视频质量波动问题,论文根据波动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两类:GOP间波动和GOP内波动。为了降低GOP间波动,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时间-空间子带率失真合成时间子带率失真,进而合成GOP率失真的估计方法。对视频编码时采用两次扫描,第一次扫描估计GOP率失真,第二次扫描根据估计率失真在GOP间分配码率使得所有GOP的失真保持一致。为了降低GOP内波动,利用前述运动补偿时域滤波误差传递模型建立时间子带与重建视频帧失真关系。在此基础,提出了一种使用二次规划寻优方法求解使得重建视频帧波动最小的子带的失真,它是减小GOP内波动算法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11-01)

葛洁缘,曹雪虹,张健,陈瑞[7](2013)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改进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小波变换为基础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架构,提出若干改进思路.首先引入整数小波简化算法,提升编码端效率.其次,为了节省信道带宽,首次提出高频边信息直接填充方法.最后,采用传统编码领域的分级传输思想适应不同的传输带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传输码率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视频传输质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郑义,史萍[8](2012)在《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多描述标量量化产生互有冗余的两路描述,这两路描述在相互独立并有丢包的信道中传输,在解码端,利用两路描述中的冗余信息进行联合解码。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码率和高丢包率时,该方法的率失真性能高于H.264、MPEG-2、MJPEG2000单描述编码方案。(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2年23期)

方志军,罗桂华,伍世虔,杨寿渊,杨巨成[9](2012)在《基于自适应GOP的叁维提升小波视频编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维提升视频编码框架中,视频运动场景切换时相邻视频帧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将显着减弱,使得解码视频图像在场景切换处质量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视频亮度分量的场景切换检测方法,并根据场景切换自适应分配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 GOP)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分配GOP策略有效提高了叁维提升小波视频图像的编解码质量,降低了场景切换对视频编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2年05期)

陈婧,李莉,蔡灿辉[10](2011)在《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互联网和无线信道等不可靠网络的视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解决方案。采用分层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框架,实现H.264和双树小波编码的有机结合。基本层用H.264编码器对视频信号进行低码率编码后,复制到各个描述;增强层用叁维双树小波变换对原视频和基本层重建视频的差值进行编码,将产生的四棵叁维小波树经噪声整形后两两组合,编码送到不同描述。在解码端,若能够接收到两个描述,则通过中心解码器实现高质量的视频重建;若丢失一个描述,则通过边解码器解码仍可保证一定质量的视频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码率下,本算法的视频中心解码和边解码质量优于现有的多描述视频编码算法。(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1年08期)

小波视频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分布式多视点加深度格式(DMVD)的视频编码中深度图视频解码质量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子带层及子带系数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视频非均匀量化方案,通过给边缘分配更多比特来提升深度图的边缘质量。结合深度图经小波变换后系数分布特性,对第N层的低频小波系数采用均匀量化方案,对其他层高频小波系数采用非均匀量化方案。针对高频系数的非均匀量化,对处于"0"左右的高频系数采用较大的量化步长,随着高频系数幅度值的增大,量化步长逐渐减小,量化逐渐精细,从而提升深度图中的边缘细节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边缘较多且变化较明显的"Dancer"和"Poznan Hall2"深度序列,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二者的边缘信息质量从而提高其率失真(R-D)性能,最高可达1.2 d B;而对于边缘区域较小且较为模糊的"Newspaper"和"Balloons"深度序列,系统的R-D性能也能被提升0.3 d B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波视频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莉,秦亚萍.基于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J].开封大学学报.2016

[2].陈真真,卿粼波,何小海,汪芸.基于非均匀量化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图视频编码[J].计算机应用.2016

[3].严明.基于小波变换在自然场景视频编码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16

[4].王相海,付明哲,宋传鸣.叁维小波八叉体分裂视频编码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5

[5].张卓良.小波变换在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4

[6].金雪松.基于离散小波的多视角视频编码系统码率分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7].葛洁缘,曹雪虹,张健,陈瑞.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改进方案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郑义,史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J].电视技术.2012

[9].方志军,罗桂华,伍世虔,杨寿渊,杨巨成.基于自适应GOP的叁维提升小波视频编码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

[10].陈婧,李莉,蔡灿辉.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J].信号处理.2011

标签:;  ;  ;  

小波视频编码论文-李莉,秦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