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活性,草地,金龟子。
土壤微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国,侯扶江,Saman,BOWATTE[1](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有毒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退化促进有毒植物迅速扩张,已对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有研究表明,有毒植物入侵影响植物群落,但有毒植物对地下生物及生物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调查了在高寒草甸草地上生长的5种主要有毒植物[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对土壤特性和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并将这些影响和无毒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对土壤特性和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无毒牧草垂穗披碱草相比,除麻花艽以外,所有有毒植物均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P <0.05),但对土壤pH没有显着影响。此外,有毒植物对土壤细菌、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丰度有显着影响(P <0.05),但对土壤真菌丰度没有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有毒植物的扩张对土壤特性和土壤微生物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可能对草地生产力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石松林,雷盈,覃紫其,邱敏,席榕[2](2019)在《不同镉胁迫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4种镉污染梯度、2种种植条件[有、无百日草(Zinnia elegans)],选择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等3种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键指标,探究了不同镉胁迫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镉胁迫程度均大致成负相关,随着镉浓度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反比例函数型下降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弦曲线变化规律;种植百日草能促进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不同微生物活性指标受镉胁迫影响的相关性;在种植百日草条件下,镉胁迫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不种植百日草条件相似,其中2种条件下的过氧化氢酶受镉胁迫的影响基本无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3](2019)在《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对地下害虫防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而大量释放绿僵菌可能引起土着微生物群落变化,从而影响其植物保护的综合效果。本文研究了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菌后,在根际和根围土壤中绿僵菌自身种群及土着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的消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绿僵菌种群在30 d内快速下降,之后降速减缓,以低密度持续存活。随花生生长,土壤微生物自身有消长过程,施用绿僵菌对放线菌影响最大、真菌其次、细菌最小,在根际的影响大于在根围的影响。分别地,绿僵菌处理对根际和根围细菌、根围真菌无显着影响;使根际真菌种群初期的下降速度减缓,到达谷底时间由15 d推迟到30 d,但回升速度加快,达峰顶由60 d提前到45 d,峰值降低1/3;绿僵菌明显抑制了根际放线菌种群,使其消长变化周期与对照完全相反,且45 d时回落至低点后不再回升;绿僵菌减缓了根围放线菌种群下降,使达谷底时间由30 d推迟到45 d,且回升幅度减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施菌后15~30 d的幼苗至初花期有明显变化,细菌种群总体占比显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施菌后的根际细菌占比提高,真菌占比下降,放线菌占比显着地先抑后扬。在根围的变化相对较小。45 d即盛花期后,叁类微生物结构逐渐恢复趋近原来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陆宁海,杨蕊,郎剑锋,吴利民,张强[4](2019)在《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提高,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比未还田的严重。秸秆还田后,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成熟期5个生育期中,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均比未还田区的发病率高,分别高出12.00%、13.00%、17.50%、17.00%和16.00%,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比未还田区分别高出3.38、5.28、7.37、8.25和8.13。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未还田土壤中的显着增加,真菌的增长幅度最大,在小麦5个生育期中分别比未还田土壤中的真菌增长591.32%、373.63%、212.62%、285.74%、373.95%。因此,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刘畅,黄文茂,韩丽珍[5](2019)在《PGPR复合菌系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复合菌肥制备提供指导,促进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将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根据固氮、解磷及解钾的功能互补配制成4种复合菌系(P_9+GD_3、P_9+GD_(12)、P_(10)+GD_3和P_(10)+GD_(12)),对盆栽花生幼苗进行灌根试验,30 d后测定花生幼苗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土壤功能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4种复合菌系的灌根处理均显着增加花生的株高和鲜重,有效提高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增加根际土壤氮循环功能菌群、溶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显着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尤以P_(10)+GD_(12)菌株组合最显着,其对照(未进行PGPR复合菌系处理)的花生株高和鲜重分别高37.60%和63.90%,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高64.36%和1.38倍,根际土壤的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及解钾菌分别增加36.98、8.25和13.23倍,根际土壤脲酶增加2.48倍。【结论】利用根际促生菌的功能构建多功能复合菌系可有效促进花生幼苗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为下一步复合菌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魏佳宇,吴忠亮,陈鑫童,王淼,赵亮玉[6](2019)在《天津两种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呼吸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津两种城市绿地国槐梨树林和国槐银杏林在6月、7月、8月土壤碳排放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旨在深入了解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两种城市绿地土壤呼吸昼夜变化明显,土壤碳排放量白天大于夜间,且白天变异幅度比夜间大,观测期国槐梨树林和国槐银杏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异幅度分别为4.01和4.76,月均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国槐梨树林和国槐银杏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是2.01、1.94μmol/(m2·s),表明国槐梨树林比国槐银杏林土壤碳排放量大;两种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国槐梨树林>国槐银杏林,土壤细菌与土壤呼吸速率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放线菌和真菌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林栋,张德罡,McCulley,Rebecca,L.[7](2019)在《蔬菜-牧草轮作5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变化及其群落结构分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晰蔬菜-牧草轮作系统中种植牧草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年际和季节间的动态特征,本研究以温带气候区有机农牧场低投入蔬菜生产后种植牧草1~5年和永久性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通过非度量多维测度(NMS)排序和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探究牧草不同生长年限和季节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牧草生长年限的延长,土壤中活体微生物的脂肪酸多样性提高,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脂肪酸的比例逐渐降低,真菌与细菌脂肪酸比例升高,微生物生物量增加。2)随着季节更替,特定脂肪酸比例、腐生真菌、厌氧菌生物量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亦存在差异。3)牧草生长4年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着改变且趋近于永久性草地,土壤碳矿化和颗粒有机质含量变化驱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异。(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马琳[8](2019)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本文综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介绍各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以期为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33期)
赵梦赛,栾亚宁,戴伟,王兵,乔红雍[9](2019)在《丝栗栲林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大岗山丝栗栲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林地土壤共有40种PLFA存在,其中16∶0、5,9,13Me14∶0和10Me16∶0在各时期各土层中均有分布,并占有绝对含量优势;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表聚现象(P<0.05),0~20 cm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都显着优于下层土壤,但同层土壤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18∶0、18∶1w11t、18∶1w9t、cy17∶0、a14∶0是影响丝栗栲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PLFA;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LFA含量与降雨量和凋落物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闫庚戌,范丙全[10](2019)在《化肥与绿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化肥与油菜绿肥配施的几种不同方式所引起的微生物区系变化进行研究,为探索化肥与绿肥的最佳配施方案,建立保护土壤的农田管理规程提供理论依据。土壤样品取自进行了6a化肥绿肥配合的定位试验田,共进行5个施肥方案,利用Biolog技术,对施肥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碳、无机碳、麦角固醇进行测定分析,从而得出土壤中不同菌群数量及活性的结论。发现:低量化肥与绿肥配施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碳、麦角固醇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不施肥能够提高土壤革兰氏阴性(GN)细菌和革兰氏阳性(GP)细菌的多样性,有机和无机肥料都能引起土壤GN、GP细菌多样性的下降,合理的化肥与绿肥配施,能够减缓土壤GN细菌多样性下降速度,油菜用作绿肥不利于GP细菌多样性的培育;不施肥有利于土壤SFN真菌多样性的保持,施肥会使土壤SFN真菌多样性下降,单施化肥会导致SFP真菌多样性的下降,绿肥和中量化肥配施能够提高SFP真菌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土壤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设计4种镉污染梯度、2种种植条件[有、无百日草(Zinnia elegans)],选择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等3种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键指标,探究了不同镉胁迫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镉胁迫程度均大致成负相关,随着镉浓度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反比例函数型下降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弦曲线变化规律;种植百日草能促进土壤基础呼吸强度、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不同微生物活性指标受镉胁迫影响的相关性;在种植百日草条件下,镉胁迫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不种植百日草条件相似,其中2种条件下的过氧化氢酶受镉胁迫的影响基本无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微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马建国,侯扶江,Saman,BOWATTE.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有毒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
[2].石松林,雷盈,覃紫其,邱敏,席榕.不同镉胁迫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
[3].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4].陆宁海,杨蕊,郎剑锋,吴利民,张强.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5].刘畅,黄文茂,韩丽珍.PGPR复合菌系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6].魏佳宇,吴忠亮,陈鑫童,王淼,赵亮玉.天津两种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呼吸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9
[7].林栋,张德罡,McCulley,Rebecca,L..蔬菜-牧草轮作5年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变化及其群落结构分异[J].草业学报.2019
[8].马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综述[J].乡村科技.2019
[9].赵梦赛,栾亚宁,戴伟,王兵,乔红雍.丝栗栲林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10].闫庚戌,范丙全.化肥与绿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