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电生物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可编程,芯片,肺癌,有限元,器件,细胞系。
压电生物芯片论文文献综述
蔡锦达,李翔,姚尚金[1](2016)在《组合式压电喷头制备生物芯片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发基于喷墨印刷技术的滚筒式生物芯片点样仪的组合压电喷头,介绍组合喷头的设计及其连续制备生物芯片的方法。方法该方法采用组合式压电喷头代替传统的单针头;用连续点样方式代替传统静态点样方式;用多样品同时喷点方式代替单个样品喷点方式,采用基于ARM9 S3C2416微处理器的触摸屏控制器来控制系统的运动,最后用激光跟踪仪测量了喷头连续制备生物芯片的精度。结果定位精度为8μm,重复精度为5μm,满足精度要求。结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法可靠、精度高、性价比高的生物芯片制备方法。(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6年11期)
赵仁吉,惠春,徐爱兰[2](2007)在《多通道生物压电传感芯片微分析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石英传感阵列信号采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通道生物压电传感芯片微分析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由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等组成;软件部分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利用该系统分析溶液电导率与石英传感芯片谐振频率偏移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频率信号的实时测量,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保存;可进一步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07年07期)
莫志宏,高小丽,吴永强,韦晓兰[3](2006)在《细胞粘附的压电生物传感芯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粘附研究因其重要价值日益成为生命科学和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压电传感技术研究细胞粘附行为具有实时、高灵敏及动态的独特优势,为细胞粘附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信息。该文就肝癌细胞粘附的压电生物传感芯片研究进行了实验探讨和动力学分析,以及扫描电镜(SEM)和双胰酶消化法(DTA)双向实验验证和声阻抗模型理论分析,建立了压电生物传感芯片研究细胞粘附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06年06期)
鲁立君,吴健康[4](2005)在《生物芯片压电微流体泵液-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压电微流体泵粘性流体周期流动进行厚度积分平均近似,得到包含粘性的,非线性浅水波动方程,并采用有限元法得到微泵液体压强矩阵方程.液体压强矩阵方程和压电硅片振动有限元方程耦合,得到一个包含微泵进出口扩散管的液-固耦合系统振动方程.液-固耦合系统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微泵液-固耦合系统的自然频率比不耦合的硅片振动自然频率低很多.随着微泵厚度的减少,液体附加质量和粘性阻尼对耦合系统自然频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发现,对应的压电片振型函数在液-固耦合前后没有明显变化.还给出硅片一阶模态的振幅-频率特征曲线.对薄型无阀压电微流体泵,浅水波模型合理地表达了微泵液体流动和压电硅片振动的相互作用,以及液体附加质量和粘性阻尼对微泵液-固耦合系统动力特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张永立,吴健康[5](2005)在《生物芯片无阀压电微流体泵流场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浅水波模型把浅薄形微泵的叁维流动近似为二维厚度平均流动,并采用有限元/压强修正法求解水平流场和计算微泵流量.数值结果表明:1)在微泵扩散管的过流截面上流速有时间相位差和回流现象.2)微泵在吸流末期泵腔出现对称旋涡.3)微流体泵的定向净流量来自于Navier_Stokes方程的非线性.还给出微泵流量与扩散管长宽比、厚宽比、液体粘度和进出口反压差的定量关系.通过参数优化可以使微泵得到尽可能大的流量.(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05年08期)
王茜,田学隆,翁振兴,陈萌,吴强辉[6](2005)在《基于FPGA的多通道压电生物芯片频率检测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运用FPGA实现的便携式生物芯片自动检测仪。该系统利用FPGA设计频率检测系统,可同时检测8个通道的频率,通过对频率的测量可实时连续地监测反应的进行,达到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好、价格低、携带使用方便、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并可用于同时检测多组标本。(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05年06期)
陈萌[7](2005)在《用于食品安全的压电生物芯片检测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还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食源性疾病病原的检测技术是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环节,对食品安全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传感器技术是涉及到生物工程、生物化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由于新原理、新技术的不断运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压电生物芯片结合了石英晶体的高度质量敏感性和生物反应的高度特异性,是当前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热点之一。这种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无需标记、可以进行连续动态监测等优点,将压电生物芯片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根据压电生物传感器检测原理,作者研制了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压电生物芯片检测仪。本论文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及其检测原理、检测仪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该仪器采用固定生物探针的压电石英晶体作为敏感元件和换能器,设计了结构合理的反应池。控制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为通用个人电脑(PC),下位机为AT89S51 构成的单片机子系统,两者通过USB 传输接口互连通信。AT89S51 接收PC 端命令控制其外围电路工作,自动完成检测样本的进样、压电生物芯片的清洗、信号的检测以及数据的传送。PC 端的应用软件提供操作界面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通过USB 接口控制下位机实现检测过程,并对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分析。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实现八通道频率计的功能,可同时检测八个通道的频率信号。该硬件系统使用方便、传输速率快、扩充性好、工作稳定。在软件设计方面,作者采用C++Builder6.0 语言初步实现了上位机系统的系统管理、USB 数据通信、数据回放分析和数据库等几个主要功能模块。作者已经实现整台压电生物芯片检测仪的硬件设计和部分软件模块的设计,整个系统现在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为下一步的实验和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5-05-10)
张保柱,张永立,吴建康[8](2004)在《生物芯片压电微流体泵扩散管液体流量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扩散管是生物芯片压电微流体泵最重要的部件。它的流量效率是微流体泵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矩形截面的微型扩散管流动进行无量纲分析 ,并采用CFD软件FLUENT对微型扩散管液体叁维流动进行大量的数值实验。计算表明 ,微扩散管流量与扩散管结构几何参数 ,压强差 ,液体性质密切相关 ,并得到扩散管流量效率随无量纲参数 (雷诺数、长宽比、厚宽比和扩散角 )的变化规律和最佳流量效率的设计参数范围(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4年07期)
张永立[9](2004)在《生物芯片无阀压电扩散管微流体泵流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体泵是生物芯片的核心流体驱动部件,它的结构及泵送特性直接影响着整个芯片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应用范围。因此对它进行研究意义深远。目前,微流体泵种类已经不少,鉴于无阀压电扩散管微流体泵具有易加工、寿命长、低成本、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流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应用浅水波浪模型对无阀扩散管微流体泵的周期性流动进行厚度平均近似, 并采用有限元/压强修正法求解二维周期性变化的流场、定量计算微泵流量及研究其逆压泵送特性。计算结果显示:(1)在微泵进出口扩散管的过流截面上流速有相位差和回流现象;(2)在压电膜周期振动的特定时间段,腔体和扩散管相接处出现明显的漩涡流动;(3)周期性变化的速度和压强之间存在相位差,即同频率而不同相位;(4)微流体泵的定向净流量主要来自于Navier-Stokes方程的非线性。而且,本文还定量计算研究了微泵扩散管几何尺寸、压电膜驱动特性以及流体粘性对微流体泵特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微流体泵存在一个最佳的扩散管长度;(2)扩散管小口端横截面形状设计为正方形是提高微泵流量的一个有效途径;(3)增加扩散管长度、提高压电膜振幅、缩小扩散管横截面积都可以提高微泵逆压特性,其中尤以缩小扩散管横截面积最为有效。通过综合优化这些参数,有望得到一个高性能的微流体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还借助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压电微流体泵叁维流场进行了初步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出和二维模型基本相同的流动物理现象,并且流量大小量级相当。这验证了二维浅水模型在微流体泵分析中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4-01)
余佳文[10](2003)在《压电生物芯片在抗肺癌药物筛选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生物芯片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热点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已研发的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和细胞芯片、电子芯片、叁维芯片、流过式芯片和缩微芯片、寡核苷酸芯片(又称ONA芯片)、cDNA芯片(又称CDA芯片)、多肽芯片、质谱芯片等。上述生物芯片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环境污染监测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均有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主要根据压电生物芯片的技术原理,利用频率信号变化的检测实现对基因杂交过程的原位和实时定量监测,并对压电生物传感器芯片在抗肺癌药物的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P53基因是基因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抑癌基因,是肿瘤突变率最高的基因,对药物敏感性影响研究国外已有报道。对于耐药性预测、治疗方案实施都有潜在临床指导和治疗应用价值。因此我们选用P53基因做探针,人类肺癌细胞系801-D做筛选模型,将设计好的DNA探针修饰在传感器上,然后把提取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经PCR扩增后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让其杂交,根据是否发生杂交反应和杂交信号的强弱即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配方药物作用于药物筛选模型,然后检测P53基因。实验结论显示:①在液相条件下,所使用的压电生物芯片实时分析仪较为稳定,谐振频率能稳定在±3Hz左右。在1h左右的时间内,能满足探针在金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探针的固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②从Sauerbrey方程式及实验可以看出,石英晶片在气相和适当的液相中振荡时,△F与△m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石英晶片可用来做非常敏感的质量检测器(质量微天平),其检测限可以达到ng级,甚至pg级水平;③叁个配方药物作用于肺癌细胞后,p53基因分析分析测试的实时图像用压电芯片(核心是压电生物传感器)检测肺癌细胞经过肺癌配方药物作用后,其p53基因的变化,来考查药物是否有效,收到显着效果,压电基因检测结果与PCR扩增方法结果基本一致。 随着药物筛选在分子水平上不断深入,本文所介绍的压电传感器芯片技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压电芯片不仅可实现基因杂交过程的原位和实时监测,而且可同时检测多组标本,大大地缩短了样品分析时间、不需对探针标记,降低了成本,但仍有许多不足。因此,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在药物筛选领域将成为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未来发展趋势。总之,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靶点发现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超高通量药物筛选、毒理学研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必将推动药业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11-10)
压电生物芯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满足石英传感阵列信号采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通道生物压电传感芯片微分析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由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等组成;软件部分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利用该系统分析溶液电导率与石英传感芯片谐振频率偏移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频率信号的实时测量,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保存;可进一步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电生物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1].蔡锦达,李翔,姚尚金.组合式压电喷头制备生物芯片的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
[2].赵仁吉,惠春,徐爱兰.多通道生物压电传感芯片微分析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
[3].莫志宏,高小丽,吴永强,韦晓兰.细胞粘附的压电生物传感芯片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6
[4].鲁立君,吴健康.生物芯片压电微流体泵液-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5
[5].张永立,吴健康.生物芯片无阀压电微流体泵流场数值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
[6].王茜,田学隆,翁振兴,陈萌,吴强辉.基于FPGA的多通道压电生物芯片频率检测仪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5
[7].陈萌.用于食品安全的压电生物芯片检测仪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
[8].张保柱,张永立,吴建康.生物芯片压电微流体泵扩散管液体流量效率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
[9].张永立.生物芯片无阀压电扩散管微流体泵流场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4
[10].余佳文.压电生物芯片在抗肺癌药物筛选中的初步应用[D].重庆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噬菌体在19~70Hz基频范围内的晶体...](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6149391.nh0031&suffix=.jpg)
![血管内皮细胞HUEVC粘附行为的压电](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6149391.nh0020&suffix=.jpg)
![系统软件平台图5.10测试数据报表Figure5.1...](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3113891.nh0068&suffix=.jpg)
![细胞生长在压电生物芯片上的响...](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6149391.nh0019&suffix=.jpg)
![压电生物芯片24h实时监测105数...](/uploads/article/2020/01/05/361a17e3c78b75fa11d96e6e.jpg)
![压电生物芯片测试系统构成框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3113891.nh0070&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