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钢论文_黄俊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船体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船体,组织,厚板,高强度,油船,试样,水压。

船体钢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华[1](2019)在《5000~70000 DWT成品油船船体钢料重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常规平方模数法、立方模数法与采用改进型平方模数法、立方模数法对5 000~70 000 DWT成品油船船体钢料重量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比较船舶总长、垂线间长对船舶钢料重量的影响,推导出适用于设计前期对船体钢料重量估算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广东造船》期刊2019年03期)

王亚超[2](2019)在《新型易焊船体钢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各方面的需求。但在高强度、轻量化和高效焊接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易焊接的船体钢,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绘制出试验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曲线)和相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了不同t_(8/5)(800~500℃的冷却时间)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试验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动力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试验钢经过水淬或者油淬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硬度均逐渐降低,试验钢经水淬后的强度和硬度高于油淬;低温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且其大角度晶界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2.试验钢经过水淬或者油淬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回火,微观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束逐渐合并变宽,板条束间的方向分布趋于杂乱,并伴随着渗碳体的析出与聚集,以及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3.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绘制出试验钢的SH-CCT曲线,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以马氏体和贝氏体为主;当t_(8/5)≤10 s时,全部为马氏体组织;当10 s<t_(8/5)<50 s时,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同时存在。当t_(8/5)≤50 s时,组织为贝氏体;试验钢硬度随t_(8/5)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当t_(8/5)>30 s时硬度均小于350 HV1。4.通过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热膨胀曲线计算出相变动力学曲线,发现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试验钢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均逐渐升高,相变温度区间基本不变,相变速率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雨[3](2019)在《船体钢结构的防腐方法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船体钢结构防腐方法存在着防腐性能差的缺陷,为此提出船体钢结构防腐方法及性能研究。采用RUST-X水性带锈底漆对船体钢结构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水性金属防腐涂对预处理后的船体钢结构表面进行刷涂,将其与海水、氧气、电解质等进行屏蔽,以屏蔽后的船体钢结构为基础,采用阳极、阴极保护与覆盖层保护结合的方法对船体钢结构电化学反应进行抑制,实现了船体钢结构的防腐。采用实验对防腐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得到提出的船体钢结构防腐方法的船体钢结构厚度比传统方法多出100 mm,产生的腐蚀产物重量比传统方法少了2.8 g,说明提出的船体钢结构防腐方法具备极好的防腐性能。(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胡裕龙,王智峤,赵欣,董赋,梅志远[4](2018)在《静水压力交变对高强度船体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管形薄壁试样模拟密封结构,通过管形试样的应力状态计算、管形试样和相同尺寸实心圆柱试样的对比腐蚀实验,研究了静水压力交替变化对高强度船体钢在质量百分数为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水压力交替变化引起的溶液中溶解氧变化影响了高压时的电化学过程以及金属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可降低恢复到常压后的金属的腐蚀速度;静水压力交替变化引起了管形薄壁试样表面的应力、应变变化,高压时试样表面的应力增大可明显促进金属的腐蚀,另外,应力、应变的交替变化改变了金属/腐蚀产物的界面性能,显着促进了金属在常压时的腐蚀。在4 MPa静水压力下,管形试样管壁表面产生30.5~34.5MPa的压应力,静水压力交替变化可使金属腐蚀速度增大20%以上。(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晓东,胡裕龙,卜世超,周子龙[5](2018)在《船体钢海水腐蚀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船体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总结了影响船体钢耐蚀性的因素及其改善耐蚀性的方法,总结了船体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研究、测试的试验方法,分析了试验方法对评价船体钢耐蚀性的适用性,指出了当前船体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孙逸婷,李激光,孙傲[6](2017)在《Mo对TMCP工艺轧制EH460高强度船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用EH460钢(/%:0.06~0.08C,0.20~0.33Si,1.51~1.52Mn,0.003~0.013P,0.002S,0~0.18Mo,0.34~0.36Ni,0.04~0.05Nb,0.05~0.06V,0.013~0.015Ti,0.006~0.026Als)300 mm铸坯由Φ550 mm轧机轧制成60 mm钢板,终轧温度798~817℃,冷却速率5~20℃/s。研究了不含Mo和含0.18%Mo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为15℃时,不含Mo钢抗拉强度645~655 MPa,-40℃冲击功168~200 J,含0.18%Mo钢抗拉强度677~679 MPa,-40℃冲击功48~64 J;对于高强度船板钢EH460,采用含Mo钢,可以提高钢板强度,达到船级社对其强度要求(屈服强度≥460 MPa,抗拉强度570~720 MPa,-40℃冲击功≥46 J),但含较高Mo钢的冲击功降低较多,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高强度船板钢EH460中的Mo含量,宜≤0.15%。(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7年05期)

朱立光,孙立根[7](2017)在《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在船体钢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造船高效化迫切要求船体钢具备良好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而氧化物冶金技术因其特有的双重细化晶粒效果得以在船体钢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系统地回顾了奥氏体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制及影响因素,并详细评述了以新日铁为代表的国内外钢铁企业在大线能量焊接用船体钢开发过程中的实践,进而提出了大线能量焊接用船体钢的开发。在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外,在实践方面,应在确定焊接输入线能量与钢板厚度关系的基础上,探明输入线能量与该能量输入下能够稳定诱发晶内铁素体的夹杂物构成的匹配关系,这是经济、高效生产大线能量焊接用船体钢以及其他焊接用结构钢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炼钢》期刊2017年05期)

杨婷,苏航,罗小兵,柴锋,张正延[8](2017)在《高强度船体钢淬火工艺下截面组织与性能均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EM、TEM、EBSD等方法研究了35mm规格船用高强度钢淬火态的截面微观组织特征及精细结构,对其截面不同位置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5mm淬火态钢板的截面效应明显,距离表面小于8mm时,截面硬度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8~17mm范围内,截面硬度处在一个稳定的下平台;在17~18mm范围内,截面硬度出现峰值。心部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较钢板表面降低了40MPa以上,且心部-80℃冲击功稳定性比表面差。显微组织、板条宽度、有效晶粒尺寸、位错密度等的差异是表面性能优于心部的主要原因。钢板心部大量硬质MA岛存在、中心偏析带及大量非金属夹杂物导致硬度峰值和低温冲击性能的不稳定。(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杨婷[9](2017)在《铜时效硬化高强度船体钢厚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大厚度、高强度、高韧性易焊接船体用钢成为未来舰船用钢的发展趋势。不同于传统的NiCrMoV系高强度钢,铜时效高强度船体钢采用超低碳+Cu微合金化的合金设计思路,其淬透性较低,对于厚板难以保证钢板截面性能的均匀性,成为生产技术上的难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淬火工艺对590Mpa级、35mm厚铜时效钢板截面性能及精细组织结构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精细组织结构在淬火及回火后的演变,探讨了热处理工艺、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此外,本文对比研究了相同强度级别、相同厚度规格的传统NiCrMoV钢与铜时效硬化钢的回火组织演变特征,分析了两种钢强韧化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淬火冷速仅对35mm厚铜时效钢板近表面8mm范围内的强度和硬度及显微组织有显着影响。随着淬火冷速提高,钢板近表面中板条贝氏体/板条马氏体的含量增加,板条宽度细化,小角度晶界密度与位错密度显着增加,MA组元尺寸及体积分数降低,导致硬度和强度大幅提高。钢板1/4处至心部范围内受淬火冷速的影响较小,主要获得粒状贝氏体组织,其精细组织结构差异较小,强度和硬度无显着变化。铜时效钢厚板经高温回火后,截面组织与性能均匀化,抗拉强度降低,低温韧性显着改善。淬火冷速对过时效状态的富铜粒子尺寸无显着影响,平均直径约为30nm,具有沉淀强化作用,有利于屈服强度提高。由于回火后位错密度的降低程度与淬火硬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淬火冷速对回火态钢板的截面强度和硬度影响较小。但提高淬火冷速有利于有效晶粒尺寸细化,从而提高回火态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NiCrMoV钢与Cu时效钢在相同的热处理下性能有显着差异。NiCrMoV钢厚板淬透性优于Cu时效钢,而抗回火软化能力相反;经淬火回火后,NiCrMoV与Cu时效钢厚板心部的屈服强度分别达650Mpa、580MPa,两种钢的低温韧性相当,在-84℃的冲击功高于250J,断面纤维率大于70%。两种钢强化机制的差异主要包含两方面,其一为淬透性引起的组织强化效果的差异,其二为V及Cu元素引起的析出强化效果的差异。NiCrMoV钢利用C增强厚板心部淬透性,淬火回火后获得具有细小亚结构的高温回火马氏体组织,主要通过组织强化提高强度,同时保证了良好的低温韧性。Cu时效钢淬透性较差,厚板心部获得亚结构粗大的贝氏体铁素体及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富铜粒子的析出强化成为它的主要强化方式;同时,较低的碳含量及位错密度有利于Cu时效钢获得良好的低温韧性。(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总院》期刊2017-05-01)

李丽,罗小兵,柴锋,苏航[10](2017)在《硫质量分数对船体钢诱发点蚀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腐蚀浸泡的方法研究了酸性氯离子环境下S质量分数对低合金船板钢耐蚀性的影响,探讨了非金属夹杂物诱发点蚀形核的机理。结果表明,杂质元素S对钢的耐蚀性具有不利影响。随着S质量分数的增加,钢的耐点蚀性能恶化。S元素损害耐蚀性主要与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有关。不同种类夹杂物诱发点蚀的机理有显着差异。单一Mn S夹杂物与基体间存在缝隙,其诱导点蚀形核包括缝隙腐蚀和夹杂物溶解两个过程,Mn S夹杂物是最敏感的点蚀诱发源;MXS-Al_2O_3复合夹杂物同样能诱发低合金钢的点蚀形核,包裹在Al_2O_3外层的硫化物优先发生溶解,成为腐蚀介质的通道,从而引发局部腐蚀。Mn S-Al_2O_3夹杂物的点蚀形核能力大于Ca S-Al_2O_3夹杂物,Ca S遇到水容易发生水解并在夹杂物周边形成OH-,阻碍了坑内部的酸化,有利于抑制钢的耐局部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7年02期)

船体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各方面的需求。但在高强度、轻量化和高效焊接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易焊接的船体钢,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绘制出试验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SH-CCT曲线)和相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了不同t_(8/5)(800~500℃的冷却时间)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试验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动力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试验钢经过水淬或者油淬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硬度均逐渐降低,试验钢经水淬后的强度和硬度高于油淬;低温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且其大角度晶界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2.试验钢经过水淬或者油淬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回火,微观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束逐渐合并变宽,板条束间的方向分布趋于杂乱,并伴随着渗碳体的析出与聚集,以及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3.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绘制出试验钢的SH-CCT曲线,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以马氏体和贝氏体为主;当t_(8/5)≤10 s时,全部为马氏体组织;当10 s<t_(8/5)<50 s时,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同时存在。当t_(8/5)≤50 s时,组织为贝氏体;试验钢硬度随t_(8/5)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当t_(8/5)>30 s时硬度均小于350 HV1。4.通过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热膨胀曲线计算出相变动力学曲线,发现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试验钢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均逐渐升高,相变温度区间基本不变,相变速率逐渐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体钢论文参考文献

[1].黄俊华.5000~70000DWT成品油船船体钢料重量估算[J].广东造船.2019

[2].王亚超.新型易焊船体钢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3].张雨.船体钢结构的防腐方法及性能[J].舰船科学技术.2019

[4].胡裕龙,王智峤,赵欣,董赋,梅志远.静水压力交变对高强度船体钢腐蚀行为的影响[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8

[5].张晓东,胡裕龙,卜世超,周子龙.船体钢海水腐蚀研究进展[J].装备环境工程.2018

[6].孙逸婷,李激光,孙傲.Mo对TMCP工艺轧制EH460高强度船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殊钢.2017

[7].朱立光,孙立根.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在船体钢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J].炼钢.2017

[8].杨婷,苏航,罗小兵,柴锋,张正延.高强度船体钢淬火工艺下截面组织与性能均匀性[J].钢铁研究学报.2017

[9].杨婷.铜时效硬化高强度船体钢厚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7

[10].李丽,罗小兵,柴锋,苏航.硫质量分数对船体钢诱发点蚀行为的影响研究[J].连铸.2017

论文知识图

船体钢浸泡在SRB菌液中3 d后的...不同船宽时的船体钢料重量船体钢开路电位恢复时间随储能...船体钢开路电位恢复时间随放电...元二10’MPa而/:某船体钢加筋板...船体钢的强度与碳当量的关系

标签:;  ;  ;  ;  ;  ;  ;  

船体钢论文_黄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