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知觉论文_徐建平,杜艳婷,武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平知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平,知觉,策略,质量,价格,应聘者,观念。

公平知觉论文文献综述

徐建平,杜艳婷,武琳[1](2011)在《应聘者公平知觉影响因素研究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平知觉是指应聘者对甄选过程中人员选拔公平性的感知。在组织公平框架下,影响应聘者公平知觉的因素主要有:选拔之前准备性活动、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材料,测验的方式类型以及施测的手段、内容,选拔之后的结果等。公平期望是应聘者对将要参加的选拔的公平性的预期。公平期望与公平知觉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同时公平期望在选拔前就已经存在,这为提高应聘者的公平知觉提供了一个早期干预的机会。(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杜艳婷,徐建平[2](2009)在《公平期望与选拔结果对公平知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应聘者的公平期望和选拔结果对应聘者的公平知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公平期望形成的心理因素。研究抽取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工具采用根据Colquitt(2001)的组织公平量表改编的《人事选拔公平性调查问卷》,以及自编的《公平期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后者从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已有信念叁个维度来测量影响应聘者公平期望形成的心理因素。研究将被试分为录用组、淘汰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00名,叁组分别进行施测,对测(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秦天慧[3](2008)在《价格与质量关系对价格公平知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作为入手点来研究消费者的价格公平知觉变化,共进行了叁个实验,样本来自北方一所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文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实验主要研究不同的价格和质量关系对价格公平知觉的影响;第二个实验在DE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价格上涨与质量下降时,消费者的公平感变化,以及公平感在不同购买类别下的差异;第叁个实验继续将第一个实验深入,研究促销对与价格公平知觉的缓冲作用,并将促销区分为百分比折扣和返券两种形式。每个实验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其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讨论和以后研究。研究一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以275名被试作为研究对象,检验消费者在不同价格和质量组成的质价关系下会产生怎样的价格公平知觉、消费满意感和购买意愿。结果表明:(1)质价关系确实会对消费者的价格公平知觉产生影响。(2)消费者满意感和公平感关系紧密,分别是消费者情感和认知上的两个维度。(3)公平感和满意感共同对消费者再次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研究二用情景模拟的方法,以383名被试作为研究对象,检验消费者在面对价格上涨或者质量下降时,公平感、满意感和购买意愿的变化,以及不同的购买类别对涨价中的价格公平知觉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面对商家的成本增长,消费者倾向于将涨价知觉为不公平的;(2)面对商家的成本增长,消费者倾向于将质量下降知觉为公平的;(3)购买类别对消费者的公平感没有影响。研究叁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采用2×2被试间设计,以271名被试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促销在质价关系与公平感之间的缓冲作用,以及促销的不同类别对于公平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促销是缓冲变量,质价关系和公平感会受到促销的影响;(2)促销的不同类别会影响消费者的公平知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6-01)

聂尤彦,李晓东,袁冬华[4](2004)在《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1 4 1名中小学生为被试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及其公平观念。结果表明 :(1 )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 ,同伴辅导是学生认为最公平的教学调节策略 ,其次是丰富。高中生与初中生和小学生对加速和等待两种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 (2 )学生的公平观念存在年级差异 ,公平知觉与公平观念有关(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4年04期)

聂尤彦[5](2003)在《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199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了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了课堂中教师教学调节策略的运用情况。结果表明: (1)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帮助是学生认为最公平的教学调节策略,其次是丰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加速和等待两种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高中二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认为加速更加公平,而等待更加不公平。 (2)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公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9岁左右的学生(小学叁年级学生)对公平的理解多处于水平二阶段,强调工作的量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常以外在指标作为判断标准。11至15岁的学生(小学五年级至初中叁年级的学生)对公平的理解多处于水平叁阶段,已经意识到学习是学校中分配的最重要的利益,大家应该学习一样的知识,平等的学习是公平的。17岁左右的学生(高中二年级学生)对公平的理解多数处于水平五阶段,认为教师可以有差别地对待能力不同的学生,这样才是公平的,忽视学生差异的教学调节策略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3)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存在差异。学优生和中等生认为加速的教学调节策略更为公平,认为等待的教学调节策略更为不公平。中等生和学困生认为在课堂上运用帮助的教学调节策略更为公平。 (4)虽然学生认为帮助的教学调节策略最为公平,但教师很少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调节策略。(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公平知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聘者的公平期望和选拔结果对应聘者的公平知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公平期望形成的心理因素。研究抽取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工具采用根据Colquitt(2001)的组织公平量表改编的《人事选拔公平性调查问卷》,以及自编的《公平期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后者从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已有信念叁个维度来测量影响应聘者公平期望形成的心理因素。研究将被试分为录用组、淘汰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00名,叁组分别进行施测,对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平知觉论文参考文献

[1].徐建平,杜艳婷,武琳.应聘者公平知觉影响因素研究新视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杜艳婷,徐建平.公平期望与选拔结果对公平知觉的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3].秦天慧.价格与质量关系对价格公平知觉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

[4].聂尤彦,李晓东,袁冬华.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J].心理科学.2004

[5].聂尤彦.学生对教学调节策略的公平知觉[D].东北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从图1可以看出,小学及初中学生对同伴...公正—信任模型G1ll1land的应聘者反应模型主管责任对主管信息公平与主管情感承诺...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应聘者反应的启发模型

标签:;  ;  ;  ;  ;  ;  ;  

公平知觉论文_徐建平,杜艳婷,武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