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固定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方固定设有输送料槽、凸轮插针机构、振动送料盘、载料装置、插针机构、移料装置、伺服机构,所述输送料槽通过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中央;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后侧,所述凸轮插针机构与所述插针机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插针机构由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下方的动力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带动所述插针机构完成端子压入;所述振动送料盘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右侧并通过料带与所述输送料槽和所述插针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通过凸轮插针机构带动插针机构完成拨料、裁切、压入,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固定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方固定设有上料装置、输送料槽、凸轮插针机构、料架、移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通过上料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上方,所述输送料槽通过料槽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右侧;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后侧,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包括凸轮机构、插针机构、压针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凸轮机构通过凸轮滑台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插针机构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压针机构通过压针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且,所述回收机构通过回收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所述料架位于所述凸轮插针机构的左侧且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所述移料装置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前侧且通过移料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固定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方固定设有上料装置、输送料槽、凸轮插针机构、料架、移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通过上料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上方,
所述输送料槽通过料槽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右侧;
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后侧,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包括凸轮机构、插针机构、压针机构和回收机构, 所述凸轮机构通过凸轮滑台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插针机构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压针机构通过压针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且,所述回收机构通过回收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所述料架位于所述凸轮插针机构的左侧且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所述移料装置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前侧且通过移料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料槽包括槽道、上盖板和挡块,所述槽道通过槽道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槽道上方固定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方设有挡块卡孔,所述挡块上部通过挡块固定块与所述上盖板固定且所述挡块下方穿过所述挡块卡孔;所述输送料槽下方的工作平台上固定输送拨料装置,所述输送拨料装置包括输送拨料固定架,所述输送拨料固定架上固定输送拨料转轴,所述输送拨料转轴由固定在输送拨料固定架前侧的输送拨料电机提供动力,所述输送拨料转轴通过转动件固定拨料连接板,所述拨料连接板上方固定输送拨料板,所述输送拨料板的左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输送拨料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料槽左端还设有所述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上方,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撑架,所述上料支撑架上方固定上料皮带线,所述上料皮带由固定在所述上料支撑架前侧的上料电机提供动力;所述上料装置右侧设有导料装置且所述导料装置固定在靠近所述输送料槽左前方的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支撑架、导料滑轨、导料气缸和导料板,所述导料支撑架的左侧固定所述导料滑轨,所述导料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所述导料气缸,所述导料滑轨的滑块上固定导料固定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所述导料固定板的后上方,所述导料固定板前端固定导料连接板,所述导料气缸的轴杆也与所述导料连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箱,所述凸轮箱通过凸轮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凸轮滑台上方,所述凸轮箱内固定凸轮电机和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凸轮电机传动连接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箱底板上通过两个插针滑轨固定插针固定板;
所述插针机构包括插针拨料装置、裁切装置和顶针装置,所述插针固定板上所述裁切装置和所述顶针装置,所述插针拨料装置通过杠杆单元与所述凸轮装置连接且与固定在所述凸轮箱前侧板内壁固定的插针拨料滑轨固定,所述凸轮箱前侧板外壁通过插针流道固定块固定所述插针流道;
所述压针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压针支架,所述压针支架后上方通过固定板固定压针气缸,所述压针气缸的轴杆前端固定压针安装板,所述压针安装板前端固定第一固定压针和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的左前方的活动方孔内设有第二活动压针,所述活动方孔后侧设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活动压针的方孔挡块且所述方孔挡块与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固定,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上还设有活动开口且该活动开口处于所述位于所述活动方孔中部上方,所述活动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固定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感应片且该感应片与固定在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后侧的第二压针光电传感器配套设置;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回收支架,所述回收支架上固定回收前推气缸和回收滑台,所述回收前推气缸前端与所述回收滑台上的回收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固定板上固定回收安装板,所述回收安装板后侧固定回收升降气缸,所述回收固定板前侧通过两个侧板形成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回收轨迹板,所述回收轨迹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回收升降气缸固定,所述回收轨迹板的轨道内设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前端通过连接支架与回收压块固定板固定,所述回收压块固定板前侧固定回收压块,所述回收固定板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回收压块起阻挡和保护作用的压块保护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移料支架,所述移料支架前侧固定移料电机和移料连轴,所述移料电机的轴杆与所述移料连轴固定,所述移料连轴上通过转动件固定移料连接板,所述移料连接板与通过滑轨固定在所述移料支架上的移料固定板固定,所述移料固定板上方固定移料滑台和移料前推气缸,所述移料前推气缸与所述移料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移料滑台后上方固定移料推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
背景技术
现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而且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连接器需求量越来越大,连接器在生产时,需要在连接器主体上插入端子。之前技术普遍采用人工进行操作,但是由于端子的体积小,人工插入端子难度较大,效率低下;另外,由于人工操作的质量控制不稳定,进一步导致插排的合格率偏低,加工精度不高,经济效益差,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通过凸轮机构带动插针机构完成拨料、裁切、压入,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固定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方固定设有上料装置、输送料槽、凸轮插针机构、料架、移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通过上料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上方,
所述输送料槽通过料槽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右侧;
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后侧,所述凸轮插针机构包括凸轮机构、插针机构、压针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凸轮机构通过凸轮滑台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插针机构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压针机构通过压针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且,所述回收机构通过回收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所述料架位于所述凸轮插针机构的左侧且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所述移料装置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前侧且通过移料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平台固定。
进一步,所述输送料槽包括槽道、上盖板和挡块,所述槽道通过槽道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槽道上方固定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方设有挡块卡孔,所述挡块上部通过挡块固定块与所述上盖板固定且所述挡块下方穿过所述挡块卡孔;所述输送料槽下方的工作平台上固定输送拨料装置,所述输送拨料装置包括输送拨料固定架,所述输送拨料固定架上固定输送拨料转轴,所述输送拨料转轴由固定在输送拨料固定架前侧的输送拨料电机提供动力,所述输送拨料转轴通过转动件固定拨料连接板,所述拨料连接板上方固定输送拨料板,所述输送拨料板的左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输送拨料爪。
进一步,所述输送料槽左端还设有所述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左上方,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撑架,所述上料支撑架上方固定上料皮带线,所述上料皮带由固定在所述上料支撑架前侧的上料电机提供动力;所述上料装置右侧设有导料装置且所述导料装置固定在靠近所述输送料槽左前方的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支撑架、导料滑轨、导料气缸和导料板,所述导料支撑架的左侧固定所述导料滑轨,所述导料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所述导料气缸,所述导料滑轨的滑块上固定导料固定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所述导料固定板的后上方,所述导料固定板前端固定导料连接板,所述导料气缸的轴杆也与所述导料连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箱,所述凸轮箱通过凸轮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凸轮滑台上方,所述凸轮箱内固定凸轮电机和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凸轮电机传动连接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箱底板上通过两个插针滑轨固定插针固定板;
所述插针机构包括插针拨料装置、裁切装置和顶针装置,所述插针固定板上所述裁切装置和所述顶针装置,所述插针拨料装置通过杠杆单元与所述凸轮装置连接且与固定在所述凸轮箱前侧板内壁固定的插针拨料滑轨固定,所述凸轮箱前侧板外壁通过插针流道固定块固定所述插针流道;
所述压针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压针支架,所述压针支架后上方通过固定板固定压针气缸,所述压针气缸的轴杆前端固定压针安装板,所述压针安装板前端固定第一固定压针和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的左前方的活动方孔内设有第二活动压针,所述活动方孔后侧设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活动压针的方孔挡块且所述方孔挡块与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固定,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上还设有活动开口且该活动开口处于所述位于所述活动方孔中部上方,所述活动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固定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感应片且该感应片与固定在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后侧的第二压针光电传感器配套设置;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回收支架,所述回收支架上固定回收前推气缸和回收滑台,所述回收前推气缸前端与所述回收滑台上的回收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固定板上固定回收安装板,所述回收安装板后侧固定回收升降气缸,所述回收固定板前侧通过两个侧板形成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回收轨迹板,所述回收轨迹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回收升降气缸固定,所述回收轨迹板的轨道内设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前端通过连接支架与回收压块固定板固定,所述回收压块固定板前侧固定回收压块,所述回收固定板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回收压块起阻挡和保护作用的压块保护架。
进一步,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移料支架,所述移料支架前侧固定移料电机和移料连轴,所述移料电机的轴杆与所述移料连轴固定,所述移料连轴上通过转动件固定移料连接板,所述移料连接板与通过滑轨固定在所述移料支架上的移料固定板固定,所述移料固定板上方固定移料滑台和移料前推气缸,所述移料前推气缸与所述移料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移料滑台后上方固定移料推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通过上料装置向输送料槽输送连接器物料,通过振动送料盘向凸轮插针机构提供插针物料自动供料,通过双工位的凸轮机构带动插针机构完成拨料、裁切、压入,结构简单,通过压针机构完成压针动作,通过回收前推气缸和回收升降气缸工作,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机构和插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机箱,2-工作平台,3-上料装置,4-输送料槽,5-凸轮插针机构,6-料架,7-移料装置,8-检测装置,31-上料支撑架,32-上料皮带线,33-上料电机,41-槽道,42-槽道支撑架,43-输送拨料固定架,44-输送拨料电机,45-拨料连接板,46-输送拨料板,47-输送拨料爪,51-凸轮箱,52-凸轮支撑架,53-压针机构,54-回收机构,55-凸轮滑台,56-第一拨料单元,57-第二拨料单元,58-左裁板,59-右裁板,60-顶针装置,71-移料支架,72-移料电机,73-移料连接板,74-移料固定板,75-移料滑台,76-移料前推气缸,77-移料推板,81-检测支架,82-挡料装置,83-CCD检测装置,84-CCD相机,530-压针支架,531-压针气缸,532-压针安装板,533-第一固定压针,534-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535-第二活动压针,536-第二压针光电传感器,540-回收支架,541-回收前推气缸,542-回收滑台,543-回收安装板,544-回收升降气缸,545-回收轨迹板,546-回收压块固定板,547-回收压块,548-压块保护架,549-回收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上固定工作平台2,所述工作平台2上方固定设有上料装置3、输送料槽4、凸轮插针机构5、料架6、移料装置7,所述上料装置3通过上料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的左上方,
所述输送料槽4通过料槽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料装置3的右侧;
所述凸轮插针机构5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输送料槽的后侧,所述凸轮插针机构5包括凸轮机构、插针机构、压针机构53和回收机构54,所述凸轮机构通过凸轮滑台55与所述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插针机构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压针机构53通过压针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1固定,所述回收机构54通过回收支架与所述工作平台2固定;
所述料架6位于所述凸轮插针机构5的左侧且与所述工作平台2固定;
所述移料装置7位于所述输送料槽4的前侧且通过移料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平台2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轮插针机构5设有两个即左侧凸轮插针机构和右侧凸轮插针机构,所述左侧凸轮插针机构和所述右侧凸轮插针机构结构相同并且形成双工位的凸轮插针机构;所述料架6包括第一振动送料盘和第二振动送料盘,所述第一振动送料盘和所述第二振动送料盘通过振动支架分别固定左侧凸轮插针机构和右侧凸轮插针机构的左侧;所述移料装置7也设有两个且分别与所述左侧凸轮插针机构和所述右侧凸轮插针机构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输送料槽4包括槽道41、上盖板和挡块,所述槽道41通过槽道支撑架42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所述槽道41上方固定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方设有挡块卡孔,所述挡块上部通过挡块固定块与所述上盖板固定且所述挡块下方穿过所述挡块卡孔;所述输送料槽下方的工作平台上固定输送拨料装置,所述输送拨料装置包括输送拨料固定架43,所述输送拨料固定架43上固定输送拨料转轴,所述输送拨料转轴由固定在输送拨料固定架43前侧的输送拨料电机44提供动力,所述输送拨料转轴通过转动件固定拨料连接板45,所述拨料连接板45上方固定输送拨料板46,所述输送拨料板46的左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输送拨料爪47;其中,输送拨料电机采用MSMD042P1U MBDDT2210003松下伺服电机。
进一步,所述输送料槽4左端还设有所述上料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3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的左上方,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上料支撑架31,所述上料支撑架31上方固定上料皮带线32,所述上料皮带线32由固定在所述上料支撑架31前侧的上料电机33提供动力;所述上料装置3右侧设有导料装置且所述导料装置固定在靠近所述输送料槽左前方的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支撑架、导料滑轨、导料气缸和导料板,所述导料支撑架的左侧固定所述导料滑轨,所述导料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所述导料气缸,所述导料滑轨的滑块上固定导料固定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所述导料固定板的后上方,所述导料固定板前端固定导料连接板,所述导料气缸的轴杆也与所述导料连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其中,上料皮带线上固定设有用于检测上料状态的上料光电传感器,其型号为PQ-01型号光电传感器,上料电机采用21K6GN-CW2E型号马达,导料滑轨采用LWL12型导轨,导料气缸采用CDU16-25D型号气缸;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合格率,在输送料槽4的右前方固定设置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8包括检测支架81,检测支架81上方固定挡料装置82和CCD检测装置83,挡料装置82包括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检测支架上的挡料气缸和通过滑轨固定在检测支架上的挡料安装板,挡料气缸的轴杆与挡料安装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挡料安装板的后上方固定挡料板,CCD检测装置83包括CCD相机84,其型号不做限定,CCD相机84通过固定块与固定在检测支架上的检测固定板固定,检测固定板上还固定有用于辅助检测的检测光源,检测支架上还固定下料导料装置,下料导料装置包括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检测支架上的下料气缸和通过滑轨固定在检测支架上的下料安装板,下料气缸的轴杆与下料安装板的前端固定,下料安装板后上方固定下料板,下料安装板后侧固定限位块且与检测支架右侧固定的挡块对应设置,其中,挡料气缸采用CDU16D-10型号气缸,下料气缸采用CDU16-30D型号气缸;
进一步,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箱51,所述凸轮箱51通过凸轮支撑架52固定在所述凸轮滑台55上方,所述凸轮箱51内固定凸轮电机和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凸轮电机传动连接的凸轮装置,所述凸轮箱51底板上通过两个插针滑轨固定插针固定板,其中,凸轮电机采用MSMD042P1U MBDDT2210003松下电机,凸轮装置包括通过轴承与凸轮箱51的箱体固定的凸轮转轴以及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凸轮转轴上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四凸轮、第五凸轮、第六凸轮,所述凸轮转轴下端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凸轮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凸轮箱51内还固定杠杆单元,所述杠杆单元包括两端固定从动件的第一杠杆、第二杠杆、第四杠杆、第五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第二杠杆、第四杠杆、第五杠杆的支撑柱均与所述凸轮箱内壁固定;
所述插针机构包括插针拨料装置、裁切装置和顶针装置60,所述插针固定板上所述裁切装置和所述顶针装置60,所述插针拨料装置通过所述杠杆单元与所述凸轮装置连接且与固定在所述凸轮箱前侧板内壁固定的插针拨料滑轨固定,所述凸轮箱前侧板外壁通过插针流道固定块固定所述插针流道;其中,插针拨料装置包括第一拨料单元56和第二拨料单元57,所述第一拨料单元56通过第一杠杆与所述凸轮装置的第一凸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拨料单元57通过第二杠杆与所述凸轮装置的第二凸轮传动连接,所述裁切装置包括通过滑轨与固定在插针固定版上的左裁板58和右裁板59,所述左裁板58和所述右裁板59上方均固定杠杆连接块,所述左裁板58上方的杠杆连接块通过第四杠杆与所述凸轮装置的第四凸轮传动连接,所述右裁板59上方的杠杆连接块通过第三杠杆与所述凸轮装置的第三凸轮传动连接,所述顶针装置60通过固定在后上方的从动件与所述凸轮装置的第五凸轮传动连接;
所述压针机构53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的压针支架530,所述压针支架530后上方通过固定板固定压针气缸531,所述压针气缸531的轴杆前端固定压针安装板532,所述压针安装板532前端固定第一固定压针533和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534,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534的左前方的活动方孔内设有第二活动压针535,所述活动方孔后侧设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活动压针535的方孔挡块且所述方孔挡块与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534固定,所述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534上还设有活动开口且该活动开口处于所述位于所述活动方孔中部上方,所述活动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压针535固定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感应片且该感应片与固定在第二活动压针安装板534后侧的第二压针光电传感器536配套设置,其中,压针气缸采用CDQ2B32-20D型号气缸,第二压针光电传感器采用EE-SX673型号传感器;
所述回收机构54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的回收支架540,所述回收支架540上固定回收前推气缸541和回收滑台542,所述回收前推气缸541前端与所述回收滑台542上的回收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固定板上固定回收安装板543,所述回收安装板543后侧固定回收升降气缸544,所述回收固定板前侧通过两个侧板形成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回收轨迹板545,所述回收轨迹板545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回收升降气缸544固定,所述回收轨迹板545的轨道内设有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前端通过连接支架与回收压块固定板546固定,所述回收压块固定板546前侧固定回收压块547,所述回收固定板的两侧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回收压块547起阻挡和保护作用的压块保护架548,所述回收支架540前侧固定用于回收料带的回收料槽549,其中,回收前推气缸采用CDU16-20型号气缸,回收升降气缸采用CDU20-30-A93型号气缸,从动件采用CFS5型滚轮轴承。
进一步,所述移料装置7包括移料支架71,所述移料支架71前侧固定移料电机72和移料连轴,所述移料电机72的轴杆与所述移料连轴固定,所述移料连轴上通过转动件固定移料连接板73,所述移料连接板73与通过滑轨固定在所述移料支架71上的移料固定板74固定,所述移料固定板74上方固定移料滑台75和移料前推气缸76,所述移料前推气缸76与所述移料滑台75固定连接,所述移料滑台75后上方固定移料推板77,其中,移料电机采用MSMD012P1U松下电机,移料前推气缸采用CDU16D-10型号气缸;为了更好的检测移料状态,在移料支架前侧固定移料光电传感器,其型号采用EE-SX673型号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料装置的上料皮带线和导料装置向输送料槽输送连接器物料,通过振动送料盘向凸轮插针机构提供插针物料,通过凸轮电机工作带动凸轮插针机构内凸轮装置运动,从而带动插针机构的插针拨料装置、裁切装置和顶针装置分别完成拨料、裁切、压入,之后由移料电机、移料滑台和移料前推气缸同时工作带动移料推板并配合输送料槽下方的输送拨料装置将压入完成的连接器移走完成移料动作,通过压针气缸工作带动压针安装板前端的第一固定压针和第二活动压针完成压针动作,通过回收机构完成料带回收动作,通过光电传感器以及光电开关检测各部件的运行状态,从而确保加工精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凸轮式自动裁切插针机,通过上料装置向输送料槽输送连接器物料,通过振动送料盘向凸轮插针机构提供插针物料自动供料,通过双工位的凸轮机构带动插针机构完成拨料、裁切、压入,结构简单,通过压针机构完成压针动作,通过回收前推气缸和回收升降气缸工作,通过设置多处光电传感器检测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确保加工精度,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稳定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5743.9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823079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H01R43/20
专利分类号:H01R43/2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苟锐
第一申请人:苟锐
申请人地址:404300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镇江路159号
发明人:苟锐
第一发明人:苟锐
当前权利人:苟锐
代理人:谭丽莎
代理机构:4454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