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阀体、阀盖和活动阀板,阀盖盖设在阀体上,阀盖和阀体围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腔,线圈骨架和线圈设置在环形腔内,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活动阀板设置在阀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包括电磁阀、电机、泵体、泵轴和动环套,电磁阀、泵轴和动环套设置在泵体中,所电机与泵体固定连接,泵轴的一端连接电机,动环套套设在泵轴上,电磁阀与泵体固定,动环套与电磁阀之间设有间隙,当线圈通电时,阀体吸住活动阀板,活动阀板封闭漏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阀和具有电磁阀的泵,将密封结构改变,增加抽真空装置,提高了泵的寿命、缩短了泵体自吸时间、加工简单、维修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磁阀,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阀体、阀盖和活动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由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所述顶板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中筒部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中筒部具有内侧环面和与所述内侧环面相对应的外侧环面,所述底板具有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应的第四表面、自所述第三表面贯穿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中筒部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所述中筒部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一个工字形结构,所述阀体包括内环壁、外环壁和底环壁,所述阀盖盖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内环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阀盖,所述内环壁的底部连接所述底环壁的一端,所述底环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环壁的底部,所述外环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阀盖,所述阀盖、内环壁、外环壁和底环壁围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腔,所述线圈骨架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内,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外侧环面上,所述内侧环面贴合所述内环壁,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线圈顶部,所述第三表面接触所述线圈的底部,所述活动阀板设置在所述底环壁的下方或阀盖的上方,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底环壁吸住所述活动阀板或者所述阀盖吸住所述活动阀板,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活动阀板与所述底环壁分离或者所述活动阀板与所述阀盖分离。
设计方案
1.一种电磁阀,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阀体、阀盖和活动阀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骨架由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所述顶板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中筒部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中筒部具有内侧环面和与所述内侧环面相对应的外侧环面,所述底板具有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应的第四表面、自所述第三表面贯穿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中筒部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所述中筒部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一个工字形结构,
所述阀体包括内环壁、外环壁和底环壁,所述阀盖盖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内环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阀盖,所述内环壁的底部连接所述底环壁的一端,所述底环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环壁的底部,所述外环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阀盖,所述阀盖、内环壁、外环壁和底环壁围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腔,所述线圈骨架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内,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外侧环面上,所述内侧环面贴合所述内环壁,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线圈顶部,所述第三表面接触所述线圈的底部,所述活动阀板设置在所述底环壁的下方或阀盖的上方,
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底环壁吸住所述活动阀板或者所述阀盖吸住所述活动阀板,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活动阀板与所述底环壁分离或者所述活动阀板与所述阀盖分离。
2.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具有电磁阀的泵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电机、泵体、泵轴和动环套,所述电磁阀、泵轴和动环套设置在所述泵体中,所述电机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动环套套设在所述泵轴上,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泵体固定,所述动环套与所述电磁阀之间设有间隙,当线圈通电时,所述底环壁吸住所述活动阀板,所述活动阀板封闭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在所述电磁阀的活动阀板下方设有活动阀板托架,所述活动阀板托架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阀盖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具有电磁阀的泵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叶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叶轮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叶轮与所述泵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叶轮之间设有动力密封叶轮,所述动力密封叶轮套设在所述泵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动力密封叶轮至少具有一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在靠近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抽真空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泵体中设有球形腔、叶轮室、过渡腔和出口腔,所述球形腔、叶轮室、过渡腔和出口腔连接呈一体结构,所述叶轮室的底部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叶轮室用于容纳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室连通所述球形腔、过渡腔和出口腔,所述出口腔连通所述出水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出口腔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球形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其特征是:所述过渡腔的口径小于所述球形腔的口径,所述球形腔的口径小于所述出口腔的口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生产的自吸泵,利用叶轮本身具备的自吸排气功能完成自吸过程,在开机前必须在泵腔内注满工作介质,自吸时间长且安装精度要求高,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水泵才能正常供水,无法满足用户开机即出水的要求。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口1、叶轮2、出水口3、泵轴4、动力密封叶轮5、电机6、泵体7,泵轴4的一端连接电机6,另一端连接叶轮2,在泵轴4上套设有动力密封叶轮5,其运行过程为:打开电机6,叶轮2 和动力密封叶轮5转动,气水混合物或液体自进水口1进入叶轮2充入气水分离室8中,气体被赶出泵体7外,气水分离室8充满水后,液体从出水口3流出。但是,此类泵靠叶轮2本身抽水,从电机6开启至出液口3 正常出水需要耗费3-5min,有的密封性差的可能会达到30min以上。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泵,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阀和具有电磁阀的泵,通过改进电磁阀的结构,在泵体上附加电磁阀等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阀体、阀盖和活动阀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骨架由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所述顶板具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自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中筒部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中筒部具有内侧环面和与所述内侧环面相对应的外侧环面,所述底板具有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应的第四表面、自所述第三表面贯穿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中筒部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所述中筒部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顶板、中筒部和底板构成一个工字形结构,
所述阀体包括内环壁、外环壁和底环壁,所述阀盖盖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内环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阀盖,所述内环壁的底部连接所述底环壁的一端,所述底环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环壁的底部,所述外环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阀盖,所述阀盖、内环壁、外环壁和底环壁围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腔,所述线圈骨架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内,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外侧环面上,所述内侧环面贴合所述内环壁,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线圈顶部,所述第三表面接触所述线圈的底部,所述活动阀板设置在所述底环壁的下方或阀盖的上方,
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底环壁吸住所述活动阀板或者所述阀盖吸住所述活动阀板,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活动阀板与所述底环壁分离或者所述活动阀板与所述阀盖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具有电磁阀的泵包括上述电磁阀、电机、泵体、泵轴和动环套,所述电磁阀、泵轴和动环套设置在所述泵体中,所述电机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动环套套设在所述泵轴上,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泵体固定,所述动环套与所述电磁阀之间设有间隙,当线圈通电时,所述底环壁吸住所述活动阀板,所述活动阀板封闭所述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电磁阀的活动阀板下方设有活动阀板托架,所述活动阀板托架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阀盖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具有电磁阀的泵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叶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叶轮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叶轮与所述泵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叶轮之间设有动力密封叶轮,所述动力密封叶轮套设在所述泵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密封叶轮至少具有一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在靠近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抽真空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体中设有球形腔、叶轮室、过渡腔和出口腔,所述球形腔、叶轮室、过渡腔和出口腔连接呈一体结构,所述叶轮室的底部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叶轮室用于容纳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室连通所述球形腔、过渡腔和出口腔,所述出口腔连通所述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口腔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球形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磁阀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渡腔的口径小于所述球形腔的口径,所述球形腔的口径小于所述出口腔的口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阀及具有该电磁阀的泵,其优点如下:
1、采用真空泵抽真空,自吸泵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自吸过程,满足用户对自吸泵开机即出水的要求;
2、采用电磁阀密封端面,防止抽真空时漏气;
3、泵体内的腔室均采用结构紧凑的流线造型,节省空间、缩短抽真空体积;
4、虽然此种泵的成本比原来的贵20%,但是其寿命延长3~5倍,自吸时间缩短至10-20s。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具有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阀的一个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电磁阀的泵的一个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进水口、2为叶轮、3为出水口、4为泵轴、5为动力密封叶轮、6为电机、7为泵体、71为球形腔、72为过渡腔、73为出口腔、74 为活动阀板托架、8为气水分离室、9为漏点、10为电磁阀、101为线圈骨架、1011为顶板、10111为第一表面、10112为第二表面、1012为中筒部、10121为内侧环面、10122为外侧环面、1013为底板、10131为第三表面、10132为第四表面、102为线圈、103为阀体、1031为内环壁、1032 为底环壁、1033为外环壁、104阀盖、105为活动阀板、11为真空泵、12 为动环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其包括:线圈骨架101、线圈102、阀体103、阀盖104和活动阀板10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电磁阀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10包括线圈骨架101、线圈102、阀体103、阀盖104和活动阀板105。下面着重介绍上述各部件。
具体请参阅图2和图3,如图2和3所示,为了便于理解,将线圈骨架101分成顶板1011、中筒部1012和底板1013,其三者的连接结构类似于“工”字形。顶板1011分为第一表面10111、第二表面10112,在顶板 1011中央还有第一通孔(未图示),第一表面10111与第二表面10112相对应,中筒部1012是两端贯通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为了便于理解,将中筒部1012分为内侧环面10121和外侧环面10122,外侧环面10122与内侧环面10121相对应,中筒部1012的内腔也为圆柱体结构,底板1013分为第三表面10131、第四表面10132,第四表面10132与第三表面10131相对应,在底板1013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未图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中筒部1012的中空结构内腔连通。中筒部1012的一端连接有顶板1011,另一端连接有底板1013,线圈102缠绕在外侧环面10122上,第二表面 10112接触线圈102顶部,第三表面10131接触线圈102的底部。如图2 和3所示,上述结构构成一个中间可穿轴、外部包裹线圈102的结构。
阀体103和阀盖104是一个封闭的环形腔,中间可以穿轴。为了便于理解,将其分为靠近泵轴4的内环壁1031、与内环壁1031相对设置的外环壁1033、连接内环壁1031和外环壁1033并且设置在线圈骨架101下方的底环壁1032,阀盖104连接内环壁1031和外环壁1033并且设置在线圈骨架101上方,内侧环面10121贴合内环壁1031,活动阀板105设置在底环壁1032的下方。将线圈骨架101、线圈102等部件限制并稳定在这个环形腔之中,避免部件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等导致损坏,延长了电磁阀的具有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当电源开启,电磁阀10导电时,电磁阀10 产生磁力,活动阀板105受到来自底环壁1032的吸力,活动阀板105贴合底环壁1032,将动环套12与电磁阀10之间的间隙(漏点9)封住,使得从底环壁1032下方进入的气体被活动阀板105封住,不再向上泄出泵体7,防止抽真空时漏气;当电磁阀10断电时,电磁阀10不再产生磁力,活动阀板105与底环壁1032分离,将动环套12与电磁阀10之间的间隙 (漏点9)解封。
除上述设置方式外,活动阀板105还可以设置在阀盖104的上方,当电源开启,电磁阀10导电时,电磁阀10产生磁力,活动阀板105受到来自阀盖104的吸力,活动阀板105贴合阀盖104,将动环套12与电磁阀 10之间的间隙(漏点9)封住,使得从阀盖104下方进入的气体被活动阀板105封住,不再向上泄出泵体7,防止抽真空时漏气;当电磁阀10断电时,电磁阀10不再产生磁力,活动阀板105与阀盖104分离,将动环套 12与电磁阀10之间的间隙(漏点9)解封。
上述电磁阀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提到的种类。
请继续参阅图2和3,图3是一种应用上述电磁阀10的泵结构,包括电磁阀10、电机6、泵体7、泵轴4和动环套12,电磁阀10、泵轴4和动环套12设置在泵体7中,电机6设置在泵体7外,并泵体7固定连接,泵体7具有进水口1、出水口3和叶轮2,进水口1与叶轮2的进水端连通,出水口3与叶轮2的出水端连通,液体在进入泵体7时,首先经进水口1进入叶轮2,再由叶轮2送至出水口3。泵轴4的一端连接电机6,另一端穿过动环套12和动力密封叶轮5,与叶轮2连接,电磁阀10与泵体 7固定,动环套12与电磁阀10之间设有间隙(漏点9)。在活动阀板105的下方设有活动阀板托架74,用于支撑活动阀板105,活动阀板托架74 与泵体7固定连接,阀盖104与泵体7固定连接,用于将电磁阀10与泵体7固定,在电磁阀10通电或者不通电时,始终保持位置不变。
动力密封叶轮5可以有多个,能够提高效率降低轴功率,在图2和图 3这个实施例中,动力密封叶轮5设有两个,呈上下设置,动力密封叶轮 5设置在泵体7中的一个腔室内,这个腔室与叶轮2所在腔室不为同一腔室,叶轮2所在腔室为叶轮室(未图示),叶轮室的上方即为动力密封叶轮5所在腔室,叶轮室仅用于容纳叶轮2,所以该腔室的空间大小与叶轮2相匹配,叶轮室的底部连接进水口3,出口腔73的中心线、与球形腔71 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考虑到抽真空的效率,泵体7内设有8个段面腔,在这8个段面腔中包含球形腔71和过滤腔72,在球形腔71与过渡腔72 之间的连接处的口径小于球形腔71的口径,在出口腔73与过渡腔72之间的连接处的口径小于出口腔73的口径,总而言之过渡腔72<球形腔71 <出口腔73。而抽真空装置(未图示)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最佳设置抽真空装置的位置为出口腔73,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11。
上述泵的工作原理为:通电,使电磁阀10和真空泵11开启,活动阀板105向上封闭漏点9,真空泵11抽真空,待抽真空完成后,电磁阀10 断电,活动阀板105落下,漏点9开启,同时真空泵11停机,电机6启动液体从进水口1进入叶轮2中,流入泵体7中,由叶轮2将液体甩至过渡腔72、球形腔71,压至出口腔73,从出水口3流出。
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或目的之一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阀和具有电磁阀的泵,将密封结构改变,增加抽真空装置,提高了泵的寿命、缩短了泵体自吸时间、加工简单、维修方便。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070.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30468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04D 29/08
专利分类号:F04D29/08;F16K31/06;F04D9/04;F04D13/06;F04D29/40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靖江市亚星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靖江市亚星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生祠工业园亚星路1号
发明人:卢春良;张灿林;张建军
第一发明人:卢春良
当前权利人:靖江市亚星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印苏华
代理机构:32280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磁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