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余迹通信论文_段良诚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星余迹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信,流星,等离子体,自适应,管理系统,网络,天线。

流星余迹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段良诚[1](2019)在《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主要是用来管理流星余迹通信网的所有主站和从站设备,以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综合管理能力。本文对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组成和原理进行介绍。运用B/S模式的软件结构,降低对客户端性能要求,增加网络管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黄武装[2](2019)在《几种提高流星余迹通信速率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状况(一)需求流星余迹通信是我军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的重要手段,用于满足最低限度战略作战通信需求,保障我军核反击作战条件下的指挥通信。随着武器平台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作战部队对通信信息容量的需求也正在以数量级的惊人速度增长。因为通信信号较弱、具有突发性是流星余迹的显着特征,所以流星余迹通信系用拥有非实时性和信息容量小的特点。因此,开展高数据通过率流星余迹信道传输技术的研究,用于填补这一差距,解决部队核反击作战条件下指挥通信较大容量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对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满足未来战争作战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9年06期)

何聪,程宇一[3](2019)在《流星余迹通信,保密性更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对一块流星无线电反射的联合信号接收区进行一次精细的数据模拟实验,详细阐述了流星突发通信利用流星作为信息加密的媒介与手段的要点与论证。流星是一种美妙的天文现象,古时人们认为对着流星许愿能够梦想成真。不过,从现代(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防报》期刊2019-02-19)

高航,慕晓冬,易昭湘,仝彤,袁覃恩[4](2018)在《流星余迹通信网络的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星余迹通信是一种重要的应急通信方式。其通信网络具有传输延时长和链路间歇中断的特点,适用于这种特殊网络的路由算法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有待深入研究。文中在研究流星余迹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基于OPNET仿真软件构建流星余迹组网模型,结合适用于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网络的ED(Earliest Delivery)算法和EDLQ(Earliest Delivery with Local Queue)算法的特点,分析通信时延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OED(Optimistic Earliest Delivery)算法。基于已建立的模型对数据传输成功率和网络吞吐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OED算法在组网网络的数据吞吐量和数据传输成功率方面优于ED算法和EDLQ算法,能够避免因队列溢出导致的数据包丢失;通过增大节点容量,OED算法的数据通过率相对于ED算法和EDLQ算法分别提升了20%和8%;路由算法的选择不影响流星余迹节点间链路的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中断等待时间。OED算法在流星余迹网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为流星余迹组网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段良诚[5](2018)在《基于B/S模式的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天文观测,每天从宇宙空间坠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约有几十亿个。它们在掠过空中时会发出大量的光和热,会使周围的气体电离,并很快扩散形成以流星轨迹为中心的柱状电离云,这种电离云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流星余迹”。流星余迹设备正是利用流星余迹对无线电波的这种反射作用来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把载有某种信息的无线电波对准流星余迹,通过它的反射,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接收站所接收。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主要是用来管理流星余迹通信网的所有主站和从站设备,实现网络拓扑结构管理、网络资源配置、台站参数本地配置及网络运行状态自动采集上报、网络统计分析等功能,以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综合管理能力。本文首先对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组成和原理进行介绍,包括它们的通信原理,基本的几种网络结构等。之后,对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进行体系结构论证,结合设备的组成,通过对现有技术储备和实现的软、硬件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分解出功能要求,确定了分级管理机制。运用B/S模式的软件结构,降低对客户端性能要求,增加网络管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出基于“叁级系统叁级管理”的系统架构和组成模式,最终利用java与supermap开发出一套管理系统。(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6)

齐涛[6](2016)在《支持流星余迹通信的远程无线网络技术在气象无人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流星余迹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的原理和特点、性能指标和组网方式,给出了设备的相应配置和业务承载能力,实现了对气象无人机实时、准实时的监控,为无人机机载气象观测系统提供通信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期刊2016年04期)

夏冰,李琳琳,郑燕山[7](2016)在《流星余迹通信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的网络时延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建模仿真过程中,由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机制引起的网络时延问题,提出基于HARQ的传输时延估算模型。首先,结合流星余迹通信的网络结构和信道特征,通过分析HARQ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中HARQ的网络时延模型;然后利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引入HARQ的改进机制,提出了Ⅰ型HARQ和Ⅱ型HARQ的传输时延估算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两种HARQ的传输时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改变分组传输正确率和分组时间长度的条件下,Ⅱ型HARQ的传输时延均比Ⅰ型HARQ小。实验结果表明:流星余迹通信中Ⅱ型HARQ比Ⅰ型HARQ具有更好的网络时延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11期)

李经安,周凌宇[8](2016)在《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适用于流星余迹信道的各种调制体制的日渐深入研究,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方案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达到流余系统通信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目的,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解调器。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调制解调体制设计,探讨了调制解调器的具体设计及实现。给出了试验数据及测试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完全满足系统指标,适应流星余迹信道的信道特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刘志雄[9](2015)在《自适应技术提高流星余迹通信吞吐量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在流星突发通信系统中使用自适应技术来提高系统吞吐量性能的方法。1.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的基本知识,对流星余迹信道的特点、流星突发通信的原理、通信协议以及信道容量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2.介绍了自适应符号速率技术的原理,分析了自适应符号速率的吞吐量性能;针对系统对高吞吐量和低传输功耗的要求,提出一种联合自适应功率速率方法,并给出了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提高系统吞吐量的同时,降低30%~50%的传输功耗。3.阐述了自适应调制的基本原理,推导出流星突发信道条件下自适应调制系统吞吐量性能的推广公式,为自适应调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未编码自适应调制系统频谱利用率较低、可用流星数目少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Turbo-TCM调制方法,该方法同采用Turbo编码的固定调制系统相比可以提高2.5倍左右的平均吞吐量。4.对自适应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在固定编码条件下不同码率的RS码的性能,分析了交织技术对性能的改善;介绍了Pursely变码率编码和混合Ⅰ型ARQ自适应编码原理,给出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针对其它自适应编码方法灵活性差、经多次重传后编码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半速率可逆RS码的混合Ⅱ型ARQ,相对于基于传统RS码的混合Ⅱ型ARQ,该方法可以使流星突发通信系统性能提高0.5dB左右。(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9-01)

阎亚丽[10](2015)在《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到衍射极限的约束,传统介质导波器件无法继续满足高密度和微小型化的不断需求。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SPW)在亚波长范围内对光具备独特的操控机制,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在未来高密度、高速率和小型化集成光电路等应用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力。另外,流星余迹通信(MBC)因其自身优势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军用、民用领域,被公认为是一种最终通信保障手段。天线作为MBC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更高性能的研制以满足日趋苛刻的电气指标要求成为了一项艰巨任务。与此同时,运用计算电磁学的数值方法、优化算法等手段快速准确地分析、设计功能器件对于电磁波传播技术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它们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紧密结合课题需要,对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表面等离子体波导以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的主要工作总结为以下方面:1.对色散介质的叁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进行了研究。根据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金属损耗特性,采用单轴各向异性介质理想匹配层作为吸收边界条件,对基于Drude模型的色散介质所对应的叁维FDTD算法进行了推导,建立其时域递推公式,并与基本FDTD算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开展并行计算的必要性。2.对基于OpenMP的并行FDTD算法进行了研究。将色散FDTD方法与OpenMP多线程技术相结合,在多核单处理机上实现并行FDTD算法。然后运用该算法分别模拟非色散和色散结构,以测试其并行计算性能。结果显示串、并行FDTD的结果相互吻合,并行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计算时间,其并行加速比可以达到9.54。但是该方法受单个计算机物理性能的限制,不能满足较大计算量和内存需要。3.对基于MPI的并行FDTD算法进行了研究。运用MPI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上实现相应的色散FDTD并行算法。然后将该算法用于模拟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并在不同集群平台上对该程序的并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稳定,具有可移植性,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计算机资源耗用过大的问题,大幅度的减少计算时间。以16核的计算时间为基准,当运用1024个核时,其并行加速比可以达到37.76。4.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微环谐振器进行了研究。运用基于MPI的二维并行FDTD算法对一种双L形SPW矩形环谐振器进行了设计,分析这种波导的传输特性随其几何结构参数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输入/输出光波导的结构参数,可以调节该波导的消光比和频率选择特性。该波导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后向辐射干扰并且大幅度提高其传输效率,这使得此类谐振器结构更具有功能性。最后,将双L形输入/输出波导结构运用到双耦合矩形环谐振器和T型分束器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性能。5.对带隙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滤波器进行了研究。采用传输线理论对基于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的单、双枝节结构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将其与并行FDTD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相互吻合,并且当改变枝节结构的几何和材料参数时,可以对特定频率的光波起到不同的滤波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周期性双枝节带隙SPW滤波器,并对其带隙特性随电介质折射率大小和周期数目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这种滤波器具有类似于布拉格反射器的禁带特性,而且其反射特性更为明显,体积更小,制作简单,更容易实现大规模集成。6.对流星余迹通信八木天线的性能改进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八木天线难以理论分析和实际调试的特点,给出其多目标优化过程。采用X形结构作为基本有源振子实现了一种宽带八木天线,并进行了加工实测。然后,为满足MBC的宽带高增益要求,对天线的反射单元进行了改进,并证实了运用垂直面排阵的方式也可以提高增益。最后,在保证天线的增益指标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后向V形振子结构和垂直面排阵的方法,实现了一种宽带宽波束八木天线。这些改进方法使得八木天线非常适用于MBC系统。(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7-01)

流星余迹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状况(一)需求流星余迹通信是我军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的重要手段,用于满足最低限度战略作战通信需求,保障我军核反击作战条件下的指挥通信。随着武器平台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作战部队对通信信息容量的需求也正在以数量级的惊人速度增长。因为通信信号较弱、具有突发性是流星余迹的显着特征,所以流星余迹通信系用拥有非实时性和信息容量小的特点。因此,开展高数据通过率流星余迹信道传输技术的研究,用于填补这一差距,解决部队核反击作战条件下指挥通信较大容量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对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满足未来战争作战使用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星余迹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段良诚.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9

[2].黄武装.几种提高流星余迹通信速率的方法[J].商业故事.2019

[3].何聪,程宇一.流星余迹通信,保密性更强[N].中国国防报.2019

[4].高航,慕晓冬,易昭湘,仝彤,袁覃恩.流星余迹通信网络的路由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8

[5].段良诚.基于B/S模式的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8

[6].齐涛.支持流星余迹通信的远程无线网络技术在气象无人机上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6

[7].夏冰,李琳琳,郑燕山.流星余迹通信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的网络时延性能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6

[8].李经安,周凌宇.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6

[9].刘志雄.自适应技术提高流星余迹通信吞吐量的设计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5

[10].阎亚丽.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杨千里流星余迹通信网的组成自适应编码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结构Matlab流星余迹通信链路信道模...流星余迹通信距离示意从中可得...流星余迹通信网管系统软件分层...

标签:;  ;  ;  ;  ;  ;  ;  

流星余迹通信论文_段良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