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包括:两台卷扬机,其并排设置于门架顶上;定滑车组,其也固定于门架顶上;动滑车组,其通过起吊绳连接索鞍,所述动滑车组位于定滑车组正下方;钢丝绳,其从一台卷扬机穿过后,再依次且多次穿过动滑车组、定滑车组,最后从动滑车组穿出后,穿过另一台卷扬机。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索鞍起吊的速度,同时减少卷扬机的容绳量,另外保证两台卷扬机起吊提升的同步性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卷扬机,其并排设置于门架顶上;定滑车组,其也固定于门架顶上;动滑车组,其通过起吊绳连接索鞍,所述动滑车组位于定滑车组正下方;钢丝绳,其从一台卷扬机穿过后,再依次且多次穿过动滑车组、定滑车组,最后从动滑车组穿出后,穿过另一台卷扬机。
设计方案
1.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台卷扬机,其并排设置于门架顶上;
定滑车组,其也固定于门架顶上;
动滑车组,其通过起吊绳连接索鞍,所述动滑车组位于定滑车组正下方;
钢丝绳,其从一台卷扬机穿过后,再依次且多次穿过动滑车组、定滑车组,最后从动滑车组穿出后,穿过另一台卷扬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车组包括并列的四个滑轮,所述动滑车组包括并列的五个滑轮,所述钢丝绳依次且四次穿过动滑车组、定滑车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车组具有吊梁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门架顶上,所述固定件包括:
一对连接板,其相对固定于门架顶上,其中一个连接板具有水平贯通的通道,另一连接板具有与通道相对的凹槽;
限位板,其恰好水平穿过通道,所述限位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其中一侧的挡板位于其中一个连接板的外侧,另一侧的挡板设置为恰好与另一连接板的凹槽相配合,所述挡板的上下侧边均凸出于限位板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外侧与所述门架顶之间连接有肋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为门型并通过其两端连接定滑车组,所述吊梁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限位板的宽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主要适用于悬索桥索鞍吊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索鞍起吊系统直接采用卷扬机和滑车组配合,其起吊索鞍时需要的容绳量大,另外根据索鞍的形状以及重量,也有采用两台卷扬机和两组滑车组配合同步进行起吊,此种方式很难控制两台卷扬机起吊时的同步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其可提高索鞍起吊的速度,同时减少卷扬机的容绳量,另外保证两台卷扬机起吊提升的同步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包括:两台卷扬机,其并排设置于门架顶上;定滑车组,其也固定于门架顶上;动滑车组,其通过起吊绳连接索鞍,所述动滑车组位于定滑车组正下方;钢丝绳,其从一台卷扬机穿过后,再依次且多次穿过动滑车组、定滑车组,最后从动滑车组穿出后,穿过另一台卷扬机。
优选的是,所述定滑车组包括并列的四个滑轮,所述动滑车组包括并列的五个滑轮,所述钢丝绳依次且四次穿过动滑车组、定滑车组。
优选的是,所述定滑车组具有吊梁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门架顶上,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对连接板,其相对固定于门架顶上,其中一个连接板具有水平贯通的通道,另一连接板具有与通道相对的凹槽;限位板,其恰好水平穿过通道,所述限位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其中一侧的挡板位于其中一个连接板的外侧,另一侧的挡板设置为恰好与另一连接板的凹槽相配合,所述挡板的上下侧边均凸出于限位板外。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外侧与所述门架顶之间连接有肋板。
优选的是,所述吊梁为门型并通过其两端连接定滑车组,所述吊梁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限位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索鞍起吊系统中一柄滑车组共用两台卷扬机,解决了单台卷扬机容绳量不够的问题。同时,即使其中一台卷扬机不工作,还是能实现正常起吊,另外两台卷扬机同步工作时,其起吊速度是一台卷扬机的两倍,提高了起吊的效率,容绳量也减小一半,还能控制起吊时两台卷扬机工作的同步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绳的绕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架,2、卷扬机,3、定滑车组,4、动滑车组,5、钢丝绳,6、索鞍,7、连接板,8、限位板,9、挡板,10、吊梁,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卷扬机容绳索鞍起吊系统,包括:两台卷扬机2,其并排设置于门架1顶上;定滑车组3,其也固定于门架1顶上;动滑车组4,其通过起吊绳连接索鞍6,所述动滑车组4位于定滑车组3正下方;钢丝绳5,其从一台卷扬机2穿过后,再依次且多次穿过动滑车组4、定滑车组3,最后从动滑车组4穿出后,穿过另一台卷扬机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索鞍6采用门架系统起吊,两台卷扬机2布置在门架1顶上,起吊系统中两台卷扬机2共用一组滑车,钢丝绳5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台卷扬机2上,钢丝绳5的穿进穿出均是从动滑车组4穿进穿出然后再穿设至卷扬机2上。在其中一台卷扬机2不工作时,另一台卷扬机2还是能实现正常起吊;如果两台卷扬机2同时起吊,则起吊速度是一台卷扬机2的两倍;同时通过两台卷扬机2的设置,在起吊高度较高时,可解决单台卷扬机2容绳量不够的问题;另外,此起吊系统通过共用一组滑车,可保证两台卷扬机2工作的同步性,起吊更稳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定滑车组3包括并列的四个滑轮,所述动滑车组4包括并列的五个滑轮,所述钢丝绳5依次且四次穿过动滑车组4、定滑车组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滑车组3固定,动滑车组4通过起吊绳连接索鞍6,保证动滑车组4位于索鞍6的中心为优,钢丝绳5在定滑车组3和动滑车组4上的绕绳走线为走10线,在定滑车组3和动滑车组4上依次穿设四次,完成起吊系统的绕绳走线起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定滑车组3具有吊梁10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门架1顶上,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对连接板7,其相对固定于门架1顶上,其中一个连接板7具有水平贯通的通道,另一连接板7具有与通道相对的凹槽11;限位板8,其恰好水平穿过通道,所述限位板8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9,其中一侧的挡板9位于其中一个连接板7的外侧,另一侧的挡板9设置为恰好与另一连接板7的凹槽11相配合,所述挡板9的上下侧边均凸出于限位板8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滑车组3上设置有吊梁10,通过吊梁10与门架1顶可拆卸连接,在不破坏固定件的情况下,就可快速拆除定滑车组3,从而方便再次使用。初始状态时,限位板8向左侧从通道中滑出,给吊梁10进入限位板8上方留出空间,一对挡板9的设置可保证限位板8不会脱离连接板7外,吊梁10向上运动,从而吊梁10位于限位板8上,向右移动限位板8,限位板8穿过吊梁10与定滑车组3之间的空间,使得右方的挡板9位于凹槽11中,下放吊梁10,将吊梁10置于限位板8上,从而定滑车组3与门架1顶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拆除时,与上述过程相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7外侧与所述门架1顶之间连接有肋板。肋板的设置可加强连接板7的支撑连接强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吊梁10为门型并通过其两端连接定滑车组3,所述吊梁10两侧边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限位板8的宽度。吊梁10为门型即由一对侧梁和上方的横梁构成,一对侧梁下端连接定滑车组3,且一对侧梁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限位板8的宽度,保证限位板8对吊梁10的限位更好,图3中所示的方位为限位板8的长度方向,一对侧梁相当于紧挨限位板8宽度方向的两侧,上方的横梁置于限位板8上。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103.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58346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6C 25/00
专利分类号:B66C25/00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支路27号
发明人:王连彬;张平;舒大勇;枚龙;杨杰;付正;韩昊;李丰生;吴位伦;黄恒
第一发明人:王连彬
当前权利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莹
代理机构:113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卷扬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