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状态约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状态,性能,自适应,函数,偏角,质心,角速度。
状态约束论文文献综述
王留海,肖民卿,冯青香,李娟[1](2019)在《含有饱和非线性状态约束的不确定离散时间时滞系统保性能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含有饱和非线性状态约束的不确定离散时间时滞系统的保性能控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给出系统稳定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条件和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佩芸,黄海军,李艳丽[2](2019)在《Fe-3.24%Si的状态方程和声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地球内核Si元素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硅(Si)被认为是地球内核的主要轻元素,但其在内地核中的含量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探索内地核中Si的含量,应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Fe-3.24%Si(Si的质量分数为3.24%)进行了研究。构造了4种Fe-3.24%Si的超晶胞,研究了不同的晶胞大小和自旋对优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GPa以上,自旋对Fe-3.24%Si的密度无影响;而在100 GPa以下,考虑自旋时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基于0 K下的声速、状态方程和相关热力学参数,计算了Fe-3.24%Si在内地核条件下的密度和声速。研究发现:Fe-3.24%Si的密度低于纯铁的密度,略高于内地核的密度;纵波声速及剪切波声速与纯铁的声速很接近,但均明显高于内地核声速,因此排除了内地核含有大量Si元素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郑文昊,贾英民[3](2019)在《具有状态约束与输入饱和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自适应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全状态约束与输入饱和情况下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一类叁轮驱动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考虑系统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与外部扰动,建立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障碍Lyapunov函数,结合反步设计方法,有效处理全向移动机器人跟踪过程中存在的状态约束,保证所有状态变量不会超出状态约束的限制区域;然后,针对系统参数不确定和未知有界扰动,设计相应的自适应律进行处理;同时,提出一种抗饱和补偿器保证机器人输入力矩满足饱和约束;并且利用Lyapunov理论分析证明了当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时闭环系统中的所有信号均能保证一致有界;最后,通过与未考虑状态约束和输入饱和的控制器以及经典比例-微分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彬,周琪,曹亮,鲁仁全[4](2019)在《具有指定性能和全状态约束的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非严格反馈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跟踪问题,在考虑全状态约束和指定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自适应控制算法.首先,通过设计性能函数,使跟踪误差在规定时间内收敛于指定范围.然后,在反步法中引入Barrier Lyapunov函数使所有状态满足约束条件,结合动态面技术解决传统反步法产生的"计算爆炸"问题,并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RBF NNs)处理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中所有信号都是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的,跟踪误差收敛于原点的有界邻域内且满足指定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胥峥,周洪益,沈甜甜,钱嫱,卫志农[5](2019)在《改进的零注入约束双线性WLAV状态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电网中存在许多注入功率严格为零的零注入节点,零注入节点的注入功率量测为绝对准确的量测量,但这些测量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通过注入功率为零的节点建立功率约束方程作为对状态估计的约束条件,再对极坐标系下的电力系统非线性量测方程进行两步线性化,得到计及零注入约束的双线性抗差状态估计方程,用约束方程对第一步线性过程结果进行修正。最终结果证明该算法在提高估计精度的基础上,不会增加系数矩阵的阶数,且改进后的算法仍然拥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国内某实际省网以及选取的IEEE标准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张仁刚,朱家秀[6](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应用小组化心理护理对精神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应用小组化心理护理对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为本次观察对象并对其分组探讨,常规组32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2例行小组化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依从性、自知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SANS、BP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保护性约束期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小组化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其不良的精神状态,而且还可以提高其依从性、自知力,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7期)
陆传道[7](2019)在《基于状态变量约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行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操控性要求越来越高。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是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ABS系统通过调节车辆滑移率以获得最佳的制动效能,保证车辆制动的稳定性。DYC系统通过控制附加的横摆力矩来调整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以保证车辆转向操纵稳定性。但是在ABS和DYC系统中滑移率与质心侧偏角状态变量都存在一定的约束范围,滑移率和质心侧偏角违反约束边界,会导致车辆纵向和横向稳定性下降,严重时会导致车轮打滑抱死,车身失稳等危险情况。因此,针对含有不确定性的ABS与DYC系统,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BLF),本文研究了滑移率与质心侧偏角的约束控制问题,从根本上避免滑移率与质心侧偏角工作在非稳定区域,提高了车辆的制动与转向稳定性。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ABS系统中滑移率为非时变的约束控制问题,建立了不确定ABS滑移率动力学模型,基于非时变不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方法,设计了自适应约束控制器。同时,针对Backstepping控制算法中的虚拟控制量微分爆炸问题,本文采用了动态面滑移率约束控制算法降低控制器设计难度。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单一路面与跃变路面的工况下,进行了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Hardware In Loop,HIL)实验,结果表明:ABLF策略不仅能在有限时间内跟踪最优滑移率,而且可始终保证滑移率约束在稳定区域范围内,从根本上避免了车轮打滑抱死情况。2.针对ABS系统中滑移率时变约束控制问题,基于时变非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分别设计了两种时变自适应约束控制器(TABLF1与TABLF2)。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期望滑移率为时变工况下,进行了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Hardware In Loop,HIL)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时变约束控制器都能始终保证滑移率约束在时变稳定区域范围内,从根本上避免了车轮打滑抱死情况。在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与TABLF2相比,TABLF1收敛速度更快、制动效能更佳。3.针对DYC系统中质心侧偏角时变约束控制问题,建立了含有不确定时变参数的DYC动力学系统模型,采用相平面法得到了质心侧偏角稳定域约束边界,基于时变非对称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自适应动态面约束控制器。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前轮转角为阶跃与双移线工况下,进行了Simulink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参数摄动下,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可以实现跟踪误差收敛于零,且质心侧偏角始终满足时变稳定域约束条件,从根本上提高车辆转向操纵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邓中亮,谢磊,范时伟,贾步云,莫君[8](2019)在《引入载波相位的多状态约束TC-OFDM/INS组合导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组合导航系统在军民各领域广泛应用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组合导航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引入载波相位的多状态约束TC-OFDM/INS组合导航算法,用于TC-OFDM室内定位系统。在紧组合系统中,在状态量中加入了多个位置状态,增强了其不同时刻位置之间的关联和约束性,并将载波相位误差添加到卡尔曼滤波器的观测量中,实时矫正INS和定位接收机的误差。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比没有引入载波相位和多状态约束的组合导航算法,本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9 用户终端技术》期刊2019-05-22)
张婧,梁兴越,夏建伟[9](2019)在《具有状态约束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一类严格反馈的随机非线性系统,本文构造了一个自适应跟踪控制器.在本文中,系统状态被约束在一个紧集内.通过构造一个tan-型的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并且使用backstepping技术,提出了一个自适应控制方案.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保证了输出误差收敛到零的一个小邻域内,并且闭环系统中的所有信号都是有界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马华,张泽伟,李振宝,颜成华,王寿彬[10](2019)在《承压状态下网状箍筋约束P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普通混凝土桩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抗震性能差,为改善其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网状箍筋约束的PC管桩.通过对2组共4根PC管桩试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配筋形式、轴压比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其中一组为新型网状箍筋约束另一组为普通螺旋配箍,各组轴压比分别为0.3、0.5.详细记录试验破坏过程,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曲线和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均产生受弯破坏,延性系数在2.99~3.96之间;网状箍筋约束试件耗能能力强,其滞回环较螺旋配箍试件饱满;试件承载力、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受轴压比影响较大,轴压比越大,承载力越大,延性及耗能能力越差.给出了网状箍筋约束PC管桩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对高轴压比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公式提出了修改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状态约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硅(Si)被认为是地球内核的主要轻元素,但其在内地核中的含量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探索内地核中Si的含量,应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Fe-3.24%Si(Si的质量分数为3.24%)进行了研究。构造了4种Fe-3.24%Si的超晶胞,研究了不同的晶胞大小和自旋对优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GPa以上,自旋对Fe-3.24%Si的密度无影响;而在100 GPa以下,考虑自旋时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基于0 K下的声速、状态方程和相关热力学参数,计算了Fe-3.24%Si在内地核条件下的密度和声速。研究发现:Fe-3.24%Si的密度低于纯铁的密度,略高于内地核的密度;纵波声速及剪切波声速与纯铁的声速很接近,但均明显高于内地核声速,因此排除了内地核含有大量Si元素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状态约束论文参考文献
[1].王留海,肖民卿,冯青香,李娟.含有饱和非线性状态约束的不确定离散时间时滞系统保性能控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佩芸,黄海军,李艳丽.Fe-3.24%Si的状态方程和声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地球内核Si元素的约束[J].高压物理学报.2019
[3].郑文昊,贾英民.具有状态约束与输入饱和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自适应跟踪控制[J].工程科学学报.2019
[4].杨彬,周琪,曹亮,鲁仁全.具有指定性能和全状态约束的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控制[J].自动化学报.2019
[5].胥峥,周洪益,沈甜甜,钱嫱,卫志农.改进的零注入约束双线性WLAV状态估计[J].电力工程技术.2019
[6].张仁刚,朱家秀.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应用小组化心理护理对精神状态的影响[J].名医.2019
[7].陆传道.基于状态变量约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9
[8].邓中亮,谢磊,范时伟,贾步云,莫君.引入载波相位的多状态约束TC-OFDM/INS组合导航系统[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9用户终端技术.2019
[9].张婧,梁兴越,夏建伟.具有状态约束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马华,张泽伟,李振宝,颜成华,王寿彬.承压状态下网状箍筋约束P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