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道德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法治,式教学,道德,初中,教学法,课堂教学,高职。

道德体验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许杭建[1](2019)在《高职思政课道德模块体验式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体验式教学重视主体的生命特征和生命个性,强调主体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本文探讨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在高职思政课道德模块的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4期)

王忠安[2](2019)在《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具体地说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道德和法律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修养和内在情操,做一个在情感和道德上更加完美的人,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2期)

余龙生[3](2019)在《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框架及其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合理设置体验方式,避免踏入教学误区,不断提高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2期)

傅志英[4](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从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构建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指导、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叁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策略,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策略给学生的高效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34期)

张忠英[5](2019)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身经验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遵循科学的教学理念,通过情景再现引导学生的自我感知、自我警觉和自我内化。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经验和感知进行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文章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探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5期)

程景丽[6](2019)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探究与思考:究竟借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并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的提升和综合意识与素养的完善。其实,大量教学实践与经验表明,借助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来实施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与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而高效实现知识的掌握与重难点问题的突破。(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尚芳音[7](2019)在《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场所和地点,学校更主要且根本的任务是育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叁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学生道德法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逐渐在我国中学的教学体系中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在目前我国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效果并不明显。体验式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方式方法,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文章将对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李世文[8](2019)在《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教师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提升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学习成效。(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杨小英,蒋莉苹[9](2019)在《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关乎学生发展。学科知识点繁杂,加大了学习难度,教师受传统的观念影响,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使一些学生并不喜爱这个学科,难以激发学习热情,降低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学科教育中可解决这一教学问题。为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现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2期)

何通[10](2019)在《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改背景下,体验式教学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在课堂上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分析,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教研论丛》期刊2019年11期)

道德体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具体地说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道德和法律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修养和内在情操,做一个在情感和道德上更加完美的人,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1].许杭建.高职思政课道德模块体验式教学策略[J].山西青年.2019

[2].王忠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余龙生.试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框架及其误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4].傅志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

[5].张忠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J].学周刊.2019

[6].程景丽.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9

[7].尚芳音.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

[8].李世文.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

[9].杨小英,蒋莉苹.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

[10].何通.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

标签:;  ;  ;  ;  ;  ;  ;  

道德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