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滞留池顶部的蓄水池和滞留池顶部表面的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上设有海绵体,所述蓄水层的底部设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所述植被土壤层的底部设有砂层,所述砂层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所述防身隔离层的底部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中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上设有通孔,所述砂石层中设有与穿孔管相连通的溢流管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1)、滞留池(1)顶部的蓄水池(2)和滞留池(1)顶部表面的植被(3),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1)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1)上设有海绵体(4),所述蓄水池(2)的底部设有覆盖层(14),所述覆盖层(14)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5),所述植被土壤层(5)的底部设有砂层(6),所述砂层(6)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7),所述防渗膜隔离层(7)的底部设有砂石层(8),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上设有通孔(11),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与穿孔管(10)相连通的溢流管二(13),所述溢流管二(13)穿过防渗膜隔离层(7)、砂层(6)、植被土壤层(5)和覆盖层(14)伸出蓄水池(2)外,所述滞留池(1)相对海绵体(4)的一侧临近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屋顶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下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伸向蓄水池(2),所述滞留池(1)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12)。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1)、滞留池(1)顶部的蓄水池(2)和滞留池(1)顶部表面的植被(3),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1)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1)上设有海绵体(4),所述蓄水池(2)的底部设有覆盖层(14),所述覆盖层(14)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5),所述植被土壤层(5)的底部设有砂层(6),所述砂层(6)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7),所述防渗膜隔离层(7)的底部设有砂石层(8),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上设有通孔(11),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与穿孔管(10)相连通的溢流管二(13),所述溢流管二(13)穿过防渗膜隔离层(7)、砂层(6)、植被土壤层(5)和覆盖层(14)伸出蓄水池(2)外,所述滞留池(1)相对海绵体(4)的一侧临近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屋顶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下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伸向蓄水池(2),所述滞留池(1)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体(4)为向上突起的形状,所述海绵体(4)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二(13)伸出蓄水池(2)8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土壤层(5)为厚度为60-90cm复合介质土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3)为具有耐涝性能的多年生草木或灌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砂石层(8)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为250-300mm,砂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通孔(11)的孔径,在穿孔管(10)底部可增设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调蓄作用的砂石调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14)为树皮、树叶、树根等组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滞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汽车驶进公路。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燃料的泄露以及车胎的磨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浓度很大,入渗到土壤中迁移,会严重污染地下水。如何更好的去除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是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的雨水口,仅通过雨水篦子将地面径流的较大污物进行过滤。由于降雨受到小区道路、广场、屋面、空气浮尘的影响,使其富含大量杂质和污染物,致使前期水质较差,同时由于路面泥土、垃圾等易随污水进入到雨水管线中,长时间沉积使雨水管截面变小,造成管道堵塞,同时还易造成雨水渗透设施的堵塞,影响渗透设施的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滞留池顶部的蓄水池和滞留池顶部表面的植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池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上设有海绵体,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所述植被土壤层的底部设有砂层,所述砂层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所述防渗膜隔离层的底部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中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上设有通孔,所述砂石层中设有与穿孔管相连通的溢流管二,所述溢流管二穿过防渗膜隔离层、砂层、植被土壤层和覆盖层伸出蓄水池外,所述滞留池相对海绵体的一侧临近墙体,所述墙体的屋顶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伸向蓄水池,所述滞留池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
所述海绵体为向上突起的形状,所述海绵体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溢流管二伸出蓄水池280-100mm。
所述植被土壤层为厚度为60-90cm复合介质土壤。
所述植被为具有耐涝性能的多年生草木或灌木。
砂石层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为250-300mm,砂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通孔的孔径,在穿孔管底部可增设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调蓄作用的砂石调蓄层。
所述覆盖层为树皮、树叶、树根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雨水旺季的时候滞留池对雨水进行过滤滞留,马路上的雨水流过集水处进过海绵体的吸收进入滞留池内,海绵体的形状为外凸的形状,防止暴雨时雨水的急流对植被冲刷造成一定的伤害,外凸的海绵体使雨水慢慢渗入进入滞留池中,进入滞留池中的雨水先进入蓄水池,蓄水池中设有活性炭装置对雨水种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接着被覆盖层对雨水进行吸收一部分,进过覆盖层的雨水进入植被土壤层再次吸收,接着雨水经过砂层,砂层对植被土壤层进行一定的阻隔作用,防止雨水对植被土壤层冲刷到穿孔管中流出,防渗膜隔离层对植被土壤层进行二次保护,雨水流过砂层之后进入穿孔管中流出滞留池,当雨水旺季时,雨水吸收不及在蓄水池中集水较多时,防止对植被造成伤害可从溢流管二中流出,溢流管二中的水直接流到穿孔管中,墙体上的排水管将屋顶的雨水利用排水管引至滞留池中进行过滤和滞留,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该雨水滞留净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雨水径流污染物较严重的绿化周边的雨水滞留和净化,通过巧妙设计蓄水池、植被土壤层、砂石层和砂层的位置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填料层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同时能防止种植层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巧妙设计砂石层中穿孔管的排水方式,能有效滞留部分雨水,从而满足了种植层对湿度的要求,减少种植层的灌溉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滞留池,2、蓄水池,3、植被,4、海绵体,5、植被土壤层,6、砂层,7、防渗膜隔离层,8、砂石层,9、排水口,10、穿孔管,11、通孔,12、溢流管一,13、溢流管二,14、覆盖层,15、墙体,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用于山地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滞留池1、滞留池1顶部的蓄水池2和滞留池1顶部表面的植被3,所述滞留池1一端相接与马路集水侧,马路集水侧的滞留池1上设有海绵体4,所述蓄水池2的底部设有覆盖层14,所述覆盖层14的底部设有植被土壤层5,所述植被土壤层5的底部设有砂层6,所述砂层6的底部设有防渗膜隔离层7,所述防渗膜隔离层7的底部设有砂石层8,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上设有通孔11,所述砂石层8中设有与穿孔管10相连通的溢流管二13,所述溢流管二13穿过防渗膜隔离层7、砂层6、植被土壤层5和覆盖层14伸出蓄水池2外,所述滞留池1相对海绵体4的一侧临近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屋顶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下设有排水口16,所述排水口16伸向蓄水池2,所述滞留池1的顶部设有溢流管一12。
所述海绵体4为向上突起的形状,所述海绵体4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溢流管二13伸出蓄水池280-100mm。
所述植被土壤层5为厚度为60-90cm复合介质土壤。
所述植被3为具有耐涝性能的多年生草木或灌木。
砂石层8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为250-300mm,砂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通孔11的孔径,在穿孔管10 底部可增设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调蓄作用的砂石调蓄层。
所述覆盖层14为树皮、树叶、树根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雨水旺季的时候滞留池1对雨水进行过滤滞留,马路上的雨水流过集水处进过海绵体4的吸收进入滞留池1内,海绵体4的形状为外凸的形状,防止暴雨时雨水的急流对植被3 冲刷造成一定的伤害,外凸的海绵体4使雨水慢慢渗入进入滞留池1中,进入滞留池1中的雨水先进入蓄水池2,蓄水池2中设有活性炭装置对雨水种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接着被覆盖层14对雨水进行吸收一部分,进过覆盖层14的雨水进入植被土壤层5再次吸收,接着雨水经过砂层6,砂层6对植被土壤层5进行一定的阻隔作用,防止雨水对植被土壤层5冲刷到穿孔管10中流出,防渗膜隔离层7对植被土壤层5进行二次保护,雨水流过砂层6之后进入穿孔管10中流出滞留池1,当雨水旺季时,雨水吸收不及在蓄水池2中集水较多时,防止对植被3造成伤害可从溢流管二13中流出,溢流管二13中的水直接流到穿孔管10 中,墙体15上的排水管16将屋顶的雨水利用排水管16引至滞留池1中进行过滤和滞留,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用于临近道路的房屋和道路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的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该雨水滞留净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雨水径流污染物较严重的绿化周边的雨水滞留和净化,通过巧妙设计蓄水池2、植被土壤层5、砂石层8和砂层6的位置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填料层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同时能防止种植层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通过巧妙设计砂石层8中穿孔管10的排水方式,能有效滞留部分雨水,从而满足了种植层对湿度的要求,减少种植层的灌溉次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1442.2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67003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E03F 5/10
专利分类号:E03F5/10;E03F5/14;C02F9/14;C02F3/32
范畴分类:36B;
申请人:河北润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润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翟营北大街19号
发明人:张宇;张丽娜;甘亚曼;董江朝;宋敏哲;苑倩敏;刘明月;任亚静
第一发明人:张宇
当前权利人:河北润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屠佳婕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