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景涛:赣南“五四”学人与苏维埃革命论文

彭景涛:赣南“五四”学人与苏维埃革命论文

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各地民众的觉醒,而且推动了广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后,在北京求学的江西赣南籍知识青年,把自己所接触到的先进理论带到家乡,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为早期中共地方组织在赣南地区的建立和发展,为赣南苏维埃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DHA的食物来源而言,最直接的应该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秋刀鱼等,这些鱼所含脂肪就是DHA和EPA,而植物油中的α-亚麻酸需要通过代谢才能转化为DHA,各种植物油在代谢过程中会竞争代谢所需的酶,所以通过植物油合成DHA的速度可能较慢,建议在选用植物油的同时还应该吃些深海鱼。这样既可以直接通过深海鱼获得DHA,又可以通过植物油的代谢获得DHA。另外,植物油需要长期和足量的摄入,以加大竞争代谢酶的几率,最大可能地获得DHA。

一、五四前后的赣南经济与社会

五四运动前,赣南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占有制,大量土地被少数封建地主占有,而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只有少量土地。封建地主阶级利用地租、高利贷、典当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例如,宁都小布的三角口,有块黄姓租种的田,丰收年可收谷40担,而地租就要25担[1] p125。据1930年毛泽东《寻乌调查》记述,每百户人家,有十户是卖过儿子的[2] p77,广大民众遭受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城乡各级机关被地主豪绅把持,欺压人民。农村封建宗族组织十分普遍,地主豪绅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担任族长,利用家族内部组织,对农民实行封建统治。兴国籍将军陈奇涵后来回忆:“人们聚族而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占有很大部分土地,族绅、头人可以利用这部分土地为所欲为,在有事不离祖的宗法幌子下笼络群众,树立门户,党同伐异,寻找借口,挑起氏族或地方械斗。”[3] p8-9这种械斗经常可见,甚至结为累世恩仇,百姓深受其害。另外,赣南教育落后,文盲众多。例如,寻乌县因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较差,20世纪20年代新型小学才在全县铺开,民国16年(1927年),在澄江始出现私立普化中学,民国35年,才有高级中学[2] p338。上犹县,在民国前期只有1所公立小学和几所私立小学校[4] p642,民众普遍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五四运动以前,赣南人民同全国各地一样,为了反抗压迫进行过自卫斗争,但都没有成功。

五四运动后,伴随着先进思想的传入,赣南地方党组织开始创建。1926年6月,接到广东北伐军将进军江西的消息后,江西地委派朱由铿、曾天宇到赣南秘密发展党员和党的组织。但不久曾天宇被捕,朱由铿继续留在赣州,与南雄县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陈赞贤和赣县籍中共党员谢学琅一起,建立了中共赣州支部,朱由铿任书记,隶属江西地委领导,这是共产党在赣南建立的最早党组织。9月初,北伐军进占赣州,陈奇涵、肖韶等一批在北伐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随军到达赣州,与中共赣州支部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江西籍共产党员一起,共同开展赣南革命活动。10月上旬,成立中共赣州特别支部,陈赞贤任书记。1927年1月,赣南各县党组织迅速发展,工农运动蓬勃兴起,为了加强对各县党组织的领导,江西地委决定将赣州特支升级为赣州地委。

就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蓬勃发展、北伐军胜利进军之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背叛革命,开始肆意杀害共产党人。1927年3月,赣州工人领袖陈赞贤被害。5月,蒋介石又命国民革命军钱大钧第二十师进驻赣南“清党”,成立了国民党“清党军”和“赣南清党委员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骨干,以阻止革命运动的开展。1927年7月间,中共赣州地委被迫停止活动,赣南地区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党在八七会议后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指出在党的组织问题上最主要的任务是“造成坚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自上至下一切党部都应如此”[5] p303。之后,赣南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并马上着手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建立地方武装和小块红色区域。

为了研发切合宿州市特色农产品销售管理系统,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该销售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的通用功能和特色功能。在通用功能部分,该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特色农产品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功能。在特色功能部分,该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基于移动端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和数据挖掘功能。由于当前移动端销售管理系统App已经实现了通用功能,但在特色功能部分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完善。

(三)张绮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张绮山,信丰县铁石口人。191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919年加入列宁小组并参加五四运动[8] p749。张绮山最早在信丰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列主义,他用寄报刊和写书信的方法,把五四运动的意义、目的告诉信丰县立高等小学的老师曾人超和同学郭一清、肖凤鸣等人,随后又将一些进步报刊和马列主义书籍如《新潮》《新青年》《向导》寄给他们阅读,还利用寒暑假回家期间与他们交流学习心得,活跃了信丰的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接受新思潮,为信丰党组织的创建和党员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赣南五四学人的主要革命活动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北京学习的赣南籍青年温雪堂、钟友钎、张绮山等人积极投身其中,并在运动后带着进步思想返回家乡,带领家乡人民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

波纹夹芯结构的广泛应用要求对其力学性能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其中低速冲击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尤其是服役于航空领域的波纹夹芯结构通常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冲击损伤,比如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跑道上的杂物或者鸟撞等,导致结构出现整体或局部损伤(面板破裂、面板夹芯层脱焊、夹芯崩塌、结构穿透等[2])。这些损伤可能会严重影响结构刚度、稳定性及承载能力。

大革命运动失败后,温雪堂与中共宁都支部的彭澎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对当前的革命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革命暂时转入低潮,革命斗争已难以在县城开展,为保存和积聚革命力量,决定共产党员分散转入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乡村。8月底,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全部有计划地从县城转入乡村,革命活动由公开转入秘密。8月22日,八一起义部队路过宁都,温雪堂与彭澎等率领县城工商学各界百余名代表前往城北迎接,并帮助部队筹集了部分军饷后,跟随起义军一起南下。由于敌人增援,当部队到达广东三河坝时遭遇重大挫折,为保存有生力量,起义军全面撤退。温雪堂于1928年5月潜回宁都,担任城关党支部书记,继续秘密开展革命工作。同年9月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折磨,仍然坚贞不屈,次年2月在赣州英勇就义,终年31岁。

1924年4、5月间,温雪堂与同乡连政公等在县城创办宁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方报纸《孤灯报》。温雪堂、金万邦等积极为该报筹措资金、撰写文章,锋芒直指反动派。该报因宣传进步思想,次年被县公署查封。1925年4月,在温雪堂的支持与指导下,连政公等人在县城创办私立莲峰中学,学校教师多系爱国进步人士,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劳苦工农子弟和社会进步青年。莲峰中学的教学内容侧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还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际斗争活动,通过革命斗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立志革命、团结报国的信念。1927年6月,莲峰中学因师生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县政府查封停办。该校创办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它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进步青年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6年5月,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他与陈奇涵、肖韶等人秘密回到赣南。他以超人的胆略,说服驻防会昌的赣军赖世璜率部起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9月6日,第十四军攻占赣州,钟友钎与肖韶、陈奇涵等人随军来到赣州,成立临时党组织,创办《国民日报》,领导工人运动。经中共赣州支部与随军回赣临时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日益提高,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迅速高涨。10月10日,中共赣州支部升格为中共赣州特别支部,管辖岭南各县党组织,钟友钎任特支委员。11月3日,召开赣州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赣州总工会,钟友钎当选为副委员长兼宣传部部长。

我们很快上了一辆崭新的“快运”,事先表哥已经买了我们两个人的车票,并把我的车票钱塞到我的口袋里,说:“我每月都领着工资,这钱当然得由我来付。还有,我可告诉你,以后你去市里,如果不急,就不要坐‘黑出租’,不光违法,价格比‘快运’还高了一倍多。”见我唯唯诺诺一个劲儿地点头,表哥很是开心。

(二)钟友钎的主要革命活动。钟友钎,赣县茅店人。省立第四中学毕业后,1917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大学期间参加了李大钊等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开除学籍。回到家乡后,在赣州、茅店、储潭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3月,进入广州陆军讲武学堂学习,1925年下半年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26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6] p625。

1926年12月,温雪堂与共产党员鄢日新、彭澎等人成立宁都县总工会、农民协会、农工商学联合会,温雪堂任联合会会长。他们组织群众宣传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要求推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反对资方压迫,与贪官污吏、豪绅奸商进行了坚决斗争。1927年4月,遭遇春荒,粮价暴涨,中共宁都党小组召开县总工会、县农协会、县农工商学联合会负责人的联席会议研究对策,决定抽调各协会人员组成“平粜委员会”,由温雪堂负责组织发动莲峰中学、崇毅小学两校师生协助工农开展“平粜”,对县城绅商大户逐个进行粮食登记,查仓封粮,强令平粜,对擅自抬高粮价者予以严惩。通过努力,平粜粮食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既打击了豪绅奸商的不法行为,又赈济平民百姓度过了春荒,还培养了当地的革命积极分子,壮大了革命力量,提高了劳苦大众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积极性。

(一)温雪堂的主要革命活动。温雪堂,宁都县人,1918年7月毕业于省立第九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在接触到《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后思想有了较大进步,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被校方以“政治嫌疑分子”开除学籍。返乡时,他从北京带回《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刊物,成为最早在宁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在宁都,他以屠宰局长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在广大民众中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俄国十月革命。

1927年3月6日,钟友钎接任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的职务,继续领导赣州工人同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他亲率300多人的请愿团,分别去南昌、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宣传惨案经过,揭露国民党罪行,要求惩办凶手,得到全国各地工人声援。3月18日,南昌市万余工人集会追悼陈赞贤,并在集会后进行了示威游行,迫使武汉国民政府和南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同意工人提出的五项条件。4月13日,赣州各界3万多人举行追悼会,钟友钎大义凛然地献上“你死我来,看又怎样!”的挽联,并在追悼大会上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赣州,染红了江西。将来在江西、全中国、全世界都会变成红色!”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公开叛变革命,并派两个师进驻赣州,全面清党,镇压工农运动,查封赣州总工会。钟友钎被迫转到农村进行秘密活动,参加湘粤赣边区特别委员会,筹组农民协会,准备武装暴动。1927年底,在领导安福县工农运动失败后转移到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营长、师党委委员等职,后在起义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

针对当时赣州工人生活困苦、失业人数多的状况,钟友钎积极协助陈赞贤领导工人开展以“保障职业,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口号的斗争,发动工人罢工,并接连取得胜利。对于资本家利用酒宴、金钱等手段对工会领导人送礼、发请帖,他们概予拒绝。为揭露资本家的诡计,他和陈赞贤、肖韶等人在报刊上刊登启事:“因工作繁忙,各界酒筵应酬,一律谢绝,心领。”1926年11月23日,宋庆龄、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来到赣州,在考察了当地的工人运动后,公开表扬赣州是全国除广州外工人运动做得最好的地方。因此当时赣州的工人运动有“一广州、二赣州”的美誉[7] p21。此外,钟友钎和赣州支部其他成员经常到赣南农工训练班和赣州青年干社讲课,给学员们讲授“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浅说”“阶级斗争概论”“国际国内形势”“国共合作”“组织工会农协的方法”“领导群众斗争的艺术”等课程,为赣南工农革命运动培养骨干力量。

如新疆某工程,拟选两个厂址位于煤矿工业场地东侧与西侧;电厂煤源采用工业场地西南侧的2号煤矿,总体规划时只知用2号煤矿,忽略了1号煤矿的总体规划,2号矿在工业场地西南、而1号矿在工业场地的东南,厂址分别位于1号矿与2号矿北侧,推荐厂址位于工业场地东侧,坐落在1号矿废渣场地上,而比选厂址的输煤栈桥路经位于 2号矿的废渣场地上,总体规划因未与煤矿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厂址被否定,由于厂址被颠覆而需另选厂址,要重新论证厂址选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延误了工期,给工作造成了损失。

三、赣南五四学人的主要历史贡献

温雪堂、钟友钎、张绮山是直接参加过五四运动后回到家乡参加革命工作的爱国青年,他们为赣南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作了重要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一)促进了爱国青年的觉醒。五四时期的青年,是一些继承了中华民族发愤图强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同时又有新思想新文化的年轻一代。当中国的命运在过去旧式的改良和革命中无法获得救赎时,进步的青年开始担负起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重任,从思想和行动上为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积极奔走。在温雪堂、钟友钎、张绮山等直接参加了五四运动的赣南籍青年带回的新思想的影响下,寻乌的古柏、刘维锷、古婉玉、黄家煌,兴国的肖以佐、胡灿、袁玉冰,赣县的钟载华、张锦文,南康的陈赞贤、朱由铿,宁都的彭澎、金万邦,信丰的黄维汉,瑞金的刘忠恩等,积极参与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带领民众抵制日货,声讨北洋军阀,面对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大肆屠杀,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陈赞贤面对国民党逼迫他在解散工会的文件上签字时,慷慨陈词道:“头可断,血可流,解散工会的字我不签。”[9] p76古柏在面对长辈们问他愿不愿意做党的铺路人时,坚决地说:“我愿意这样做,没有铺路人,哪有康庄大道可走?”[2] p460胡灿率领爱国青年在赣州当众焚毁日货,当局扬言要报复他,胡灿毫无惧色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胡某一介书生,精忠报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10] p739袁玉冰听到别人劝告他要谨言慎行时表示:“世界上没有不死的人。为了穷苦人们的利益,就算明天要牺牲,我也是心甘情愿的。”[10] p745

构造二:如图4,构造△ABD的外接圆⊙E,连接BE、AE、DE,因为∠ABD=30°,所以∠AED等于60°,又因为AE=DE,所以△AED为等边三角形,因为AB=AC,AE=DE=AD=CD=BE,可得△ADC≌△AEB,所以∠BAE=∠CAD=11°,又因为∠DAE=60°,基于条件解法自然成.

(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以前的赣南,交通落后,思想闭塞。五四运动以后,赣南地区在外地求学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们不断地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籍邮寄给家乡朋友,或借助办学、办报来传播进步思想。例如,1925年连政公等人在宁都城创办莲峰中学,1926年胡灿和陈奇涵等人创办忧道学校,1927年秋古柏、刘维锷在寻乌城南石溪书院成立中山学校,等等。这些学校都是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为主,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新式学校的大量涌现,为赣南地区党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报刊作为当时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开化民智的主要媒介之一,能够最快速、最直接地与广大民众碰面。于是,当时的赣南进步青年纷纷通过办报来宣传进步思想。例如,1920年袁玉冰、黄家煌等进步学生在南昌二中创办的《新江西》杂志,古柏、刘维锷等联合创办的《寻乌》《赤裸》杂志,1924年温雪堂、连政公等人创办的《孤灯报》,1926年陈奇涵、肖韶等人创办的《国民日报》等等,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使赣南人民的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升,为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地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推动了赣南工农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爆发后,返乡的温雪堂、钟友钎、张绮山等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五四运动,给早期赣南的先进知识分子以很大的震撼、教育和启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意识到自己的革命目标与工农运动息息相关,没有他们的参与,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因而决心把马列主义同工农运动相结合。1926年8月,中共赣州支部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赣州建立最早的支部。此后,赣南的兴国、南康、崇义等都建立了中共支部。为了壮大党组织,各支部积极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列主义。

中共地方支部成立前,赣南也有工会和农会组织,但这一时期的工会和农会都带有一定的封建剥削性。自中共赣南地方组织成立后,在各地建立的工会和农会才是真正为了维护工农利益的。例如,朱由铿在赣州支部任书记时,与钟友钎、陈赞贤一起创建赣州总工会,创立赣南工农训练班,组织学员学习先进理论,培养革命骨干,通过他们来传播马列主义,扩大革命影响;温雪堂、鄢日新等成立宁都工农商学联合会、宁都县总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工农与地主豪绅、贪官污吏进行斗争,通过斗争培养革命积极分子,使工农大众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壮大了革命力量。当时赣南各县几乎都建立了工会和农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赣南的赣县、于都、南康、寻乌、信丰等县在1928年初都发生了农民暴动,有的还成立了小块的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了地方游击队或赤卫队,后来发展成了地方红军,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作战,为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宁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宁都县志[M] .1986.

[2] 王达官.寻乌县志[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3] 张际春.星火燎原(二)[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79.

[4] 谢一栋.上犹县志[M] .1992.

[5]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6] 石大金.赣县志[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7] 中共赣州地委党史办公室.赣南人民革命史[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8] 朱近云.信丰县志[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9] 刘卫平.赣南正气歌[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10] 兴国县志编纂委员会.兴国县志[M] .2001.

[作者简介]彭景涛,男,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硕,女,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彭月才

标签:;  ;  ;  ;  ;  ;  ;  ;  ;  ;  ;  ;  ;  

彭景涛:赣南“五四”学人与苏维埃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