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代前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清代,海商,嵩山,官绅,山西省,孤本,地方官。
清代前期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昭[1](2019)在《日藏孤本《同馆课艺》与清代前期之律赋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文献的缺失,目前学界关于清代前期(顺、康、雍以及乾隆初年)赋体创作之发展历史的描述大多不够清晰。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存世孤本《同馆课艺》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之赋体流变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文献。该书选入自顺治四年至乾隆七年清代前期馆阁赋体文,这些馆阁律赋所呈现的义法,既有为清代中后期赋体创作所继承者,也有不同于后者(尤其是乾嘉律赋)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力[2](2019)在《清代前期山西吕梁山区的荒地问题与社会结构变动——以石楼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前期山西吕梁山区的荒地问题是清初战乱、灾害以及赋役负担下综合层累的结果。虽经豁免与调整,荒地问题仍以各种方式残存,对地方社会产生持续的影响。一方面,荒地亡丁的除豁使里甲体系进行了重组,但除豁与垦复中的弊病使里甲赋役体系的重建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在垦荒压力下,一些地方逐渐形成本户和佃户县际互换的垦种模式,相沿数代后造成世佃问题。与此同时,大量荒地仍未开垦,且不断有新荒地产生。在荒地钱粮代纳摊赔的影响下,里甲及户族内部也呈现分离倾向。雍正时期石楼县世佃入籍和里甲合理摊派的一系列调整,在制度和事实上重新确立了人口与土地的结合。这些围绕荒地而产生的问题与调整,反映了北方土地贫瘠地区趋于分散的社会结构变动过程。(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朱春阳[3](2019)在《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与地方家族——以苏州玄妙观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地方社会发生较大变动。较之明代,清代文人的活动空间日渐收缩,重心由城郊转移至城内。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显着变化,相对于明代游狎之风盛行,雅集和结社成为清代文人交游的主要形式。诸多现象背后,国家权力彰显及朝廷引导起着主导性作用,国家与家族之间产生深层次互动,进而影响了城市格局。苏州是江南的核心,也是康乾南巡的重点地区,家族势力较为显盛,玄妙观又是苏州城的文化地标,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理想范本。(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锋[4](2019)在《皇帝的砚台:清代前期“宫作砚”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的松花石制砚,明代即有先例,清代造办处用松花石制砚在康熙二十一年之后。"宫作砚"的石材主要以产于"龙兴之地"的东北松花石为石材,但也有端石、歙石、西山石、湖广二色石等,种类不一。"宫作砚"的成造作坊,隶属于造办处,在康熙十九年之前,已经有养心殿、武英殿作坊的存在。宫作砚"主要由"砚作"成造,"砚作"机构或附设于其他作坊之下,或单独成立,沿革不一。在"砚作"之外,其他作坊如"杂活作"等也曾经奉旨制作砚台。"砚作"或其他作坊的制砚匠人的待遇由"月例银""奖赏银""抚恤银""养赡银""安家银"几部分构成。(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吴洪成,蔡晓莉[5](2019)在《清代前期重庆官学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学的发展与逐步完善是清代前期重庆教育历史的突出标志。清代前期重庆官学数量急剧增加,地理布局不断扩大,教育对社会影响力提高。从教育目的、办学经费、学生管理、办学环境诸方面分析清代前期重庆官学教育的办学状况,考察其内容特点,有裨于丰富清代地方教育史的研究以及对重庆古代教育文化的认识,并可为当前重庆教育发展提供历史资源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何一民[6](2019)在《清代前期城市文化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饱经战乱的中国各地城市受到严重破坏,不少城郭多成废墟。因而清朝在建立统治的过程中也高度重视对城市进行重建,特别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重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建和对教育体系的重建。在城市文化重建过程中,清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希望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广大民众对清朝统治的认同。清前期城市文化重建的成效比较显着,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得以恢复和发展,清朝统治也得以巩固,文化重建成为清朝得以延祚两百余年的一个原因。(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徐毅,郝博扬[7](2019)在《清代前期西南改土归流地区的城市治理初探——以云南、广西和贵州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至乾隆时期,清王朝在云南、广西和贵州叁省实施改土归流时推行了促进城市发展,加强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首先,清王朝在云南、广西和贵州叁省推行改土归流的进程中,为配合流官行政建制的设立,在叁省大规模投资修建城池,从而改变了云南、广西和贵州叁省原土司地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的局面。其次,清王朝通过出台如减免税收、鼓励产业发展和提供路费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外地工商业者到这些改流新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改土归流地区城市经济的发育与兴盛。同时,清王朝还将工商业移民按户稽查,登记造册,由各地方政府直接控制,带来了叁省改土归流地区城市人口的稳定增长。(本文来源于《清史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扈耕田[8](2019)在《清代前期的嵩山文人群体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前期,嵩山一带出现了一个极有成就的文人群体。其成员前后相继,贯穿顺治至乾隆四世,历时一百余年,可考者达数十人。他们的创作在弘扬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学精神的同时,又能跳出地域与传统的窠臼,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呈现出中原文化博大恢弘的气象。(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玉林[9](2019)在《清代前期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谢灵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其经典性地位不容忽视。清代前期,社会动荡,文人群体思想活跃,处于明清诗学转承的关键期,其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鉴于此,本文立足清代前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原始文献资料出发,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分叁章分别考察在不同诗学流派及诗学思潮背景下,文人士子接受谢诗的整体风貌,进一步探求此期与清代中后期相比接受谢诗的独特性。绪论中将谢灵运诗歌在不同历史分期中学界对谢灵运诗歌接受方面的文献整理进行整理,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研究脉络。南朝至明代诗坛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主要集中在艺术风貌论、情意论、陶谢优劣论、谢诗的渊源及影响、谢诗的仿作、谢灵运诗文集考论六个方面,这构成现代学术界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的雏形。第一章为清代前期谢诗接受的基本态势,主要从谢灵运在清代前期诗学地位的起伏、文人对谢诗独特贡献的认知两个方面考察清代前期文人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在清代前期宗唐、宗宋之风下,文人以汉魏六朝诗歌为唐宋诗歌之旨归,王夫之、吴淇、王士禛从抒情与审美传统的角度,认为谢诗内含《诗经》“风雅”精神,不仅有摹山状水之貌、名哲之道,且发诸性情,涵蕴丰富,对谢诗较为推崇。陈祚明从诗歌的情与辞两个方面评论谢诗,认为谢诗皆善辞,但多抒发个人之情,缺乏建安风度,格局较小。贺贻孙认为谢诗辞采华美、意旨丰富,但有句无篇,诗风生涩。同时清代前期文人认为谢灵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拓了山水诗歌题材,二是创变排偶、开唐律之先声,变革诗歌体式。第二章从诗歌的风貌范式、创作技法、情理关系等方面归纳清代前期诗评家对谢灵运诗歌的关注点及评价倾向。具体而言,清代前期诗评家认为谢诗既继承前人清新自然之说,又发现了其内在的深奥与警秀。相比于其诗体风格,清代前期诗评家更关注其诗歌的章法之妙及其在情感表达与景物描写上造成的艺术效果。在情理关系上,清人认为谢诗景中含情,由情生景,诗人在创作时所写之物、所感之情、所用之语,皆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妙合无垠,达到自然天成,合乎神理的境界。第叁章从仿作的角度,考察清代前期文人在诗歌创作方面对谢诗的接受。清代前期的拟谢之作,大致可分为效谢体、效谢诗、与谢灵运同题诗叁类。以黄周星、朱彝尊、王摅、钱陈群、陈祖法为代表。清代前期文人对谢诗的拟作既承谢诗叁段论结构又重摹景,摹仿谢诗对动词、形容词在句中的用法同时化用谢句,承继谢灵运山水诗“山象”“水象”等宏大意象的同时多侧重对细微“物象”的刻画,且多以自然意象和地点意象的并置结构句子。结语进一步总结,谢灵运诗歌对“自然论”文艺美学、诗法理论范畴、“清空”意境等诗学发展的贡献,清代之前品评谢诗的基本范式、学谢名家序列等谢灵运诗歌接受的基本态势,清代前期诗坛形成接受谢诗的文人群体、唐宋诗之争下的谢诗、清人拟谢之作的特点,以及清代中晚期乾嘉诗坛、桐城派及湖湘诗派接受谢诗的大致情况。附录部分辑录邢昉、龚鼎孳、黄周星、施闰章、叶矫然、王摅、朱彝尊、王廷灿、沈季友、陈祖法、钱陈群等诗人拟写谢诗的诗作,分效谢体、咏谢诗、同题诗叁类进行整理。本论文的核心是从清代前期诗坛接受谢诗的诗学背景、谢诗在诗坛诗学地位的起伏、清人对谢诗的定位、对其艺术价值的评价、模拟谢诗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清代前期诗坛接受谢诗的基本情况。其中,从原始资料出发,进一步探析清人对谢诗的仿作,是研究谢灵运诗歌在清代接受的突破性进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苏惠苹[10](2019)在《海洋史视野下的清代前期福建粮食供给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以来,福建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粮食供给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入清之后,这一情况随着全国粮食问题的紧张而日益突出。清政府采取了东南沿海省份米谷海运入闽、台米内运、鼓励海外粮食进口等措施加以解决,沿海地方士绅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尽管这一过程也曾呈现出局限性。对海商而言,他们在官府的政策导向下,以自己的行动促使清政府承认其海外商业运作的存在,从而推动了相关政策的演变,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海洋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闽台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清代前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代前期山西吕梁山区的荒地问题是清初战乱、灾害以及赋役负担下综合层累的结果。虽经豁免与调整,荒地问题仍以各种方式残存,对地方社会产生持续的影响。一方面,荒地亡丁的除豁使里甲体系进行了重组,但除豁与垦复中的弊病使里甲赋役体系的重建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在垦荒压力下,一些地方逐渐形成本户和佃户县际互换的垦种模式,相沿数代后造成世佃问题。与此同时,大量荒地仍未开垦,且不断有新荒地产生。在荒地钱粮代纳摊赔的影响下,里甲及户族内部也呈现分离倾向。雍正时期石楼县世佃入籍和里甲合理摊派的一系列调整,在制度和事实上重新确立了人口与土地的结合。这些围绕荒地而产生的问题与调整,反映了北方土地贫瘠地区趋于分散的社会结构变动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代前期论文参考文献
[1].陈维昭.日藏孤本《同馆课艺》与清代前期之律赋流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力.清代前期山西吕梁山区的荒地问题与社会结构变动——以石楼县为例[J].清史研究.2019
[3].朱春阳.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与地方家族——以苏州玄妙观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9
[4].陈锋.皇帝的砚台:清代前期“宫作砚”的几个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吴洪成,蔡晓莉.清代前期重庆官学述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何一民.清代前期城市文化的重建[J].社会科学.2019
[7].徐毅,郝博扬.清代前期西南改土归流地区的城市治理初探——以云南、广西和贵州为中心的考察[J].清史论丛.2019
[8].扈耕田.清代前期的嵩山文人群体初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王玉林.清代前期谢灵运诗歌接受研究[D].河南大学.2019
[10].苏惠苹.海洋史视野下的清代前期福建粮食供给问题[J].闽台文化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