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光:工夫论: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新视野论文

宋晨光:工夫论: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新视野论文

摘 要: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中始终存在以下问题:西方心理学框架的束缚,思想与生活实践的分离,思想演变历程的忽视。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的研究视野。工夫论具有“知行合一”的特质,其中思想与行动融合无间,而且具备动态展现的条件;梁漱溟有丰富工夫实践,且与他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这些使工夫论作为研究视野契合于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成为可能,并使之有别于既有的心理学史和本土心理学研究。

关键词:工夫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视野

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之一,在近代的大变局下,他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整合,在社会文化、心理学、乡村建设等诸多领域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梁漱溟的思想中,心理学思想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从人心讲人生,从人生讲生活、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致思理路。因此,研究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既能够为心理学发展如何处理“古今中西”问题提供重要的启迪,又对于理解梁漱溟的全部思想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虽然得到初步研究,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目前,相关研究在文献数量上仍然并不多。同时,受限于研究视野,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在此状况下,新的研究视野的提出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1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中的问题

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王宗昱(1990)肯定了梁漱溟心理学思想与其文化、人生思想的内在关联,认识到探讨梁漱溟的心理学对于理解他的全部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他认为,由于中国学术界当时缺乏科学浪潮的洗礼,所以梁漱溟只是“在用旧时代的哲学去反对科学的客观主义方法”,很难称得上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或许因为这种疑虑,王宗昱并没有关涉太多梁漱溟在中国心理学史上的地位问题,而这一点被后来的研究者弥补了。柳友荣(1999)先是从心理发生观、心理发展观、心理健康观、学习心理观等方面整理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要为其确立在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后又补充了身心关系的活动机理、知识构成的方法两方面(柳友荣,2000),并认识到梁漱溟心理学思想与西方心理学的不同处,将之视为一种本土心理学研究进路(柳友荣,2004)。这一时期其他的研究将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称为“大心理学”(张海钟,1999)、“哲学心理学”(张秀军,2001)、“人类心理学”(陆信礼,2002),无不强调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独特性并加以标识。但上述研究仅仅指出这种独特性,并没有深入挖掘和丰富展现。李抗(2017)对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核心特征在于其“生命心理学范式”,具有“人心—生活—生命”三位一体的构成内涵,它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而是倡导在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去身体力行,既属于本土心理学的一种,又有所超越。这些研究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有了初步整理,肯定了梁漱溟在心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认识到了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独特性与重要地位,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

1.1 西方心理学框架的束缚

前述研究多是按现代科学心理学框架将梁漱溟思想中相应部分纳入其中,并称之为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在研究中预设了一个西方心理学为内容上的过滤器与评价上的坐标系,如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分析时主要从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领域如身心关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评价时则会出现如王宗昱(1990)的“不能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日而语”、柳友荣(2004)的“不成体系”等片面性看法。这一研究思路属于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中的“内容相似论证法”,其优势在于能够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心理学思想,并借此与西方心理学对话交流,但它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即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思想资源难以得到深入研究,从而使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学术自主与自信难以确立(汪凤炎,2018)。在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上,这种方法以固定的、僵死的构架去切分活的生命之思,以体系化、理论化为标准去衡量亲证体知的知行之学,无疑容易导致削足适履、因小失大的状况,造成一种学术研究上的“消耗性转换”,即由于研究视野选取不当,导致研究对象的核心与精华部分流失,甚至徒留下一些细枝末节(王汎森,2014,pp.23-30)。

研讨会于2018年9月20日在黑河学院明德楼2楼会议室举行,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齐齐哈尔大学、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金泽星稜大学、松荫大学,以及黑河学院部分单位的专家学者近20人。

1.2 思想与生活实践的分离

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带有浓厚的“亲证”特色,它不是与生活现实毫无关涉的纯粹的概念思辨,而是包涵了梁漱溟的生命实践及生活体验的“践行式”思想。如梁漱溟(2005a,p.343)所说:“我的生活与思想见解是成一整个的,思想见解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梁漱溟(2005b,p.3)认为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除了自谦外,还反映出其思想的特点,“它却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是学究式的研究;而是从活问题和活材料,朝夕寤寐以求之一点心得。其中有整个生命在,并非偏于头脑一面之活动;其中有整整四十年生活体验在,并不是一些空名词假概念”(梁漱溟,2005c,p.4)。可见,梁漱溟的思想由现实问题而来,且与生活行动及体验密切结合,他的思想和生命是融为一体的。也正因此,仅从理论概念一个方面是不足以深入理解梁漱溟的思想的,正如梁漱溟近乎夫子自道式的讲演:“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不了解他的生活,怎能了解他的道理?”(梁漱溟,2005e,pp.880-881)而上述对梁漱溟的研究,无视其一再申说自白,多从著述观念入手讨论,或进行概念辨析,或试图就某一个主题构建理论体系,对其颇有思想内涵的实践活动却视而不见,最终只能是“掉弄名词,演绎符号而已;理趣大端,终不可见”(梁漱溟,2005a,p.328),甚至在观念的遮蔽下,出现人及其生命湮没不彰的局面。而要避免这种情况,只有将其生命践行和人生之思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的道路(李抗,2017)。

1.3 思想演变历程的忽视

“工夫”一词得到明确使用与大量讨论是在宋明儒学中,它是一种指向“内圣外王”的修养路径,也可说是先秦以来修身之学的代称(杨儒宾,2008)。在后来的使用中,工夫的涵义得到引申,它指的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提升人的状态与境界,或指通过一定修为由人的现实性过渡到本然性,从而工夫不再局限于儒学脉络中,道家、佛教、武术及中医等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工夫。

叶霭玲没有白丽筠长得好看。她们都曾是我的同学,白丽筠是小学同学,叶霭玲是中学同学。我凑在她的耳畔说,你忘了吧,叶霭玲,今天是你的生日。叶霭玲放下手里的编织物,侧头凝想,那目光似乎在说,算了吧,顾明星,难为你还记得我的生日,可是我的生日我自己记得呢,用不着别人提醒。

梁漱溟的工夫实践涉及广泛(王宗昱,2003),除儒、释、道三家之外,晚年还坚持练习拳法,其中最主要者,则是与梁漱溟“亦儒亦佛”的思想风格密切相关的佛教修行及儒家工夫。

历年平均无霜期243 d。最大积雪深度35 cm(1984年1月19日)。最多风向及频率北东风22%,最大风力22 m/s,阵风10级。

2 工夫论作为研究视野的可能性

知行合一的特质使工夫论作为一种研究视野时,可以不同程度地解决上文所述的三个问题。首先,工夫论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学科框架,学科框架有范畴化、理论概念化倾向,工夫论则具体化、生活化。工夫论视野不会以某种固定的结构去筛选过滤,也就不容易错失梁漱溟心理学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其次,工夫论是一个思想与行动互相交融的视野,思想离不开行动,行动也离不开思想。这就可以从思想与生活实践两个层面理解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促成研究中思想与生活的融合。生活实践层面的纳入,能够澄清一些仅从思想理论上来看有分歧或不明确的地方,丰富研究面貌。最后,工夫修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既非一劳永逸,也非静止不变。工夫论视野内在地要求历程性,这意味着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将被视为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不会被静态的抽象概括所掩盖。总之,梁漱溟心理学思想作为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思及亲证体知的知行之学,在工夫论视野下能够得到完整展现。

2.1 工夫论的知行合一

过程的揭示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思想前后转变很大的梁漱溟而言,动态的展现更为不容忽视。梁漱溟常常在书再版时在序或附记中指出自己思想已经发生的转变,如《究元决疑论》附记中说“这篇东西现在看起来直是荒谬糊涂,足以误人,我自己早十分后悔了”(梁漱溟,2005a,pp.20-22),类似的悔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再版时的序里也反复出现。然而这些说明并没有受到认真对待,人们仍常常将梁漱溟某一本书或某一阶段的思想当作他的全部思想或一贯的思想(郭齐勇,龚建平,2011,pp.236-237),甚至频繁使用梁漱溟已经反悔过的概念说法。梁漱溟对此也受苦不已,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三版自序》中谈到:“不料我一再声明的仍未得大家的留意,而由这一段不妥当的说话竟致许多人也跟着把‘直觉’、‘理智’一些名词滥用误用,贻误非浅;这是我书出版以后,自己最歉疚难安的事。现在更郑重说明,所有这一段话我今愿意一概取消,请大家不要引用他或讨论他”(梁漱溟,2005a,p.323)。如此恳切的言辞似乎仍然没有效果,以致于后来梁漱溟特意在那段话里加了一个批注:“此下一大段话,由于当时对于人类心理认识不足,以致言词糊涂到可笑可耻地步。1975年4月老叟自批。”(梁漱溟,2005a,p.485)而在后人的研究中,大多依旧不加任何说明地引用那段话,当作梁漱溟从未改变的思想,这样无疑会导致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误解。

(2)梁满足Euler-Bernoulli梁弯曲变形假定,且仅考虑FRP布的拉伸变形,忽略其弯曲效应;

工夫论则是统括了工夫及其实践过程中的体悟思感的综合体,它是一个综合视野,既关乎身体,又关乎心灵,既包涵了知,又切乎行。徐复观(2014,pp.420-421)曾说:“工夫,虽可概括在方法之内,却容易失去其中国文化的特性。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对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加以处理、操运的,这是一般说的方法。以自身,尤其是以内在的精神为对象,为了达到潜伏着的生命根源、道德根源的呈现,而加以处理操运的,才可谓之工夫”,“必需以生命体验渗透融入,才有其可能,否则所说的只是不相干、不负责的废话。”工夫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工夫中的知是与行不可分离的知,是关于人心、德性、生命的知,冀剑制(2007)称为“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是只有在身心践行中能够体悟得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只能通过体证来把握,而不能靠论证式的逻辑推理而来(冀剑制,2012)。这种经由工夫而获得的体悟性知识,有生命体验为根基而且渗透进实际行动中,表现出稳固持久、不易动摇的特征。工夫论之知行合一还体现于,工夫实践的过程常会伴随无形之“知”的易感化现象,出现实践者内在生命外显的结果,它把不可目测的内心层次具体化并还原到身体,使知识、伦理能够体之于身、实有诸己,形成能够自我发动、自我落实的德性(乔清举,2014)。杨儒宾(1993)将此称为“精神化的身体”,指道德、人格等精神层面完全融入到举手投足、语默动静的身体中,身心之间泯然无别,此时身体已然包含内在的气、外在的形以及意识三个层次。“圣贤气象”、“风度”及“精气神”等都可视为此列。

工夫论作为一种研究视野,与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契合性主要在于:工夫论具有“知行合一”的特质,其中思想与生活行动融合无间,而且具备动态展现的条件;梁漱溟有丰富工夫实践,且与他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可分离的联系。

2.2 梁漱溟的工夫实践

上述问题存在内在的关联性,概括而言,当以西方心理学构架研究梁漱溟“践行式”的心理学思想时,意味着以固定规整的条条框框去筛选浑融一体、鲜活流动的思想,其中的生活性、具体性、演变细节就会被漏掉,割裂了思想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思想的前后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视野来契合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将思想与生活联系起来考察,推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路径转变,由思想观念到身心践行、由静到动,关注它们的互动及前后演变。而工夫论这一视野恰好蕴涵了这样的可能性。

美国体育课程评价高校与中小学差别很大,高校对体育课考核没有统一要求,国家也没有统一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视考核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过程。主要关注学生在活动方面的改进幅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学生的运动参与是否积极和对运动技能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评价。考试成绩的评定只有“合格”与“不及格”,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但是对学生的出勤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楞严精舍日记》是梁漱溟早期在研读佛经,过出家生活时所记,其中有他修炼的记录,可惜这本日记在战乱中遗失,如今只能从相关著作中寻其概略。这一段佛教修行的缘起则是,梁漱溟早年持有一种接近于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事功”倾向,这种处处讲求利弊权衡、小心计算的思想态度让梁漱溟产生了人生的价值危机(梁漱溟,2005b,pp.679-681)。为了解决危机,他闭门研读佛经,奉行不吃荤、不婚娶的律则,进行佛教的工夫修养。持戒律、诵读佛经是佛教修行的重要部分,它们的功效则是减少外在欲求的袭扰,使心能够安定下来。从梁漱溟入佛及之后的思想与实践来看,让梁漱溟痛苦不已的“事功”倾向确实得以缓解,“功利、实用”的心态减轻了,而且还形成了后来的“一任直觉、顺心而为、不计得失”的重要思想。虽然后来梁漱溟由出世转为入世思想并结婚生子,但不吃荤却坚持一生,可见此段工夫修行对他的影响之深远。1949年8月至10月,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缙云山上闭关习静(梁漱溟,2014,pp.56-64),这是梁漱溟第二段较为密集的佛教修行,这一时期的工夫修行以藏传密教静功为主,主修大手印和加行(王宗昱,2003;陈来,2009)。在梁漱溟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修行时的感受和认识:修行最重要的不是认知上的理解,而是在身心行动中实际证得,否则只能“可望而不可即”;修行佛法有利于生命从有对超进于无对,从贪迷奔逐之势中超脱出来;睡眠状况及心境的变化;放下只能是放平,不能是放弃不管,放平是佛法,放弃非佛法;对自性清净、本来佛陀有感泪下(梁漱溟,2014,pp.56-64;王宗昱,2003;陈来,2009)。总体而言,他的日记和书信显示了修行中身体状况的转变和对“心”、“乐”、“明”等方面的体验,还包括了对自己思想的确认与修正。

相对于佛教闭关修行,儒家工夫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并没有专门的、明确的日记记录,而是要从各处著述及实际生活中觅得。其中较为重要的工夫之一即是体现在他由出世到入世这一转变历程中的立志工夫。梁漱溟对出世生活十分倾心,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他的社会责任感却不容他这么做,眼见战祸连连、生灵涂炭,梁漱溟大声疾呼“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2005d,p.519),立志“我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梁漱溟,2005b,p.46)。儒者自古将立志工夫看作成圣成德的重要前提,志向在为学过程中起着指引、敦促的重要作用,并使人更加坚定果断。梁漱溟从自己的实际体会出发对立志工夫作出多方面的论述。他肯定了立志的必要性,认为无志的人彷徨无主,要么盲目地干,要么“消极鬼混、挨磨日子”,有志向的人才能有“自信、勇气、热情”,有“自由的活泼的有大力量的生命”,有志向的人多了,民族社会才能有希望(梁漱溟,2005b,pp.46-48)。关于如何立志,梁漱溟认为立志要向内求,在真情真愿处用力,在动念之初反省追问,在真情真愿显露时“更深厚之,扩充之”(梁漱溟,2005b,pp.48-49)。同时要注意,不能把欲望误当作志气,二者的区别在于被欲望驱使的人难以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情,而且常常自己敷衍自己,自己搪塞自己,“必须不是从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梁漱溟,2005b,p.49)。梁漱溟(2005e,p.182)认为“儒家之学原不外是人类践形尽性之学也”,他的儒家工夫还有很多,如“反躬自省”、“戒惧慎独”等,这些工夫都与梁漱溟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正是基于自己的工夫体验、亲身实践而来,工夫实践既是其思想的起点,亦是落脚点。工夫论知行合一的特质能够兼顾梁漱溟心理学思想中“思”与“行”两个面相,避免顾此失彼的状况,使“践行式”的思想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对于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从工夫论的角度去把握,才能抓住核心和精华,才能鲜活立体地理解它的多重面相,并在心智与行动上得到启发。这也正是工夫论视野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 余论

工夫论视野下的梁漱溟心理学思想,既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也不同于本土心理学。目前本土心理学研究仍然停留在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的层面上,关注生活行动的梁漱溟的心理学思想显然对此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也是它被评价为“创新型研究”(杨中芳,1993)与“对本土心理学有所超越”(李抗,2017)的原因。此外,它也不同于大多中国心理学史或心理学思想史著作中所称的心理学思想。如果说曾经的“心理学思想”是为了支撑“中国古代有心理学”这一命题的权宜之计与无奈之举,那么此处的“心理学思想”则有两种用意:一方面沿用中国心理学史传统提法,保持学术承续性;另一方面,思想既可以是抽象的体系,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体悟凝思所得,借助思想的这种多层次、多面相的特点,可以凸显“思想的生活性”及“生活的思想性”,进而关注生活与思想之间的关联互动性,扩大思想史研究视野(王汎森,2018,pp.2-4)。这既与从工夫论角度来理解心理学思想相一致,又赋予心理学思想新的意涵。

同时应注意,强调思想与生活、行动的关联性,并不是意味着行动从属于思想,也不是意味着思想可以等同于行动、等同于生活,更不是否认纯粹抽象知识的价值(王汎森,2018,pp.1-2),而是在于肯认思想与生活行动处于一种交织互融的状态,对这一状态中的思想的全面揭示需要同时考量思想与生活两个方面。若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以能够契合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工夫论为研究视野,深入全面地揭示梁漱溟的工夫实践与思想演变的双重互动关系,将有助于对梁漱溟心理学思想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从而不仅对于理解梁漱溟的全部思想有启发意义,更能够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陈来.(2009).梁漱溟与习静之功.鹅湖月刊,34(11),7-20.

郭齐勇,龚建平.(2011).梁漱溟哲学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抗.(2017).生命心理学:梁漱溟的心理学范式取向.心理学探新,37(4),296-300.

梁漱溟.(2005a).梁漱溟全集(第二版)(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05b).梁漱溟全集(第二版)(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05c).梁漱溟全集(第二版)(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05d).梁漱溟全集(第二版)(第四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05e).梁漱溟全集(第二版)(第七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14).梁漱溟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柳友荣.(1999).梁漱溟心理学思想摭谈.心理科学,22(5),461-462.

柳友荣.(2000).再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报,32(4),470-475.

柳友荣.(2004).梁漱溟与心理学本土化.巢湖学院学报,6(6),13-17.

陆信礼.(2002).梁漱溟的“人类心理学”及其理论意义.心理学探新,22(4),3-6.

乔清举.(2014).中国哲学研究反思:超越“以西释中”.中国社会科学,(11),43-62.

王汎森.(2014).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汎森.(2018).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汪凤炎.(2018).如何才能促进中国心理学史研究茁壮成长.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6-8.

王宗昱.(1990).梁漱溟与心理学.哲学与文化,17(9),826-837.

王宗昱.(2003).梁漱溟的佛教修行.鹅湖月刊,29(6),30-34.

徐复观.(2014).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北京:九州出版社.

冀剑制.(2007).以自我知识为中心的哲学.鹅湖月刊,33(4),55-64.

冀剑制.(2012).体证与论证的混淆:一个儒、道、佛哲学的难题.鹅湖月刊,38(3),9-16.

杨儒宾.(1993).支离与践形——论先秦思想里的两种身体观.载于杨儒宾(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pp.415-449).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杨儒宾.(2008).一阳来复——《易经·复卦》与理学家对先天气的追求.载于杨儒宾,祝平次(编),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pp.72-11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中芳.(1993).试论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1),122-183.

张秀军.(2001).心理学的哲学之光:梁漱溟哲学心理思想探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2),4-6.

Self-cultivation:ANewPerspectiveOnLiangShuming’sPsychologicalThought

Song Chenguang Cui Guanghui

(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

Abstract:Three problems always exist in investigations on Liang Shuming’s psychological thought:the limitation of western psychological framework,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ought and life practice,and the neglect of the evolution of his thought.Therefore,a new perspective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s a trait of self-cultivation,which means the combin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and the possibility of dynamic description.As Liang Shuming’s rich cultivating practi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psychology,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elf-cultivation and his psychological thought is possible.From this new perspective,Liang Shuming’s psychology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ed research on history of Chinese psychology and indigenous psychology.

Keywords:self-cultivation;Liang Shuming’s psychological thought;research perspective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ZXD003)的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崔光辉,E-mail:baixia2002@163.com。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9)05-0416-05

标签:;  ;  ;  ;  ;  ;  ;  ;  

宋晨光:工夫论: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新视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